第31章 撒潑放話攪婚事

上回說到, 要相親的潘家人,終于姍姍來遲。

在杜家的小院裏,兩家人寒暄着, 潘太太就跟杜太爺,還有兩位表娘說:

“實在失禮, 不年不節的, 家裏倒來了兩撥客人, 好歹安排妥帖了, 才敢依約前來。”

杜太爺自然很殷勤, 一點兒不怪罪。楊家的兩位表娘,自然也替潘家太太圓話,大家熱熱鬧鬧進了客廳。

杜太爺和潘文紹, 也都進來了。

說話間大家落了座,袁媽有條不紊地,把茶水點心上上來。

兩位表娘, 親自上手斟茶擺點心。

珍卿拿出最高端的儀态, 慢條斯理地喝了一口茶, 稍稍地吃了一塊點心。

她這點見人的禮數,除了跟姑奶奶學, 還是在李師娘那裏學過。

耳濡目染了這麽多年, 做起來很有點樣子了。

那位潘太太,一邊喝茶說話, 就一邊打量着珍卿。

那大表娘察顏觀色, 就笑着跟潘太太說起:

“小花的規矩, 是從小跟她姑奶奶學的, 還得過她師娘的點撥, 日常待人接物, 親戚倒都誇她不錯。”

還說起李家的師父、師娘,一個人教小花讀書寫畫,一個教她人情世故,小花學得可好,很得李家先生、太太的喜歡。

潘太太自也附和着誇贊,心裏也有一點點滿意。

潘太太所以應下這樁婚事,首先是她兒子格外殷切。

Advertisement

再就是她嫁到王家的小姑子,極力贊美這個女孩子,說她心地善良,聰明機智。

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這杜小姐師從李松溪先生。

潘太太聽丈夫說過,李松溪先生桃李滿天下,雖說他如今謝官歸隐,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而李松溪先生的夫人金氏,那也是出身不凡,她的生母是前清的格格,那見識、那氣度,自然非同凡響。

杜家的女孩兒得她教導,想來不會太差,如今一見果然不錯。

那潘文紹,也偷偷地看着珍卿,覺得她今天真好看,說話舉動,也跟在學校不一樣,很新鮮的感覺。

吃了一會兒茶,兩位表娘就提議,珍卿領着大家,到她的房間裏去轉轉。

潘文紹被杜太爺帶着,在其他地方溜達溜達。

到了珍卿的書房裏,房間打掃得淨潔無塵,書案上有新摘的梅花,插在一只木雕瓶子裏。

瓶子旁邊,挂了一排各種毛筆,旁邊還放着一幅九九消寒圖,二表娘就拉着潘太太說:

“這孩子寫字挺好,我們好幾家的字幅對聯,都是她寫的呢!小花,你寫來請潘太太看看……”

珍卿寫了幾行字,潘太太雖然也滿口誇贊,那神情就淡了一些。

兩位表娘,帶着潘太太裏外走了一圈,一直盡量地誇珍卿的好處。

等時間差不多了,他們大人,就移步到東廂房的客廳,遠遠地在那說話。

珍卿和那潘文紹,就站在西廂房的走廊上,遠遠地看着他們,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麽。

潘文紹蹭到珍卿身邊來,有點臊搭搭跟珍卿說:

“珍卿,你今天真好看……”

珍卿瞅瞅這內秀的男孩兒,問:“你喜歡我什麽呀?非要纏着你娘跟我定親……”

這潘文紹聞言,白嫩嫩的臉色,一瞬間紅的像蝦子,緊張得臉皮都有點抖。

他這麽大的反應,珍卿倒有點驚着了。

默了半晌,那潘文紹猛握住珍卿的手,期期艾艾地說:

“你哪兒我都喜歡……去年中秋的時候,你從人販子手裏,救過一個小女孩兒,你還記得吧?”

珍卿狐疑地看他,心想,難不成你就是那個小女孩兒。

當然肯定不是,她救的七八歲小女孩兒,是潘文紹的親表妹。

就聽潘文紹說:“我們一聽見有人喊,那人販子往巷子裏走,就趕緊往那裏跑,等跑到巷口,就看你拿着石頭,一下把他砸倒了……”

潘文紹定定看着珍卿說:

“我覺得,你特別善良,特別勇敢,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喜歡你的……我小姑一家,是來睢縣走親戚的,若不是你,表妹珠珠,還不曉得會如何,我小姑一家也不知如何……

“珍卿,你放心,我爹娘一生恩愛,我娘一生有福。我也會像我爹一樣,一輩子對你好的。”

珍卿見他臉上紅暈又起,卻目不轉眼地看着珍卿,他眼睛裏也像蓄着一汪春水,随時溢出來淹死一個人。

說真的,珍卿還真有點被觸動。這潘文紹性格也軟,看起來也好相處。

才一冒出這念頭,珍卿立刻思緒一頓,那位潘太太,對于女孩子學問好,明顯不以為然。

其實,這潘太太也不是說多難相處。

她像時下很多母親一樣,希望兒媳不要有自我,而是整個以兒子為中心,替他掌理好家宅,撫育好兒女。

但珍卿所怕的,正是這樣的,想把她改造成木頭人的人。

過一會兒,長輩們從東廂房出來。叫珍卿和潘文紹過去。

潘太太拉過珍卿,笑得和藹又親切,說:

“珍卿,你祖父也同意了,一定了親,學堂就不必去了。你就上我家裏,我當親生一樣待你。你跟文紹也能天天見面。”

那潘文紹立刻大喜,問:“娘,你說的是真的嗎?我能天天見到珍卿了?”

珍卿看向杜太爺,這老頭兒有點心虛,別開了眼不看她。

杜太爺很長一段時間,也抱着一些念頭,想叫珍卿不但成就美名,将來也有一番建樹,他做祖父的也有榮耀。

但自從他兒子再婚,明确表态以後不會管珍卿。

這就讓杜太爺心裏,一陣陣地生出後怕——他一夜夜睡不着覺。

他是快六十的人,身體也算不得多硬朗,親戚再好,管不了珍卿一輩子。

必須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要不然,她以後靠誰呢。

他早打聽過好多遍,潘家是個好人家兒,家産也厚,又不虐待媳婦。

珍卿這孩子,小時候太能鬧騰,把想結親的都鬧騰跑了,這都多少年無人問津了。

這麽好的親事送上門,杜太爺舍不得推開。

珍卿不由暗怒,果然男人的嘴,那都是騙人的鬼。

杜太爺明明答應過她,要讓她一直念書的。

這才多久就反水了!

珍卿看清衆人态度,知道這一回,沒人站在她一邊了。

她只好搬出她媽,說:“不論如何,我一定要讀書,這是家母的遺願。”

那潘太太看着珍卿,明顯沒轉過彎兒來,抱着她語重心長地說:

“好孩子,女孩兒家首重大事,就是相夫教子,理好家宅……這裏面的學問大着呢!比你在學堂學的那些名堂,學問都大,要學好也要幾年呢……

“伯娘不跟你多說,你今年,先輕輕省省過個年。翻年就來在伯娘身邊,許多好東西教給你,一輩子受益無窮……”

珍卿就沉着小臉兒,沒搭她的話,看向潘文紹,問:

“你說,你是不是也如此想法,也不想叫我讀書,一輩子圈在宅院裏,生一窩小孩子,整天都圍着你打轉?”

潘文紹吓了一跳,神情慌亂起來,連忙跟珍卿擺手說:

“我……我……珍卿,我不是,我沒有……這都是娘的意思……我不是這麽想的……”

潘太太一聽,氣得頭皮一炸,看兒子急得眼淚汪汪,又不忍心當着外人責備他。

這杜家丫頭這麽橫,倒把她的火拱起來。

潘太太冷笑一聲,咬着牙說:

“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本就是女人的本份。你把這兩件事做事,一輩子受用不盡。

“你不想生小孩兒,不想圍着丈夫打轉……那你活着有啥用,你活着要幹啥?你難不成,還想在宅子外面,跟男人家争個高低?”

珍卿一聽潘太太如此說,那還有啥可争論的,此時不大鬧一番,難道還真跟他家定親嗎?

珍卿看南房東邊,那牆角上豎着一只梯子。

她冷不丁一擡腿兒,跟踩着小風火輪似的,噌噌幾步跑過去,順着竹梯子,就上到了南房的平坦屋頂上。

大家都被她這一操作,驚得瞠目結舌,驚得還沒有緩過來。

就見珍卿站在房頂,猛踹那個竹梯踹倒,竹梯吧唧砸在地上,一下給摔裂巴了。

然後就見那小丫頭,高高站在房頂上,掐着腰昂着頭,像只驕傲的大公雞一樣,就對下面的人大聲喊話:

“一輩子只會生孩子,只會圍着丈夫打轉兒,我家裏的老母豬,這個事兒幹得最稱職,有啥值得拿出來誇口的……”

潘太太站在下面看她,等聽清她說的話,氣得瞬時血壓飙升,站都站不穩了。

潘太太身邊的老媽子,跟杜太爺和兩位表娘說:

“老太爺,兩位親家太太,這就是貴府的家教,你們也不管管?”

杜太爺和表娘們不及說話,又聽珍卿站在房上,對潘文紹大喊:

“我告訴你,潘少爺,我絕不會跟你定親的。你不瞅瞅你那德性,這麽大的人,自己穿衣穿鞋都不會。半夜裏還要丫鬟給你值夜,要起夜還叫丫鬟,把夜壺給你遞到你身上。

“潘少爺,你這樣的廢物點心,我決不會跟你定親的。”

潘文紹在下面聽見,急得滿地打轉兒,眼淚都要下來了,他抱着手仰頭跟珍卿求道:

“珍卿,你別不跟我定親。我就喜歡你,我以後自家穿衣裳,不叫丫鬟給我值夜。

“我什麽都聽你的,珍卿,你別不跟我定親,你說的我都改,你說什麽我都改……”

潘太太看他這沒出息的樣子,氣得心口直疼,拉着兒子就想走。

卻又聽那死丫頭,還在屋頂上大放厥詞:

“你還想叫我跟你結婚,你一個大哭包,到時候生一堆小哭包,眼淚兒水都把我淹死了。

“我告訴你,我就是找個尼姑庵去當尼姑,也不跟你個哭包廢物定親……”

潘文紹揚着手哭喊道:“珍卿,你去當尼姑,我也去當尼姑,我跟你住在一個廟裏……”

珍卿正在急想說辭,忽聽背後一陣哄笑。左近的鄰家,有不少人端着飯碗,站着街上看熱鬧……

有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還笑哈哈地在外面喊:“那位少爺,你當不了尼姑,要是闖進尼姑庵裏,菩薩會怪罪的……”

潘太太聽見外面的閑人葷話,恨恨對杜太爺說一句:

“杜太爺,你們家的小姐,我們消受不起……這件事,再不必提了。”

然後再也無意多說,叫老媽子和聽差的男傭人,拖着兒子趕緊離了這裏。

兩位表娘,連忙送這一幫人出去。

看見潘家人終于走了,珍卿一回頭,就聽底下一聲爆喝:“你個小畜生,你給我滾下來,再不滾下來,我就打死你!”

珍卿知道,等着她的還有一場硬仗。

……

作者有話說:

搞不清“梯子”有啥好和諧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