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下廚
====================
宋寧背過身去,身後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她按了按砰砰直跳的胸口,嘴皮子磕磕巴巴地道:“那……那個,你怎麽今日就回來了?我……我不是故意的。你餓了吧?我……我這就去燒飯。”
身後的少年屏息壓下胸腔翻湧的情緒,咬牙吐出兩個字。
“關門!”
“哦,好,好!”
宋寧飛快地将門掩上,捂着紅彤彤的臉頰拔腿就往外跑,跑了兩步,想起自己包袱還沒放,又哆哆嗦嗦伸手将門推開一條縫,閉着眼将包袱塞進去,轉身,重新關好門,飛快地鑽進了竈房。
她拍了拍自己微微發燙的臉頰,從缸子裏舀了水洗手做飯,猛然瞧見水中自己那張滿月似的圓臉盤子,再伸出兩只手來看了看。
人家是十指纖纖,水蔥似的手指頭,她這是十根肉嘟嘟的胡蘿蔔。
難怪小姑子會罵她癞蛤蟆想吃天鵝肉,大嫂會在背後說她是個胖妞。她甚至可以腦補出杜蘅看她就跟看一只穿得花裏胡哨的小豬沒什麽區別。
想到自己方才在他面前扭扭捏捏的模樣,宋寧覺得有些丢人,暗自發誓一定要将今日丢出去的臉面一點一點找回來。
好在原主沒去田間地頭幹過農活,一身皮膚算得上是白皙細膩。一雙眉眼也随了她爹,宋賢年輕時也是十裏八鄉有名的俊俏後生。
她只能安慰自己只要能稍微瘦一點也難看不到哪兒去,低頭掐了一把自己腰上的贅肉,暗自咬牙,從明個兒起就得減肥,不,從今天起管住嘴,邁開腿。
奈何肚子卻不合時宜地發起了抗議。
她用力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嘆口氣,減肥歸減肥,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于是她解開袋子舀出兩碗白面,加入清水,油、鹽攪拌,将面粉攪拌成絮狀再揉成光滑的面團,再蓋上蓋子捂好,然後洗幹淨手準備生火熬一鍋粥,卻發現自己不太擅長燒這種土竈,火燒不旺不說,還弄得屋子裏全是煙。
她被嗆得眼淚汪汪,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冷不丁地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燒房子。”
宋寧揉了揉眼睛,轉身去看身後人,見他換了一身淡藍色粗布夾衣,衣服很舊,肩膀上還打着補丁,卻絲毫不影響他一身清雅氣度。
她眼睛亮了亮,幹笑兩聲,讪讪道:“那個,相公,我不太會燒火,你能幫幫我嗎?”
“相公”兩個字,她叫起來別扭,杜蘅聽起來更別扭。
他掩唇輕咳了兩聲,奪過她手裏的火鉗,一聲不吭地坐到了柴火堆前。
宋寧忍不住撇了撇嘴巴,哼,瞧把你能的!
不過也不得不承認有了他的幫忙,她不用分心去看火候,的确省了不少事兒。
竈上兩口鍋,一口鍋裏煮着糙米粥,一口鍋燒油。等到油燒熱了舀出來,趁熱淋到提前切好的蔥花上,頓時發出滋滋滋的細響,最後再撒上食鹽,一碗香氣四溢蔥油就做好了。
杜蘅一邊架着火,一邊冷眼旁觀,一開始是不相信她能做出什麽可口的飯菜的,直到那蔥油的香氣撲鼻而來,忍不住心裏起了疑,眼前這個人還是那個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宋三娘嗎?
他正想得有些出神,就聽她“哎喲”一聲,低聲埋怨道:“粥都撲出來了,火小一點。”
杜蘅冷笑一聲,将竈膛裏燒得正旺的一根木材抽了出來,又見她有條不紊地将發好的面團揉成長條,切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劑子,再把小劑子擀開成一個薄薄的面餅,刷上提前做好的蔥油,再一個個卷起來,又攤開,最後再下鍋煎,将那餅子煎作兩面金黃。
他看得有些饑腸辘辘,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嘗一嘗。倒也不是真覺得她做的飯菜會有多美味,相反,他就是想證明眼前人不過是個假把式才想嘗一嘗的。
孟氏母女兩個回來,遠遠瞧見自家煙囪裏冒着白煙,推開院門又聞到一股撲面而來的飯菜香氣,皆是微微一怔。
然後娘倆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心靈手巧的小媳婦在竈房裏忙來忙去,俊朗不凡的小郎君就安安靜靜地坐在柴火堆兒前為她看火。
兩個人之間竟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默契,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就是一對兒尋常不過的恩愛小夫妻。
“哥哥,你回來了!”杜樂娘放下手裏的魚,三步并作兩步跑過去摟住杜蘅的胳膊,然後又兇巴巴地瞪着宋寧道:“你還有臉回來?還使喚我哥哥幫你打下手,真是臉皮比鍋底還厚!”
這都是原主欠下的債,宋寧也不想跟個黃毛小丫頭計較,于是好脾氣地朝她們笑了笑,“娘,樂娘,你們回來了。鍋裏快好了,洗洗手準備吃飯吧。”
“诶。”孟氏微微一怔,然後笑吟吟地朝她點了點頭,又回頭數落閨女道:“你這孩子怎麽說話呢?目無尊長,我平時就是這麽教你的嗎?”
杜樂娘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氣鼓鼓地道:“本來嘛,她上次不是說……”
“夠了!”孟氏擡高聲音呵斥道。杜樂娘撇了撇嘴還想争辯幾句,見母親真有些動怒了,冷哼一聲跑回了房。
杜蘅起身接過母親手裏的木桶,“娘,您累了吧,先洗手吃飯,回頭我再去勸她。”
孟氏這才注意到兒子,扳起手指頭算了算,微微蹙眉問道:“往年書院不都是從臘月二十多才放假嗎?今個兒才初……初三,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杜蘅眼底閃過一絲異色,面無表情道:“哦,該講的都講了,先生就提前放了假。”
孟氏沒有多想,回頭見兒媳婦正在盛飯,忙洗了手也上去幫忙。
這一頓吃的是荠菜炒雞蛋,蔥油餅和鮮菇炒冬筍,主食是糙米粥。
雞蛋和白面都是宋寧從娘家帶回來的,其餘的菜是在竈房裏找到的。
飯菜上桌,看大家夥都舉着筷子不動,宋寧眉眼彎彎地招呼道:“快吃呀,娘,尤其是這個蔥油餅,要趁熱才好吃。”
孟氏目瞪口呆地看着桌子上的菜,有些難以置信地道:“三娘啊,這些都是你做的?”
宋寧點點頭,夾起一筷子雞蛋放進孟氏碗裏,“是呀,娘,你快嘗嘗味道怎麽樣?”
杜樂娘捏着筷子,輕嗤一聲看向杜蘅道:“哥哥,真是她做的嗎?”
杜蘅點點頭,夾起一塊蔥油餅放進嘴裏,只覺得那面皮兒鮮香酥脆,忍不住又夾了第二塊,吃完又嘗了嘗荠菜炒雞蛋、鮮菇炒冬筍,皆是鮮香美味,不知不覺又添了兩碗飯。
孟氏滿臉欣慰地打量着宋寧,心裏暗自琢磨,也不知道親家公跟兒媳婦說了什麽,這孩子總算是轉了性兒了。
在她心裏,宋寧只是個跟樂娘一般大的孩子,父母有些嬌慣在所難免,只希望她有一天能懂得長輩們的一片苦心,小兩口踏踏實實過日子。
杜樂娘本想挑挑刺,奈何那些幾道菜色香味俱全,她實在挑不出什麽毛病。再則吃人嘴軟,她也不好再說什麽了,只在心裏犯嘀咕。
這個宋三娘自打進了他們杜家門就一個勁兒地嫌髒嫌累,什麽活兒都不幹就算了,還三天兩頭地鬧。
但凡有了什麽好吃,這人從來也是關了門偷偷吃完,什麽時候這麽好心,大大方方地把從娘家拿回來的東西分給大家吃過?
難不成她真是腦子被門夾了,突然就變了?
杜樂娘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宋寧,總覺得她看起來有些不對勁兒。
宋寧還沒意識到自己做的這頓飯引來了大家夥這麽多的疑慮,見盤子裏的菜都被吃光了,大家也都放了碗筷就主動起來收拾東西,一擡頭突然發覺母子三個,六雙眼睛齊刷刷地盯着她。
她伸出去的手微微一頓,詫異道:“怎……怎麽了?”
孟氏笑了笑,按了按她的手背,柔聲道:“你忙活了半天也歇一歇,坐下來咱娘兩個說說話。”
宋寧怔怔地點了點頭,就看見杜蘅站起來挽起袖子,熟練地收拾着碗筷,杜樂娘也跟着幫忙。
兄妹兩個一前一後進了廚房,杜蘅埋頭一聲不吭地清洗着碗碟,杜樂娘拿着抹布在一旁有一下沒一下地擦着竈臺,終于還是忍不住壓低聲音道:“哥哥,你可不要被那人一頓飯就給蒙蔽了。”
杜蘅擡頭看了她一眼,漫不經心地問道:“哦?你說誰?”
杜樂娘抿着唇,跺腳道:“哼,你明知道我說的是誰。你都不知道,你不在家的時候那個謝三娘日日要睡到晌午才起,這也就算了,前些日子我和娘天天忙着外面那一畝三分地,回來還得像伺候祖宗一樣伺候她。就這樣,人家還嫌咱們家吃糠咽菜,三天兩頭吵着要回娘家。最過分的是她還說……”
杜蘅微微蹙眉,問道:“說什麽?”
杜樂娘咬牙道:“說就咱們這樣的人家還想供出個秀才公、舉人老爺,除非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杜蘅手裏的動作一頓,臉色陰沉下來,厲聲道:“這些話真是她說的?”
杜樂娘怔怔地點了點頭,“原話我也記不清了,反正……大差不差。要我說,娘就是太心軟,你可不能再縱着她。”
杜蘅深深看了她一眼,冷聲道:“好了,她犯了錯,自有我和娘管束。她再不濟也是你嫂嫂,對她客氣些。”
杜樂娘看了看他臉上神色,有些悶悶不樂地道:“我知道你和娘都還念着宋伯伯對咱們家的恩情,我以後也會敬着她的。”
杜蘅眸色微沉,想起父親剛過世的那會,母親性子弱,妹妹年幼,他也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少年。
他那位沒有血緣關系的祖母帶着兩個叔叔上門逼着他們母子用近處的良田換山下的荒地,若不是有着跟宋家的這門姻親,還不知道他們母子幾個會被逼到什麽份兒上。
再則這些年,他在外面讀書,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一趟,家裏春耕秋收,宋父都沒少幫忙。因此,就算宋寧性子驕縱,他內心不喜,卻也沒資格埋怨什麽。
下午,杜蘅扛着鋤頭和孟氏去地裏除草,宋寧主動提出要去幫忙,孟氏說什麽也不讓她去,讓她和小姑子看家。
杜樂娘本來不想跟她待在一處,但又不放心她一個在家裏,整個下午都在暗中地盯着她。
宋寧就裝作沒看見的樣子,回了屋裏收拾包袱,竟在自己從娘家帶過那口朱漆木箱裏翻出了從前遺失的錢袋子。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