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家

=====================

南江縣,高家米鋪。

柳七手裏噼裏啪啦地撥弄着算盤,算完又拿起筆将那賬目登記在冊,一本算完,只覺腹中饑餓,擡頭一看見其他人都已經不在了。

他站起來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肩膀,長長籲出一口氣,看了看杜蘅面前摞成小山一般高的賬冊,忍不住蹙眉道:“杜兄,你這兒怎麽還剩下這麽多?等我做完就來幫你。”

杜蘅看了看他壓在手底下的賬冊,雲淡風輕道:“那些都是已經核對過的。”

柳七低頭看了看,這一摞足足比自己桌上那一摞高出了一倍,一時有些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這……這麽快!”

杜蘅點點頭,放下手裏的賬冊,“時辰不早了,先去吃飯再回來做吧。”

兩人到了夥房那邊,見前面已經排了一條長長的隊伍,縱然腹中饑餓,也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排。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終于等到前面只剩下兩三個人了,柳七忍不住伸長脖子往那廚娘面前的大海碗裏瞧了瞧,瞧見那碗裏的菜已經快被刮幹淨了。

“喲,兩位小公子怎麽這麽晚才來?好的都被那群大老爺們給搶光了”

幾個廚娘早就見他們二人模樣俊秀,待人也都客客氣氣的,跟那些行為粗鄙的長工自是不同,心裏對這兩個年輕人多有好感,見他們來晚了,一邊笑吟吟打着招呼,一邊往他們碗裏添了一大勺的飯,又将碗裏剩下的一點油渣刮出來盛給他們。

柳七卷起袖子,大口大口地扒飯,吃完摸了摸仍有些扁扁的肚皮,“日日吃這些清湯寡水的大鍋菜把嘴巴都吃淡了。杜兄,明日發了工錢,咱們也出去打打牙祭。”

杜蘅點了點頭,他不是個重口腹之欲的人,吃穿都是幹淨就行,此刻倒也有些懷念家裏的飯菜。

翌日,兩個人到管事房中領了工錢。

兩個人拿着工錢回了房,柳七樂呵呵地盤腿坐到炕上,将荷包裏的銅板嘩啦嘩啦倒出來,放進手心裏數了起來,還沒等他數完就聽杜蘅道:“這錢數目不對。”

柳七皺眉,從炕上站起來,“怎麽?少了嗎?我這就去找劉管事問問。”

杜蘅拉住他的胳膊,“是多了,咱們初五開始上工的,到今日共二十一日。按照原先說好的二十文一日的工錢,統共應該是四百二十文。我這兒整整多出了兩百文,你看看你的,數目對也不對?”

柳七點點頭,“容我再數數。”數完發現自己手裏的工錢也多出了兩百文,忍不住笑道:“喲,這劉管事莫非是老眼昏花數錯了,好在,他是碰見了咱們。”

兩人将銅板收好,起身去劉管事房中,才走到門外就看見十來個夥計将那房門口團團圍住,裏面傳來一陣吵鬧聲。

“劉管事,我們兄弟兩個辛辛苦苦做了一個多月,這工錢怎麽少了這麽多?您老再看看是不是算錯了?”

“哼,你們兩個既然來了這麽久,該不會不清楚賬房上的規矩?這夥計們領了工錢都是當面點清的,離了我這個屋,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自己個兒偷偷藏了錢,倒來我面前倒打一耙?”

“劉管事,你……”

“大哥,你別跟他廢話,我看這老糊塗就是看我們兄弟兩個老實,想訛我們工錢……”

眼看着裏面的兩撥人就要打起來了,柳七扒開擋在前面看熱鬧的小夥計擠了進去,“诶,兩位兄弟稍安毋躁,這事兒都是一場誤會,誤會!”

說話間杜蘅也進來了,他躬身朝那老管事拱了拱手,“劉管事,可否借一步說話。”

柳七見狀忙将讨債的兄弟兩個先拉了出去,在外面問過他二人情況,替他們将工錢又算一遍,這數目又恰好都對上了。

杜蘅将事情的來龍去脈又說了一遍,那老管事一聽哆哆嗦嗦翻開賬本,眯起眼睛仔細看了看,果然發現是自己記差了,錯把張家兄弟的工錢發到了杜蘅二人手上。

“哎喲,小兄弟,多謝多謝,我老頭子真是老眼昏花了。去去去,去叫那姓張的兄弟兩個進來吧。”

張家兄弟拿回了工錢對他二人自是千恩萬謝,望着二人離去的背影,柳七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這兩兄弟家裏還有個常年卧病在床的母親,哎,好在事情都說清了。忙活這大半日的,我都餓了。走吧,杜兄,咱們也出去逛逛。”

南江縣城有着十裏八鄉最大的集市,杜蘅二人先去街邊小食攤上吃了碗打鹵面,又去縣城裏最大的書肆裏逛了逛。

這家書肆生意很好,四個角落裏還放着供客人們讀書、休憩的座椅。

柳七轉到一處書架前,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一本裝幀精美的書冊吸引住,驚喜道:“杜兄,你看,這家店裏竟然還有介紹稷山先生生平的書,這我可要好好拜讀拜讀。”

杜蘅含笑點了點頭,拿起一本教算學的書看了起來。

店裏的小夥計一看,忙上前熱情地招呼道:“哎喲,這位公子可真是好眼光,這本《稷山先生傳》可是今個兒早上才到的,放眼整個南江縣就咱們這家店裏有。”

柳七有些心動地問了價錢,得知這薄薄的一本書,也就百十來頁竟要二兩銀子,他依依不舍地翻看了兩頁,又将那書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

兩個人在書肆裏不知不覺地待了一下午,直到外面天都黑了還渾然未覺。

店裏的小夥計見自家掌櫃的來了,望了望那兩道身影,有些為難地道:“您看……”

掌櫃的擺了擺手,笑道:“诶,莫要打擾二位公子看書。去,燒一壺熱茶送過去。”

直到小夥計來送茶,杜蘅才發覺外面天都黑了,忙合上手中書冊,起身道謝。

掌櫃的笑吟吟看了看他二人手裏的書,客客氣氣道:“二位公子若是有未看完的書,大可借回去慢慢看,哦,只需押個物件在這裏即可。”

杜蘅搖搖頭,将書恭恭敬敬地遞回去,“多謝您一片好意,今日我同窗二人在此已是多有叨擾,怎好再添麻煩?”

柳七也笑道:“掌櫃的可真是大方,這一本書可要值一二兩銀子。您就不怕回頭我們賴賬不還,您可就虧大了。”

掌櫃的忙道:“公子說笑了,讀書人愛惜名節,且我看二位氣宇非凡,絕非雞鳴狗盜之徒。”

柳七撓撓頭,笑道:“不瞞您說,我二人是從隔壁的盈川縣來的,下一回來南江縣還不知何時。”

杜蘅卻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手裏的書,對掌櫃拱手道:“能否借閣下紙筆一用?”

掌櫃的忙點頭,讓小夥計拿來紙筆,只見他在紙上寫下一串數字,又往下寫出詳細的推演過程,臨了将筆擱進筆洗裏,指着書上一道算學題道:“這個地方解錯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印刷的時候出了錯,還請掌櫃的找人核實。”

掌櫃的又驚又喜,忙讓夥計将架子上的有錯處的書都撤下來。

兩人告辭離開,才走出去幾步又聽身後小夥計喊道:“二位公子留步!”

回頭見掌櫃的撩着袍擺追了出來,躬身行禮道:“還未請教,二位公子姓名。”

杜蘅、柳七二人皆是恭恭敬敬還禮,報上姓名。

兩人回去後收拾行李,翌日一早搭乘牛車回了盈川縣。

杜蘅到村口時日頭已經升得老高了,往日裏愛圍在大榕樹下唠家常的老太太們也都不見了人影。各家房頂上炊煙袅袅,院牆裏傳來雞鳴犬吠之聲。

他走到小河邊上,挽起袖子,鞠起水洗漱幹淨,才又拎起包袱回了家。誰知走到家門口卻見裏面門扉緊閉着,院外柴門上還挂了鎖。

許是聽見他推門的聲響,養在院子裏那十來只小雞仔都張開嫩黃的小翅膀撲了上去,争先恐後地擠在院門後面叽叽喳喳鬧個不停。

“杜大哥?”

杜蘅回頭,見劉慧娘抱着弟弟鐵蛋兒站在身後,微微颔首跟她打過招呼。

今日他身上穿着一件半舊的青布窄袖袍子,一手拿着包袱,一手拎着個小油紙包,身上有些風塵仆仆之态,卻難掩整個人清隽儒雅氣度。

劉慧娘臉頰微紅,目光飛快地看了他一眼,忙斂下眉目,盯着那片灰微微泛白的袖口道:“杜大哥,你回來了。”

杜蘅微微一笑,點頭道:“慧娘,可知我家裏人去了何處?”

劉慧娘看了一眼杜家院子,忙道:“早上我出去打水的時候好像看見嬸娘出去了。哦,今個兒鎮上逢集,她們大概是趕集去了。那個……她們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你要不要上我家坐坐?”

今個兒曹氏和劉老頭都趕集去了,只有她姐弟兩個在家,話一出口,她才覺出有些不妥,心裏升起一絲緊張,又有一絲期盼。

杜蘅微微搖頭,“哦,不必了,時辰不早了,我娘她們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

劉慧娘有些悻悻地點了點頭,正要轉身進院子,趴在她懷中呼呼大睡的鐵蛋兒忽然醒了過來,見自個兒娘不在,哇哇大哭起來,把劉慧娘急得焦頭爛額。

“娘……嗚嗚……我要娘!”

“乖,別哭了,等會兒娘就回來了……”

“嗚嗚……不……要娘……”

鐵蛋兒哭鬧着從劉慧娘手中掙脫出來,撒開腿往外跑。

杜蘅一把将噔噔噔跑出去的小娃娃揪住抱了起來,從包袱裏摸出一塊饴糖遞過去,“乖,不哭就給你糖吃。”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