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眼饞

=====================

接下來的幾日,家裏的男人們都在甘蔗地裏忙着收割,女人們在家裏熬糖。

宋寧叫上葛氏一起抽空去了一趟張木匠家裏,把自己畫的紅糖模具交給木匠看。

“張叔,就跟做月餅的印花模具差不多,您看看我畫的這圖還有什麽不清楚的地方嗎?”

張木匠盯着那張古怪的圖紙道:“經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明白了。只是你這圖上的印花瞧着眼生得很,我還要好好琢磨琢磨……”

葛氏一聽,叉腰冷笑道:“我說張老頭,你少給我拿腔拿調了的,這東西我們忙着用呢。你就說能不能做?多久能做好?”

張木匠嘿嘿幹笑兩聲道:“能做、能做,沒說不能做啊。只是……只是我這手上還有別的活兒……”

宋寧這下算是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道:“您先開個價,我和娘再商量商量能不能成。”

張木匠瞥了一眼葛氏,猶豫着伸出五根手指,“這個數?這個數的話老頭我三日內趕工做出來。怎麽樣?”

葛氏踢一腳地上的木頭塊兒,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

“你這個老不羞的,還真是敢獅子大開口。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你這麽心厚,往後還要不要做人了?”

葛氏咬咬牙伸出兩個手指道:“不就是幾個破木頭框框嗎?我最多給你這個數,怎麽樣?兩百文,三日後就要,你做就做,不做拉倒!”

說着她一把拉起宋寧的手,作勢就要出去,老木匠一咬牙忙道:“成成成,就按你說的這個數。不過,得先交一半兒的定金。”

宋寧笑了笑,又同他講了一些圖紙上的細節,付了定金,約定好三日後來取。

而後宋寧又去找鐵匠定做了一款可以快速切甘蔗的鍘刀,找宋家姑婆租借了他們家的毛驢和石辇子,有了鍘刀和石辇子,在切割和榨汁上就能省下不少力氣。

他們家山坡下有差不多半畝地都用來種了甘蔗,宋寧根據這幾日熬出的糖粗略地算了下,這半畝地差不多能收割兩千五百斤甘蔗,再考慮到榨汁和去皮過程中的損耗,約莫二十斤甘蔗才能熬出一斤糖。

按照這個算下來,這半畝地甘蔗約莫能産出一百二十五斤紅糖。

宋寧問過葛氏,如今市面上的紅糖大概四十文一斤。

不過如今大多數鄉下人覺得糖比肉貴好幾倍,尋常是舍不得吃的,也就誰家婦人生産後才舍得買一二斤紅糖來補補身子。

這樣看來,紅糖的主要消費人群應該是那些手裏有些閑錢的夫人、小姐。這樣的人見過好的東西、對吃的、用的也會比普通人挑剔,所以他們如果能把東西做得更精致一些、講究一些,會更有優勢。

宋寧想到自己過兩日就要回杜家了,便把這些道理講給葛氏和兩個嫂嫂聽。

“娘,大嫂、二嫂,咱們要想賣個好價錢就必須在糖的成色、口感和外觀上都嚴格把關,偶爾有火候不到的或是做得不好的,咱們寧願不賣,也不能拿出去以次充好。”

葛氏對女兒的話一向沒什麽異議,對兩個兒媳婦兒耳提面命道:“三娘說的話,你們都給我記清楚了?”

吳氏雖不能完全理解,但也一口答應道:“娘,小妹,我記住了,往後有做得不好的,咱留家裏自己吃,也不浪費。”

姚氏也點點頭,心裏卻想得比吳氏更通透。

“小妹,我明白這就跟春來茶莊賣茶葉是一個道理,若是好茶、壞茶摻着賣反而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宋寧贊許地點了點頭,她二嫂性子軟弱卻也心思細膩;大嫂性情爽朗卻不愛動腦子;她娘潑辣果敢卻有些獨斷專行。

這婆媳三個湊在一起若是能發揮各自的長處,正好能恰到好處地彌補對方身上的不足之處,就不愁把事情做不好了。

初九那日,宋寧母女兩個跟宋平、宋安兩兄弟一塊兒去鎮上趕集。

王記糖鋪的小夥計見了葛氏母子幾個忙熱情地上前招待。

“幾位客人這邊請,先看看咱們店裏新出的糖嗎?”

葛氏擺手笑道:“去把你們店的王掌櫃叫出來,我有事兒找他商量。”

那小夥計忙轉頭進去叫了掌櫃的出來,從前葛氏就舍得花錢給閨女買零嘴,與這位王掌櫃倒也有些相熟。

葛氏直接同他說明來意,叫兩個兒子把自己做的紅糖給他過了目。

“您瞧瞧,我家這紅糖顏色、賣相,哪一點比您這店裏賣的糖差了?”

王掌櫃撿起一塊兒糖餅仔細端詳,他還是頭一回見到做成元寶樣式的紅糖,把那糖餅翻過來一看,底下還刻着福、祿、壽這類吉祥字樣,摳下一小塊兒糖放進嘴裏抿了抿。

“嗯,的确不錯。更難得的是這模樣好看,寓意也好。你們是怎麽想到這個法子的?”

葛氏拉起宋寧的手,笑眯眯道:“不瞞您說,這都是我這寶貝閨女想出來的法子。”

宋寧上前一步跟他打過招呼,又掀開蓋在另一只竹筐上的紗布道:“掌櫃的您瞧瞧,這邊還有做成梅花樣式的糖餅。”

王掌櫃眼前一亮,忍不住連連稱贊道:“沒想到你這女娃年紀輕輕心思如此活泛,這樣的賣相只需包裝一下做成節禮也是不賴的。”

宋寧也笑道:“掌櫃的果然是見多識廣,不瞞您說,若是能賣得好,我還打算往裏面加入紅棗、姜絲、玫瑰這類補氣益血的食材。”

王掌櫃一聽也來了興趣,忙将人請進室內詳談。

原來這鎮上的商號跟城裏的商號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王掌櫃也有本家在縣城裏做販糖的買賣,只要有好東西還真不愁賣不出去。

雙方談好價格,簽訂了契書,按上手印,這買賣就算是談成了。

葛氏捧着白花花的銀子從王記出來笑得見牙不見眼,“乖女兒,你快掐我一把,我這不是在做夢吧?”

宋寧也笑道:“娘,這銀子都到手了還能有假?”

宋平左右看了一眼,忙道:“娘,這有道是財不外露,您可要當心,別讓人惦記上了。”

葛氏朝他翻了個白眼兒,“去去去,你個烏鴉嘴,大過年的就不知道盼點好的。再說了,叫你們兩個大男人來是幹嘛的?”

宋安有些無奈抓了抓後腦勺,賠着笑臉道:“是是是,您說得對。不過大哥說得也沒錯,這大街上人多眼雜的,您還是當心點為好。”

葛氏撇了撇嘴角,嘴上還說着嫌棄的話,手卻是不動聲色地将銀子揣進了懷裏,随後拉起女兒的手道:“好了,好了,你們兩個先去路邊等着,我帶你們妹妹再去逛逛。”

宋寧有些抱歉地朝兩個哥哥笑了笑,“大哥、二哥,你們要是有什麽想買的可以告訴我。”

葛氏一記眼刀子掃過去,兄弟兩個都縮了縮脖子,都笑着表示沒有。

當着娘的面兒指使小妹,借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吶……

衆所周知,在一個村子裏最瞞不住的就是秘密。

這日宋寧正帶着兩個嫂嫂在家做姜絲糖餅,就看見她娘葛氏氣沖沖地推開門兒,罵罵咧咧地回來了。

“這些不要臉的,我呸,還想占老娘便宜,想屁吃呢!”

宋寧連忙朝兩個嫂嫂使了個眼色,吳氏還想再問兩句,姚氏及時伸手将她拉住。

“大嫂,咱們先把這些做好的糖端回屋裏去吧。”

“诶,可是……”

“娘正在氣頭上呢,咱們現在過去就是找罵。放心吧,有小妹呢。”

兩個嫂嫂進屋後,宋寧才走過去拉着葛氏在小竹椅上坐下,問道:“娘,怎麽了?誰給你氣受了?”

葛氏黑着臉道:“還不是周氏那個不要臉的和她那個娘家嫂嫂,也不知道在哪兒聽說咱們家甘蔗做成紅糖賺了錢,一上來就夾槍帶棒地說老娘藏私,有這樣好的法子還瞞着族裏人。”

葛氏往地上啐了一口,朝着牆那頭罵道:“呸,她多大的臉吶,還想空手套白狼?哼,老娘告訴大家夥是情分,不告訴也是人之常情,就她那樣一個掉根針都跟人家吵得面紅耳赤的吝啬婆娘,憑啥……憑啥跑過來罵我小家子氣?”

宋寧聽得腦瓜子嗡嗡直響,勸道:“好了,娘,您別氣了,這事兒我有辦法。”

葛氏一聽,忙拉起女兒的手問道:“好孩子,你有什麽辦法?”

宋寧把兩個嫂嫂也叫出來,當着三人的面兒把自己的想法又說了一遍。

“我原想着這事兒咱們本來也沒打算瞞着村裏人,更別說族裏。一則這一來二去的咱們也瞞不住;二則……與其讓那些人在背後說咱們家不是,不如咱們主動賣個人情給他們。娘,等會兒我陪您一塊兒去趟裏正家裏。”

葛氏聽後也點點頭,“是這個道理,誰家的地裏的甘蔗不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老婆子心再硬也不忍看着那麽多甘蔗爛在地裏……”

吳氏沒什麽意見,這法子是小姑子想出來的,小姑子大方,願意送這個人情,還輪不到她來說什麽。

姚氏想到這是造福鄉鄰的好事,說不定能提高他們家在村裏的威望,心裏也是贊成的。

葛氏想了想,又道:“只是就這麽白白便宜了周氏那個不要臉的,我這心裏還真有些膈應。”

宋寧笑了笑,“娘,您放心,費力不讨好的事兒咱們也不做。”

葛氏一聽眼睛亮了亮,拉起閨女的手道:“好好好,娘都聽你的。”

--------------------

求關注,求收藏,鞠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