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這兩日,薛蟠着實忙亂得不堪,去滇南搞什麽馬匹生意實屬異想天開,而且旅程遙遠,路上來回估計就要走上四五個月,再談一下會商經紀之類的,估摸着至少要半年左右才能回來。薛姨媽着實擔憂,行裝便收拾得尤其厚重,雇了許多的騾子馬匹來拉行李。此外,薛蟠還要赴賈珍等素日要好的親友設的踐行宴請之類的。
終于到了啓程的那一日,這邊薛姨媽和薛寶釵母女早早地起身,又将薛蟠的東西檢視了一遍,拉着手兒千叮囑萬囑咐地,又包着淚花兒一起吃了早飯,母女兩個直将薛蟠送到了二門的門口,兩對淚眼望着薛蟠走遠了才依依不舍地回了賈府。賈環則一路陪着薛蟠會和了薛家的夥計家人們,趕着騾馬行李等物又去秦府接了秦鐘,并陪同着一直送他們一行人到了城門口才回轉了去。
臨走時,秦鐘抓着賈環的手不放,眼裏充滿了感激,道:“我今兒才知道你這個人竟是如此人品,往日聽別人贊你好,我心裏還不樂意。如今才知道了,可惜又要走上一段日子才能再見了。”
賈環微笑着回握住他的手,道:“你們不過是去個一年半載地就回來,又不是生離死別,說的話倒是叫我抖落一地的雞皮疙瘩。你有心說那些,倒不如來點實惠的,回來給我帶些好吃的好玩的吧。”
秦鐘笑道:“好,一言為定。”
送了秦鐘薛蟠等人走了,賈環回了家,丫鬟珍卉便忙迎了上來,笑道:“今兒日頭大,看爺走了這一頭汗回來!”說着,便命小丫鬟用銅盆接了清水來,挽起袖子幫着賈環揩臉淨手,又換了家常衣服和鞋子。
另一個丫鬟寶笙則端着個白瑪瑙盤子過來,盤子裏盛着十來個荔枝,笑嘻嘻地說:“這是早起林姑娘叫雪雁姐姐送來給三爺嘗新的,爺出去後,我便将它們弄在井水裏湃着的,這會子涼透了,正好吃。”
賈環取了一個荔枝,剝開吃了,又見着那碟子往日沒看到過,便問:“咦,這個碟子是我們屋裏的嗎?往日怎麽沒見你們拿出來過?倒是裝着這果品很好看。”
寶笙笑道:“這碟子原是林姑娘屋裏的,林姑娘也是說這深紅色的荔枝就要配這個白瑪瑙的碟子才好看,又說,爺要是看着喜歡,留下來賞玩,不必再還過去了。”
賈環忙說:“這怎麽使得,林姐姐已經送了我許多好東西了。你趕緊随便弄個什麽碗兒或是碟子裝上,把這個瑪瑙碟子還給林姑娘去。”
寶笙道:“是。不過,這會子林姑娘去琰哥兒和妙姐兒屋裏玩去了,我等會子在送過去,才好親口謝林姑娘。”
賈環點點頭,對目前伺候着自己的這兩個大丫鬟十分滿意,不光是勤勉肯幹,還知道和府內其他的主子們并她們下面的丫鬟們處好關系,和往日趙姨娘屋裏那又懶又笨的小雀兒簡直不可相提并論,現在,還真是省心遂力多了。
此外,賈環如今在賈府的地位也是節節看漲,賈母雖然嘴上不說什麽,心裏自有有杆秤,知道這環小子往後定是個能幹的,自然待他的态度就比以前要好了許多,偶爾還會将自己的一些份例菜或是新鮮玩意兒賞賜給賈環,當然和賈寶玉林黛玉等人的待遇不可比,但是在賈府上上下下那一雙雙富貴眼睛看來也是了不得的,特別是下面的諸人從管家到跑腿的丫鬟小厮都對賈環的态度十分客氣恭謹。
此外,王熙鳳吃了賈環送去調理身子的藥丸固然精神好了許多,越發信了賈環的本事,加上賈環年紀雖小,卻極知道做人處事,你敬他一尺,他就知道回你一丈,你要是對他不好,他就會馬上使出各種詭計來對付你,有仇都不帶隔夜報的。這一點比寶玉厲害多了。那寶玉實在是不知道人心世路,你對他好,他只以為是應該的,你對他不好,他還懵懵懂懂地不知道狀況呢,叫人都不知道該怎麽說好,怎麽不叫人看輕他?現在還看不出來,将來大了要自己成人立業的時候肯定是個窩囊廢!于是,王熙鳳自然越發高看賈環和低看賈寶玉了,只是面上還依舊奉承着賈寶玉好讨老太君并王夫人的喜歡。
林黛玉不消說,自然是在賈母跟前力挺賈環的,就是賈府的其他幾位姑娘也都喜歡賈環謙和又嘴乖的性格,加上賈環讀書又好,每次被賈政考校功課都是口如懸河,連最愛尋兒子錯處好顯示自己高明的賈政都挑不出一個錯來,就是那邊的赦大老爺和邢夫人,見了賈環都是贊不絕口的。衆口一詞之下,任憑是王夫人如何不喜并忌憚賈環,也是拿他沒轍了。
就算她要刁難賈環,賈環也沒空去理睬她,因為,賈環接下來還有童生試的重要考試。
Advertisement
童生試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只能算是初次選拔,考上了,成了“童生”(或稱“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才能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即人們常提及的鄉試、會試和殿試。最後一場殿試一般是當朝皇帝親自主持,前三名就是榮耀一時的狀元、榜眼、探花。
童生試一般就是靠四書五經的背誦和釋義,當然,有時候為了考驗考生的才情,也會命考生賦詩一首,但是,詩詞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考官看考卷多了,評判時難免有腦中混沌的時候,單以詩才來擢拔人才就容易失之偏頗,故而近年來多以考經義為主,說穿了,也就是個死記硬背。
要說死記硬背,卻也沒那麽容易,有些人考了一輩子童生,到了垂暮之年卻還穿不上标志着秀才身份的青衫的也大有人在。當然,小小年紀就才華橫溢的也有,比如書中曾有記載,清代的著名文人袁枚在進童生試的考場之前還抱着奶奶的脖子撒嬌,賴在奶奶懷裏睡覺什麽的,完全是個小屁孩的态勢,卻要和一群一把年紀,甚至胡子都白了的考生一起參加考試。
童生試的第一場——縣試在上半年的二月份舉行,賈環和賈寶玉都已經考過了。說起來縣試就是一把血淚啊,考試的題目不難,卻足足考了五輪,是絕對的拼體力。接下來就等考試結果,一般幾個月之後,縣試合格者才可以參加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
賈環前世是學理科的,本來對這古典文學并無多大的興趣,現在為了立身仕途少不得也只有拼了。不過,人的興趣真的是可以培養的,當賈環硬是逼着自己每日一早在院子裏搖頭晃腦背上一段《詩經》或是《論語》,漸漸地竟然沉入到古漢語的氛圍中去了。此外,和林黛玉接觸多了,聽她眼眸發亮、口齒噙香地談論起詩詞之道,老莊之學,賈環也有了茅塞頓開的感覺,越發覺出了其中的味道,偶然讀書讀高興了,到了妙然心回之時,竟是一夜未眠,手不釋卷。
這樣勤奮的學習當然會有好的回報,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賈環可以說是正常發揮,反正考到的都是他溫習到了的,心态十分放松而自信。府試時考的填字,就相當于現代語文考試的文言文填空,只是題量有些大,考得略有些生僻,但是,只要四書五經背得熟,還是很輕松的,反正賈環覺得很容易,全部都填上了,又檢查了兩三遍,心裏很有把握沒有全對也該是有個八九成的正确率,過關應該沒問題。接着是院試,考寫一篇文章《吾十有五》,一般而說,這時候考縣試的多是十多歲的少年,但是也有很大年紀的,這文章就是叫考試抒發理想,展望未來,對那些超過十五歲的考生來說有些殘酷,對賈環而言就簡直太合拍了。賈環胸有成竹,提起筆來,文不加點,洋洋灑灑就是一篇文章出來,就是字有點醜,沒辦法,賈環雖然已經苦練書法了,到底有些不習慣,不如人家那些從小就寫毛筆的人來得技巧純熟。
大概一個月後,考試結果公布,賈環順利通過,以十歲的年紀成為一名小小的秀才,令賈府中人刮目相看。相較之下,本來呼聲很高的賈寶玉卻意外失手,盡管比賈環大了三歲的年紀,卻名落孫山,叫賈府衆人大跌眼鏡,就連本來喜怒不形于色的王夫人都有些失了儀态,将寶玉拎進房內好一通教訓,更別說賈政的怒火沖天了,不是賈母攔着又說了許多好話,賈寶玉眼看着又要吃一頓“竹板炒後臀肉”了。
于是,賈環越發成為王夫人胸口的痛,只是昔日孩童逐漸長大,王夫人再想暗地裏擺弄他卻是不可能的,只好望洋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