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賈環的忙碌終于告一段落,閑暇時偶爾會想起那一次的相遇,那一個人,時光悄然流逝,竟然是堪堪大半年過去了。
這一日,賈政叫小厮帶話回來說他昨晚上寫的一個重要的公文落在家裏了,今兒必須要用到,別人恐不穩妥,最好叫賈環或是賈寶玉抽空去送一趟。
賈寶玉自從童生試落第,現在怕見賈政就如同避貓的老鼠一般,馬上就自稱頭痛,叫賈環去跑這一趟腿子。賈環呢,倒是無可無不可,反正看書看累了,就當是出去溜達一圈,放松一下心情,便答應了下來,又去賈政的外書房,找到賈政說的那公文,和賈母說了一聲,這才出了門,坐上一頂小轎,去往工部的衙門送公文。
賈環叫門口的衙役傳了話進去,叫賈政出來取這公文,自己則出于好奇之心,仰頭四處看這工部的大門及建築的特點。
賈環心中暗嘆,工部的衙門果然是氣勢恢宏,不虧是古代的六部之一,功能雖然不盡相同,大體上相當于現代的工業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幾大中央部門合一,還要掌管機械器物制造工程等事務,但凡是較大的工程如工價超過50兩,料價超過200 兩的,要奏報皇帝禦批。說起來,皇帝老兒也真夠忙活的了……
正當賈環神思天外,忽見前方馬蹄揚塵而來。再一看,那一隊人馬速度極快,叟忽之間已經可以看到最前面的是身着戎裝、舉着龍旗的軍士驅馬而來,其中黃旗居中,青、赤、黑、白等各色龍旗則環抱四面,每面旗下都是六位身着與旗幟相同顏色服裝的軍士,個個都是身高體長,英姿飒爽。
緊随其後的是還有舉着引幡、戟氅、戈氅、儀锽氅、羽葆幢、青方傘、青小方扇、青雜花團扇的軍士們,個個鮮衣怒馬。五彩旗幟在風中招搖,衆星捧月般簇擁着中間的一架四匹駿馬拉着的鎏金華蓋馬車。
這派頭大得來!是哪一位大人物出巡啊?賈環知道,天子出行,是六駕馬車,一般官員則是兩駕馬車或是官轎,來的這一位呢,是四駕馬車,那就是郡王以上的級別了。
被吸引了注意力的賈環正在暗自揣摩,卻不意那一隊人馬就望着工部大門而來。最前面的一位軍士駕馬先至,并不下馬,直接對着門口的衙役們威嚴喝命:“秦王駕臨工部視察,傳工部尚書出迎。”
衙吏們連聲答應着,有兩名衙吏便疾步入內禀告去了。先還和賈環和和氣氣說話的衙吏忙将賈環刨到一邊,道:“賈家小爺快讓開!今兒有了不得的人物來了!你爹爹也沒法子出來了!”
賈環很有眼力見兒地避到大門外的一棵大樹的樹蔭之下,且等這馬車內的大人物走了,才好将公文交與賈政。沒一會兒,就看見一位頭戴官帽,身着緋色官袍的大官帶着大批的官員快步從門內出來,三步兩步走到那馬車前,恭恭敬敬地躬下身子,謙卑地說道:“不知秦王殿下親臨,恕下官有失遠迎。”
賈環來過工部幾次,認得這說話的人便是工部尚書顏良,只是沒說上過話,這也在情理之中。
再看顏良說完話後,他身後的一群官員全都像是被風吹折的麥浪一般弓下背去,齊齊地說:“給王爺請安。王爺千歲千千歲。”
馬車內的人聲音清朗,卻不失威嚴,道:“諸位免禮吧。小王今兒來是為着成安江決堤一事而來,災民流離失所,為解父皇之憂急,小王才自領使命,誓必在一月內解決此事,令災民回歸故裏。因為事出緊急,故而未來得及通告諸位便來共議商談。”
顏良在轎前巴結地伸手欲攙扶王爺下轎,車內的王爺卻輕輕揮開他的手,自己下了馬車,說:“小王今日起要和諸位大人同在工部辦差,不必如此多禮。”
這位王爺下了馬車,在清晨明亮的光線下他頭上戴着的金黃色簪纓金翅王帽黃燦燦地一片閃亮,身上穿着杏黃色行龍雲紋蟒袍,腰上系着鑲金嵌寶玉石腰帶,高挑的身形如夏日修竹一般挺拔。眉若遠山,目若朗星,他超凡出衆的容姿和不怒自威的氣勢都完美地诠釋了蟒袍“不壯不麗無以重威”的內涵。
Advertisement
要是別人,賈環定要贊一句“真好秀麗人物!”
可是,怎麽是……他?
賈環見過他兩次,他都是身着便服,是以賈環雖然猜測他身份尊貴,卻未料到他就是天下人稱羨不已的秦王。
賈環偶然也曾聽人議論天家之事,知道當今聖上有十餘位皇子,但是,為先孝賢皇後所出的嫡皇子卻僅有兩位,一位是東宮太子,另外一位就是秦王,是以秦王自然是比其餘的庶出皇子尊貴許多,一應的居住乃至出行規格俱是只比太子次一等,實在是榮貴之至。
工部尚書顏良在前面引路,秦王便邁着長腿,跟随着他穩步走向工部的大堂,身後跟着一群人,緊跟着的應該是秦王的親信随從侍衛等,多數是執刀持戈地護衛着。後面的則是工部出迎的官員,其中還有賈政,在秦王的威儀之下連眼睛都不敢擡,所以也沒注意到在大門外的樹蔭下注目着這一幕的賈環。
倒是秦王反而一眼瞥見了樹下的賈環,腳步略停頓了一下,似乎若有所思,随即又回歸到一派波瀾不驚的面容。然後,就進了工部,一轉影壁,再不見人影了。
賈環的心裏說不上是個什麽滋味,再又想到:不知道秦王忽然駕臨,賈政還有多久才出得來,自己一直站在這裏等着也不知道要等多久,白白地餓壞了肚子,不如先回家去。
可是重要公文又不敢交給小厮們,賈環便留下一名小厮在此地候着,留話給賈政說現在已是午時,因為不知道要等多久,便先回家去候着。若是老爺一會兒還是要急用,他再來跑一趟也未為不可。
賈環悶悶地回府之後正巧遇上賈琏。賈琏今兒倒閑,便拉着賈環去他那屋裏閑聊了幾句。
因為正是飯時,王熙鳳見哥兒倆聊得興起,便留賈環一起用午飯。
飯間賈環心內忽然一動,這賈琏每日行走在各大世家之間,見聞是極廣的,不如向他打探打探。
賈環便開始恭維賈琏着在世路上好機變,無事不知,說得賈琏連連大笑,滿臉得意之色。
賈環這才有意無意地向賈琏求教起一些朝廷之事,尤其往秦王的身上扯。終于如願以償地打開了賈琏的話匣子,從賈琏的口中得知了秦王年十七,前歲已行大婚之禮,娶的乃是今上最得寵的慧貴妃的娘家侄女蘇妙珍,據說秦王妃有傾國之貌。
說起傾國傾城的美人兒,賈琏便兩眼冒光,一臉垂涎之色,這也是男人的通病。一旁的王熙鳳時不時地給賈琏和賈環布菜,見他那猥瑣的樣子,便往他腦門子上一戳,罵道:“總是這麽眼饞肚飽地!一說傾國之貌,你那眼珠子便綠得跟狼似地!若是個丫鬟倒是不值什麽,不拘多少錢,買來給爺們樂呵樂呵也好。可是人家一個王妃,也是你敢奢望的?”
賈琏嘿嘿地笑,道:“我哪裏敢啊?不過白說說罷了。”
王熙鳳不過是故作大方罷了,若對方真是丫鬟,她能甘心把禍水引回家嗎?要是往常,賈環也會幫腔取笑一番,今日卻是全無心緒。
一時飯畢,又扯了幾句閑話,賈環便告辭了。
回到自己的屋內,賈環将放置在書架上的一個精美的彩錦如意六角小盒子打開,取出那兩塊玉看了一會兒,心想:本來還想着無功不受祿,什麽時候将那一日平白得來的玉還給他,現在看來,是不必了。他沒準早就忘了那一日的事情。是了,人家天天養尊處優地,走哪裏都是一群人碰着,回王府又有佳人相伴,怎麽可能記得自己這麽一個路人甲?再者,對他那樣的人來說,千八百兩銀子的東西又算個什麽呢?我專門去還他,他要是不記得了,還以為我是不是故意湊上去和他拉交情呢,反而叫人看輕了。就這樣算了吧。
賈環皺着眉毛,将兩塊玉又重新丢回了盒子,塞到了一個大紅木箱子的最裏面的角落裏。
再也不要和他有什麽瓜葛或是情思了。
兩忘于江湖,甚好甚好。
——————————分割線——————————
時光飛逝。
這一日,賈環正和黛玉一起在琰哥兒和妙姐兒處玩樂,兩個小娃娃長大了許多,白白圓圓的小胖臉上都長着一雙紫葡萄一般的圓溜溜的眼睛,被人一逗弄就發出“格格”的笑聲,十分逗人喜愛。
黛玉将手裏拿着的銀制九連環舉到琰哥兒的眼前,果然吸引住了正玩着一個大佛手的琰哥兒的注意力。只見他撅起圓圓的小屁股,一扭一扭地爬過去伸手抓,黛玉則輕笑着退後一點,琰哥兒只好将藕節一般的小胖胳膊舉得更高了,眼裏滿是渴求,急得口中“咿唔”作聲。
賈環看得拍着大腿笑道:“再逗他幾回,他只怕就要急得開口讨要了。”
黛玉的唇角揚起一對小梨渦,道:“琰哥兒九個月大了,我聽我父親說,我就是九個月開始說話的,也是這般被娘親逗得。”
說起亡故的母親來,黛玉略略黯然,手也不禁垂了下來,竟然被心急的琰哥兒抓住,硬是拿走了那九連環,倒是叫黛玉驚奇得忘記了去神傷,連聲說:“環兒,你看琰哥兒這手腳利索得!倒不似你那般文弱。”
賈環嗤笑道:“誰文弱了?我只是長得瘦,身子骨可是結實得很。二哥哥一年還生兩回風寒呢,我這一年都沒吃過藥了,才不像你們,把藥當飯吃的。”
黛玉吐吐舌頭,俏皮地說:“那是以前,我現在可是好多了,也要多謝你,大神醫。”
賈環連忙說:“噓,跟你說叫你別叫人知道呢。”
恰在此時,紫鵑快步走來,雖然微微笑着,面色卻略有些僵硬,道:“姑娘,老太太叫您過去一趟,說是揚州的姑老爺那邊有家書過來。”
黛玉聽了忙起身,跟着紫鵑往賈母的上房而去。
賈環心裏琢磨:老太太這會子忽然叫林姐姐去?為着身在揚州的姑老爺的家書?在往常不是很尋常的事嗎?怎麽今天倒是有些氣氛不對呢?我的天,不會是林如海要不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