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京察

岳端的爵位被降了兩級成了貝子,因為在家閉門思過,兵部的差事也基本等于丢了,适逢福建的駐防八旗有個副都統的缺差,康熙讓人提名人選,而胤礽便直接提了将岳端調去福建補缺。

“岳端曾在福建任過佐領,熟識當地軍況政務,且在平臺戰役時與綠營軍水師往來頻繁接觸頗多,對其內部狀況了解也頗深,要協助福建将軍打理好福建一帶軍務,統轄八旗兵節制綠營軍,他是眼下的最佳人選。”

調到福建去任副都統,品級上還升了一級,不過一來如胤礽所說,岳端确實是眼下最适合的人選,二來,雖然從從二品升到了正二品,但外調到福建遠比在京中任職要清苦,也算是懲罰了,再來,他不走京中傳得沸沸揚揚的流言就不會平息,所以康熙稍一斟酌就同意了胤礽的提議。

外調的聖旨很快下了去,幾日之後岳端收拾收拾與胤礽告別過後就南下去了福建。

夏天之後,康熙去了暢春園的離宮避暑,朝政之事也一并轉移了過去,而一衆皇子念書的地方也成了暢春園裏的無逸齋。

午後烏雲密布,天氣悶熱得厲害,胤礽心不在焉地看着書,卻是完全靜不下心來,一旁其他的阿哥都在默念着自己的功課,除了讀書聲,就只有窗外樹上挂着的知了不知疲倦的叫聲。

讓這些弟弟來與自己一塊念書,是胤礽主動提出來的,雖然他現在每日要跟着康熙學着處理政事真正能來念書的時候其實并不多,不過把這些個家夥放在眼皮子底下觀察着,其實還是挺有趣的。

早上康熙來這轉了一圈,檢查了衆人的功課,有受了褒獎的自然也有挨了責罵的,這會兒一個個都安靜了下來,默默努力着不想落後了其他人。

胤禩寫完最後一個字,放下筆,拿着自己才摹好的字帖到胤礽面前來,仰着頭看他:“二哥,您幫我看看吧,我的字跡是不是有進步了?”

胤礽伸手彈了下他的腦門,接過了他手裏的東西,看了一眼然後便笑了:“你還是別去拿給汗阿瑪去看了。”

胤禩有些郁悶地撇了嘴:“怎麽都寫不好,要是我的字能有二哥您寫得這麽好,汗阿瑪就不會總說我了。”

胤礽看他一眼,順着他的話往下說:“你若是想,以後我教你便是。”

胤禩有些喜出望外:“這樣會不會擾了二哥?”

“沒事,教你寫字花不了多少功夫的。”胤礽笑得溫和,心裏卻想着這個八弟,明明就是在打他的主意,倒是裝得挺天真無邪。

胤禔走進門時,看到的便是胤礽抓着胤禩的手,認真地教他練字的一幕,他微皺起眉,站了片刻,走上前去,道:“太子,八弟,你們在做什麽呢?”

明知故問,胤礽放開了胤禩的手,站直了身,涼涼道:“大哥今日怎麽有空來無逸齋了?”

Advertisement

“正好無事便過來看看。”胤禔随口答着,想了想又道:“我好些日子沒見着你了。”

見當然是見着了,只不過都是大庭廣衆之下,想多跟胤礽說句話都不方便。

胤禩奇怪地看了胤禔一眼,這話聽着怎麽有些怪別扭的?

而注意力完全落在胤礽身上的人根本就沒想那麽多,雖然他也察覺出來胤礽對他的态度有些冷淡就是了。

下學之後,衆阿哥們相攜離去,胤礽讓人收拾收拾也準備回自己的住處去。

出了無逸齋的門,胤禔跟起來撐起了傘,胤礽有些疑惑地看他:“無緣無故打傘做什麽?”

“要下雨了。”

而他話音剛落,轟隆一聲雷鳴過後,大雨從天而至,一衆奴才狼狽地紛紛打起了傘圍着他們給他們擋雨。

胤礽嘴角抽了抽,罵道:“當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胤禔一手搭上了他的肩膀,在胤礽想開口呵斥的時候,貼着他的耳朵說了句“快點走吧要不一會兒雨下更大了”然後便攬着他疾步朝前走了去。

胤礽抿着唇沒有再說,心裏卻是有些不舒服。

到了胤礽的住處外,胤禔停下腳步,與胤礽面對面站着,安靜地看着他的眼睛。

雨水順着傘紙滑落,将他們與外頭隔開成了一個圈,一衆奴才見他們有話要說,很有眼色地往後退開了一大步。

“保成……”

胤礽的眼睛有些冷:“爺到了,大哥若是無事便回去吧。”

“保成,你怎麽了?”

看着胤禔滿眼的不解和探究,胤礽在心中冷笑,想起岳端與自己拜別時說的查到過揆敘曾私下裏見過岳希,這回事到底是誰弄出來便是一清二楚了。

虛僞,做作,無賴,明明就在暗地裏給他下絆子動他的人,面上卻還能裝出這麽一副親近關切之意,他演戲的本事,比之以前,倒是越來越高明了。

胤礽笑了笑:“沒事,身子有些不舒服,回去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胤禔眼中的關切之意越甚,手伸過去探了探他的額頭,還好,沒有發燙。

胤礽不自在地下意識地往後縮,卻因為被圈在雨傘裏,退無可退。

“要不要傳太醫來看看?”

“不用了,小毛病而已不用小題大做驚動到汗阿瑪。”

“那你回去好好休息吧。”胤禔輕嘆着。

胤礽轉身想走,心思一轉卻又突然頓住了腳步,手指點上了胤禔的肩膀處,眼裏浮着迷惑人的笑意:“大哥,說起來,其實爺該謝謝你的。”

胤禔不明所以,而胤礽已經轉身進了門去。

他确實該謝謝胤禔,原本他就想岳端去福建幫自己做事,卻是一直找不到機會,這會兒正好,被他弄了這麽一樁烏龍事出來,岳端怕是不在福建待個三年五載是沒有機會回來的了。

半個月後,吏部會同都察院題請按例舉行六年一次的京官考察,康熙準奏之後,轟轟烈烈地京察行動就這麽拉開了帷幕。

京察是仿照前朝舊制,由吏部操持的京官考核制度,每六年一次,以“四格八法”為升降标準,所謂“四格”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績列為稱職、勤職、供職三等,列一等者記名,得有升任外官的優先權。而“八法”則指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按過失大小革職降級以處分,年老有疾者則另其致仕。

康熙對京察之事一向看重,吏部和都察院的效率也很高,短短一個月就把要升和降的官員名單給列了出來呈到了康熙面前。

胤礽看着手裏那份呈上來名單暗暗驚訝,光是貪官酷吏就有七八十人,各種由頭加起來要降職撤職的官員竟達數百人。

看看康熙不怎麽好看的臉色,胤礽也不敢多說,又仔細瞧了瞧那份名單,心裏滑過一絲異樣,乍一看這份名單上或升或降的官員各部各院都不少,只是往細裏去揣摩,按照這份名單上的升調之後,胤禔在兵部的異己幾乎就都排光了,兵部上下除了個伊桑阿便是整個都掌控在了他的手裏。

然而有句話叫做鐵打的部院,流水的尚書,六部尚書任期多半就是兩三年之後就會調走,只要伊桑阿一走,那兵部基本就整個成了胤禔的囊中之物了。

胤礽心中好笑,沒想到胤禔這麽快就在吏部也有了人脈,敢在京察這事上做手腳了。

再看一眼顯然是被名單上那冗長一大段貪官酷吏的名字給氣到了的康熙,胤礽暗想着也許他汗阿瑪就算看出了這裏頭的端倪也未必會說什麽,畢竟他讓胤禔進兵部本來就是有要他統管兵部的意思,更何況名單裏上所列官員又确實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也不是被人誣陷的。

而胤禔目前也确實專注在他眼前這一畝三分地上,其他那些小打小鬧實則對胤礽還并無多大威脅,他只要兵來将擋水來土掩便是,想到這,胤礽決定不去管這一樁,他倒是想要看看,就算胤禔把整個兵部都牢牢拽在了自己手心裏,他又能做到哪一步去。

在被降職的名單中也有那個聽了索額圖教唆在雅克薩戰場上挑撥羅剎人偷襲胤禔,致他差一點就喪命了的副都統瑪拉,至于給出的過失罪名則是無為。

胤礽從康熙那裏出來之後,克寧來找他說是他瑪法問他要不要保瑪拉,胤礽好笑道:“是彭春都統親口證實他在外征戰時消極避戰,還有他的幾個手下作證,他确實是不作為,被降職也是他自找的。”

對這種只會給自己添亂的不聽話的奴才胤礽沒有半點好感,當然不會保他,被扔去蒙古偏遠之地做佐領也是他活該,就算胤禔不動手他也準備自己親手把他給弄遠些省得以後再來給自個找麻煩,如今倒是省下功夫了,不過至少胤礽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彭春真的上了胤禔的船了。

有他這個随時可能炸響的火炮埋在胤禔身邊,必要時刻再将之引燃,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