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拍攝風波

不算嘉賓和他們帶的人,單是劇組就有三十來號工作人員,小小兩個桔果怎麽也不夠分。公平起見,導演哪個大人也沒給,全讓八個孩子吃了。然後——自己利用職務之便,悄悄截了一瓣。

為了做節目常年在外奔波的導演,可謂吃遍大江南北,還拍過一期美食專輯,這麽別致美味的果點卻是聞所未聞,更不要說吃過,當即驚為天人。

趁午飯完了孩子們去午睡的功夫,他叫上去過于家果園的攝影和場務,想親自去問問,這桔果是在哪兒買的。

他們趕到果園時,恰好趕上于家三口把蒸餡桔果掃蕩一空,磨着蕭可想把剩下的桔子都做了。蕭可索性讓于小岳把東西搬到客廳,一邊看百家講壇一邊忙活。

導演還沒走近,遠遠看見這陣勢就明白了:敢情不是買的,而是自家的手藝。也是,如果有哪家店能做出這麽好吃的桔果,早該成當地一大特色,老鄉早向劇組推薦了。

再看到保鮮膜上排卧的一片片被撕去筋絡但仍然保持完好的桔瓣,導演暗中點了點頭:看來桔果應該是于家的家傳果點。

以前他為了拍美食節目做過功課,知道這種剔筋的技巧不算多難,但起碼要練習半年以上才能做到完美。廚子一般都在刀工和炒菜上下功夫,沒人會浪費時間去學一項使用率不高的技術。但于家為了繼承祖傳菜譜,自然舍得花功夫苦練。

一念未已,他忽然又注意到,雖然有四個人圍在茶幾前,但真正動手的只有年紀最小的那名青年,其他人都只是打下手。

見狀,導演真正來了興趣:難道于家的真正傳人是小兒子?唔,從側面看這小夥兒長得還蠻俊的,恰好節目裏的廚藝環節還沒拍,不如改一改,請他來做演示。有特別的果點打底,掌握技術的又是個小帥哥,肯定成節目一大亮點。

這一行人剛走進果園,蕭可就注意到了。認出昨天來過的攝影和場務,還以為他們又有什麽事。結果人進了屋卻一句話也不說,只盯着茶幾發愣。

蕭可納悶地問道:“幾位好,有什麽事嗎?”

背對着大門的于家三口這才發現來了客人,連忙起身招呼。

随着動作,看清衆人模樣導演這才發現自己想錯了。剔桔瓣的小帥哥和那對中年夫婦完全不像,應該是粥粥口裏的蕭哥哥,也就是韓氏特地為之加戲的那人。

——可是,一個想進娛樂圈的人不是該抓緊磨練演技練習形體嗎?從這年輕人的手藝可以看出,他并非心思浮躁不願努力的人,但怎麽會把時間耗費在做果點上?難道是仗着有韓氏撐腰,認為不必努力也能成名?

導演向來讨厭這種不敬業的人,遇上了從來不給好臉色。但……回想着桔果的美味,他非但對這年輕人生不出惡感,琢磨着把人請去拍節目的想法還越來越強烈。

這算不算是違反自己做人的原則?罷了,節目好看才是王道。導演自暴自棄地想。

Advertisement

安慰了自己,他問道:“蕭先生,我是《我家小弟》的導演,請問你願不願意參加我們的節目?”

“……我還沒有孩子。”

蕭可呆萌的回答,頓時讓其他人笑出聲來。

就連內心糾結的導演,也露出個笑容:“我知道,你這麽年輕肯定沒結婚,更沒有孩子。我是想邀請你做為特別嘉賓,節目裏有這麽一個環節:讓孩子跟老鄉學做菜,原料要用到水果。原本準備讓他們做柑橘雞柳、拔絲蘋果之類的。但看了你給粥粥的桔果,我想改為由你來教。不知道你介不介意在觀衆面前,公布桔果的制作過程?”

話說到一半,導演才想起有獨門菜譜的人往往不願公開,頓時轉為沮喪,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

但話音剛落,便聽旁邊的青年插嘴道:“小可,這節目可紅了,去參加比當廚子強得多,你應該答應。”

于母也幫腔道:“是啊,小蕭。事業一時挫折不算什麽,以你的條件肯定能紅,得把握機會,別想那些有的沒的。”

導演不知道,在他過來之前,蕭可剛就是應聘廚師還是繼續演藝事業的問題和于家人讨論過,結果遭到一致反對。

于父于母認為蕭可年紀還輕,正該多闖蕩幾年,再說韓氏開出的工資也不高,足見沒什麽誠意,不值得去。于小岳則覺得,換了環境的蕭可狀态輕松許多,繼續演戲的話說不定能克服平時容易緊張的缺點,獲得業內認可。

他們對餐飲這塊是外行,不知道菜譜保密的重要性,所以只顧着勸蕭可趕緊答應。卻沒想到桔果的方子如果經營得當,能帶來多少利益。

至于蕭可,雖然來自對秘方保密意識最強的古代,但在他眼裏,桔果不過是宮中的一道普通點心罷了。以他現在的情況,純靠自己還不知得多久才能翻身。用一道點心換一個機會,值得。

不過,蕭可認為,有些情況得事先說明一下:“我是個演員,但不紅,可以嗎?”

每年進入娛樂圈的人不知多少,但最後能拼出頭的廖廖無幾,再尋常不過。再說,蕭可連菜譜都舍得拿出來了,導演難道還會為這點理由拒絕?

“當然可以。”導演連連點頭,末了又含蓄地提醒道:“韓董那邊要不要先打個招呼?”

雖然是好事,也該先說一聲。

不想,蕭可卻驚訝地問道:“誰是韓董?何倫的同事嗎?我為什麽要通知他?”

蕭可不知道韓董什麽意思,還以為昨晚招待的那名韓姓男子就叫韓董。

見他反應不像是假裝,導演也跟着驚訝起來:“今天中午韓董不是安排你出鏡了嗎?”

“我只見過他一面,大概是你搞錯了。”

有背景不是壞事,蕭可沒必要否認。導演覺得自己可能誤會了什麽,便出去親自給何倫打了個電話。确認蕭可的确和韓氏無關,導演不免為自己的妄下定語感到慚愧。

愧疚感加上美食誘惑,讓導演對蕭可的事情格外上心。當即帶他到劇組觀看下午拍攝過程,有意無意間,還讓幾個孩子與他多多互動。等到了第二天正式開拍時,蕭可已經摸清了這八個孩子的性格,相處起來,自然格外融洽。

考慮到桔果做起來比較費時,最終,導演先單獨拍攝蕭可的制作鏡頭。等小朋友們過來,只需做最後一個步驟,将處理好的桔瓣碼回圓圓的桔皮裏。

雖然事先已叮囑過他們要輕拿輕放,但還是有不少桔瓣陣亡。一瞬間,桌上就堆滿了遺渣殘骸,蕭可忙活了一早的成果就這麽廢了一半,看得導演心疼得直抽抽——等這些桔果蒸好了,可是全劇組的福利啊!

為此,導演不惜喊了幾次卡,親身上陣,手把手教導小朋友該如何拿捏力道。

教了幾回,小朋友們總算比較像樣了。雖然成品還是亂七八糟,但好歹勉強有個架子。同時,察覺到自己進步的小朋友們也極有成就感,圍在蕭可身邊邊動手邊說笑,顯得格外開心。

唯有羅望,和快樂的氛圍格格不入。

他被母親寵到四歲還沒學會自己吃飯,碼桔瓣自然是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擺弄了半天也做不出一個成品,最後只得由姐姐來幫忙。他無聊地在長桌邊跑來跑去,卻沒有人理他。

蕭可注意到羅望的不安份,剛想讓他來給桔子上蓋,卻突然見他一臉生氣地奪過剛碼好的桔果丢在地上,又用力踩了一腳。

羅望平時就驕縱,但沒想到會驕縱到這份上。事發突然,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愣住了。

粥粥啊地一聲,撲上去撿起桔果,發現已經不成形狀,頓時傷心地哭了起來。他哥哥過來哄,卻被他嫌棄地推開,轉身抱住蕭可的大腿,糊了他一腿鼻涕眼淚。

被糟蹋了東西還要安慰人,蕭可哭笑不得,連忙抱起粥粥連聲說不哭。耐心聽他含含糊糊地叽咕完,說道:“粥粥別難過,哥哥再做幾個,全都給你。”

粥粥頓時破涕為笑。蕭可揉了揉他的頭發,接過小朋友遞來的紙巾,替他擦幹淨小臉。

他的媽媽葉萱如昨天上午便離開了,但臨走前由姜姐陪着,專程找到蕭可鄭重道謝。蕭可推辭了她的謝禮,但記住了她的實在,進入劇組後,對粥粥更加親近。

蕭可把粥粥放下地,讓小朋友重新開工。見狀,羅望的姐姐咬着嘴唇,挪到無人理睬的弟弟身邊,決心就是事後挨媽媽的罵,也一定要攔住弟弟,不再讓他做出失禮的事。

一場小風波就此消弭,工作人員紛紛松了口氣。

但看到唯一在場的家長張婉鳴,全程翹着二郎腿,除了兒子摔東西那會兒看過一眼,之後視線從未離開過手機,也沒有上去教育,不禁都在心裏暗暗搖頭。

這女人真是離開娛樂圈太久了,還以為現在是明星說了算的時代,覺得只要不鬧得太過份,電視臺就不會播出對明星不利的鏡頭。孰不知,現在的娛樂節目恨不得拿放大鏡找爆點。偏她自己巴巴送上來,怪誰?

而且,葉萱如趕來看望兒子的期間,她都沒特地拜訪過,只在拍攝現場随意打了個招呼。雖然葉萱如沒說什麽,但難道她就沒發現,自從那件事後,別的小朋友都不願和她家寶貝兒子一組了麽?做人做到這份上,也是一絕。

攝影是導演一手提攜起來的,關系好敢說話,往張婉鳴那邊努了努嘴,悄悄說道:“頭兒,好歹也是你請來的,要不要提醒幾句?”

“你們不也是我雇來的?”導演瞪了他一眼,覺得臭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忒不識趣。

當初他考慮到節目雖然是講弟弟,但也得有朵亮眼的小紅花,挑來挑去相中張婉鳴的女兒,便發出了邀請函。若早知道張婉鳴是這種人,兒子又是那副熊樣,他寧可退而求其次,挑個不那麽可愛,但家裏不出夭蛾子的。

“那就這麽算啦?這條要播嗎?”

“播啊。”導演淡定地說,“沒有觀衆,誰來教她做人?”

當天晚上,《我家小弟》的官博發布了一條新視頻,赫然是一位俊美青年在安慰哭泣的粥粥。

在一片“粥粥別哭不然稀飯要變米湯”的刷屏中,夾雜着不少猜測青年身份的讨論。

有人說青年眼熟,卻想不起在什麽作品裏見過,馬上有無聊的人接嘴說整過容的都眼熟。底下還真有人把視頻一幀幀截屏,研究青年到底整沒整。

結果那幾張截圖一挂出來,沒人再關心整不整容,都只顧着花癡去了。群衆紛紛感慨說好久沒見過帥得這麽有個人特點,既陽光又斯文,既溫雅又燦爛的小鮮肉了。短短一個小時,轉發量便過千。

不少人艾特官博君,詢問青年身份,得到的回答卻讓他們愈發摸不着頭腦。

——廚師?這麽帥的小哥是廚師?

微博上又是一輪熱議,争來争去卻沒個結論。

如果何倫有閑心上網的話,一定會肯定地答複他們,是的是的蕭可就是個廚師!還是個被自己蠢沒了的廚師!

時間倒退幾個小時,把工資調高一檔的何倫前去尋找蕭可。他有自信,對方這次不會拒絕。

但于母卻喜氣洋洋地告訴他,蕭可加入了劇組,正在拍攝節目。

既然入了娛樂圈,誰還肯當廚子?

想到今天午飯時還在責備他辦事效率太低的韓熙林,何倫欲哭無淚,只覺前途一片黑暗。

——早知道粥粥是敵人,昨天就不載他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