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既然不走,換房的事便重新提上日程。韓熙林讓何倫辦事時,想起某物,還特地強調了一句,“那個抱枕不要帶過去。”
何倫點頭稱是,随即又遞上一份資料:“韓董,這是昨晚您讓我查的聞思平,時間倉促,只收集了他的網上資料,從中篩選了比較可信的。具體有沒有虛假處,還得再等兩天,偵探社調查結果出來才知道。”
韓熙林接過,開始翻看。
資料經過過濾,那些一看就假得不行,賣勤奮賣苦情的通稿通通剔除,只剩下簡單而詳細的經歷說明。諸如某年某月演了某某片子,與某某名人相識等等。
但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要真正了解一個人,還得看他不願顯露出來的另一面。韓熙林主要在等調查結果,不過是想通過這份資料看看他和蕭可是怎麽認識的。
快速浏覽過一遍,卻沒找到有關蕭可的線索,兩人似乎并沒什麽交集點,表面看來素不相識,韓熙林不覺皺了皺眉。
昨晚老大找人查趙君來黑底的事,何倫也知道。順帶着到網上看了新聞,發現蕭可被人黑了。當下猜測這聞思平也不幹淨,與此事有關。
經過幾次類似事件,現在他已經習慣性地把老大和蕭可看成一體了。知道老大絕不會放過這厮,便主動提議道:“有些小活動可能網上沒有報導。不如您先問問蕭先生,他以前是怎麽接觸到這人的。”
昨晚回到住處時已經快一點了,蕭可還要早起,便直接去睡了,兩人沒有多聊。韓熙林也打算今天晚餐時再問問蕭可,便點了點頭。
其實蕭可也想知道,他和聞思平之間有過什麽恩怨,奈何沒有記憶。
在網上搜了一圈,聞思平的信息倒是鋪天蓋地,至于他自己的,卻只有近來的報道。出現這種情況,大概因為當童星那會兒互聯網還沒普及,待到上網成為日常,蕭可這個名字已經淡出大衆視線。雖然還掙紮在娛樂圈,但一個十八線過氣童星,沒人想知道他的動向,記者自然也不會報導。
蕭可對此很無奈,但也沒有辦法,只得将希望寄托在韓熙林說的偵探調查上。
他一邊拍戲,一邊趁中途換布景休息時搜索翻看聞思平的資料,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昨天睡得晚,今天又趕早場,他便沒有做飯。
同場務要了份盒飯,他剛想找個清靜地方開吃,卻見打雜的小妹跑過來:“蕭先生,有個自稱是你朋友的人在找你,現在正等在外面。”
朋友?別是于小岳吧。知道最近開春,他為了照料果林起得早,今早蕭可便在出租車上打了個電話給他,說自己正在省會拍戲,有空來聚聚。沒想到他中午就跑過來了。
到有保安把守的側門一看,還真是自己的老室友。蕭可因調查沒有進展而出生的幾分郁悶,頓時一掃而空,大步向老友走去:“小岳,來得好快啊!”
Advertisement
“小可!”自蕭可離開果園後,兩人只是微信上偶爾聯系一下。于小岳還擔心兩人生分,現在看朋友待自己還是那麽親近,這才放下心來。就說嘛,小可不是那種一朝富貴翻臉不認人的家夥。
久別重逢,兩人擁抱了一下,蕭可問:“吃飯了沒?”
“下火車時在附近吃了。”說到吃字,于小岳立馬忘了客氣,伸長脖子看他手裏的飯盒:“有些日子沒嘗到你的手藝了。你今天自備了什麽好吃的?分我嘗一點呗。”
“劇組的盒飯,想要那邊領。”
說話間,于小岳已經看清了裏面的菜色,失望地大搖其頭:“這種東西也虧你吃得下。你今早說要給我接風,不是用這個來招待我吧?我來劇組只想看美女,不想吃豬食。”
每個熟識的人看見自己都要提吃,就連平時給包鹹菜就能下三大碗飯的徐導,昨晚吃過他做的夜宵後,今天也開始有意無意地透露出想經常去他家改善夥食的意思。
蕭可無奈地做了個新學來的聳肩動作,說道:“放心,虧待誰也不能虧待你。今天我收工早,回去一定給你做一大桌子好吃的。”
于小岳頓時喜笑顏開:“嘿嘿嘿,那我可期待着。你來得真巧,我和我爸剛給果園施過一輪肥料,暫時可以清閑兩天,有空上來玩。我媽原本也想來,但有個廣場舞比賽,她是臺柱子走不開。還讓我一定要找你們的女主角要簽名,她以前演的婆媳劇我媽可愛看了。”
“這個更簡單,還想要誰的簽名?一會兒我都幫你去要。”
“這可是你說的啊。”于小岳刷拉一下拉開背包拉鏈,扒開滿滿當當的土特産,露出二十來本簽名本:“上次我們回省城過新年,剛好趕上你那部電影上映,我爸媽發動三親六戚一起去看,結果一大家子人都成了你的新粉絲。聽說我要來探班,全讓我找你要簽名,把我手機都講到沒電了。”
寫字是蕭小王爺的強項,何況是好友托付,立即大包大攬應承下來。
于小岳第一次來劇組,看什麽都新鮮。蕭可一邊吃盒飯,一邊給他介紹。
見他吃得差不多,于小岳忽然記起件事,掏出手機搗鼓片刻,遞到他面前:“如今你事業不錯,比我強多了,我也沒什麽禮物好送你的,這個視頻是我找來你參演過的大部分片子,把vcd轉錄剪輯成視頻,算是給你這麽多年的奮鬥做個紀念吧。不過片源不太全,只找到十七八部,有些我實在找不到。”
蕭可自出道以來參演的片子滿打滿算也不到二十部,絕大部分沒上過電視,基本上知名度為零,大多直接制碟出售,網絡都搜不到資源,否則粉絲們也不會誤以為他是新人。于小岳能找到這麽多,不知費了多少功夫,足見有心。
這比金錢買來的禮物更加珍貴,蕭可感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過了片刻,才說出一句看似平淡實則鄭重的話:“謝謝你。”
“哈哈,別客氣,每次我來找你,你都管飯就好。”于小岳只字不提自己跑遍省城和老家的每一個影碟店,賠笑拜托人家翻找老舊庫存的辛苦,點下手機上的播放,“來來來,欣賞下你從小到大是如何越長越帥氣的。”
剪輯從蕭可出道開始,《天子夢》裏聰慧早熟、向往将來做一位縱情山水的畫家、卻因母妃野心最終被牽連鸠殺的小王爺;武俠劇裏淘氣可愛的小師弟;生活劇裏叛逆期的倔強小孩……
雖然因年代久遠,畫質欠佳,但仍能看出這幾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可愛的臉蛋加上天賦靈氣,讓人過目難忘。而從臺詞、布景方面,也能感受到劇本上佳,導演用心,是部好劇。
但過了這個時期,蕭可的演技卻在明顯退步。連帶着參與的劇組在服飾等方面也越來越粗制濫造,臺詞生硬羞恥,只剩下一張臉能看。再到後來,他的神情日益變得畏畏縮縮,雖然依然有張俊美無俦的臉,卻因為氣質不佳,徹底泯然衆人。
以前蕭可處于低谷期,于小岳說話十分注意,生怕刺激到他脆弱敏感的心理。現在他事業上升,整個人都變得明朗起來,之前那種低氣壓與莫名自卑感也完全不見了。
看到這段,于小岳便直白地把在心裏悶了許久的話說出來,“其實你以前私下排練時演技很贊,但面對鏡頭卻會莫名地沒自信。小可,你一定要保持現在的狀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千萬別再縮回去。”
看到少年時期的最後一組鏡頭時,蕭可便一直若有所思。聽到于小岳的話,頓時驚覺:以前的蕭可演技退步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跡可循。退步最明顯的兩部戲中,他都和同一個少年搭戲。
注意到這點,蕭可立即拉回進度條,找出那少年的特寫,放大再放大。粗糙的畫質讓少年的臉不甚清晰,但看臉型眉眼,依舊能分辨出是——
“喲,這不是聞思平嗎。”
過來找蕭可聊戲的徐導看到手機上的人像,立即勾起回憶,“現在外頭都說他是二十來歲踏足娛樂圈,其實他和你一樣,出道年紀差不多。只是以前沒什麽名氣,現在才漸漸起來了。當年你和他一起演的這片子,你是男二,他只是個出鏡兩三次的小配角,難為你還保存着。看來你們交情不錯啊?”
回憶到這裏,徐導猛地一拍腦袋,“對了,上次你問我的那個萬華,就和聞思平有關。我也是偶然知道,他出名後贊助了一家水軍工作室,有事沒事發點自己的通稿拉人氣。這萬華就是負責人,在網上的筆名都是萬字開頭,稿子寫得不錯,以前我朋友也找他寫過。怪不得我說名字眼熟,經常看到署名,能不熟嗎。”
萬華,萬年青。蕭可立即想起,這就是昨天像瘋狗一樣追着自己咬的家夥。
蕭可心道,聞思平現在是當紅明星,不好直接盤問,或許可以從萬華這裏打開缺口。
他馬上給韓熙林發了個短信,然後才和徐導讨論劇本。
又忙活了三四個小時,蕭可今天預定的戲份便拍完了。和場務打過招呼,兩人離場回家。蕭可路上又和韓父聯系了一下,說要帶個朋友回去吃飯。
韓父原本就不在意這些小節,聽說晚上要請客,更是連聲稱好,說自己忙完手上的事就回來幫忙。
來到新換的房子,于小岳剛到小區門口就驚呼:“蕭可,這裏都是聯排小別墅,一套幾百萬,你們劇組真大方。”
“是我朋友租的。你記得吧,上次和你說過那個叫韓董的,在b市的公寓也是他公司出房租,我只要做飯就能白住。”
于小岳啧啧稱羨:“看來他一定很有錢。可惜是個男人,如果是個妹子,你一定得抓緊,問清家世,把人套牢。”
“別胡說。”雖然這麽回答,蕭可卻決定,有機會一定要問問,韓家究竟是什麽來頭。
有錢也就罷了,但連徐導說在電影界有一定影響力的鄧家都與他們父子交好,想來家世應該也不一般。那為什麽還要讓自己白住?只是為了吃飯的話,外頭多的是大廚,沒必要對自己特別優待。
之前于小岳嚷嚷着要吃大餐,但在劇組坐了一下午,發現拍劇并非自己想像的那麽輕松。蕭可演技雖贊,卻架不住其他演員的拖累,有一條一連拍了十幾次才過。同樣的臺詞同樣的動作,看得他這旁觀者都煩。身為扮演者的蕭可,雖然沒表現出煩燥,但肯定也累着了。
但難得來一次,不嘗嘗蕭可的手藝他又不甘心。糾結了一會兒,他想出個好主意:“小可,你先休息一下,随便做幾個家常菜就行,不用太麻煩。”
蕭可早在拍電影那會兒就習慣了這樣的工作強度,加上劍術練習小成,精力還不錯。知道朋友是好意,笑了笑說道:“沒事,家政阿姨已經煮了湯,還把菜都切好了。我只要再準備幾樣,下鍋一炒就行。”
“那我來幫你。果園的果子還沒熟,這次我帶了山貨和幹貨來,你看看有沒有用得到的。”
把于小岳帶來的雞縱菌和腐竹什麽的翻了一遍,最後蕭可挑了一盒松花蛋,“這個炒肉不錯。”
皮蛋還能炒肉?不都該涼拌嗎?于小岳張了張嘴,又閉上了。以前的經驗證明,吃飯時聽蕭可的準沒錯。有什麽問題先憋着,等菜一上桌,自見分曉。
洗完手進了廚房,蕭可先把事先做好的蓑衣餅蒸上。又看了看冒着香氣的高壓鍋,剛好定時走得差不多了,便開鍋把豬蹄尖和火腿蹄子一起撈到大碗裏,放在旁邊待涼。順手塞了一把大蔥幾片生姜給于小岳,讓他斬段切絲。
趁這功夫,他又上鍋燒油,然後打開冰箱,把浸在加了黃酒、米醋等調味品裏,入夠了味的鲫魚端出來,稍稍控幹。
做完這一步,油恰好有八、九分熟,蕭可取過一雙長筷子,将魚下鍋慢煎。等兩面都泛黃焦脆,又取過另一只平底鍋,先鋪下于小岳切好的一層蔥絲,撒一撮姜絲,再放兩條魚。這麽着碼了四層,最後把先前浸魚的調味汁全部倒進去。看着濃到挂碗的稠汁剛好淹沒最上面的魚頭,蕭可滿意地蓋上鍋蓋,打開小火。
于小岳覺得鍋裏飄出的香味就像那稠汁一樣濃。他聞着就舍不得說話,直到香味散去,才問道:“接下來炒皮蛋嗎?”
“先料理豬蹄。”說着,蕭可換了一雙筷子,戳了戳炖得酥爛的豬蹄。也不見用什麽特別的手法,裏面的骨頭便被他輕輕松松地挾了出來,上面一根肉絲都沒有。
把一碗蹄子的骨頭都去了,蕭可又把淨肉倒回湯鍋裏,順手舀了碗湯出來,又添了碗青菜頭繼續煮。
這時,外面傳來開門聲,随即是韓父的聲音:“小可,我們家今天有客人啊?”
過來的路上,蕭可已經向于小岳介紹過目前身邊的常駐人口。他一看說話的這老頭穿得挺時髦,脖子上還學過來這邊旅游的游客那樣圍了塊號稱古法編制的民族風圍巾,不像旁邊那位戴玳瑁眼鏡的老者斯文有度,就知道這準是韓董他爸,馬上問好:“韓叔叔好,文叔叔好,我是于小岳。”
“哈哈,小夥子長得挺精神嘛,不愧是小可的朋友。小于,你随意,千萬別拘束啊。”
韓父剛想進廚房看看今晚吃什麽,卻被文老叫住了:“老韓你該說說你那些員工,太漫不經心了。如果不是我眼快,今早我的名牌靠墊就被扔了。”
“什麽叫你的,全稱是你撿來的。”
“那他們也不能扔。”文老略生氣,“還沒做好貓窩就搬了,今晚我再看看這小區有沒有流浪貓。”
“小心帶一身蚊子包回來。”
習慣性地對了幾句嘴,韓父這才想起還有正事沒辦:“小可啊,你和我兒——咳,和小鄧的合同拟好了。你過來看看,沒什麽問題就簽了吧。”
蕭可擦了擦手,走出廚房,有點驚訝:“這麽快?”
“那是,我今天盯着他改了一天,”
其實真相是韓父和文老逛完兩處景點,去韓氏分公司搶走了何倫剛剛起草完、還沒來得及給韓熙林看的合同,又把想來蹭飯的鄧一博轟回酒店,末了拿着戰利品凱旋歸來。但把功勞完全包攬在自己身上的韓父完全不臉紅。
簽過幾份合同,蕭可現在對那些書面語比較熟悉了。當下快速看過一遍,立即發現,這份合同優厚得不可思議。
上面白紙黑字,注明租金、稅費、員工工資、裝修預算及定期翻修、設備費用等等開店必須開支,蕭可一樣也不用支付,只要以廚藝入股注資,即可得到餐廳所有權的70%。将來盈利分配,也按這個比例。
這哪裏是合資,分明是白送錢給自己。
鄧一博今年才二十出頭的樣子,想來用的必定是家裏的錢。他亂開條件,将來家人知道說不定會抗議。蕭可不由問道:“韓叔叔,鄧先生開給我的條件這麽優厚,他家裏人知道嗎?”
“當然知道,他們都認可,你就放心大膽地簽吧。”
韓父心說他家人可不就在你面前坐着,而且還參與了細節改動——何倫揣度着老大的心思,本想把餐廳所有權簽給蕭可,己方以管理名義合作。但卻被韓父嚴厲禁止:這兩年餐飲業不景氣,萬一虧了錢怎麽辦?雖說店面是他們韓家的産業不用交租,但工資稅費哪樣不要錢,怎麽能讓小可幹賠本生意。還是按入股的方式來,把賬套拿住。若是虧了錢,打一筆填進去,神不知鬼不覺。
見蕭可還在猶豫,韓父又說道:“小可,叔叔坑過你沒有?你就放心大膽地簽吧,條款分明,絕對不會吃虧。也別覺得你占了多大便宜,廚藝是一個餐廳的根本,為了這根基多花點錢,值得。”
确實是這麽個道理。于是,在韓父的忽悠下,蕭可終于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又按了手印。
收回協議,看着上面通紅的指印,韓父笑得比民族風圍巾上的大紅花還燦爛:這下可幫兒子把人拴住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