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蕭可下意識地回身望去,卻發現身後空無一人。往來的人群裏也有在打量他的墨鏡圍鏡,但目光中只有好奇,沒有分毫熟人重逢的驚喜。

是錯覺吧。他在原地站了片刻,見還是沒人理會自己,便向一直撐着門的何倫說了聲抱歉,踏進餐廳。

何倫雖未聽到聲音,也在随着蕭可的視線打量。低頭關門的瞬間,他眼角餘光似乎捕捉到了一抹人影,但再擡頭時,卻又什麽都沒有了。

何倫覺得多半是自己眼花看錯了,便沒把這事放在心上,快走兩步搶到蕭可身邊,向他介紹道:“蕭先生,餐廳裏用的都是環保材料,裝修好後通了半個月的風,又反複請人來除過甲醛,現在已經沒什麽味道了。設計方案由韓老先生把關,他說您一定會喜歡。”

這還真像是韓父說的話。蕭可會心一笑,看了一眼蒙着紅綢的門頭,轉過入口處設計成高案的前臺,繞過縷空屏風向裏面走去。

雖然沒有其他人在,餐廳內卻是燈火通明。走進一看,才發現整個區域比外面預估的更大,目測至少有三百平米。

但相比之下,餐桌卻并不多,蕭可數了數腳下的方形木地板,粗略一估,約摸有六十桌。每一桌之間均用古典菱花蝙蝠紋的縷空板隔開,配着成套的複古桌椅,頗為雅致。

兩側的玻璃門窗上貼了與屏風相同花紋的深色薄木牌,中間嵌着由蕭可手書、同樣做成縷空木牌的漢隸招牌菜名,風格遙相呼應,完美而統一。

蕭可摘下墨鏡随手放在身邊的餐桌上,又順便敲了敲面板。雖然這不知名的木材沒有前世用過的好,但看上去觀感不錯,色澤紋理都很漂亮。

何倫說:“這批家具都是請專人設計的,保留傳統元素的同時,削薄厚度,看上去不那麽古拙。畢竟這是在商業區,得做得時尚一點。”

蕭可微微颔首,心說交給韓父和小鄧辦果然沒錯,換了自己是想不到這些細節的。

看過營業區,蕭可又去看設在轉角後面的廚房。

僅僅一步之遙,廚房與營業區卻是截然不同的風格。這裏明亮寬敞,井然有序地擺放着蕭可最喜歡的各種電子設備。長長的料理臺兩邊,各設五個竈臺,總計足有十個。這麽一來,哪怕滿座也不用擔心上菜速度。

關于這些設施,從不下廚房的何倫可就插不上嘴了。正站在廚房門口等蕭可挨個測試,忽然接到了老大的電話。

“韓董,您是不是找蕭先生?他就在我旁邊。”何倫想,今天下午老大交給自己的任務就是陪好蕭可,應該不會為其他事找自己。

韓熙林卻說道:“不,我問問你情況,站遠些別讓蕭可聽見。怎麽樣,他看得還滿意嗎?”

Advertisement

何倫依言走到營業區,答道:“嗯,蕭先生雖然沒說什麽,但看神情應該很滿意。”

“他有沒有說哪裏要改動,或者還需要添加什麽東西?”

韓熙林在公務上向來是抓大放小,任務丢給下屬,只要按期完成,不逾規亂矩,便從不過問細節。今天這樣事無巨細地過問,還是破天荒頭一遭。

而且,何倫總覺得老大提到蕭先生名字時,聲音比以前更加溫柔。非常熟悉老大語氣的他可以肯定,這絕非錯覺。

不過,這些念頭何倫只敢在心裏嘀咕幾聲,打死也不敢說出來。收束思緒,他說道:“暫時沒有。”

“廚房設備呢?他應該試用過,有沒有說不方便?”

……

韓熙林問題一個接着一個,直到何倫嘴巴都快講幹了,才說道:“好,暫時就這些。”

何倫悄悄松了一口氣,問道:“韓董,那稍後我開車送蕭先生回您的公寓嗎?”

“不用。”

這聲“不用”似乎帶了點回聲。何倫擡頭一看,只見老大正站在玻璃門外。

他頓時吓了一跳,趕緊上前開門,“韓董,您怎麽親自過來了?”

韓熙林的西裝還挂在臂彎上晃蕩,明顯是剛剛走過來的。他沒有理會何倫的問題,只說道:“你可以下班了。”

“哦……”

老大這副模樣,加上之前殷切叮囑的态度,讓何倫莫名有種跟班小弟陪老板娘逛街拎包,被趕來的老板嫌礙事的錯覺。

而且老板還體貼入微到把走路的時間拿來問老板娘這街逛得滿不滿意,免得見面時聊瑣事浪費相處時間……

這想法實在大逆不道,何倫決定要一輩子爛在肚子裏,“那我先走了,韓董再見。”

“再見。”

有口無心地和助理道了別,韓熙林穿過外廳,走進廚房。這地方是他親自選的,裝修期間抽空來過幾趟,對格局十分熟悉,一下子便找到了正蹲在凹角處研究大型烤箱的蕭可。

聽到熟悉的腳步聲,蕭可沒有回頭,只是問道:“韓董,你怎麽來了?”

“你開了店,我當然要來看看。”雖然剛才已經提前問過何倫,但韓熙林還是忍不住又确認了一遍,“這家餐廳你滿意嗎?”

“當然滿意,就是覺得前期投入太高,不知以後能不能回本。”蕭可說,“看來以後得努力拍戲,好補貼餐廳。”

“……”

韓熙林提高人均消費的最大初衷便是不希望蕭可在拍戲之餘,再花費太多時間在餐廳上。現在聽到蕭可的話,忽然有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郁悶感。

好在韓大董事身經百戰,立即決定,明天一早就吩咐屬下,無論生意有多慘淡,都要把財務報表做得花團錦簇,哪怕多交點稅。

默默在明日必辦重要事項裏添了一筆,韓熙林說道:“你在飛機上沒吃東西吧,今天我們在外面吃怎麽樣?”

蕭可驚訝地問道:“你不是吃不慣外食嗎?”

韓熙林一直不好意思把自己對別人飯菜沒胃口的事告訴蕭可。他便誤以為,韓熙林只是不喜歡在外面吃飯。

“偶爾一頓沒什麽。你明天還要忙一整天,今晚盡量多休息一會兒。”

開業當天雖然不對外營業,卻要招待十幾桌朋友,明天就得開始備料,工作量也不小。

關上烤箱門,蕭可說道:“要不,回去随便煮點什麽不費事的。”

見蕭可如此關心自己,韓熙林欣然點頭,“那就拜托你了。”

商量好晚餐,韓熙林找到讓蕭可先到門外,自己則找到電源總閥,拉斷之後用手機打着光出來。

經過前臺,有什麽東西反光折射了一下,他注意到旁邊的餐桌上有副眼熟的墨鏡,便返身去取。

蕭可站在門前,試圖推動沒接電的旋轉門,一臉淘氣,像個小孩似的。韓熙林好笑地把他拉過來,為他戴上墨鏡,“你怎麽老是忘記?”

“戴不習慣。”但是不戴又不行,否則時不時會被人圍堵。

玻璃門外燈火通明,門內卻是暗色幽幽。說話間,蕭可不禁想到某個下着大雨的傍晚,在同樣光線昏昧的屋子裏,韓熙林問過自己的話。

考慮個人問題似乎是人類本能。蕭可原本沒想過這個問題,但那天被韓熙林一提醒,這些天偶爾沒事時也會琢磨一番。但卻越想越悲觀,覺得自己大概還得花不少時間,才能改掉和女孩說話瞻前顧後的習慣。

為什麽他對着女生就做不到同男人相處時那麽自然?還是說,是他沒遇到性格合适的女孩?

一念至此,他不禁說道:“韓董,要是我将來的女朋友像你一樣就好了。”

“……啊?”韓熙林扶在墨鏡上的手滑了一下,差點撞到他的鼻子。

蕭可沒有注意他的微妙表情,思維跳躍,又想起了那天之前的事,問道:“對了,上次你說清明節後要告訴我一件事,但到現在也沒講。到底是什麽?”

關于這件事,因為這段時間蕭可忙得團團轉,韓熙林總找不到恰當時機坦白,便拖了下來。今天氣氛似乎不錯,但是——

想到剛才蕭可說想找個像自己一樣的女朋友,憂喜半參的韓熙林決定将計劃繼續順延。免得像那天一樣,一不小心把心裏話給講了出來。比如——“那你覺得有個像我的男朋友怎樣”之類的。

“沒什麽大事。”想了想,韓熙林胡謅道,“就是樓敏的調查結果。”

蕭可疑惑道:“嗯?這不是早說過了嗎。”

收到聞思平短信的第二天,蕭可就拿給韓熙林看了。沒過幾天,韓熙林便有了調查結果,确認聞思平剛出道時确實是樓敏手下的藝人。但考慮到短信裏的水份,以及不便當面質問,蕭可決定暫時把這事晾一晾。

但這只是蕭可的想法。韓熙林則是抱着追查到底的決心,讓人繼續深挖。只是,這種沒有白紙黑字、只存在于交談之中的往事,一時很難查明。韓熙林準備等有了确切結果再告訴蕭可,現在不過是借這事來打個幌子而已。

他說道:“我是想提醒你,這人人品不好。将來如果和她有交集,千萬要小心再小心。”

“這個我知道,小鄧提醒過我。”說着,蕭可看了看時間,“原來已經這麽晚了,快回家吧。”

他脫口而出的回家二字,讓韓熙林情不自禁微笑起來。

回到公寓,用韓父送來的新蝦油做了兩份三蝦油拌面,又濾出雞蛋清,加料隔水炖了個暖胃的乳鮮湯。蕭可趁等面條變涼的功夫,翻出備忘錄,開始寫給特邀賓客的請帖。

請帖也是韓父找人制作的,做成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玉笏模樣,按比例縮成普通書本那麽高,約有三指寬。封面封底用約有5毫米厚的白玉髓片制成,頂部雕花,中間刻有陰紋的餐廳名“禦食宮”三個大字。內裏則用上品黃色絲絹裱在厚紙上,并預先印好了邀請內容,下方蓋有餐廳的紅色小印。只等填上名字就好。

這請帖不但做起來燒錢,份量也不輕。以前在Y省時,蕭可都是在拍戲回來抽空寫幾份,從不帶到外面。

當下韓熙林看了,不由奇怪道:“該請的人不是已經提前半個月發了嗎?”

“之前請的都是韓叔叔的朋友、鐘導、秦大哥家、粥粥家,還有徐導他們那一幫。”蕭可說,“我這趟過來之前,尹覺意拿了個名單給我,說他的朋友也想來,所以我趕緊補上。幸好當初韓叔叔覺得這種請帖可以做為将來的特色,多做了一點,不然現在還真頭痛。”

看了看備忘錄上的名字,密密麻麻不下二三十人,韓熙林皺了皺眉,“有媒體的人嗎?”

為了讓蕭可不累着,韓熙林一反裝修時的精益求精,秉承低調理念。先是嚴厲制止了韓父舞龍獅請禮隊熱熱鬧鬧上頭條的不靠譜念頭,又把想發新聞稿大肆宣揚的鄧一博給削了一頓。餐廳開業的日期,除了有限的一些朋友,就連天天刷蕭可微博求開張的迷妹們都還不知道。

聽說尹覺意又找了一堆人來,韓熙林不免要問個明白。

只是,尹覺意還是那副古怪脾氣,也沒介紹這些人的來頭,只給了份名單就完事。蕭可猜多半是他導演圈裏的朋友,便說道:“媒體只有一家,但不是報導開業,而是來采訪我的。”

這還差不多,韓熙林神情一緩,繼續吃面。

送給蕭可的東西,自然得是最好的。至于生意,卻不必太好,免得太累。低調再低調,免得有太多客人上門。

可惜的是,許多事韓大董事并不知情。這番苦心,注定付諸流水。

開業這幾天,蕭可特地安排出整段空檔。第二天,他在餐廳待了一整天,指點丁海立準備各種食材。這邊廂,韓父和鄧一博則負責指揮搬運另一部分特殊食材。

早在半個月前,确定餐廳菜式之後,一些特殊的食材就在陸續準備當中。只不過因為餐廳裝修,都囤在了韓家大院裏。裝食材的瓶瓶罐罐特別多,幾名工人足足忙了三四個鐘頭,才把它們分門別類地碼進儲藏室裏。

韓父又在點評丁海立的手藝,至于許久沒見到蕭可的鄧一博,則像看見親人一樣,圍着他叽咕個不停。中心思想無非是,我勞苦功高,我盡心盡力,明天宴席上求親自下廚投喂。

明天這十幾桌親朋宴,蕭可早就打算親自做幾道硬菜。當下哭笑不得地拍拍鄧一博的肩膀,說道:“放心吧,少誰都少不了你的。”

鄧一博頓時心花怒放,同時又有些怨念:多好的男人啊,為啥大哥就是不肯收心呢?這樣他也好從中撮合穿線。不過經過他好說歹說,大哥終于同意明天過來捧場,到時兩人先見一面,說不準一見鐘情,都不用自己出馬就成了呢?

想到這裏,鄧一博說道:“蕭可,明天介紹我哥給你認識。”

“嗯。”蕭可說,“明天徐導、陳尚行和尹導他們也會從Y省飛來,既然認識,到時你們坐一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