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白蓮教

挖掘工作持續了十幾天,陸續把墓道、冥室等清理出來。這座古墓還沒盜墓賊光顧過,所以打開主穴時又頗費了些功夫。

下洞這天,為了防止塌方,大夥兒先撐起木架,又等了大半天,散去裏面的封閉氣體。屠志一馬當先率領幾名有經驗的老生下去,雁游和其他學生一起,緊張地在外面等待。

将近一個來小時後,屠志等人逐一退了出來,掀去防護面具,表情頗為古怪。

“老師,下面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衛長華緊張地問道。

“何止不對,是非常不對……我剛剛粗粗看了一下,這墓穴似是而非,外面看有漢式封土堆的痕跡,還配有墓道冥室等,內裏卻完全是清順的風格。這次下去設備帶得不多,我沒有擅動裏面的東西,只拍了照片。長華,等換了膠卷,你再下去,多拍幾張,把內裏的基本角度都拍到,拍完了咱們再清理陪葬品。”

這會兒彩色相機還非常罕見,學校裏配備的是使用膠卷顯像的黑白相機,價值不菲,師生們使用起來都格外愛惜。因為怕墓裏的特殊氣體侵蝕了相機零件,一般換膠卷都是到墓外進行。

“好的,老師。”衛長華見老師心情不是很好,便沒敢多問,接過相機就跑去裝膠卷了。

雁游倒沒那麽多顧忌。脾氣更壞的英老他都能相處融洽,還搞不定只是愛乍呼的屠志?當下便問道:“屠老師,你覺得墓主會是什麽身份?”

屠志從洋鐵桶裏潑水洗了洗手上的灰土,說道:“這種情況我從沒遇到過,一時還真說不好。如果墓主是現代人,或許可以推斷他是個像王莽一樣的狂熱複古分子。但是那是在古代啊,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墓穴皆有規制,稍有逾越,哪怕一品大員也是個死字。不管是王侯還是普通百姓,都不可能幹這種禍及全家的事兒。”

說話間,屠志甩幹手上的水珠,又不太講究地胡亂在工作服上蹭了蹭,總結道:“還是得等陪葬品清理出來,比照參看,才能知道墓主的身份。不過,如果能在墓裏找到記述平生的物件就更好了。”

雁游只在來前惡補過一些野外作業的常識,還沒系統地學過如何推斷判定古墓的确切年代與主人身份。但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其實和鑒定古玩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外在特征,往往已經彰示了來歷。看似非同尋常的表象之下,其實往往有那麽一兩處關鍵的地方。只要找到關鍵點,就足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其他學生們旁聽了屠志的話,都不再深思,依舊埋頭工作去了。獨有雁游,情不自禁用上了鑒定裏的逆推法,嘗試從別的角度尋找答案。這是他的習慣,因為以前資料不像現在這麽齊備,而且他也沒有一所大學做為後盾,如果不靠自己找到答案,那可能永遠也找不到了。

思索半晌,他突然說道:“屠老師,有沒有可能是視律法綱紀于無物的人備下的墓穴?或者,它建造于國家動蕩之時,朝廷根本顧不上追究?”

屠志原本正站在墓道下面發呆,聞言不禁一愣,剛要說話,旁邊衛長華抱着相機鑽出了地洞,一臉惴惴:“老師,剛才我不小心将相機帶子勾到件小擺設,帶得它滾了下來,幸好沒有摔壞……但我不記得它擺放的角度了,而且那個地方還沒有拍照……”

他沒有破壞主要陪葬品,也沒有傷及棺椁。這種程度的小錯并不嚴重,口頭提醒一下就是了。屠志剛要張口,一回頭,卻馬上被他手裏的東西吸引了注意力:“這是什麽?佛像嗎?”

那是一尊高髻廣額,耳垂及肩,紅帔綠裳,手持陰陽魚鏡,端座蓮臺的女子雕像。面容頗為慈愛,眼眸下垂,像正溫柔悲憫地注視着人世間的一切苦難。

Advertisement

華夏神祗衆多,有時候甚至同一家人供奉的神位都不一樣。老太太敬着觀音娘娘,老爺信仰三清逍遙,女兒未出閣前拜高禖神,嫁人後又求送子娘娘……百姓們所能想到的每一件事,幾乎都有位專門的神仙來負責,倒也其樂融融。

不過,這麽一來,卻苦了學者們。就連專門研究神話民俗的專家,也未必能認全大大小小的各路神靈。更何況是專攻三代青銅的屠志。疑惑地将神像接到手裏,上上下下看了一回,除了看出是件線條生動、描摹細致的精品外,死活想不起這是哪路神仙。

左右張望一陣,偏偏這次沒有選修民俗的學生随行。屠志剛要讓衛長華拍照沖洗,再同其他照片一起寄回學校、請系裏老師幫忙參謀時,突然想到雁游,便順口問了一聲:“小雁,你認識它嗎?”

雁游也不認識,只是隐隐覺得似乎有哪裏不對。仔細打量片刻,終于發現了端倪:這尊神像的蓮座并非常見的紅蓮,而是白蓮。猛然間心上一觸,脫口說道:“真空家鄉,無生老母,這應該是無生老母像。”

“無聲?”屠志聽錯了,疑惑地問道。

還在琢磨這尊神像哪裏表現出神靈口不能言的特征時,便聽雁游又說道:“是白蓮教信奉的至高神無生老母,集人類祖先、創世者、救世主于一體,在教中地位至高無上。起初她的蓮座多為紅色,但因白蓮教以白蓮為名,一些教徒在鑄造神像時,便将之改為白色,以便與教名相呼應。”

他這麽一解釋,屠志完全明白過來:“對對,我上次聽哪位教授說過,白蓮教信奉女性神祗。”

雁游思緒極快,一瞬間便想到了別的方面:“白蓮教源起佛教淨土宗,始于北宋,元末明初時聲名最盛,但随即遭到洪武帝禁止。有明一代,白蓮教教徒皆被朝廷目為妖人,大加圍剿,但宗教還是改頭換面存活下來,一直延續到清順。因為開明的皇帝乃至幾位名将都出自白蓮教,之後又屢次發生過集結暴動,許多人誤以為白蓮教只在明代活動。其實不然,清順之後,教衆受反清複明思想影響,屢次與清廷敵對,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皆有人打着某朝某王之後的名頭起義。直到近代,才漸漸銷聲匿跡。”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随即加重了語氣:“我認為,這裏很可能是某位曾經參加過起義、或者與起義有關的白蓮教教徒的墓穴。他對清廷心懷敵視,自然将朝廷律法看得一文不值。當時教中流派分支甚多,且因為朝廷的打擊,不能明目張膽地行動,教衆往往以區域來抱團結派,從有資歷有威望的大戶人家推選出香主,聽令行事。雖然從正德年間開始,教衆大多信仰無生老母,但各派的教義對起源闡述、香火傳承各方面也大不相同。如果有那麽一戶人家,自稱是漢代某王之後,完全說得通。”

雁游所說的這些看似有點牽強,實際卻是有根據的:前幾天他私下找徐大財打聽鐘家的事兒,無意中談起了幻門的來歷。徐大財頗為自豪地告訴他,幻術這門源遠流長,源起于白蓮教,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起初幻術為教中聖女專習,制造撒豆成兵、天兵天将等種種神通。

這些手段被不明真相的百姓視為神跡,禮膜頂拜,白蓮教依靠幻術招徕了不少信衆。後來經過朝廷鎮壓與改朝換代,這些原屬絕密的手段才流傳出去,變成江湖人混飯吃的法門。

除了幻門來歷,徐大財還對雁游說了不少白蓮教的秘辛掌故。雁游自幼飽讀史書,又知江湖事,自然能分辨出他的哪部分話是在大吹法螺,哪部分又可以采信。當下對屠志說的,便是去僞存真的那一部分,再結合了自己的推測。

屠志不懂這些,聽了只覺得半信半疑:“好像有點兒道理,但僅憑一個小像你就能說出這麽多,是不是太草率了點?研究本質是格物致知,格物,首先得把東西吃透了。你這番話,我姑且聽之。等把陪葬品清理好,一一甄別,再等土壤年代檢測結果出來,咱們再下結論。”

他不相信,雁游也不強求,只說道:“如果這裏曾經出過白蓮教徒,縣志鄉志中應該會有記載,我想明天到當地學校借來看看。”

“行啊,去借吧,如果有了發現,記得告訴我。”

屠志本來還做好了如果雁游不服氣,就敲打他一番的準備,當下見他聽進了自己的話,不禁滿意地暗自點頭:不愧是英老相中的學生,雖然有時候見解急進了點,缺乏事實做為依據。但态度卻很端正,不會恃才傲物,固執己見。做學問嘛,就得有這份謙虛态度才行。

正好衛長華要到鄉裏采買些補給,屠志便大手一揮,讓雁游和他順便一起去學校或鄉政府,把鄉志借來翻閱。

結果,隔天下午,衛長華什麽也沒帶,就抱着一本書風風火火地上了山,看見屠志,第一句話就是:“老師,根據鄉志記載,約摸在乾隆年間,這裏有位姓劉的鄉紳,往來遠親很多。根據種種描寫可以推測,那些所謂的遠親,正是白蓮教教衆。嘉慶元年五省農民起義時,他曾出了一趟遠門,說要往甘省探望一位親戚,而甘省正是當時起義的地方之一。綜上推論,可以确信他就是白蓮教信徒!”

屠志正指揮幾名學生清理擴大出入口,好取出陪葬品。聽到這話,手裏拿的洛陽鏟頓時砸在了地上。

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馬上讓衛長華再去尋找有清以來鄉裏大戶人家的祖譜或名人志之類的東西,別說,還真給找着了一部分。雖然不夠齊全,但足以拼湊出這位劉鄉紳的生平事跡。

捺着性子看完開篇那些贊揚劉鄉紳如何如何樂善好施、福澤鄉裏的溢美之詞,屠志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位劉老爺祖籍鳳陽,某次喝高了曾對好友吹噓自己乃漢代劉氏後裔。

那會兒清廷對這方面非常敏感,像這樣牽扯到數朝之前皇室的行徑,放在別的朝代或許被當成醉鬼胡言一笑置之,但放在當時可是足以倒大黴的罪過,當局會認為你有複辟之心。那位好友吓壞了,但因劉老爺一向很夠朋友,便沒有揭發他,只是從此漸漸疏遠了。

當然,記載中的這一段,被執筆者認為是那位好友對劉老爺心懷嫉恨而編造出來的流言。劉老爺和漢室沒有任何關系,是位清清白白的大善人,可惜天公不作美,劉老爺前往甘省途中遭遇流匪,不幸身亡。屍首被送回後,子孫們依照他生前遺願,将他葬在了之前就準備好的某處荒山墓穴裏。大概是少了主心骨的緣故,幾年之後劉家迅速敗落。再往後幾代,漸漸的便無記載,顯然是窮困潦倒,付不起先生的潤筆之資,顧不上修祖譜了。

屠志對古代文人那套遮遮掩掩的春秋筆法熟得不能再熟。加上今天墓中土壤年代的檢測結果出來,确實是嘉慶元年左右無疑。

對着厚厚的文件與檢測結果發了會兒呆,屠志抄起兩份資料,直接殺到鄉裏唯一一部電話面前,撥通了英老的號碼。

接通電話,他還沒來得及說話,英老先笑了起來:“小屠,你是不是聽說我要去廣州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議,才打電話過來送行?消息蠻靈通的嘛。”

“……啊?”

“我本來想帶小雁過去見見世面,但想想,你那兒正缺人,還是讓他繼續留下學習吧,等下次有機會再說。對了,他進展如何?”

屠志生生把摞起來足有硬幣厚的資料捏出了皺褶,發自肺腑地說道:“英老,他不用我教,某些方面他比我還強!您還是帶他去廣州吧,能請動您的學術會議一定是大牛雲集,把他帶出去亮個相,讓別人知道我們學校出了位前途無量的學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