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沖喜第35天 進退兩難

洗漱更衣, 收拾妥當之後,葉雲亭鼓噪難安的心緒方才平複了一些。

只是他到底沒再同李鳳歧說話,而是借着季廉端來醒酒湯的機會, 端着醒酒湯躲去了外間。

李鳳歧凝着他的背影啧了一聲,眼中興味之色愈濃,心想葉雲亭倒也沒有那麽遲鈍。

葉雲亭到了外間, 一口氣将醒酒湯喝完,昏昏漲漲的頭腦才清明了一些, 他揉了揉太陽穴,想起什麽,壓低聲音詢問季廉道:“昨晚是你和王爺一起将我搬到床上的?”

他昨晚喝得爛醉,李鳳歧雙腿不便,必然得尋人幫忙。

季廉果然點頭。

“你……把昨晚發生的事說一遍給我聽。”

葉雲亭心裏一動, 又思及李鳳歧三番兩次捉弄他, 對他方才一番話也懷疑起來。他平日很少喝酒, 酒量不好也是正常。但應該也不至于到李鳳歧所說的地步才對。

季廉将昨晚的事說給他聽。

葉雲亭聽見自己睡得人事不省,便松了一口氣。結果就聽季廉又接着往後說:“我本來想給少爺擦身,但是王爺搶着做了。”他撓了撓臉, 迷惑道:“連腳都是王爺親自給你擦的。”

“……”葉雲亭心裏咯噔一下。

再聯想到李鳳歧那番話,即便心裏不願意承認, 但事實已經擺在了面前——李鳳歧對他, 或許生出了些別的心思。

最近這些日子, 李鳳歧待他的态度變化不可謂不大,只是他一直不願意深想。

葉雲亭長長嘆了一口氣,頗有些頭疼。

若是李鳳歧只是尋常人,無論接受或者拒絕他都不至于如此頭疼。但偏偏他未來将是君臨天下的帝王。

且如今兩人還綁在一條船上,甚至可以說葉雲亭是受他庇護。他既不願卷入複雜的前朝後宮争鬥傾軋之中, 也不希望目前穩定的合作關系破裂。

他捏了捏眉心,低聲道:“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如今,他只能裝作不知。

季廉見他滿臉愁色,唉聲嘆氣,奇怪道:“少爺你怎麽了?”

“入了圈套,進退兩難。”葉雲亭皺着眉嘀咕了一句。

先前他身在迷霧之中,沒看透李鳳歧的小心思;如今驅散迷霧,對這些日子李鳳歧的一言一行,便有了新的體會。

這人分明是将行軍打仗那一套用在了他身上,步步為營,引他入甕。

但這套是他自己入的,葉雲亭氣也氣不起來,只是暗暗提起了警惕。

于是等下人進來傳話,說早膳已經備好時,李鳳歧就發現葉雲亭待他的态度有了微妙的變化——葉雲亭在有意地與他保持距離。他的神情語氣與平時無異,肢體動作卻十分謹慎。

若是之前,兩人走在一道,葉雲亭在身後推他,兩人便難免有身體上的接觸,但現在,葉雲亭雖依舊會主動推他,但雙手卻小心地抓着後頭的橫杆,杜絕了任何可能的肢體接觸。

他做得非常自然,掩飾得也極好,但李鳳歧善于察言觀色,仍發現了這微妙的變化。

他不動聲色地垂了眸,思索着是今日早晨的尴尬還未消除,還是葉雲亭已經回過味兒來了。

思來想去,他覺得後者的可能更大些。

葉雲亭于情愛上十分青澀,自己屢次明示暗示,他都反應十分遲鈍。雖然偶爾也有面紅耳赤的時候,但更多是出于尴尬,而不是羞澀。

而眼下他如此冷靜地與自己保持距離,更像是看明白了自己的心思,有意為之。

李鳳歧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側臉瞧了他一眼,忽然皺眉按着腿道:“等等,我腿忽然有些疼。”

葉雲亭一驚,随即便有些着急:“可是體內的毒發作了?要去請大夫麽?”

李鳳歧瞧着他焦急的神情,心想葉雲亭還是擔心他的。這表示他至少并未反感自己,如今隐晦地保持距離,恐怕是擔心挑破之後,影響眼下的關系。

心裏有了數,李鳳歧揉了揉腿,喘了口氣:“不必了,只是偶爾才會疼,緩一緩挨過去便無事。”

他倒也不算說謊,體內寒毒被他以極烈的法子都聚在了雙腿處,偶爾寒毒發作,雙腿便會抽搐疼痛。除非徹底解毒,否則無法可解,他不願其他人跟着憂心,每次都默默挨了過去,并未表露分毫。

這次為了試探葉雲亭的态度,不得不出此下策。

葉雲亭眉心緊蹙,語氣不由帶了些責備:“這不是第一次了吧?王爺先前怎麽不說?”

“說了也是叫你們平白擔心。”李鳳歧一笑,觑着他的神情,又愉悅地笑起來:“大公子這是在心疼我?”

“……”葉雲亭瞪着他,不知該如何接話。

若是遵從理智,他肯定會否認。但本心卻叫他說不出假話,他抿了抿唇,還是點了點頭:“王爺體內毒性未清,有不舒服還是說出來好些,莫要再忍着。”

“好。”李鳳歧笑得愈發開懷:“下回我絕不瞞大公子。”

“……”葉雲亭覺得他話裏有話。

自回過味兒來之後,他總有些疑神疑鬼,不論李鳳歧說什麽他都覺得目的不純,索性便也不接話,推着他往前廳去。

李鳳歧見狀也沒有緊逼,他身體往後靠在椅背上,雙目微阖,神情愉悅。

***

初七之後,眨眼間便至重陽。

重陽這一日,需祭祖拜告天地。

天色剛蒙蒙亮,葉雲亭便起了身,換上了繁複鄭重的禮服,與李鳳歧一起去了祠堂。

清修禮佛的老王妃也露了面,李鳳歧在前,葉雲亭與老王妃一左一右,與他一同進了祠堂之中。祠堂之中擺放着歷代先祖的牌位,三人按照繁複冗雜的儀制一一祭拜過後,大半日已經過去。

李鳳歧将三炷香遞給葉雲亭,由他代為插入香爐之中。

老王妃跪在蒲團之上,雙掌合十,口誦經文。

她的脊背挺得很直,卻依舊難掩蒼老蕭索。

李鳳歧目光掠過她,又掃過一尊尊先祖牌位,最後定在了先永安王李懷渠的牌位之上。

“借着今日祭拜先祖的機會,母親不若将小弟的牌位也移到祠堂裏來吧。”他忽然出言道。

老王妃身形一頓,倏然回首,眼中難掩詫異。她定定看了李鳳歧片刻,眼神複雜難言,卻還是搖了搖頭:“這不合規矩。”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李鳳歧淡聲道:“若是父親還在,也會贊同。”

老王妃嘴唇蠕動,似還想說什麽。但李鳳歧卻沒給她機會,繼續道:“如今母親還在,小弟尚有人惦念祭拜,母親可想過,待你百年之後又如何?”

“他本也沒看過這世間一眼,是我心中放不下罷了。”老王妃澀聲道。

李鳳歧默了默,輕聲道:“母親就當是讓我心安吧。”

他直視着老王妃,眼神沉靜,雖什麽都沒說,卻又什麽都已經挑明。

老王妃眼神顫了顫,張口欲言,卻又覺得多說也無用。

他如此篤定,必然是已經知道了些東西。

李鳳歧自小就聰慧過人,許多事情都瞞不過他。自懷渠身死之後,她獨自一人死守着這個秘密,不敢透露分毫,最後卻依舊還是叫他查到了蛛絲馬跡。

老王妃有些遲緩地站起身,身體晃了晃,一旁的倚秋連忙去扶她。

她揮了揮手,示意倚秋退出去,方才緩聲道:“懷渠臨死之前,曾要我發過誓,所以不論你問什麽,我都不會說。”

“我明白。母親不願說便不說,我想知道的,會自己去查。”李鳳歧轉動輪椅靠近,擡手攙扶着她,沉聲道:“我只是盼着母親能開懷一些,多陪我走一段。”

回了上京之後,老王妃依舊在自己院中禮佛清修,這些日子他們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今日祭祖,他才驀然驚覺,她又蒼老憔悴許多。

或許是這王府裏有太多回憶,老王妃眼神越發蒼老沉寂,周身纏繞着沉重暮氣,這并不是什麽好兆頭。

老王妃默了默,在他手背上拍了拍。眼神亦柔和下來。只是母子兩人到底極少如此親近交心,她張了張口,卻說不出什麽親昵的話語,最後只道:“你不必擔憂,我身體硬朗着。”

……

最後小佛堂的牌位還是被移到了祠堂之中。

沒有刻字的空白牌位在一衆祖先牌位之中,顯得有些刺眼。

李鳳歧道:“牌位既已經挪到了祠堂,不如擇日将名字也刻上吧。”他頓了頓:“就叫含章,李含章。”

這是老王妃從前總喚他的名字。她将這個名字給了他,連同那一份愛意也都給了他。

雖然她從未宣之于口過。

李鳳歧摸了摸一直放在腰間的護身符,心中徹底釋然。

老王妃神情微怔,看了他半晌,轉過身面對着一衆牌位,聲音微微顫抖:“好。”

她肩膀顫動,始終背對着李鳳歧。

李鳳歧見狀,輕輕拉了葉雲亭的袖子,與他一同退了出去。

剛離開祠堂幾步,身後又響起倚秋的喚聲,葉雲亭停下腳步轉身,就見倚秋笑吟吟捧出兩只精致的香囊:“這是老王妃親手繡得,方才忘記給了,特命我送來。今日是重陽,香囊裏頭放得是茱萸粉,驅邪避禍。王爺與王妃戴着吧。”

葉雲亭接過來,就見兩只寶藍香囊款式一模一樣,上頭繡滿了“卍”字紋,在香囊右下角的地方,則各有一個“歧”、“亭”。

“多謝母親。”葉雲亭道了謝,将繡了“歧”字的香囊遞給了李鳳歧。

李鳳歧接過,垂首解下了原先在街市上買的那只香囊,将老王妃給的這只戴在了腰間。

倚秋看着,方才笑吟吟地福身告退,臨走時又想起什麽,回頭道:“從前在榮陽時,老王妃每日除了給老王爺與……誦經,其餘時候便一直在替王爺祈福。”她神色間有些黯然:“奴婢跟着老王妃這些年,都看在眼裏。只是老王妃從不叫我同王爺說。就譬如這驅邪香囊,老王妃是連着繡了好幾個日夜才繡好……”

她的母親是老王妃的陪嫁丫鬟,後來母親去了,便換了她伺候老王妃。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她都看在眼裏。老王妃明明十分在意關心王爺,面上卻從不過多親近,她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如今見王爺并沒有怨怼,反而體諒了老王妃一片苦心,她實在替主人高興,才大着膽子說了這一番話。

李鳳歧神色和緩,朝她點了點頭:“我都知道,你好好照顧母親。”

倚秋聞言,這才又福了福身,轉身大步離開。

待倚秋走後,葉雲亭就見李鳳歧将那只香囊握在手心裏,輕輕摩挲着。

他推着輪椅向前,邊走邊道:“老王妃整日悶在院中,只有倚秋陪着,我瞧着精氣神兒都不太好。再過幾日便到酒宴,我第一次操辦經驗不足,怕到時候出了岔子,不若将老王妃請出來坐鎮?”

若說先前他對這母子二人的關系還猶如霧中看花,在經歷了夢中所見之後,他便看得越發分明。

這兩人的性子都太冷硬,再加上長久以來的疏離,如今湊在一起,便是有心親近,也實在軟和不起來。

想着夢裏李鳳歧看見老王妃遺體時的悲痛欲絕,葉雲亭便垂了眸,他自己早早沒了母親,便尤其見不得李鳳歧與老王妃這般模樣。

世間最痛莫過于子欲養而親不待。

李鳳歧與老王妃都待他極好,他不介意在中間推一把。

聽他這麽說,李鳳歧便擡眸看了他一眼,倒是沒像葉雲亭想得那般情緒低沉,反而還帶了兩分笑模樣:“也好,那就勞煩你多陪陪母親了。”他思索了一番又道:“母親給小弟取名‘含章’,必是希望他是個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的溫潤君子。可惜我卻随了父親,半生征戰殺伐,恐怕與母親的期望背道而馳。”

“倒是大公子芝蘭玉樹,倒是比我更符合母親的期望。”他眉眼含笑看着葉雲亭,緩聲道:“多了你這麽個兒子,母親雖然不說,但心裏肯定高興。”

他說得在情在理,幾次見面,老王妃言語上雖沒有過多表露對葉雲亭的喜愛,但每次給他準備的東西,都十分盡心。就譬如這次的香囊,給他的與給李鳳歧的,除開名字,別無二致。

葉雲亭也正是感念這份心思,方才主動在中間撮合,想緩和母子兩人的關系。

但他做是一回事,從李鳳歧嘴裏說出來,卻總帶着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意味。

他不甚高興地皺着眉,心想“什麽叫多了個兒子”?

李鳳歧該不是又在借機占他便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