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五十年代小奮鬥(22)

因為時間短的關系,她收集的關于中專的信息還不完整。

但也知道一些關鍵的。

比如這中專也有三六九等,也分學校,錄取分數相差很大。

最好的中專肯定是省城的。

但是它們對下面招生數量太少了,可以用狼多肉少來形容。

接下來就是各個市的中專。

幾所中專可能都落座于s市,但有的直屬省級教育部,有的屬于市級教育部,等級不一樣,難度自然也不一樣。

宋紅米雖然是農村戶口,但也是s市人。

她如果考省級的中專,就沒有什麽優勢,人家面向全省招生。

如果考市級的,特別是本市的,相對就容易很多。

老師也說過,有的時候考試還看運氣,前幾年就有一所本市的中專新成立,需要大量生源,那一年中專都比高中好考,但這種好事兒很難遇到的。

宋紅米還研究過前三年學校的中專錄取率。

省級中專,一年頂多一兩個,就這麽慘。

剩下的幾乎都是本市中專,能有十來個的樣子。

大部分初中生還是會選擇高中的。

宋紅米問過老師,既然省級中專那麽難考,為什麽還有人非得報考呢?

Advertisement

老師告訴她,是因為專業。

一些特別好的專業,只有幾所省級中專有。

這裏面就有柳宵哥十分喜歡的機械類。

宋紅米還沒具體目标,不過他不想和柳宵哥分開,也就是說,兩人只能報考省級中專。

這無形又加大了難度。

她也沒在怕的。

不過她真要好好考慮自己的專業了。

醫生、護理pass!

她脾氣不好,而且有可能被下/放到農村成為赤腳醫生。

有選擇的情況下,她不想選擇這兩個專業

老師也不行。

十年運動,她可不想被打到成為臭、老九。

其餘的專業有沒有風險,她一時沒想到。

她上輩子學的是文科,現在卻是理科的天下。

她現在理科很不錯,沒有偏科的跡象,所以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範圍大了很多。

但是讓她進入實驗室做研究,她怕做不來。

挑一個适合自己的專業真的是太難了。

好在還有兩年時間,她可以慢慢來。

“咚咚咚…”上課了。

初中也是敲鑼,好在初中老師還是夠的。

沒再出現一個學校倆老師的情況。

宋紅米拿出筆記,認真記錄課堂筆記。

以後複習都要用到的。

而且她還打算留給宋小弟。

所以記得特別認真。

這也讓她課堂消化率提高不少。

她也把這個方法告訴給了柳宵哥。

他同樣很喜歡。

……

中午放學,有一個半小時時間吃飯、休息。

其實回家的話,也不是來不及,就是有些趕。

不過因為宋二哥學習緊張,他要帶飯。

所以宋紅米就被順帶了。

柳宵完全是看宋紅米的。

不過因為現在都是在食堂統一吃飯,她們帶飯就需要自己準備。

當然她們不去食堂,宋母也會把她們的份打出來,不會浪費。

帶飯不可能太過豐盛,家裏鐵鍋都沒有了。

一般就是帶二合面饅頭,因為家裏有蒸屜,不用鐵鍋也能做。

大餅就不成了。

菜就是炖菜,有時候就是水煮蛋和鹹菜條。

宋家之前沒有飯盒,還是宋爹用木頭做了兩個圓“飯盒”,蓋子有螺旋凸起,可以緊密擰起來,不會撒湯。

很是好用。

至于宋爹為什麽會,是因為他參考了罐頭瓶子。

再往前推,誰想到的可以參考罐頭瓶子,當然是宋紅米了。

主要是木頭很難做到像鋁制飯盒那麽嚴絲合縫。

家裏做菜又都是炖菜,菜湯很多,這時候嚴密一些的蓋子就是最緊要的。

好在有罐頭瓶子,宋爹照葫蘆畫瓢,做的很是輕松。

宋紅米将兩個木頭飯盒拿出來放在桌子上,手杵着下巴休息。

現在教室很是安靜,就五個同學選擇帶飯。

稍微離得近的,都選擇回家吃。

柳宵拿着飯盒很是自然的進來了。

直接坐到宋紅米身邊。

兩人對視一笑,紛紛打開飯盒。

她看到了柳宵哥今天的菜色,煎雞蛋和鹹菜。

忍不住感嘆,“有些奢侈啊!”

宋紅米說奢侈的原因是煎雞蛋很費油。

咦…?不對啊。

遂壓低了嗓子,“你去老宅了?”

柳宵搖頭,很是從容的将煎雞蛋一分為二,夾到宋紅米的飯盒裏,“我爹在倉房找到個薄鐵片。他還說沒有鐵片他也能炒菜,可以用鐵鍬。”

宋紅米豎起大拇指,不得不說,這主意棒棒噠!

她都沒想到。

柳宵催促道,“快吃吧,煎雞蛋還是剛出鍋那會好吃。”現在都有些涼了。

宋紅米夾了一大塊送進嘴裏,邊吃邊點頭,“好吃的。”

真的是好久沒吃煎雞蛋了,甚是想念。

“我二姐做的醬土豆塊,味道也不錯。”宋紅米将木頭飯盒往邊上推推。

對于兩人天天一起吃飯,二班的同學已經見怪不怪了。

也知道人家是多年的同學同桌,還是一個村子的,家長關系很不錯。

不過私下裏也有同學在談論,說兩人這就是典型的青梅竹馬。

女生多數是羨慕的。

兩人因為太過大方了,一點不帶遮掩的。

加上年紀實在還小,老師們都沒說什麽。

由着他們去,只要成績不退步就成。

兩人邊說邊吃,但是速度不慢。

将飯菜吃的幹幹淨淨的,飯盒在這邊不好刷,只能帶回家再處理。

“我們出去溜達一圈。”柳宵已經習慣飯後散步了。

宋紅米伸了個懶腰,“走着。”

兩人鳥悄的出了教室。

“去趟供銷社,看看有沒有好東西,不要票的。”柳宵無奈的補充了最後一句。

“嗯,我正好買兩根蠟燭。”蠟燭是不要票的。

不過現在的蠟燭是紅色的,而非白色的。

亮度肯定比油燈好,但是價格也不便宜。

供銷社還時常斷貨。

她有時候也要晚上讀書寫作業的,又不想近視眼,所以她更喜歡蠟燭。

反正她自己一屋,就是被發現,她也有借口去圓。

兩人奔着供銷社而去,路上沒什麽行人。

兩人就說起了一些私密話題。

“紅米,馬上就要秋收了,這是最後一年了,咱們該大力收集糧食了。可是現在管的越來越嚴了。”柳宵皺了下眉頭。

之前他們收集的糧食不多,也就百十來斤的樣子,不過收集的其他零碎不少。

有可以久放的黃豆、粉條、幹蘑菇、蜂蜜、大醬、葷油等等。

“嗯,不過不能在村裏收。還是去黑市,秋收之後肯定有很多人家賣糧,但是我們沒那麽多時間。”宋紅米很是煩惱。

柳宵靈光一閃,“其實黑市也有二道販子的。”

不過多花一些錢而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