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五十年代小奮鬥(52)

宋紅米都收拾完已經快八點了。

她有記時間,六點半下工,她大概七點到的宿舍。

她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才收拾立整。

其實不只收拾,她還要打包行李。

明天一早就要回家了,有些東西用不上了自然要帶回去。

比如撤下來的被單和一些舊棉花。

拿回家還能再利用。

還有一些書,專業書她是要留下來的,還有一些用不上的就要帶回去了,放這太占地方。

還有一些小了的衣物和鞋子,可以給宋小弟穿。

現在衣服除了紅色和帶花的,其他的顏色幾乎不分男女款。

鞋子是她在黑市買的正宗千層底,可舒服了。

還有蠟燭也帶走,宿舍有電燈了,留兩根蠟燭以備不時之需,其他的就拿回家。

她也是很會過日子的,用不上的東西也都攢着呢。

所以這次要帶回去的東西真不少。

“你這東西比我還多!”楚燕很是驚訝。

“我念了三年書,都沒往家裏拿過。”宋紅米指了指兩個大包袱,“這些都是用不了的。我明日回家,就要帶走了。”

Advertisement

“你回家?不上工啦?”楚燕驚訝的不行。

“我還沒正式入廠呢,得回去辦手續,四天後上班。”五天她已經用了一天了。

三人恍然。

“那你可以睡個懶覺了。”楚燕一臉的羨慕。

宋紅米笑笑,沒多做解釋。

她明天可是要早走,已經談好牛車了,明天一大早就會來接她們。

不過倒是可以在牛車上睡懶覺。

她把帽子帶着。

到時候靠着包袱,将帽子蓋上眼睛,就可以安穩的睡了。

“楚燕姐,幾點熄燈?”宋紅米問了句。

“九點。早上五點打鈴起床,六點上班。”楚燕說的很清楚。

宋紅米算了下,早上六點上班,晚上六點半下班。

刨去中午休息的一個半小時,工作時間是十一個小時。

也對,現在應該也沒八小時工作制的規定。

再說,後世996也沒遵守八小時啊。

好在她在辦公室工作。

會計這活兒都是月初、月末、年尾忙碌,其他的時間還好。

特別她只是個剛入職的小會計,不會交給她太多任務的。

看來她得學會泡枸杞了。

“紅米,你是哪人啊?”吳曉敏随意的問道。

“底下農村的。”宋紅米也沒想隐瞞。

她又看到了三人眼神的怪異。

“真不像!”楚燕總結了下。

好似開玩笑的說道,“我還沒買手表呢。”

宋紅米知道,她剛才看時間被看到了。

其實她不是故意顯擺的。

但是看時間總不能藏着掖着吧。

她索性就大大方方的了。

宋紅米半真半假的說道,“我們家壯勞力多,村裏土地多有副業,工分值錢,所以沒那麽窮。”

三人相信了。

因為宋紅米說的是真事,工分=糧食=錢。

但是不同大隊營收不一樣,這工分自然也不一樣。

有的大隊有副業,每年副業可以創造不菲的價值,這時候工分自然也就值錢了,一公分可以換一毛,一天掙十二個滿工分就是一塊二,一個月三十多塊錢,不比工人工資低。

可是有的大隊沒錢,一公分也就半分錢一分錢,死幹一天掙不到一毛錢,一年掙二三十塊,大隊也沒錢給,還要打白條,這就很苦逼了。

宋家大隊不算頂窮,但也不富裕,地是很多的,但是沒有副業,也就是說大隊沒有錢,頂多糧食能多分一些,其餘就沒啥了。

可是楚燕她們不知道啊。

她們又不會實地考察。

之後宋紅米也問了三人不少廠子的信息。

三人在不同的崗位,不過都算消息靈通的部門。

所以她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宋紅米也深知如何當個好聽衆,三人都很有談性。

這也讓她更快的融入大家。

“鈴鈴鈴…”電鈴響了。

“我去熄燈。”馬霞已經站起來了,她是下鋪,平日裏也是她熄燈。

宋紅米麻溜的上了上鋪,天頭熱,她沒展開大厚被,她穿着新做的睡衣,長袖長褲的。

摟着棉被睡就好了。

就是期盼屋裏的蚊子別欺生,別盯着她一個人咬。

特別是別咬臉,她還要回家呢。

這次怎麽也算衣錦還鄉呢。

就這麽胡思亂想着睡着了。

早上又是被鈴聲吵醒的。

暖壺裏有水,她不用排隊打水,直接開始洗漱。

速度很是不慢,惹得楚燕刮目相看。

兩個大包袱,馬霞三人都幫忙了。

兩人拿一個,很是輕松。

“謝謝姐姐們,柳宵哥會來接我,放這就成了。”宋紅米指了指宿舍門邊上,很顯眼又不是擋別人。

楚燕她們對于這個柳宵哥很是好奇,但是時間不允許她們磨蹭了,只能等以後了。

……

因為行李多,差點沒擠上牛車。

她們也沒提前包車,趕車師傅自然要拉別人。

而且人還不少。

宋紅米覺得想睡覺怕是不成了。

還要被不認識的嬸子、大娘搭話。

好幾個都七轉八拐和她倆攀上了親戚。

然後就是一頓問,問工作問工資,打聽的那叫一個詳細。

宋紅米心裏那一點顯擺的小火苗被澆的一幹二淨。

“進的是沈飛,剛進廠還不知道多少工資呢,廠子只要專科以上的畢業生。”宋紅米不能一聲不吭,所以回答的很是簡潔。

之後都是柳宵哥聊的。

宋紅米就那麽睜大了眼開始跑神。

這是她的神技,一般人可不會。

“紅米,咱們到家了。”

因為不是包車,人家肯定不送門口了。

不過離家已經很近了。

正趕上下工。

“倆大學生回來啦!”

這一嗓子圍上來不少人。

宋紅米對于村裏人沒有不耐煩,挨個叫人。

這大部分都是實在親戚,又看着她長大的。

宋爹、宋母、宋大哥也被人叫過來了。

“老閨女回來了!”宋母高興壞了,将包袱拿了過來。“走走回家。”

宋紅米和柳宵這才突圍。

“宋二伯、二伯娘,我先回家了。”柳宵沒想去紅米家。

“老大,你去送柳宵,那麽大包袱呢。”宋母安排道。

柳宵搖頭拒絕,“不沉的。”

不過卻被宋大哥給搶過去了。

柳宵只能無奈跟紅米她們擺手,快步跟上。

“娘,包袱拿你那屋吧,都是我不用的,還有一些給你們的禮物,沒我的。”宋紅米讓她直接拿後屋去。

她只把裝書的那個包袱扔炕上了。

“你嫂子可勤快,這屋總給你收拾。”宋母說道。

“回頭我好好謝謝嫂子。二哥回來了麽?”宋紅米剛才瞄了眼東屋,沒人。

“昨個走的,去填志願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學,可年紀這老大了,還念書。”宋母有些愁。

“我二哥才二十,哪裏就大了。”宋紅米反駁道。

宋母哼,“二十還不大,我二十你大哥都能打醬油了。”

宋爹在後邊笑呵呵聽着,“紅米,進了哪個單位?”

他剛才也沒聽太清楚,什麽飛的。

“沈飛,造飛機的。”夠高大上吧。

宋母倒吸口涼氣,“就天上飛的那玩意?”

宋紅米點頭,“對!”

形容的很是貼切。

“我閨女真厲害,還會造飛機!”宋母一臉的興奮。

宋紅米覺得宋爹宋母這是誤會了,趕緊解釋,“我只是在這個造飛機的廠子做會計,跟造飛機沒啥太大關系,倒是柳宵哥會參與其中,但也只是一個小小部分。造飛機特別特別的繁瑣,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我們廠子好幾千人呢,比咱大隊人還多呢。”

“哦。”宋母明顯失望的語氣。

“娘,我都餓了,做啥好吃的?”宋紅米趕緊轉移話題。

“家裏有鐵鍋了,娘給你煎雞蛋。”宋母拎着包袱風風火火走了。

宋爹慢悠悠的,“那你現在是城市戶口不?”

“還不是,這次回來就是要遷戶口,然後落到廠子裏,就可以吃商品糧了。”宋紅米解釋道。

宋爹高興了,“咱們老宋家終于出了個真正城裏人了。就是你爺見不着了。”

老爺子去年冬天就沒挺過去。

宋紅米安慰道,“回頭我給我爺上墳,多給燒點紙,告訴他一聲。”

宋爹連連點頭,“是該去上墳。”

宋紅米進了新房廚房,一眼就看到了大鐵鍋。

今年各個大隊陸續給發了鐵鍋兌換票。

一家補償一口鐵鍋。

其實當年她家可不只收走一口鐵鍋。

不過能得這麽一口新鍋,宋家也是滿意的。

老百姓就是這麽容易滿足。

“大嫂、二姐。”宋紅米喊人。

宋大姐去年今年春天出嫁的,嫁的是鎮上派出所的公安。

軍隊轉業的,年紀已經二十八歲了。

好在是個疼人的。

她有和宋大姐通信,能從字裏行間看出她是幸福的。

而且宋大姐不用在下地掙工分了,她仍然是農村戶口,卻可以花錢買人頭糧。

大姐夫工資不低,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

何況宋大姐是個勤快的,在鎮上養豬場找了個臨時工的工作,一個月也能掙十幾塊錢。

在宋大姐出嫁的時候,她還送了一份大禮,一塊紅呢子,讓她做嫁衣。

可惜她沒能親眼見。

那時候正是簽約工作最後兩個月的關鍵時期,老師是不允許請假的。

她能在家待三天,也許可以見見大姐。

“紅米妹子回來啦,爹娘一直念叨你呢。”宋大嫂親熱的拉着宋紅米的手。

“大嫂,肚子這麽大,是不是快生了?”宋紅米還伸手小心翼翼的摸摸,“他在動啊!”

“下個月就該生了,都說我養的好,爹娘舍得給我吃好東西,你又送回來好幾罐子麥乳精,他補的好長的壯實。”宋大嫂一臉的母性光輝。

宋紅米有點尴尬,麥乳精她是給爹娘的,估計為了大孫子,爹娘都沒舍得喝。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