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結局)

第四十九章

玉騁三歲了。這天,趙姐出去買東西,肖立平在廚房切菜,玉騁站在旁邊,盯着案板上的黃瓜咽口水。肖立平最愛看玉騁饞得不行,卻又不好意思索要的小表情,每次都想多看一會兒,卻又不忍心地不時送一塊到她嘴裏。

“姥姥,你切的黃瓜絲好細喲,比我媽媽切得好看。”玉騁讨好地誇着。

“那你媽媽做飯好吃,還是姥姥做得好吃?”肖立平故意逗着玉騁。

“當然是姥姥做得好吃了。”玉騁毫不猶豫地回答。

肖立平笑得不行,“可我看你每次吃你媽媽做的飯,都吃得好開心啊。”

“媽媽做得也好吃,但是姥姥做得更好吃。”

這個小鬼精的孩子啊,怎麽就這麽可愛呢?

祖孫倆愉快地有一句沒一句地貧着。

突然,玉騁不說話了。肖立平開始沒在意,幾秒鐘後,玉騁聲音顫抖地叫了聲“姥……姥……”

肖立平發現了不對勁,趕緊放下手中的刀,蹲下身緊張地看着玉騁。玉騁小臉煞白,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案板上的那把刀……“玉騁,怎麽了?怎麽了?告訴姥姥。”

接着玉騁“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說:“姥姥,姥姥,刀……刀……姥姥……流血了……”

肖立平趕緊抱起玉騁走出廚房,拍着她的後背,不斷安慰着:“玉騁,玉騁,沒事,姥姥沒事,不怕,不怕……”

走到沙發旁的時候,肖立平突然意識到了什麽,把玉騁放在沙發上,抓住玉騁的雙臂,盡量語氣平穩地說:“玉騁,你是不是看到什麽?看到姥姥切手了?”

玉騁哭着上氣不接下氣地點點頭。

肖立平一把抱住玉騁,激動得聲音顫抖地說:“玉騁,那些事沒有發生,別害怕,別害怕。”

Advertisement

玉騁慢慢平靜下來,“姥姥,我還看到過幼兒園小朋友摔倒,我沒扶他,後來他真的摔倒了……嘴裏流了很多血……”說着玉騁又哭了起來。

玉騁遺傳了陳騁的預知能力,雖然這個能力是任何一個家長都不願意孩子擁有的,但是,這證明了陳騁的存在,證明了玉騁跟陳家的關系,肖立平激動不已。

這件事要由陳騁來解決,于是肖立平安慰着玉騁,并适當地轉移着話題。玉騁是個天生快樂的孩子,沒過多長時間便又快樂地吃着、玩着了。

晚上陳騁回到家,肖立平告訴了她玉騁的情況,陳騁也吃了一驚,沒想到玉騁也繼承這個能力,心中又喜又憂。

睡前,陳騁抱着玉騁,小心地問着玉騁看到過的危險景象,最後她跟玉騁說:“其實,媽媽也能提前看到一些危險,所以,不要害怕。看到的事情,如果你能夠阻止,就提醒一下。但是,如果确認會對你造成傷害,就先不要去阻止,要告訴身邊的大人。”

玉騁似懂非懂地聽着,不時地點點頭。陳騁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最初她很害怕,經常吓得睡不着覺,整晚做惡夢,而那時候沒有人知道怎麽回事,也沒有人能夠幫助她。

玉騁四歲的時候,已經6年沒有回過鳳凰山的陳騁,決定帶着玉騁回家看看。要讓玉騁熟悉那裏的環境,那個玉枝成長的地方。

玉騁聽說要去媽媽的家鄉,高興得手舞足蹈,吵着要帶很多東西給玉崖哥哥。

四位老人很擔心玉騁,玉騁這麽小,是否能承受幾天的山路和山裏簡單的生活。路遠航和陳騁倒是絲毫不擔心,玉騁的身體狀況是同齡孩子中最好的,相信她完全能夠适應旅途的勞累和山裏的生活。

三人乘飛機很快降落在了G市機場,李勇照例開車來接他們。李勇很喜歡玉騁,這個女孩一點兒都不驕氣,有着本地人的粗曠與豪放。玉騁更是自來熟,和李勇侃侃而談,把李勇逗得合不攏嘴。

告別了李勇,三人踏上了艱辛的旅程。路上,玉騁一直問東問西,對沿途的景色和人群産生了深厚的興趣,一點兒都沒有感到疲憊和無聊。

李德福近乎豪華地接待了他們三個人。上次來辦結婚證的時候,李德福就在當地為他們辦了個小型婚禮,這次更是加倍熱情,弄得陳騁和路遠航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石頭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子,面對陳騁他們時,還有些腼腆和害羞。李德福打了一下石頭的光頭,“臭小子,不是小時候總叫着讓玉枝姐姐回來的你了。”

告別了李德福一家,三人一路嬉鬧着到了阿瑤家。阿瑤的女兒碧珠也已經6歲了,長得和阿瑤一模一樣,性格也像極了阿瑤。碧珠和玉騁一見如故,兩人瞬間玩得像親姐妹一樣。

冬叔還是老樣子,繃着臉,不善言辭。但是……玉騁可不是個普通的小孩子,一天後,冬叔已經被玉騁逗得笑出了滿臉的皺紋。

遠遠地,鳳凰山就在面前,那個熟悉的小院和木板房在眼前越來越清晰……

阿媽和嫂子正在院子裏擇撿着從山上采來的藥草和野菜。

突然,阿媽猛地擡起頭,看向村口的方向,三個背着行李的外鄉人正走向他們……

阿媽驚呼一聲,不顧手裏的東西撒了一地,跑向那三個人。

嫂子也看見了,跟着跑了過來。

同時,陳騁也向阿媽跑去……然後,兩人緊緊抱在一起。

嫂子幫着提着行李,說道:“阿媽,快讓玉枝他們回家吧。”

阿媽一邊擦着眼淚,一邊說“好好,回家,回家。”

這時,玉騁脆脆地叫了聲:“姥姥。”用的是當地方言和當地的稱呼。

阿媽一驚,低頭一把抱起了玉騁,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麽。

“阿媽,這是玉騁,她聽得懂咱們的話,也會說。”陳騁說。

于是阿媽語無倫次地跟玉騁說着話,簡直不知該怎麽疼愛這個可愛的小外孫女了,一直抱着不肯撒手。

阿媽讓鄰居小孩去叫阿爸和玉龍回來,玉騁也吵着要找玉崖哥哥,阿媽說:“玉崖不住在家裏,他跟秋婆住在山上。”

這個消息讓陳騁很是意外,嫂子接着說:“玉崖五歲後就開始跟着秋婆了。不知道怎麽回事,玉崖從小就不怕秋婆,而且還非常喜歡秋婆。玉崖對中醫也很有興趣,秋婆的書和你帶來的書都認真地讀了,還認識了很多漢字。五歲時,就自己要求去和秋婆一起生活了。秋婆現在和以前也不一樣了,樣貌恢複了一些,人也變得親切溫和了很多,她教了玉崖很多醫學和藥草的知識。”

聽到這些,陳騁很高興,一是玉崖願意學中醫,可以把這些古老的醫術流傳下來;二是秋婆有了玉崖的陪伴,不會孤單。

阿爸和玉龍很快回到家,玉龍要去告訴秋婆,并接玉崖回來。被陳騁攔住了,在家住兩天後他們會親自拜訪秋婆。

玉騁對這裏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纏着阿媽問個不停。路遠航擔心山裏的老人會不習慣玉騁的吵鬧,提醒了陳騁,但陳騁說,你看阿媽臉上的笑臉,恨不得玉騁天天纏着她,她才高興呢。

第二天,路遠航劈了院裏擺放的所有木柴,幫着阿爸又堅固了房屋,鏟除了房子周圍的雜草。阿爸阿媽看着路遠航,滿眼都是笑意。

第三天,三人起程去見秋婆。

這一路,玉騁大多時間都是自己走路,遇水或者很陡峭的山路時,才讓路遠航背着。這讓陳騁很是欣慰,也很為玉騁驕傲。

到了秋婆的山腳下,看着周圍熟悉的山川和樹木,陳騁感受頗多,心情變得複雜。

不出意外,山上的木門打開了,秋婆和玉崖出現在了門口,俯瞰着他們三人。

秋婆的脊背挺直了很多,玉崖也長高了不少。

兩人站在山頂,微風吹動着衣袂,像是兩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

陳騁停在山下,出神地注視着山頂。路遠航和玉騁正要上山,看到陳騁停下,兩人也站住,一起擡頭,三個人同時呈現着嚴肅和虔誠的表情。

五個人靜靜地、靜靜地,站了一分鐘。

陳騁臉上慢慢露出笑容,幾乎同步地,秋婆也笑了,然後兩人同時邁開步伐,走向對方……

秋婆的大房子被打了兩個隔斷,隔出了兩個房間,一間給秋婆,一間給玉崖。

秋婆把他們又帶到了東邊藏書的那個房間,打開門時,陳騁驚呆了。房間的書都重新進行了整理和擺放,中間騰出了一張大床和一張書桌。

秋婆說:“我知道你們有一天會回來,所以這個地方給你們留着。書桌是玉崖平時看書的地方。”

第二天玉騁緾着玉崖帶着她去山裏玩,路遠航想反對,陳騁卻直接同意了。

于是,路遠航跟着兩個孩子一起去爬山、鑽林子。

秋婆和陳騁兩人坐在院裏,一邊收拾着藥草,一邊聊着天,說着這幾年各自的生活。

最後兩人把話題轉到了玉崖身上,秋婆說:“我學習醫術完全為了自己,我是個很自私的人;而你,玉枝,你雖然異常聰明,醫術很高明,也做了很多幫助別人的事。但是你骨子裏是個與世無争的人,幾乎不會主動用自己的才能去争取什麽。你的才能對別人,那是無上的法寶,而對你卻微不足道。玉崖卻與我們都不同,他有着一顆醫者父母、懸壺濟世的心。”

隔天,陳騁帶着路遠航到了栽着“鳳蝶草”的那個山頂,看着遍地的“黃杜鵑”和那株依然挺立的“鳳蝶草”,陳騁講起了那個傳說。

最後,兩人坐在斜坡邊緣,陳騁依偎在路遠航的肩頭,靜靜地看着腳下如墨般的針葉林。

路遠航說:“以後我們每年都帶着玉騁回來。等我們老了的時候,也回到這裏,把這裏當成我們最後的家。”

陳騁眼眶濕潤了,緊緊地抱住路遠航。今生,不求精彩,只願幸福。

―――完———

後記:玉崖16歲時,一個人走出了鳳凰山。他走遍了深山中的每個村落,不僅免費醫病,還把自己的醫學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人。玉崖18歲時認識了阿瑤的女兒碧珠,之後兩人結婚生子,一起為深山中的人們帶去健康,最終,成為了大山中不朽的傳說。

作者有話要說: 《重生之玉枝》完結啦!有點兒激動,還有點兒舍不得~~

非常感謝看了這文的親們~~

謝謝你們給了我一段美好的記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