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維也納
新來的部隊帶來了新帳篷,精美的食物,精神的近衛軍。當然,還有最新的軍情。
伊琳娜的炮兵營立即被丢到外圍擔任警戒,一秒鐘都沒有耽擱。大家對皇帝陛下的果斷幹脆感到無比欽佩,同時也真的明白了他們的營長,斯特魯維希伯爵大人,和皇帝陛下關系是真的很一般。
君心難測啊!
法國人沒有毀掉利塔瓦河的全部冰層,在遠離普拉琴斯高地的地方,還有大片可以通行的地方。赫爾慶公爵親自率第二軍斷後,庫圖佐夫帶着中央集團的殘部逃了出來。代價是除了他,其他的高級将領,三個軍長赫爾慶、莫拉赫、魯緬采夫都被俘了。
南線情況同樣很糟,在接到普拉琴斯高地被攻陷的戰報之後,貝尼格森就陷入了混亂和恐慌。即使庫圖佐夫向他發出撤退命令,他還是遲疑着沒有行動。結果馬塞納反攻,一下子就把南方軍打亂了。巴格拉季昂率第三軍斷後,德萊克利的第一軍才逃了出來。至于貝尼格森,他失蹤了。
奧地利人的情況更糟,在俄軍失利之後,他們經過短暫的遲疑,向後撤退了。但是在蘇爾特元帥的猛烈追擊下,除了弗蘭茨皇帝逃了出來。大多數人,包括總司令馬克斯将軍,都被俘了。
三十萬聯軍,頃刻間灰飛煙滅。亞歷山大看着灰頭土臉的将軍們,真想大哭一場。
“現在最重要的是撤回維也納,找到弗蘭茨皇帝,還有簽署和約……”庫圖佐夫的聲音很低,在大家耳邊卻像驚雷,震得每個人都說不出話。
是啊,現在是該準備和約了。确切的說,是投降書!
死傷了那麽多人,加上戰俘,再打下去是不合時宜的。現在要做的,是體面的投降。可是,決定權不在自己,在拿破侖。
一想到要任憑拿破侖開價擺布,亞歷山大就感到極度屈辱。可是他沒有辦法,只能承受。
“我軍要退回維也納,還要元帥多費心。”半天亞歷山大才擠出這麽一句。
“德萊克利負責吧,老臣不行了。”庫圖佐夫說完,從椅子上滑了下來,癱倒在地。
經歷了艱難的戰鬥,元帥的健康徹底垮了。
大家把他扶起來,送去靜養。伊琳娜去看望他的時候,驚訝的發現元帥淚流滿面。
“蒂森豪爾,我們沒找回他的屍體。孩子啊,我怎麽向葉尼娅交代啊。”庫圖佐夫哭的泣不成聲。
Advertisement
“元帥,您要節哀。”伊琳娜只能幹巴巴的說着:“軍隊需要您。”
“昨天我是統帥,今天我只是父親。”庫圖佐夫閉上眼睛說:“已經沒有我的事情了,現在需要的,只是一個政客而已。”
沒錯,現在需要的只是政客。亞歷山大皇帝已經向莫斯科發出急件,請國務部長米哈耶夫侯爵負責談判事宜。軍隊,現在需要的是休整。
維也納的俄軍兵站送來消息,他們被奧地利人友送出城了。由于那裏只有俄軍的後勤人員,所以不知道城裏發生了什麽。現在的局勢,頓時晦暗起來。
奧地利人想幹什麽?過河拆橋,還是準備出賣?
代理司令官德萊克利将軍清點了部隊,意外的發現只有伊琳娜的炮兵營做好了戰鬥準備。而且他們有兩門炮,看起來很吓人。于是,挺進維也納的任務就交給伊琳娜了。
維也納不是友軍的首都,而是必須控制的目标。
一日一夜的強行軍,炮兵營來到維也納城下。伊琳娜意外地發現,城市已經武裝起來了,紅白國旗飄揚,國旗中間還有一支耀武揚威的雙頭鷹。
這是奧地利皇帝的旗幟,只有弗蘭茨皇帝陛下,才有資格使用這面旗幟。
“咦?跑的蠻快的!”福明撇撇嘴,不屑的說。
“少廢話,不要這樣輕佻的談論一個君主。”伊琳娜橫了他一眼。話說自從看到亞歷山大的驚慌樣子,大家對皇帝都沒有敬畏了。
“現在怎麽辦?營長?”馬連斯基問。
“布置陣地,把大炮擺好。比克斯,你去叫他們打開城門。”伊琳娜看看不高的城牆,不屑的說。
維也納不是要塞,奧地利人也不是以堅韌著稱。打不破馬拉納駐守的普拉琴斯,還敲不開維也納嗎?
比克斯少尉騎着一匹高頭大馬,神氣歸神氣,就是稍不留神就看不到他,只能看到馬頭。他傲慢的來到城門喊門:“快打開城門,我們是偉大的俄國遠征軍。”
“我們接到命令,請俄國友軍城外駐紮。”守城的奧地利軍官回答。
“我沒接到命令,立即開門,不然大炮說話。”比克斯大聲喊道。
“請不要激動,我們有命令,請體諒。”奧地利軍官頭大了,這些俄國人,太蠻橫了。
比克斯回頭揮揮手,伊琳娜從望遠鏡裏看着,不厚道的笑了。這個比克斯,還蠻能裝的。
“開火!”伊琳娜下令。
兩門炮發出轟鳴,沒有炮彈射出,事實上他們也沒有炮彈了。
“給你五分鐘開門,否則我們把城門炸開!”比克斯吼道。
一分鐘後,城門開了,炮兵營一擁而入,占領了城門。
馬連斯基帶人守城門,伊琳娜帶着比克斯,馬可紮斯基直沖皇宮,要求觐見弗蘭茨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正在休息,您知道,他受驚了,身體不舒服。”奧地利皇帝的禁衛軍軍官把伊琳娜攔了下來。
“請轉告您的陛下,我是伊琳娜.斯特魯維希伯爵。俄國的貴族,代表着我的君主向他致敬。順便說一句,我們的皇帝陛下還在荒郊野地裏吹風呢。”伊琳娜冷冷的說。
半小時後,臉色蒼白的弗蘭茨皇帝陛下接見了伊琳娜。經過長時間的交談,據宮廷的仆人們的小道消息,來自俄羅斯的女貴族對弗蘭茨皇帝态度極其蠻橫。弗蘭茨皇帝終于同意出城,迎接俄皇亞歷山大。
按伊琳娜的原話:“這是禮節,每個貴族都應該遵守的禮節!”
弗蘭茨終于理解亞歷山大的心情了。手下有這樣的貴族,皇帝也當的不自在啊!
兩位皇帝在維也納城下重逢,擁抱時感慨良多。從親密無間到各懷鬼胎,都是因為拿破侖。他們深深的認識到,歐洲,已經變天了。
俄軍的狼狽也超出了奧地利人的想象。這不是一支敗軍,幾乎是一支殘軍了。弗蘭茨和他的首相梅裏埃面面相觑。媽的,被這個女人騙了,早知道就不來了。
亞歷山大和弗蘭茨,還有他們的文武大臣們,圍繞着怎麽體面地結束戰争爆發了進行激烈的争吵。弗蘭茨要求立即停戰,他的帝國經不起折騰了。亞歷山大則要求整軍再戰,最起碼不能是無條件投降。
奧軍還有八萬精銳,從意大利繞道匈牙利,正向維也納增援。俄軍的後備部隊還在緩慢的集結,經波蘭慢慢的向西裏西亞集結。只要奧地利還有軍費和糧秣,戰争就能繼續下去。
關鍵是弗蘭茨不願再出錢了。奧地利即将失去維也納,但是最富饒的西裏西亞不能成為戰場。無論是法國人,還是俄國人,占據了西裏西亞,對奧地利都是一場災難。
争吵持續到了深夜,一份緊急情報傳來。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率先和拿破侖簽署了停戰協議,承認了法蘭西帝國和拿破侖的地位。普魯士,退出戰争了。
“這個叛徒!”亞歷山大皇帝怒道。
“這個滑頭!”弗蘭茨皇帝同樣怒不可抑。
他們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睛裏的絕望。完了,一切都完了。
第二天一早,奧地利皇帝弗蘭茨宣布單方面停戰;首相梅裏埃求見拿破侖,獻上了維也納的城門鑰匙;八萬大軍就地待命,向法軍繳械。奧地利退出戰争了。
奧地利人還算客氣,默許俄軍經過西裏西亞回國。弗蘭茨皇帝對亞歷山大承諾,俄軍可以呆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
換句話說,西裏西亞準備春播的時候,你們快點滾蛋!
不要奧地利人多說,俄軍急速穿過維也納東撤。亞歷山大皇帝已經命令德萊克利為遠征軍代理司令官,負責在西裏西亞休整部隊。等待和平談判的結果,酌情後撤。至于伊琳娜,被安排了一個“美差”。
伊琳娜.斯特魯維希晉升為少校,擔任前線聯絡官,留守維也納,負責移交戰俘和兩軍聯絡。
不知道別人怎麽想的,炮兵營上上下下對這個命令感覺相當微妙。貌似皇帝陛下對他們的營長相當的不感冒,好像要丢的遠遠的。
還好現在打仗,要不然還不得駐守西伯利亞啊?大家滿頭汗的想。
俄軍在歷次戰鬥中俘獲了法軍戰俘若幹,囤積在維也納的軍需若幹,這些一股腦送給法國人,表示善意。順便詢問一下是否能贖回俄國軍官和貴族,并且監督法國人遵守戰俘條約。
“都交給您了,斯特魯維希是值得信任的。”亞歷山大看着伊琳娜,表情十分嚴肅。
“遵命,陛下。”伊琳娜畢恭畢敬的回答。她的手下們遠遠看着,肚子裏早就罵娘了。
當初就該看着你丫被砍死!裝!
俄國人想憑着手裏的小牌去換拿破侖的“大魚”,在大家看來純屬異想天開。留守人員中,只有伊琳娜不那麽認為。
無非就是講道理,法國人就不講道理了?要說講理,她可是好手。
鬼才信你!她的軍官們想的異乎尋常的一致。
法國人進城,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式。維也納當局幾乎是用歡迎教皇的禮節來招待拿破侖。拿破侖一身軍裝,坐在敞篷馬車上,六匹白馬拉着車,黃金做車的裝飾。誰也不說他是科西嘉的窮小子,是僞帝。大家都低下了頭顱,在拿破侖面前表示恭順。
他是皇帝,歐洲的皇帝,神聖羅馬皇帝,拿破侖一世。
在一大堆低着頭的人群中,拿破侖很輕易就看到了伊琳娜。那個一身雪白軍服,不卑不亢的平視他的俄羅斯軍官。靓麗,驕傲,不合時宜。拿破侖很快給她一個評語。
“看到她了?”為了表彰馬拉納元帥的卓越表現,拿破侖和他一輛馬車。他碰碰馬拉納,示意道。
“看到了,她對您開過槍。”拿破侖沒有說是誰,可是長期的默契,馬拉納沒有誤會。
“都過去了,很漂亮的一個女人。亞歷山大把她留下幹什麽?美人計。”拿破侖呵呵的笑着。
“她對您開過槍。”馬拉納搖搖頭,說道:“在普拉琴斯她很活躍,我想打死她,可惜沒成功。”
“你啊,太不懂憐香惜玉。你比我還不像法國人。”拿破侖親切的拍拍馬拉納的手:“下次瞄準些就是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正在苦逼的上班,我是昨夜加班加點熬出來的更新君。存稿君已經陣亡了,請留言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