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帝王無情(捉蟲)
薛鈞良低頭盯着地上的人,怒極反笑,道:“哦?孤自不量力?你有什麽本事來說孤自不量力?你這幅下場就量力麽,一個可笑的侍衛而已。”
滕雲再笑了一聲,閉上眼睛,索性不去看他,好像非常不屑,薛鈞良的樣子都不值得他一看。
薛鈞良道:“你不服氣?你有什麽能耐不服氣?”
滕雲并不睜眼,只是虛弱的道:“死在你這樣自以為是的君王手裏……我自然不服氣。”
“好!”
薛鈞良冷笑道:“孤自以為是?普天之下有誰能像我這樣,只差一步就能坐擁整個天下!”
“只是你這一步……”滕雲笑了起來,忽然咳了一口血,道“只可惜你這一步……就能身敗名裂!薛鈞良,你自問輕敵,如果滕南侯獄中造反……別說坐擁天下,到時候腹背受敵,你的天下還保得住麽!你對得起和你出生入死的将士還有百姓麽!”
滕雲一口氣說完,伸手捂住胸口,血從嘴角裏溢出來,幾乎像絕了堤,噴在暖閣的毛地毯上。
薛鈞良愣了一下,他萬萬沒想過,對方能說出這樣的話,不過很快收起了怔愣,輕蔑道:“話誰都會說,難不成你還有退兵的計策?你這般辱罵孤,是嫌受刑不夠多麽!”
滕雲喉頭裏有血“咕咕”的湧上來,只能強壓下去,眼睛有些失了焦距,道:“你不是滕铮軒……你沒有生在那個時候,只能向他低頭……”
他說着呼吸有些微弱,薛鈞良隐隐聽見他最後說“我從來沒怕過你”後來的聽不清晰,只大約聽到什麽“箭”,不過他沒空考慮這些,對方說的那句“滕铮軒”卻像重石打在他的胸口上。
一來是因為薛鈞良想起了已故的皇後,他曾經跟自己講過很多關于滕铮軒的故事。二來……是因為,這句話竟讓薛鈞良醍醐灌頂,正是這一句話,讓他突然明白該怎麽禦敵。
薛鈞良看他暈了過去,轉頭對姜谕淡淡的道:“叫禦醫,他死了整個太醫院來賠命。”
姜谕吓得哆嗦了一下,自從薛王開始寵信皇後以來,再沒用這種口氣說過話,而且薛鈞良也漸漸的有些人情味兒了,只不過現在,好像一切都倒回了從前。薛鈞良其實是個心狠手辣,猜疑很重,并且獨斷專行的人,可以說一切君王的通病,在他身上并不免俗。
姜谕風風火火的跑去叫太醫,薛後陽也有些發愣,趕緊
叫來宮人把昏死的人擡走。
Advertisement
說到底滕雲是囚犯,還是個死囚,自然不可能留在宮裏,縱是禦醫來診脈,薛鈞良也不會可憐他,又把人扔回了牢裏。
姜谕只好讓禦醫屈尊去牢裏給他治傷。
滕雲的傷不輕,如果只是皮外傷自然沒什麽,但是滕雲除了皮外傷,體內也有淤血,牢卒大人可不光表面上看着血腥。
禦醫知道他是囚犯,姜谕的意思是別讓他死了,吊着一口氣就好了,所以禦醫只把他的淤血治好,皮外傷沒怎麽管。
滕雲有些冷,他知道自己一定是發熱了,行軍打仗這麽多年自然知道不處理傷口的後果,但他現在是階下囚,只能忍着。
滕雲閉上眼睛,靠着潮濕的牆壁休息,不自覺的就睡着了,他夢見自己回到了許多年前,還在和薛後陽交戰,他隐隐約約知道是夢境,但卻不能自拔,到處都是屍體,殘垣斷戟……
滕雲覺得呼吸都被憋得有些不順暢,這個時候腰眼上一痛,他身體一掙,像打挺的魚,這才從夢中驚醒。
牢卒踹着他,喝道:“別裝死,起來起來!”
滕雲費力的睜開眼睛,終于走出了夢境,勉強嘆出一口氣,全身仿佛抽幹了力氣,癱在牆角處,如果不是後背靠着牆,此時他一定會躺在地上。
牢卒又要踹他,卻聽有人制止,這個聲音很熟悉,滕雲不禁睜開眼,幾步開外還站着一個男人,正是萬年侯薛後陽。
薛後陽看着地上的血跡皺了皺眉,不過也覺得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臉色微沉,對牢卒道:“他能說話麽?”
牢卒點頭哈腰,笑道:“沒問題沒問題,禦醫來過,生龍活虎着呢,這會兒子怕是剛睡醒,還沒醒過盹兒來。”
滕雲冷笑了一聲,原來自己是沒醒過盹兒來。
薛後陽看着他,不知道這個侍衛突然哪裏來的底氣,竟然這麽和薛王說話,不過薛鈞良竟然沒有殺他,還讓禦醫來醫病。
滕雲張了張口,虛弱的道:“萬年侯屈尊大駕,是不是為了自以為是的薛王?”
他已經沒有力氣,說話的聲音太小,薛後陽沒聽清楚,問旁邊牢卒他說什麽,牢卒站得近,倒是聽見了,但是不敢說,這說出來豈不是殺頭的罪過?
滕雲見到這個場景,呵呵而笑起來。
薛
後陽看他這麽笑,也覺得他一時半刻死不了,有對牢卒道:“讓禦醫再來看看,怠慢了有你們好瞧。”
牢卒趕忙應聲,然後點頭哈腰的送萬年侯出去,一直送了好遠才回來,回來之後呸的往牢裏啐了口痰,笑道:“什麽狗屁東西,早死晚死都得死,還讓爺爺們伺候你?”
滕雲再次閉上眼睛,這種待遇他不是第一次遇到了,當時全軍被擒,滕雲也是被這般對待的,現在只剩下沒有一箭穿心了,如果再補上一箭……
他在牢裏也不分白天黑夜,呆了不知道多少時候,牢卒忽然又來喝他,說薛王要提審。
滕雲根本沒有力氣走路,被牢卒架到了殿裏,扔在地上。
薛鈞良背身站在不遠的地方,知道他來了也沒有回頭,只是道:“牢裏的滋味怎麽樣?”
騰雲笑道:“再苦的滋味也曾受過……怎麽會害怕這番?”
薛鈞良道:“你倒是有骨氣,敢跟孤頂嘴?”
“因為我知道我有死不了的理由。”
“好。”
薛鈞良轉過身來,道:“那你說,孤有什麽理由不殺了你!你以為孤現在不想扒你的皮,不想抽你的筋?孤恨不得把你大卸八塊,卻怕你死的太輕巧。”
滕雲完全沒有懼怕的意思,道:“你不殺我,難道不是因為想聽我說禦敵之計麽?”
“你憑什麽?”
薛鈞良盯着他,這人雖然虛弱、消瘦,卻目光篤定,對上薛鈞良也絲毫不畏懼。
“你覺得孤會信一個蠢到火燒雲鳳宮的蠢材說話麽?”
滕雲笑了一聲,不再和他争辯,只是道:“薛王想并吞天下,說一句真心話,當世之下确實只有你是枭雄,但是眼下奉王抓住薛國人心不合的時機大舉進攻,我敢斷定這一仗你贏不了。”
薛鈞良冷笑道:“那你有辦法讓孤贏?如果你有辦法,別說死罪,封侯拜相都是孤一句話的事情。”
滕雲聽了笑了一聲,薛鈞良道:“你不信?”
滕雲道:“我笑你,不是不信你說的話,而是笑帝王薄涼,傳言薛王悲傷皇後去世,只是一個皇後的命和天下比起來,還是太輕了些。”
薛鈞良聞言瞪着他,猛的劈手把桌案上的折子全都掃在地上,小香爐砸在地上,蓋子噼啪的彈出老遠,打在滕雲胸口。
他的手有些顫抖,語氣還是淡淡的,只是喉頭微微滾動了兩下,“你好聰明,天下人都好聰明,你們都知道我秉性薄涼,只不過是燒死了個皇後而已,帝王後宮何止三千佳麗……”
滕雲第一次不敢和薛鈞良對視,錯開目光,這一刻他覺得心裏怪怪的,薛鈞良為什麽忽然發怒,自己為什麽心裏不是滋味,他鬧不明白,也不敢去探究,因為只要深思一下,心髒就像擰着的濕衣服,攪在一起攪得他難受。
滕雲岔開話題道:“不敢封侯拜相,如果我能幫薛王退敵,到時候請求準許我出宮。”
薛鈞良這才收了神,又恢複了一貫的作風,道:“你倒是有自信?”
“如果失敗,薛王盡可能把新仇舊恨,放在一起報。”
薛鈞良笑了一聲,仿佛這句“新仇舊恨”很合他的心意,這一聲笑聽起來還頗為森人。
“好,孤就趁了你的心意,看你到時候死的能有多慘。”
滕雲道:“眼下奉王點兵,說不定不日就會偷襲,小人懇請陛下派人。”
“你說,要什麽人幫你?萬年侯麽,論打仗沒人比他出色,你是想調遣他?”
滕雲笑道:“小人不敢差遣侯爺,只聽說陛下手中有程田舊部,就要這三人,外加一千步兵。”
“哦……一千人。”
“是一千又三人。”
薛鈞良看着他,道:“孤一直不知道,你到底哪裏來的底氣,哪裏來的能耐?”
滕雲道:“小人要這一千又三人,并不是退敵的,縱使小人狂妄,也不敢拿一千兵馬去打奉王……我只是用這些人來收服滕國的兵馬,上下一心,一鼓作氣,必能退敵。”
“我便借給你,但何氏三人只忠于……”
薛鈞良說着,有一瞬間失神,随即又道:“這三人只忠于皇後,秉性乖戾,到時候不能驅使,可別怪孤心狠手辣了。”
“我自有辦法收服三人。”
薛鈞良當下讓人叫來何氏三人,何氏三人君披麻戴孝,穿着喪服,見到滕雲還以為是放火的滕英,抽劍就要砍了滕雲,幸好衛兵沖進來架住三人。
薛鈞良坐在大椅上,道:“你三人都是孤的心腹,當日皇後舉薦……還歷歷在目。”
他說着眼
眶似乎有點紅,就算那日聽聞皇後的死訊也沒紅過眼睛。
何氏三兄弟聽他這麽說,都不自主的想起了皇後,三個大漢都有些禁不住開始抹眼淚。
一時間殿裏有些肅靜,沒人說話,薛鈞良頓了頓,才開始又說道:“你三人對皇後的忠誠,孤從來都不會質疑,如今滕英誇下海口,說可以憑借一千步兵讓滕國上下歸心,如果現下處死滕英,固然能解心頭只恨,但難免惹人不服。”
何忠怒道:“他還敢不服?”
薛鈞良道:“孤找你們來,是讓你們跟着他,看看他到底有什麽本事,屆時沒有完成,他就歸你們處置了。”
三人聽到最後半句,才把心中怒氣放回肚子裏,如果這個侍衛可以歸他們處置,豈不是最好,省的等別人處置婆婆媽媽的。
滕雲看着薛鈞良的舉動,心裏冷笑一聲,他到底該怎麽看待薛鈞良這個人,他的感情從來讓人捉摸不定,時而傷心時而冷酷,他覺得這麽久以來,似乎已經摸清楚了薛鈞良的底兒,但是現在看來還差得遠,差的太遠了。
薛鈞良又說了幾句話,無非是懷念以前的事情,何氏兄弟心思簡單可能聽不出來,但滕雲聽得非常明白,這些話就是想打動三人,好讓他們看緊自己,盯住了自己不要趁機會逃跑。
而這三人還愣愣的抹淚,果然君臣的區別就在這裏,不止地位高人一等,心思也要比別人深才行。
薛鈞良等衆人退下去了,才嘆了口氣,姜谕站在一邊,道:“陛下……傳膳麽?”
薛鈞良良久沒說話,半響才道:“孤沒胃口,晚上再說罷。”
姜谕沉默了一會兒,道:“陛下雖然嘴上不說,但老奴跟了您這麽多年,多少還是知道的……陛下如果難過,可以和老奴說說……”
薛鈞良挑眉笑道:“你怎麽知道孤難過?孤是裝給何氏三兄弟看的。”
“陛下……”
姜谕垂着頭道:“別人不了解您,老奴跟在您身邊數十年,如果再不了解您,也不必站在這裏了……”
薛鈞良沒言語,目光也不知道聚在哪裏,笑道:“孤失去了皇後,失去了人才,剛剛知道什麽叫上心……卻不能動薛钰,不能動滕南侯,孤是萬人之上,卻空比滕铮軒。”
“陛下不要這麽說。”
姜谕道:“滕铮軒固然
是一世枭雄,卻沒有受過這般忍耐,他一生來的爽快,安知道如果遇到這種事情,能處理的比陛下更好。陛下……連老奴都知道,開疆容易,守土難。”
頓了頓,姜谕又道:“陛下您對皇後娘娘的感情……連老奴都看出來了。”
滕雲沒有再回牢裏,很快升職就到了,撥給他一千步兵和何氏三人。
滕雲當然知道,薛鈞良不可能放過自己,這也只是緩兵之計罷了,就算自己真能退敵,到時候君王翻臉如翻書,照樣還是死罪。
但是滕雲又過不了自己這關,如果不出手,奉洺打來薛鈞良兵多,下場一定是兩敗俱傷,他是帶過兵的人,他見過屍骸遍地的場景,怎麽可能眼睜睜的看着衆人兩敗俱傷。
而且滕王已經沒了,滕王變成了滕南侯,滕雲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麽念想,他一生的忠誠都被自己的父皇做了嫁衣,為了保命獻給了薛鈞良……
點了兵,這些人多半是不服他的,滕雲也沒想着這個身體有多威嚴,能有多少人服他,滕雲也認識滕英,這個人溜須拍馬無所不及,唯獨除了實幹沒有,在京城裏混得很開。
滕雲并不是讓他們去戰場,所以服不服沒有多大用處,滕雲把他們召集起來,讓他們快馬加鞭趕到滕國,修一座廟。
衆人一聽更不幹了,他們都是禁軍裏最能幹的侍衛,是千裏挑一的人才,怎麽可能當苦工修廟,這簡直就是在折辱他們。
只不過很快聖旨就下來了,令這些侍衛不能不聽滕雲的話。
薛鈞良當日聽到滕雲說“你不是滕铮軒……你沒有生在那個時候,只能向他低頭……”之時,就如醍醐灌頂,暗暗驚奇這個侍衛竟然憋着這樣的大才麽,只一句話,果然是退敵的妙計。
如今聽說他要讓一千士兵去修廟,更确定了,這個人并非庸俗之輩。
他說的沒錯,薛鈞良不是滕铮軒,如果想要滕國人歸心,必須向滕铮軒低頭。
這個人是滕國最受愛戴的君王,如果薛鈞良肯派人為他修一座廟,一切就會變了。
滕王殘暴昏庸,這些事情是滕國百姓都知道的,這些年來大小起義無數,百姓也幾乎達到了憤怒的極限,如果薛鈞良以仁德的姿态向他們示好,百姓和将士們心思都是簡單的,不可能不歸順。
而滕雲正是這麽想的,一千訓練有素的衛兵前去修廟,再加上薛鈞良的聖旨,不用大動幹戈的打仗,也不會驚擾百姓,說不定百姓感激還會來投軍,這樣一來也擴充了兵力,難怪他如此勝券在握。
滕雲一刻也沒耽誤,奉王不日來襲誰也說不準,即使他身上還帶着傷,還是立馬就帶着兵丁動身了,一切早點解決,他也想早一點抽身,這麽多事情都經歷,滕雲始終會累,再也說不清誰是誰非了。
薛鈞良修書讓當地官員幫助修廟,這勢頭自然弄得越大越壯觀越好,讓所有滕國人都知道,他能為滕國的先皇修廟,他薛鈞良也是容人之悲!
薛鈞良寫好書信,就讓人快馬加鞭的帶過去,随即嘆了口氣,他心裏有諸多不解,能想出這樣不動幹戈的計策的人,為何會愣頭愣腦的去燒雲鳳宮?
他實在想不明白,就算這個人和皇後有仇,也不會聽信滕淺衣的指使,就去放火,還是親自放火,被薛後陽逮了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