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勢已去
因為薛鈞良禦駕親征的緣故,奉軍不敢貿然進攻,薛奉兩國實力相當,就看誰的士氣更足,哪邊能堅持到最後了。
奉國不敢進攻,這讓滕雲抽工夫把傷給養好了,而且薛鈞良也圓滿了自己想在軍營裏來一次的願望,因為擔心滕雲的傷勢,而且這是陣前,随時有可能被偷襲,薛鈞良還算是有輕重的,再沒有動手動腳。
滕雲的習慣是每日去陣前巡視一番,自從負傷以來,就由趙統代勞,看看敵軍有沒有異動。
既然已經決定要将齊梓結的軍隊引到洺水北岸來,大家已經開始陸續着手準備了,軍營肯定要重新安劄,目前的營寨需要謄空,作為幌子吸引齊梓結的注意。
滕雲和部将們研究了北岸的地形,決定把軍營紮在靠西的地方,因為要與東面的正安軍呼應,所以把營寨一字排開,既可以迷惑敵人,也可以有效的攔截敵軍前進。
與此同時滕雲又派人往正安,通知滕信和何氏三兄弟,讓他們暗中調齊兵馬,準備和洺水大軍前後堵截奉軍。
趙戮身在望江坡,守住了洺水下游的豁口,即使奉軍逃脫到望江坡,也能被趙戮的兵馬在山上發現。
而上游的薛钰聽說了滕南侯的計策,也要舉軍攔截奉軍的後路,郎靖卻攔住薛钰,道:“主公何必去多此一舉,奉軍只要一上北岸,那麽就是三面被圍,身後臨水,已經是死棋,如果主公趁這時候調遣兵馬過河,給奉軍後援迎面痛擊,想必效果更好。”
薛钰聽他說得有道理,郎靖又道:“齊梓結用兵小心謹慎,必然會死保洺水,而正是因為他的小心謹慎,在洺水投注了太多兵力,奉國腹地空虛,只要主公兵馬充足,一定可以直取腹地,如果主公第一個攻破皇城,擒住奉王的話,薛王不會不領主公的情。”
薛钰此時眼睛都亮了,笑道:“就按你說的辦了。”
郎靖應聲,轉身出了門,去吩咐點兵,薛钰雖然覺得高興,終于可以讓薛鈞良看看自己的能耐了,只是這奉國腹地薛軍并不熟悉,而且把兵馬調走,誰來守城,這也是問題。這些問題對于粗心大意的薛钰來說自然忘記考慮,身為食客,郎靖當然要一一為他想清楚。
探子回報薛钰,說奉軍似乎已有動靜,這幾天可能就會進攻,這讓薛钰異常的興奮,只要奉軍進攻洺水,那麽自己就可以趁亂讓士兵渡過洺水去擒住奉王。
夜深了,因為小郡臨着水,夜裏有些發涼,薛钰興奮的睡不着覺,就披上衣服起來,準備去外面走走。
在院子裏跺了幾圈,只要想到自己可以立功,讓薛鈞良刮目想看,他就幾乎坐不住,擡頭看到院子的書房裏亮着燈,薛钰有些疑惑,還以為進了內賊。
他屏住呼吸走過去,書房并不大,能看到映在窗戶上的人影,薛钰再熟悉不過這個人,自然一眼就認出來了,他推開們,郎靖聞聲擡頭看過去,倆人的目光正好撞在一起。
郎靖趕緊起身道:“主公怎麽還未休息?”
Advertisement
薛钰瞧了他一眼,衣衫整齊,桌案上攤着大小的公文,和寫寫畫畫的地圖,一看就是還沒有準備休息,不像自己是睡不着。
薛钰道:“這麽晚了,你在看什麽?”
郎靖道:“在看奉國的地勢圖。”
薛钰道:“哦?看來你是不放心。”
“确實如此。”郎靖忽然笑了一下,道:“奉國多雨,是陰濕天氣,士兵到了奉國境內,很可能水土不服無法打仗,這一點,主公有想過麽?彭郡是要塞,奉軍很可能再次攻打,冒然把兵馬調走,誰來守城,這一點,主公有想過麽?調兵遣将需要暗中操作,不能讓奉軍看出馬腳,如果透露了馬腳,很可能引得洺水兵敗垂成,這一點,主公有想過麽?”
他沒說一句,薛钰的臉色就陰沉一點,最後一句說完,薛钰冷笑了一聲,道:“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不是你提出來的計策麽。”
郎靖道:“是郎某提出來的,所以郎某在為主公準備。”
薛钰不說話,郎靖又道:“想必這些主公都沒想過,郎靖有一句話一直很想說,只是怕觸了主公不喜歡聽……主公不适合做君王,您考慮的并不全面。”
薛钰瞪了他一眼,道:“那你考慮的這麽全面,是不是要奪宮啊?”
郎靖笑道:“主公說笑話了,郎靖生來沒有這般志向,況且郎靖是勞累命,只能做佞臣。”
薛钰頭一次見他連着笑了兩次,平日裏的郎靖雖然恭謹,對自己的話言聽即從,但是從來不茍言笑,無論是誰的面子也會給。
郎靖道:“主公請回罷,這幾日就要調兵,早些休息才是。”
薛钰道:“我去休息,讓一個食客看地圖看兵書,你是讓我遺臭萬年麽?”
“郎靖自然不敢有這樣的心思……郎靖希望主公好還來不及。”
“馬屁就不要拍了,廢話也不用多說,你剛才說的三條,可有想到對策了麽?”
薛钰一邊說,一邊關上門,擡步走到桌案前坐下來,翻看其郎靖勾畫的文書。
齊梓結聽到滕南侯痊愈的消息,心裏本身起疑,如果是真的好了,怎麽可能這麽大張旗鼓的宣揚,恐怕是有詐,或許是薛王讓人可以散播的消息,為了穩定軍心。
這樣一想,說不定薛國大都督已經命不久矣。
齊梓結小心謹慎,怎麽可能憑臆斷就惘然出兵,滕雲讓手下的人偷偷過河,去收買了奉國軍前的一個小文書,文書貪財,就給了他好多銀兩,讓他告訴齊梓結,據聽說滕南侯的傷勢惡化,已經無法挽回了。
齊梓結心中大喜過望,于是就相信了,召集将士們開始商讨進軍的事情。
奉國将士認為洺水是他們的優勢,雖然洺水的上游在薛國境內,但是薛國腹地沒有大的江河,不能練習水軍,沒有進行過操練的部隊不習慣水戰,到了船上就如同不會走路的孩童,無法打仗。
所以就要利用這一點,讓戰線保持在洺水之上。
洺水陰雨了兩天,有些霧氣,這樣的天氣不适合水戰,但是奉軍的探子回報,說薛王讓薛軍沿着洺水一字排開,每十裏一紮寨,戰線拉得很長。
齊梓結認為一定是敵方突然換了主帥的緣故,這些時日與滕雲交戰,深知道滕雲是個難以對付的強手,而現在,不管是滕雲真的重傷換了主帥,還是薛王到來獨斷專權,反正這種紮營的陣勢是兵家大忌,不趁這時候進軍,難道要等着薛國把營寨換了再戰麽。
滕雲就知道齊梓結看到薛國的布防一定會急不可耐的進攻,讓将士們做好了準備,無論白天晚上哨塔都随時監視着洺水。
大霧還沒有散去,齊梓結覺得這也算是個有利條件,可以趁着霧大看不清楚,暗中偷襲薛軍。
哨兵來報,洺水上似乎有船駛來,滕雲等的就是這一刻,立馬讓人迎戰。
薛鈞良自然不能上洺水,滕雲點了一隊人馬跟随薛鈞良,保護聖駕,就帶着大隊走了。
薛鈞良親自登上哨塔,了望洺水的戰況。
洺水上霧氣不散,齊梓結剛開始躊躇滿志,此時也有些心裏沒地兒,但是很快的,就看到了迎戰的薛軍。
薛軍的大船橫着一字排開,仿佛要攔住奉軍的去路,看上去士氣不凡,但是齊梓結看在眼裏卻一陣大喜。
薛軍這麽排列,豈不是讓自己安排弓弩手去射他們麽?靶心如此之廣,就算霧大看不清楚,射中的幾率也不小。
齊梓結當下安排了弓弩手,一聲令下朝薛鈞良射箭。
滕雲這邊早有準備,他吩咐趙統為每條船做棚子,箭射過來自然射不到人,頂多紮在棚子上。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的時間,薛軍大船上已經紮成了篩子眼,滕雲讓趙統擂鼓,讓士兵裝作混亂的模樣,似乎是在混亂中準備進軍。
這時候兩面的船只差不多也靠在了一起,趙統拎上長槍,單槍匹馬就去出戰。
齊梓結見敵方有大将叫陣,就命人迎戰,沒想到是趙統,沒幾個回合就被趙統殺退,奉軍又派人迎戰,薛軍依然混亂不堪。
再殺了一名奉國大将,趙統覺得也差不多了,就裝作體力不支,開始手腳不聽使喚,齊梓結見狀大喜,仍然派人迎戰,趙統躲刀的時候往旁邊一撲,腳底上踉跄,“噗通”一聲竟然墜下水去。
滕雲在船上看到那邊的情況,讓士兵繼續擂鼓,霧氣不散,齊梓結雖然知道打退了趙統,但仍然不敢進軍,只有繼續放箭,混亂中忽聽薛軍有人大喊。
齊梓結派人去聽,回報說,薛國主帥中箭了!
齊梓結當下登上船頭親自去看,雖然霧大,但是能隐約看到薛軍大船上一片混亂,逃的逃跑的跑。
這下子奉軍終于放下心來,讓舵手撐起帆來,往洺水北岸進發。
滕雲自然沒有中箭,只是裝裝樣子罷了,見敵方過來,就讓部下只許敗不許勝,一路往北邊打邊逃,齊梓結不疑有他,費了半天勁,終于把這條大魚釣到了北岸上。
上了北岸,薛軍紛紛從船上“逃竄”下來,一路往西逃去。
齊梓結暗想道,西面是鵬郡,薛兵一定是想逃到鵬郡請求支援,必須要及時攔截他們。
奉軍有齊梓結帶領着一路追趕敗兵,薛鈞良站在哨塔上,看得一清二楚,營寨早就準備好了回擊的軍隊。
齊梓結正追趕敗兵,忽聽鼓聲大震,從西面沖出一只軍來,少說也有兩三千兵馬,奉軍方下了船,大多沒有坐騎,被迎頭圍攻,吓得轉身就逃。
齊梓結這才明白,原來是中了埋伏,帶着一隊精銳騎兵趕緊往回退去,退到船邊上卻見大火沖天,趙統在水裏憋足了氣,偷偷摸上了奉船,放了一把火,把他們的船只都給燒了個精光。
沒有船只不能渡河,奉軍紛紛往東逃去。
以滕信為先鋒的正安軍率領五千兵馬早已埋伏好,只等奉軍敗逃而來,果不其然,奉軍被埋伏在東面道上的正安軍殺了個措手不及。
最後只剩下齊梓結帶着三十多騎突破了滕信的包圍,往東而去,洺水攔路不能回到奉國,只能順着洺水而下,卻又遭到何氏三兄弟的後軍包圍,三十多騎人馬怎麽可能和三千人馬對戰,何氏三兄弟不費吹灰之力就生擒了齊梓結。
滕雲帶着部隊和薛鈞良彙合,讓将士們把俘虜綁了,帶回營寨去,剛想要提審齊梓結,就聽趙統道:“将軍!哨兵發現有一隊人渡過了洺水,往奉國內地去了。”
滕雲一驚,道:“哪來的兵馬?”
趙統道:“不像是奉國的兵馬,據禀報是鎮疆侯的大軍。”
薛鈞良道:“薛钰的大軍,多少人?”
趙統道:“人數不少,但是洺水上霧大,很難看清具體情況,少則有七八千。”
滕雲道:“陛下,事不宜遲,末将請命支援鎮疆侯。”
薛鈞良道:“不用着急,薛钰雖然做事不分輕重,但是這麽多人馬悄然渡河,一定是郎靖的傑作,有郎靖在,想必已經想到了完全的方法。”
他說着頓了一下,道:“趙統,你點三隊五千軍從三面渡河,包抄皇城,再找人快馬通知趙戮,守住望江坡,這個地方山險,如果有人想要逃脫,肯定會選擇從這裏走。”
薛軍過河之後勢如破竹,洺水就是奉國的保命符,雖然洺水之後奉國也有大部分布防,但是洺水的失利消弱了奉軍的士氣,一個月之內三十多處城池不戰而降。
滕雲帶一萬五兵馬,趙統帶一萬五兵馬,薛鈞良親自帶兩萬兵馬,還有薛钰之前先鋒的一萬兵馬,從四面縮小包圍,一步步緊逼奉國皇城。
呂世臣自從兵敗之後就回了朝廷,起初奉軍不讓重用呂世臣,只是後來洺水失陷,衆人人心惶惶,投降派日益見多,呂世臣反而成了主戰派的代表。
朝中有想要投降的人,被奉洺殺了兩個,就再也沒人敢說投降,只不過奉國大勢已去,縱使沒人敢說,衆人心裏也不免心灰意冷,有好多人卷財逃跑。
薛鈞良雖然不齒這樣的投奔過來的人,但是大敵當前,也只能做寬宏大量的氣度,用好酒好菜款待他們。
經過這些事情,薛鈞良的名聲已經傳到了奉國的朝廷上,都說薛王寬宏大量又不失威嚴,卷財投降的人就更多,第二個月下來,薛軍竟然沒有打過一個敗仗,直取皇城。
薛鈞良包圍了皇城,騎着馬,親自到陣前,奉軍聽說這就是薛王,趕緊讓人射箭,只不過薛鈞良身邊有滕雲滕信何氏兄弟和趙統,怎麽可能讓薛鈞良有閃失,一連守了一天一夜的城,薛鈞良竟然安然無恙。
呂世臣勸奉洺出皇城往北退去,奉洺不肯,要誓死守城。
呂世臣跪下來磕頭道:“奉王難道還看不出來麽!如果您不走,您朝上的官員們,恐怕就要綁了您,前去獻祭投降了!”
奉洺沒說話,呂世臣又道:“微臣不怕死,只是怕死在自己人手裏。”
奉洺終于有些動容,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禁不住苦笑一聲,才不到三個月,整個奉國就快要淪陷了。
呂世臣調足了一隊親兵,護送奉洺出城,這個時候皇城已經快要守不住了,薛鈞良采取了火攻方法,城牆邊上燒起火來,城裏軍民打亂,紛紛往外沖去。
呂世臣就趁機批了奉洺的外衣,從南門沖出,一路往南而去,有将士看到“奉王”,自然派人去追,而奉洺則和親兵出了北門,往洺水下游去了。
薛鈞良自然沒有中計,桃花潭附近已經安設了伏兵,奉國的親兵保護奉洺一路沖突,桃花潭地勢難走,奉軍又被沖散,最後零零星星只有一二十人,走不到十裏又遇到埋伏。
奉洺心裏早就報了必死的決心,只是沒想到最後危難之時,朝中竟然只剩下了呂世臣,和他出生入死的也只有一隊親兵。
奉洺和親兵走散,前面望眼而去全是桃花,想必已經到了桃花潭,奉洺不止人累,馬也累的摔倒,将他折了下來。
奉洺從地上爬起來,怔怔的看着桃花潭,他第一次見到趙戮的時候,就在這裏附近,因為那時候還小,身量也不高,被人追殺,他就躲在桃花潭的蘆草裏,白日蘆草被日曬會有毒氣,奉洺就暈倒在了潭水裏。
還是被趙戮的爹娘救了回去,這才認識了趙戮。
奉洺喉頭滾動了一下,他看不到自己的面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哭還是在笑,妄稱強國,卻連薛鈞良的一半也不如。
奉洺一步步走向潭水,蘆草能沒到他的胸口,伸手摸了摸蘆草,他放低了身子,矮身坐在了蘆草裏。
趙戮接到邸報,說奉王帶着一隊親兵往望江坡逃去,趙戮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要和奉洺刀鋒相見,自己願意守望江坡,也是想要把住奉洺最後的命門,說不準,說不準自己一個不落忍,就會放了那個人。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等他領兵到桃花潭準備刀鋒相見的時候,竟然看到奉洺撲倒在桃花潭的蘆草從裏,已經沒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