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趙瑗

府中下人都知道蕭山是趙瑗的貴客,見到了也并不阻攔,且秀王府不比京城,書房外也無人看守,只有一個老仆在房中伺候。

蕭山走到房門口的時候,看見書房門并未關上,裏面的燭光漏出房外,淡淡的黃色光芒讓人感覺十分的溫馨。趙瑗坐在黑漆雕花的書桌後,懷裏抱着兒子,正在握着趙愉的手,一筆一劃的教他寫字。

趙愉今年不過兩歲,卻十分的聰慧,他很不老實,在趙瑗的懷中扭來扭曲,趙瑗也不生氣,只是對他微笑,目光中流露出蕭山從未見過的寵溺之色。

蕭山在門口靜靜的站着,因為是黑夜,也并未被人發覺,他看到趙瑗臉上露出的幸福微笑,歷史上趙瑗的結局便跳入了他的腦海中。

趙瑗應該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命運如何不清楚,但次子十分愚笨,幼子早夭,趙瑗的皇位是傳給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宋光宗。

北伐失敗後,趙瑗也心灰意冷,做了十多年的皇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便退位當了太上皇,将皇位傳給了第三個兒子光宗。

光宗非常不孝,幾乎很少去看趙瑗,在群臣的上表請求中,他也依舊拒絕去探望父親。

趙瑗的晚年生活過的非常凄涼,他曾經登高而望,看見街頭有小兒游戲叫“趙官家”,趙瑗曾嘆道:老朽呼之尚且不止,爾等即便再高聲些,又怎能見到?

他死後甚至光宗拒絕參加他的喪禮,挺屍三日無人理會,還是年歲已高的吳太後出面,才将其安葬。

蕭山想到這些事情,在看到現在房中的趙瑗。

趙瑗現在還十分的年輕,臉上沒有一絲皺紋,嘴角帶着寵溺愛憐的笑容,正一筆一劃的教兒子寫字。他依舊還是那個有着雄心抱負的帝王,尚且沒有成為心灰意冷幽居深宮的孤家寡人。

蕭山覺得自己的心一陣陣的發緊,他一直以來,都把趙瑗當做一個可以投資的政治資本,即便是在對趙瑗有些心動之後,這種想法都從未消失過。

他往日極力的朝趙瑗靠攏,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趙瑗以後會當皇帝,有機會改變南宋乃至整個民族的命運。

可是現在,蕭山竟然覺得,若是趙瑗能夠一直這樣幸福安寧的生活,不當皇帝也沒什麽。或者說,蕭山寧願他能夠這樣幸福的活到八十歲,也不願他成為皇帝以後,面對歷史上曾經的命運。

在這一刻,蕭山發覺自己在心疼趙瑗。

蕭山默默的轉身,他發現自己根本不用去解釋任何事情,因為,那些解釋最終會變成掩飾。或許就這樣才是最好的,自己失去了趙瑗這個可靠的盟友,卻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業。

蕭山朝着黑暗中走去,卻沒想到身後響起了趙瑗的聲音:“在外面站了大半天,怎麽不進來就走了?”

蕭山猛然回過頭,看見趙瑗已經擡頭,坐在書案後靜靜的看着自己。

蕭山道:“本來是有些事情想說,但……後來想通了,覺得沒什麽要說的。”

趙瑗低下頭,淡淡的哦了一聲,繼續教兒子寫字。

趙愉卻扭着屁股從趙瑗的腿上爬了下來,跑出門去,拉着蕭山,道:“蕭叔叔,陪我玩兒!”

蕭山有些為難的看着這個小屁孩兒,正在想怎麽拒絕的時候,趙瑗身邊的老仆走了過來,将趙愉抱走了。

書房中僅剩下趙瑗一人,蕭山站在門外,想要離去,但一雙腳就好像灌了鐵鉛一般,根本挪不動半步。

趙瑗也沒理他,自顧自的練字。

蕭山在原地站了半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走入書房。他見到趙瑗寫的正是一篇《洛神賦》,筆法蒼勁,剛健有力。

蕭山道:“殿下的字寫的好!”

趙瑗依舊沒有說話,蕭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只是靜靜的站在一旁。

一陣風吹過,趙瑗案頭的蠟燭晃了一晃,蕭山見書案邊放得有剪燭芯的剪刀,便拿起來默默的剪燈芯。

房中燈光忽明忽滅,趙瑗忽然道:“你的事情,我已經聽彬甫說了。缺軍費的話,我沒法幫忙!”

蕭山忙道:“不敢勞煩殿下,我也跟大哥說過不要多事,沒想到他還是說了。”

趙瑗放下筆,過了一會兒,道:“你為什麽要私自收下那些俘虜?”

蕭山沒有回頭看趙瑗,他的目光落在遠處的黑暗中:“我知道就在不遠的将來,宋金必有一戰。我只是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稍稍改變點什麽。”

趙瑗道:“沒用的。一千人,改變不了什麽!”

蕭山扭頭,盯着趙瑗,神色肅然:“我們老家有句話,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千人雖然少,現在看起來的确不能改變什麽,但它會發展壯大,将來一定會有用。現在是一千人,将來可以變成一萬,十萬,百萬!我朝軍隊是個什麽樣子,殿下也看到了,我想要将其徹底改編,讓其成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鐵軍!”

趙瑗道:“那你的打算呢?你現在連自己的性命都不敢随便透露,有了戰功也不敢領,一千人尚且難以解決,還談什麽将來?”

蕭山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秦桧在時,他的确沒有辦法發展擴大,但是等他一死,必然自己能夠重見天日,現在的一千人,不過用來試行自己的想法,如果可行,等到将來必然能夠全面推廣。但他說道自己準備等趙瑗登基的時候,忽然止住了話頭。

他一直以來的打算,就是在趙瑗登基後自己能夠大展身手,但現在,他卻似乎并不那麽熱切的希望趙瑗能夠登基了。

趙瑗一直在靜靜的聽着,蕭山忽然住口,半晌不說話,趙瑗問道:“後面呢?怎麽不說了?”

蕭山看了趙瑗一眼,随即将目光移向別處,道:“後面沒有了……殿下早些歇息吧。”

趙瑗也沒說話,兩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趙瑗才忽然開口:“你知道官家為什麽忽然把愉兒送回來麽?”

蕭山搖頭,趙瑗道:“史師傅托人告訴我,官家十分喜歡愉兒,秦桧害怕官家看到愉兒就想起我來,所以才将慫恿吳皇後,兩人一起勸說官家,将愉兒送來。現在已經過了四個多月了。我剛剛收到最新的消息,官家準備立恩平郡王為皇子。”

蕭山知道恩平郡王就是趙琢,吳皇後的養子。歷史上這位恩平郡王最終并沒有被立為皇子,但如果這是真的,趙瑗會在秀州,平靜的過完他的一生。

蕭山道:“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趙瑗靜靜的看着蕭山,語氣平靜:“你希望事情怎麽發展?”

蕭山有些舍不得挪開自己的目光,趙瑗的神情溫和,眼神非常的溫柔,但他知道那只是假象,如果自己有半點逾越,對方必然會翻臉。

但最終,他還是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我希望,殿下一直幸福快樂,做一個普通人……”

趙瑗呵的笑了一笑,這個笑容讓蕭山不止一次的想将他按在身下。

“但我并不想!事已至此,我不想再呆在秀州了。”

蕭山說不出話來,趙瑗道:“并非貪戀權位,我想要奮起一搏!做個太平王爺固然人人羨慕,但這不是我的志向。”

蕭山的心中十分糾結,他看到趙瑗的眼神中閃耀着進取的光芒,但也看到了其當上皇帝之後歷史上的命運。之前蕭山對于趙瑗的命運想的很少,他更多的是想要自己建功立業。但現在,他忽然有了一絲害怕,害怕自己的能力無法改變歷史,害怕趙瑗最後還是會孤寂的死在深宮之中。

蕭山道:“殿下的志向,是什麽?”

趙瑗道:“我曾經說過的,雖然過了這麽多年,但也一直沒有變過。男兒在世,當掃平天下,一雪前恥!”

蕭山看着趙瑗,現在兩人隔得更近,他發現趙瑗的确瘦了很多,或許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吧,他在心中揣測。歷史尚未發生,或許可以改變,但眼前的趙瑗,若是連試一試的機會都沒有,定然會更加的寡歡。

蕭山道:“殿下的确說過。我也沒什麽好建議的,如果殿下想要掃平天下,一雪前恥,僅僅就這樣回到京城,是不夠的!”

趙瑗微微挑眉,示意蕭山說下去,蕭山道:“要及早的,除掉秦桧!”他記得,歷史上秦桧當了将近二十年的宰相,而現在,才是秦桧當宰相的第八年。

趙瑗北伐的失敗,并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在于趙瑗登基後,接手的是一個奇爛無比的攤子,宋朝不論是國力還是軍隊,都和金國相差很多,可以說那次失敗是必然。如果想要扭轉,秦桧必須早死,趙構,也必須早早的下臺!

蕭山說出這句話後,心中一下子變得輕松了不少。

趙瑗卻根本不知道蕭山在想些什麽,他只是看着蕭山微微笑了笑,道:“彬甫說,你缺軍費,準備讓秦老爹出海做生意?”

蕭山道:“是的,我這次過來,也就是為了這件事情。他大概過個三四天就要出海了,但也沒什麽好東西能夠弄出去,正在為這個事情發愁,我打算會鎮江府看看能不能弄到些茶葉瓷器什麽的。”蕭山見到趙瑗家裏并不奢華,仆傭都十分的樸素,根本沒打算找他借錢,所以說出來的時候也沒什麽顧忌。

趙瑗卻道:“我本是不太贊成你養私兵的……”

蕭山忙道:“不是私兵,我也沒打算養多長時間,再說也養不起,能夠支持個幾年就好。”

趙瑗用一種無奈的眼神看着蕭山,這種眼神讓蕭山的心立刻化為了一灘水。

趙瑗道:“你聽我把話說完,出海貿易,雖然很辛苦,但風險小,獲利高,也是條不錯的路子。我府上有些東西,留着也沒用,不如先借給你充作軍費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