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夏牡丹此刻已經是太後了,她看着穿着華美服裝,眼睜睜看着齊寒不懂規矩的和她,和小皇帝一桌吃飯,她的心裏覺得不舒服。

夏牡丹心裏不舒服,自然也就不給齊寒什麽好臉色看,她也不是十分确定齊承恩的親爹是誰,不過齊承恩只能是先皇的骨肉。

而她和齊寒,命運使然,陰差陽錯,今生也絕無在一起的可能。

“王爺倒是來的勤快。”夏牡丹出口諷刺道。

“這道紅燒乳鴿不錯,臣記得太後未出閣時,最喜歡了,太後娘娘多用一些。”攝政王直接夾了一筷子肉,放到了太後的碗裏。

攝政王給太後夾了一筷子肉後,滿意的看到了太後臉上震怒的神色,攝政王嘴角泛起一個笑容,心情更加愉快了。

他又夾了一筷子肉,貼着太後的耳邊說道:“現在屋子裏這麽多人,娘娘應該不希望明天傳出攝政王與太後不睦的消息來吧?”

太後聞言,終究是壓着火氣把該吃的全都吃了,她低聲道:“本宮不願意傳出這種消息,但是攝政王也要注意身份,不要逾越了才是。”

太後話剛說完,攝政王明晃晃的給小皇帝夾了豬蹄髈,道:“陛下多用一些。”

說完,還擡頭挑釁的看着太後,太後看着一桌子飯菜,心裏堵的咽不下去東西。

剛剛重生的小皇帝就沒有這麽複雜的心思了,在他眼裏,爹爹為了母後和他,願意永遠當攝政王,還為了救他死了,這肯定是真愛啊。

攝政王死後,母後把自己關在佛堂,再也不去管外面的一切,後來才知道,母後在佛堂立了一塊攝政王的牌位,守喪七年,這七年裏,穿粗布衣服,頓頓食素,想必心裏也是有攝政王的。

小皇帝重生就知道他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天子,不需要勾心鬥角,就有親爹把皇位送到了他的手上,因此這個時候,他全當爹娘在打情罵俏,他安安靜靜吃飯就行。

“陛下今天怎麽這麽安靜?”太後看到小皇帝一直沒有說話,關心的問道,如果是從前,小皇帝早就鬧起來了。

“好吃。”小皇帝啃着豬蹄髈啃的滿手是油,含糊不清的說道。

“陛下再嘗一嘗辣子雞。”攝政王看到小皇帝吃了他親手夾的菜,心裏沒來由的有了種滿足感,這就是養崽的快樂嗎?

Advertisement

嬌妻幼子,他齊寒苦苦追求半生才能追求到的東西,現在總算是有了。

小皇帝好不容易才有的重生機會,他最後悔的就是和攝政王親爹對着幹,現在重生有了補償的機會,肯定是攝政王說啥是啥,喂啥吃啥。

兩個人一個夾,一個吃,場面是難得一見的和諧,直到小皇帝打了個飽嗝,道:“朕吃飽了。”才停了下來。

攝政王還沒喂夠,稍微有一點點的遺憾,不過想着來日方長,也就不再糾結了。

倒是太後,她在桌子上拼命給兒子使臉色,結果這個憨兒子,吃了一盤一盤又一盤,從前和攝政王同桌都吃不下幾口的人,這一頓居然吃了将近一個時辰。

現在小皇帝終于吃飽了,太後松了口氣:“陛下先去床上睡午覺,等下午再去聽太傅講課。”

小皇帝雖然不困,但是他知道要給爹爹娘親留下相處的時間,因此乖乖去睡覺。

小皇帝離開之後,太後的臉色徹底沉了下去:“都退下。”

“牡丹要他們退下,是要和我行周公之禮嗎?”攝政王見四下無人,一把摟住太後的腰,格外親昵的說道。

“放肆。”太後一把推開攝政王,臉上滿是怒火,“哀家是太後。”

夏牡丹臉上委屈,如果她這個時候只是個普普通通失去夫君的寡婦,她也不是不能和攝政王重新在一起。

可是她嫁的的一國之君,現在又是太後,如果她真的和攝政王糾纏不清,夏家的名聲怎麽辦?夏家未出閣的女兒如果嫁人,天下人又會如何評價夏家。

夏牡丹想到這裏,拒絕的心更加明顯了:“王爺,不管你心裏如何想,這輩子,我們只能是君臣。如果有來生,我會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娘娘與臣孕育一子,如今說與臣毫無關系,那就毫無關系了嗎?”攝政王冷笑着說道。

我都不知道孩子親爹是誰,你憑什麽那麽确定,直接跑來認兒子?太後在心裏吶喊,不過她僅存的理智告訴她,不能和攝政王說這樣的話,現在他們母子身家性命都握在攝政王手裏。

“王爺,你真的忍心讓陛下遭受朝野上下的非議嗎?”夏牡丹語氣悲痛,“我這輩子只有一個兒子,我只想和他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希望攝政王不要過于為難我們了。”

攝政王把夏牡丹抱在懷裏,柔聲道:“你是我的,兒子也是我的,我怎麽舍得讓你們遭受朝野上下的議論呢?”

“現在朝堂上被罵最多的是我,不是你們,你在臣子們心中是個軟弱無能的內宅婦人,小皇帝在臣子們心中是個有些可憐的傀儡皇帝,你放心,将來背千載罵名的是我,遺臭萬年的也是我。”攝政王說道。

攝政王看着夏牡丹掉下來的眼淚,親吻了她的額頭:“你放心,等咱們兒子長大成人了,我就退位,朝堂上的臣子們一看,好家夥,傀儡皇帝能把攝政王扳倒,肯定是個有本事的,這樣咱們兒子也能更好的親政。”

“你說的是真的?”夏牡丹眼中帶着眼淚,問道。

“當然是真的,我什麽時候騙過你。”攝政王連忙保證道。

夏牡丹聽到這話,這個問題才算過去了,她再次恢複到從前的端莊模樣上,說道:“你對陛下做什麽了?怎麽今天這麽聽你的話,你讓他吃什麽,他都不敢拒絕?”

“臣能對陛下做什麽?”攝政王反問道。

“不能最好,陛下就是陛下,就算他年紀小也是陛下,你可不能仗着他年紀小欺負他,否則我……”夏牡丹後面的話徹底沒有了,她能怎麽辦?

整個朝堂都被攝政王握在手裏,她一個什麽都沒有的後宮太後,又能做什麽?

“臣領旨。”攝政王微微躬身,說完這話,他起身,道,“娘娘如今應該滿意了吧?陛下畢竟是……”

“隔牆有耳,關于陛下的身世,王爺心裏知道即可,不必三番五次提出來,被人聽到,又是一樁麻煩事。”太後警告道。

攝政王聞言,伏低做小道:“臣不說了,陛下也該醒了,臣去看看陛下。”

太後看着這一幕,她差點被攝政王氣死,這都是些什麽人啊!

“娘娘,老爺已經到偏殿了。”侍女秋露見太後一直在傷春悲秋,不得不出言提醒道。

夏牡丹聞言,稍微變了變臉色:“哀家這便去。”

正殿到偏殿距離不遠,夏牡丹卻仿佛永遠都走不到盡頭,看着偏殿的大門,夏牡丹深呼一口氣,走了進去。

夏老爺是夏牡丹的父親,夏家世代以文人雅士自居,就算夏家有人入仕,那麽夏家也覺得自己是這烏煙瘴氣的泥石流裏的一股清流,誰也瞧不起,誰也瞧不上。

而這種特征在夏老爺身上表現的尤其明顯,先帝駕崩,登上皇位的并非幾個母族顯赫的皇子,而是剛出生的小皇子。

随着小皇子一天天長大,攝政王的心思,臣子們猜不到,也不敢去猜,但是朝野上下全都知道後宮太後與攝政王關系匪淺。

減減的,外面的流言越傳越離譜,夏老爺從前自诩清流中的清流,自然不願意背負這種罵名。

“老臣給太後請安。”夏老爺看到夏牡丹來了,硬邦邦的跪在了地上,語氣中的不快,是個人都能聽出來。

“父親請起。”夏牡丹說道,這也是一個麻煩事,私底下無人,父親還要和她行君臣大禮。

“老臣今日來見娘娘,是有一點不明,娘娘不應與攝政王如此親近,聽說今天攝政王還在娘娘的宮中用午膳,可有此事?”夏老爺越說越生氣。

夏牡丹心道,這後宮就是流言傳的快,她想了想,道:“确實是這樣,王爺輔導陛下讀書辛苦,哀家就留下攝政王公用午膳。”

“輔導陛下是為人臣子的本分,怎麽可以承受如此褒獎?”夏老爺越說越生氣,“陛下如今年齡尚小,若是将來他大了,知道攝政王意味着什麽,你又讓他如何對待攝政王,夏氏一族出名師,若是陛下真的卻良師,夏氏随便一個人拎出來都能勝任帝師,為何一定要用攝政王找來的老師?實在不行,還有我呢,我可以親自教導陛下,不讓陛下被奸佞小人蒙蔽雙眼。”

這也是夏老爺不高興的地方,陛下也是他的外孫,結果他這個當外公的根本就沒什麽機會見陛下。

陛下的衣食住行,教書先生,方方面面全都掌握在攝政王一個人的手裏,他們這些人就算是想找機會接近陛下,都沒有機會。

夏牡丹聽着父親的埋怨,她道:“父親來這裏,就是來怨哀家的?”

夏老爺聞言,嘆了口氣:“都是我沒有用,如果我有用,朝堂也不會讓攝政王一個人把持,只手遮天了。”

“哀家和陛下在宮中很好,并未受任何委屈,請父親不要挂懷。”看着父親滿頭的白發,夏牡丹也有些心軟了。

“臣是怕攝政王真的要把陛下養成傀儡,這樣一來,夏氏就成了千古罪人。”夏老爺感嘆一番後,道:“陛下如今也到了選伴讀的年紀,老臣希望,陛下身邊有兩個伴讀是出自夏家。不圖陛下真能和夏氏一條心,至少不能任由攝政王擺布下去。”

“哀家替陛下答應了。”太後說道,她姓夏,她不但要扶持好陛下拿回權力,還要為夏氏的後路着想,想着攝政王近些年來的所作所為,太後提醒道:“攝政王權傾朝野,請父親不要與他正面對抗。”

“他權傾朝野,臣如何避免與他正面對抗,就算是要告老還鄉,也要等陛下長大成人,順利拿回權力才行。”夏老爺直接說道,他才不怕攝政王呢。

太後看着不聽勸的親爹,心裏除了無奈還是無奈,現在陛下沒有長大,朝堂上的臣子們全都處于裝鹌鹑的狀态,只有她親爹,沒事就來怼攝政王兩句,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對攝政王有意見,她都擔心有一天攝政王沒有耐心,把她爹拖出去斬了。

然而夏老爺不管這些,不僅自己和攝政王作對,還要送進去兩個伴讀給攝政王添堵,太後看着這一幕,有些無奈道:“您忘了當初您被陷害入獄時,是誰把你救出來的嗎?”

“是皇上明察秋毫,大理寺辦案厲害,與攝政王有什麽關系?沒他吩咐,大理寺還不查案子了?”夏老爺說道。

他身正不怕影子斜,沒做過的事,愛怎麽查怎麽查,用不着攝政王幫他打招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