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慶瘋了
系統一提醒,李餘立馬想起這段劇情她在書裏看到過——
東宮目前是皇長孫的住所,因為太子早逝,皇帝心中悲痛,不想面對和太子長相相似的皇長孫,所以刻意将其冷落,導致皇長孫在宮裏過得十分透明。
男主林之宴為了把年幼的皇長孫扶上皇位當傀儡,設計讓皇長孫多次遇險,好叫皇帝注意到這個被他刻意遺忘的孩子,并通過賣慘把皇長孫的劣勢轉換成了優勢。
書裏特意提過,皇後身為繼後,娘家雖然厲害,但她本身腦子不行,對不是她生的皇子公主連表面慈愛都不肯裝。早逝的太子非她所出,太子的兒子皇長孫也和她沒有血緣關系,按說她不至于因為東宮失火就失态成這樣,偏偏她有個兒子,排行十三,和皇長孫差不多大。
東宮起火的時候,十三皇子正好就去了東宮找皇長孫“玩”,這才是皇後肝膽俱裂的真正原因。
皇後篤定是李餘放的火,把李餘一塊帶去了兵荒馬亂的東宮。
一行人趕到時,東宮的火還在燒,聽聞皇長孫與十三皇子還在裏面,皇後不要命似的想往裏走,被身邊的嬷嬷合力拉住。
四周宮女太監侍衛打水滅火,人群往來沖撞,誰也顧不上誰,場面非常混亂。
李餘這邊沒了人看管,她盯着大火問系統:“我現在進去救人,不算自殺吧?”
系統:【……】
你是想救人還是想回家你自己心裏沒點數嗎?
李餘不僅沒數,還覺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擠開人群便往火場裏面沖。
她記得系統的“自殺禁止條例”,因此她瘋狂催眠自己:我不是自殺我不是自殺我不是自殺,我是要救人我是要救人我是要救人。
可惜功力不夠,沖進火海後她感覺不到絲毫熱度,披散的長發和寬大的衣擺更沒有半點要燒起來的跡象。
四周的一切對她而言就像是戴上了VR眼鏡,明明置身其中,卻沒有半點實感。
系統勸她:【宿主大人,放棄吧。】
Advertisement
李餘沒聽,繼續往裏面走。
耳邊的呼喊與喧鬧漸漸變成熱浪翻湧的呼嘯聲,明亮的火光幾乎刺瞎她的眼睛,可她沒有閉上眼,反而為了進一步催眠自己,開始東張西望四處翻找,假裝自己進來就是為了救人。
不曾想還真叫她找到了皇長孫與十三皇子——那兩個看起來不過七八歲的小孩就藏在靠牆的櫃子裏,傻乎乎地以為用櫃門就能抵擋住熊熊燃燒的大火。
“皇姐!”
“姑姑!”
李餘:“……”
如果沒見到他們,李餘能把“十三皇子”和“皇長孫”都當成紙片人,是死是活都和她沒關系,可當這兩個活生生的小孩出現在她面前,她沒辦法視而不見。
誰讓她就是個普通人呢,她不能忍受這個不屬于自己的世界,也沒法狠到為了回家而對兩個小孩見死不救。
感受到灼熱的瞬間,李餘知道自己已經做出了決定。
——先救人,說不定救人途中她能得償所願死一死。
李餘把兩個小孩從櫃子裏拉出來,帶着他們順着來時的路往回走。
這個過程可比她進來那會兒艱難多了,極致的高溫讓她幾乎睜不開眼睛,而且每一次呼吸都會吸進濃煙,難受到像是要把她的肺部給灼爛一般。
手邊沒有濕抹布,她只能壓着兩個孩子讓他們彎下腰,避免吸入大量濃煙。
終于來到門口,外頭聚集了比之前還要多的人,李餘停下腳步,讓兩個孩子自己跑出去。
其中一個小孩跑到一半停下腳步,似乎是發現她沒跟上,便轉過頭來找她。
李餘不想給人小孩留下什麽心理陰影,直接就轉過了身。
也就在她轉身的同時,身後有人大喊她的封號:“安慶!!”
也不知道是誰喊的,李餘只當沒聽見,頭也不回地走進火海。
因是“自殺行為”,熱浪又一次離她而去,衣袖和頭發上的星火瞬間冷卻,吸進來的空氣也不再灼熱嗆鼻,不過她并未遺憾,因為她能感受到自己現在的身體情況有多糟糕,指不定馬上就要死了。就算死不成也沒關系,古人迷信,她在衆目睽睽之下走進火海,結果卻平安無事,皇帝肯定會把她當妖孽弄死。
不虧不虧。
李餘正想着,突然一股力道從腰間傳來,扯着她往後踉跄一步,接着一陣天旋地轉,她被人扛在肩上帶了出去。
身不由己的李餘想要掙脫那人,奈何手腳發軟無力,肚子還被對方的肩膀頂着,疼得她實在受不了,最後眼前一黑,暈死了過去。
……
琅嬛殿內,太醫在裏間為昏迷不醒的李餘看診,皇帝李熙坐在外間,神态晦澀難明。
東宮起火,他比皇後到的要晚一些,原以為自己會因這場大火再次失去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心中正覺悲恸,忽然看見兩個孩子安然無恙地從滾滾濃煙中跑了出來。
皇後喜極而泣,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小十三身上,只有李熙發現皇長孫停下腳步,回頭朝自己跑出來的方向望了一眼,像是在找什麽人。
李熙順着那方向看去,發現湧出濃煙的門口站着一個身穿紅衣長發披肩的女孩,正是被自己下旨禁足,不日便要遠嫁的女兒安慶。
他喊了一聲,可安慶卻像是沒聽到一般,轉身朝大火走去。
當時的他驚慌不已,來不及多想,等到安慶脫險,他才回過味來:安慶定是心中有恨,才會寧可以死違抗聖旨,也不願遠嫁和親。
對此李熙多少是有些惱怒的,所以即便安慶被人救回,李熙也沒馬上來看她。
直到李熙信重的海公公從琅嬛殿帶回來一個消息,這才讓李熙對安慶的感官發生變化——
安慶瘋了。
他的女兒,即将出嫁的和親公主,在宮裏禁足後得了瘋病,可他和皇後竟半點都不知情!
正值炎夏,李熙卻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
窗外烈陽當空,隐約能聽見棍子落在人身上的悶響。
過了許久,海公公微彎着腰快步入殿,身上雖是幹幹淨淨,但在行走間露出的鞋子上,赫然沾着一抹深色的血跡。
“陛下。”海公公止步于李熙跟前,細柔的嗓音頓挫分明,“審出來了,是掖庭令明全德。明全德先叫他們向安慶公主編造境外部族的不堪習俗,把公主生生給逼瘋後,明全德又假傳您的口谕,讓他們對外隐瞞此事。”
海公公口中的“他們”,正是琅嬛殿的宮女侍衛,他們以為隐瞞公主瘋掉是李熙的意思,海公公定然知情,于是在海公公問責他們看管不利時,他們才會把“公主已瘋,行事與常人不同”拿出來當托詞,求海公公饒他們一命。
李熙氣得臉色鐵青,怒摔茶盞,把殿內伺候的宮人吓得齊齊跪地。
海公公打小在李熙身邊伺候,見狀非但不怕,反而有些擔心:“陛下息怒,切莫氣壞了身子。”
李熙如何聽得進去,他對海公公道:“帶人去拿明全德,你親自去!”
海公公一愣,随即回神,領命而去。
沒了海公公,殿內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沒多久,皇後也來了琅嬛殿。
皇後聽說李餘瘋掉的事情,原本還不信,以為這是李餘逃避和親的手段,後來又想起李餘在鳳儀宮外的奇怪作态,這才有了猶疑,特地前來一探究竟。
卻不想這一來就撞到槍口上,被皇帝質問她是怎麽管理的後宮,竟連安慶瘋掉都不知道。
把一個瘋掉的公主送去和親那不叫和親,叫羞辱挑釁!
且他再怎麽厭棄安慶,安慶也是他的骨肉,有大祁給安慶做後盾,即便遠嫁也不怕被人欺負,但若真将瘋掉的安慶送去和親,那就是生生把安慶往死路上推!
指使明全德之人,其心可誅。對此毫不知情的皇後,亦是難辭其咎。
還有東宮走水一事,也算皇後管理不當,這麽數罪并罰下來,李熙直接奪了皇後的鳳印,還罰她閉門思過,禁足鳳儀宮。
這邊皇後領了罰,那邊太醫們輪番給李餘把完脈,共同商議定下診斷結果後,太醫院院正來向皇帝禀報李餘目前的身體情況。
李餘雖然在火場裏遛了一圈,但有“自殺禁止條例”在,她真正置身火海的時間只有把倆小孩從東宮帶出來那短短的幾十步路,除了吸入濃煙需喝藥調養上一段時日,其他并無大礙。
真正有大礙的地方,反而與東宮那場火無關——李餘不知什麽時候吃了什麽藥,傷到根基,日後恐怕無法生育。
一個沒有辦法生育,并且得了瘋病的和親公主……皇帝怒到極致,反而平靜下來。
事情到這一步,毫無疑問,定是朝中有人狼子野心,意圖破壞朝廷與境外部族的談和,在北境掀起戰火,從中牟利。
且那人定是深得他信任之人,才能如此手眼通天,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将安慶弄瘋。
李熙也是從腥風血雨中走過來的,論起疑心病他是比誰都重。
因而不過片刻,他便将往日信任的人納入了懷疑範圍之內。
随後海公公回來複命,說明全德自缢而亡,讓李熙本就不好的心情變得愈發糟糕。
海公公想為李熙分憂,便提議道:“陛下可要叫東平侯來?”
東平侯林之宴,李熙的親外甥,為人謙遜有禮,機智多謀,這幾年沒少為李熙分憂解難。
可這次提起東平侯,李熙卻無半點要把人召來的意思,反而沉下聲問:“安慶當初偷拿先太後的佛珠,可是為了陷害東平侯夫人?”
海公公心中一驚,知道李熙是懷疑起了東平侯,頓時有些後悔自己方才的提議,生怕自己因此被拖累。
幸好李熙還記得,李餘瘋掉一事是海公公禀報給他的,可以說海公公是目前為止最沒有嫌疑的人,是以皇帝非但不懷疑海公公,甚至還将此事全權交給了海公公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