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婚禮

老周叔家的豬養的也不錯, 尤其是要殺的兩頭,都養了三年了。不過他家的豬不是吃純糧食長大的,否則養三年那得多少錢啊。這邊人養豬, 舍得給豬吃純糧食的那就是趕着往高價上賣的,而且就算是吃飼料,要殺的頭一兩個月也是給吃糧食。

這樣就是為了讓豬的味道更好, 而且能多上膘。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就是,那時候地裏的莊稼都開始成熟收割了,所以去年的陳糧食拿出來給豬啊家家裏養的家畜吃一些是沒問題的。

老周叔家的這兩頭豬, 吃了三個月的糧食,膘肥體壯。

它們知道自己要被殺掉了,嗷嗷的掙紮, 叫聲極其響亮,而且力氣也很大,得三四個成年男人才能按得住。

老周叔的女婿吳德懷面色冷靜的走到放着豬的案板前, 拿出刀子直接紮了進去,手腕一轉,刀子就抽了出來, 全程不過幾秒鐘。

熱騰騰的豬血噴到下面的盆子裏,大肥豬很快就不叫了。

小孩子們都喜歡湊熱鬧,豆丁們還太小, 光在屋裏聽豬叫就有些害怕。他們這是第一次聽到殺豬, 之前葉家殺豬, 都是要把孩子帶去別的地方玩的。

因為孩子們的眼睛太幹淨, 不敢讓他們見血,否則容易看到不好的東西。這是老人們傳下來的,估計是因為有的小孩被吓到過吧。

兩頭豬殺起來統共沒有多長時間,豬血一流幹淨,大人們就樂呵呵的過去對這頭豬從頭到尾進行了第二輪的品評。

有人幫着吳德懷一起把豬斬成小塊,豬內髒都放在一個大盆子裏,由老周叔的媳婦兒跟妯娌去溪邊清洗。豬頭,豬頸肉,豬板油,豬蹄都分開放,等豬處理好了,老周叔家就要準備做殺豬菜跟婚宴菜了。

他們這邊做殺豬菜,倆伴郎陪着新郎要去接新媳婦兒了。

因為新媳婦兒家不是這裏的,所以提前過來了幾天,平時住在老周叔家,但是今天結婚,老周叔跟葉逢河商量了一下,租了他們家的小二層作為迎親的地方。

葉爸爸原本想着都是鄰居,這個錢就不要了。老周叔非要給。

“你家開門做生意的,不能沾你家便宜。再說了我給你家養羊呢,也攢了不少錢。這個錢我必須給。”他不止是給葉家養了羊,自己還養了十來頭,平時還能蹭點兒葉家送來的飼料吃一吃,長得也十分壯實。

最後還是葉逢河給打了五折,兩邊都不吃虧。

Advertisement

那棟小樓裏裏外外的都貼滿了紅雙喜,也當沾個喜氣了。

因為老周叔家離村子比較近,這次又是殺豬又是給小兒子成親,所以全村人都來幫忙了。說是全村人,也不過一百來口子,這邊的村子都是小村子,加上年輕人大多都不在村裏,所以能來個七八十人就已經算多的了。

老周叔在家門口的空地上擺了一溜的長桌子,又在村裏借了椅子跟碗,還去南澗縣專門請了人過來跳菜,這下子就顯得熱鬧了許多。

南澗那邊是跳菜之鄉,葉家人多的時候請人來表演跳菜都是從南澗那邊請的。

那邊熱熱鬧鬧的,葉家這邊也十分熱鬧。雖然新媳婦家裏來的人不多,就來了她老子和倆兄弟跟一個嫂子,但是葉家葉媽媽願意幫襯着,還招呼了客棧裏的幾個喜歡湊熱鬧的客人,算作娘家人。

客人們當然願意,好歹這也是親自見識了這種山村婚宴,光拍照片就足夠回去炫耀了。

新媳婦穿着租來的婚紗,早晨起來先吃了一碗嫂子煮的米粉墊吧墊吧肚子,然後由化妝師給她化妝。化完妝之後就安安靜靜的坐在床上,等着新郎來接。

因為大家都是農民,倒也沒有太多講究,而且山路跑汽車也十分麻煩。老周叔就一早跟葉逢河還有彩虹商量,租他家的小毛驢迎親。

這件事新娘子家裏也沒有意見,他們雖然更希望能有一長溜的花車,但是這邊的情況也就是這樣,看過葉家的小毛驢,一頭頭黑白相間油光水滑,再打扮打扮,腦門上系了紅綢花,倒是喜慶了不少。

外面響了鞭炮聲,新郎過來接新娘子了。

客人們作為“娘家人”,開始換着花樣的折騰新郎跟倆伴郎,一會兒仰卧起坐一會俯卧撐,還要對山歌。最後還是新郎各種讨饒塞紅包,才讓這群家夥們把們打開。

新娘透過窗戶看,早就笑的不行了,見新郎進來了,連忙讓化妝師再給補補妝,然後靜待新郎把自己背出去。

葉逢河擦了把腦門上的汗,剛慶幸自己不用經過這種折騰,就聽鄰居再問葉媽媽,“你家那倆兒子不辦個婚禮?”

他們都看見那個施雲飛了,跟葉逢海雙出雙入的。雖然葉逢河的那個所謂的糖豆舅舅沒來,可是之前來過的時候他們也都見着了。

葉家雖然現在有錢,但是倆兒子都沒有女人緣,找了個男人這件事,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了。

葉媽媽笑道:“回頭都差不多了,就一起辦。”

“一起辦也好,熱鬧。”鄰居心滿意足。

辦什麽?辦婚宴?

葉逢河腦補了一下自己坐在床上嬌羞的樣子,渾身一抖。不行,太雷了。而且姓岳的那家夥現在還沒把他自己家折騰明白呢,他不會跟他辦婚禮。

十二月的山間已經很冷了,如果早晨起得早,地面上都是一片的白霜,開車都要小心翼翼的。

新娘子穿着婚紗,外面還套了一件紅色的厚外套,手裏抱着捧花。雖然長得一般,但是整個人小巧玲珑的,說話做派都是個利落人的樣子。

她側坐在小毛驢上,由新郎騎着一頭小毛驢牽着媳婦兒坐的小毛驢從前面走。後面跟着一溜的小毛驢,上面做的都是娘家這邊的朋友跟親戚。最前面則是葉逢河家借出去的那輛皮卡,攝影師正在給這個與衆不同的婚禮隊伍攝影呢。

在山路上上上下下繞來繞去,走了二十多分鐘才到了老周叔家。

鞭炮聲後,新娘子被新郎背進了新房。

從老周叔家回來已經是下午了,幾個孩子坐在小毛驢身上,興奮極了。他們這都是第一次看見有人娶親迎新娘子,芸豆嘴裏嚼着巧克力,手裏還抓着一大把新娘子給她的鮮花,一張小臉兒都漲得通紅。

“爸爸,以後我也要娶新娘子。”芸豆開心的說。

葉逢海差點從驢身上栽下來,“你娶什麽新娘子啊,以後你得當新娘子。”

芸豆道:“我不當新娘子,新娘子總得做屋裏,外面這麽熱鬧她都看不見。還是新郎官好。”

豌豆一本一眼道:“不行,我才能當新郎官呢,新郎官都是男的。”

芸豆大聲道:“不對,糖豆媽媽就是男的,以後他也得當新娘子。”

豌豆想了想,無言以對。

別人聽見這些童言童語都笑壞了,這倆孩子還小,從小耳濡目染的以為新娘子還有男的,都是因為葉家這倆兄弟開了不太好的頭。

“坐蠟了吧?”其中一個“娘家哥們”笑道:“這下行了,以後那個卷毛跟雲飛都得穿婚紗了,你家也是頭一號,到時候結婚記得通知一下,我必須要來看熱鬧啊。”

“去去去,”葉逢河擺手,“才不會讓你們來,你們太缺德了,一點兒都不顧及咱們之間的情分。接新娘的時候這給我跟我哥折騰的。”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

因為下了霜,地裏的甘蔗也該收了。

葉家的甘蔗收的比較晚,主要是之前各種活兒忙忙碌碌,實在空不出手。原本葉逢河還在鎮上招人呢,結果上來的挺多,留下的沒有幾個。主要是他們一看這工作量和工資比例,就一個個的都退縮了。所以這些農活還得找本地人來做,今天婚宴倒是也有人問,說他們招不招長期工,都是打算等孩子們過年回來之後想把孩子留在家裏的。

這家裏都是老人孩子,沒有個年輕人真的不太好,尤其是重活兒都沒人幹,萬一老人累個好歹出來,估計連有人看見都沒有。

葉家是打算明年多招人,要開一片山地出來的。

陸叔的藥園子也需要人,更別說政府那邊還要求他們,等人工招上來一定要把發的香椿樹頭菜花椒之類的種下去,起個帶頭表率的作用。

那可是好幾千棵樹,雖然都是小樹苗,但是也得人去種啊。

再加上葉逢林養的鴨子啊鵝啊都大了,也不能總是去池塘放。池塘裏都是客人們放進去的一些錦鯉還有葉家自己買的魚苗,不能全喂了鴨子。

他們打算換一片地方,在另一邊的山谷裏截兩條山泉,挖個專門放鴨子的水池出來。

因為要做紅糖,所以大爹葉興國早早地就把那一套做紅糖的家夥事都準備好了。就放在葉家用來曬稻米的曬谷場,曬谷場旁邊支了兩口大鍋,專門用來熬制紅糖的。

曬紅糖的模子是新打的,用鹽水煮過去了味。葉逢河說了,這次做紅糖不比之前在老宅做紅糖,從頭到尾都有人看着呢,還有人錄像,必須要做的幹幹淨淨的。所以光那個架子葉興國就來來回回洗了好幾遍,恨不得都洗出反光來才好。

紅糖一捆一捆的從地裏運過來,用水沖洗幹淨,然後一根根的塞進那個榨汁的口子裏。這個紅糖架子由一頭大黃牛帶着轉。以前葉興國做紅糖都得去租牛,如今兄弟家有不少牛,找一頭老實出來幹活還是沒問題的。

青甘蔗的汁水順着槽口嘩啦啦的流了出來,彙聚在下面的大桶裏面。壓過兩遍的青甘蔗已經十分幹癟了,就扔到一旁,留着熏肉。

甘蔗汁經過兩遍過濾,倒進大鍋裏面,下面燒柴火煮糖漿。等糖漿變得濃稠,而且變成了紅褐色的時候,就可以把糖漿倒進早就準備好的模子裏了。

這些模子不是之前那種大木頭架子,而是一個個大盆大小的小架子,精致了不少。糖漿倒滿一個就搬去一邊,鍋裏空了就會放入新的糖漿繼續熬煮。

葉媽媽還拿了個幹淨的盆子接了一盆子甘蔗汁,給圍觀的客人們喝着玩。

這些客人都是之前的老客,這次是來看櫻花的,住到葉家殺完豬之後才會走。等他們走了,葉家客棧幾年就徹底消停下來了。

這種古法紅糖近幾年在網上褒貶不一,有人說補身體,有人說髒,說是被炒作之類的。不過不管他們怎麽說,自家村子裏都是吃這種紅糖,也沒有看誰把身子吃壞了。而且這種糖味兒濃郁的紅糖不管是泡水還是做菜,那種甜香味是不管多好的白糖也比不過的。

村子裏就葉興國會做這種紅糖,所以這次做了紅糖,不少村民都預定了。

晾的半幹的紅糖要提前用刀分切出來,這事兒大媽龐娟最拿手,她分出來的紅糖一塊就是一斤,基本上相差也就是一點點,之多不少,手底下十分有準頭。現在切好的紅糖等晾幹了直接就是一塊塊的,如果等到全部晾幹,紅糖就硬的下不去刀了。

煮紅糖這件事做了整整五天,紅糖的香味彌漫在整個落雲山上,饞的小孩子們一個個舔着手指頭,指望着大人們能掰一小塊紅糖給他們解解饞。

哪怕只有一小塊紅糖,滿滿的啃,一點點的舔,能吃上好半天呢。

第一批紅糖出來的時候,葉媽媽就整了一大鍋紅糖糕。

這種紅糖糕是用米粉做的,大米磨成細致的面,均勻的篩在模子裏,中間篩一層碾壓的細細的紅糖,上面再篩一層米粉,再一層紅糖,這樣坐上好幾層之後放進蒸鍋裏蒸。

紅糖糕熱着吃十分香軟,米香味與糖香味在口腔中爆發,繼而混合,變成了每個人臉上的心滿意足。涼了的紅糖糕用鍋烤一下,烙的兩面焦脆,又是另一種風味了。

之前葉興國自己種了兩畝甘蔗,就做這兩畝地的。但是這次葉逢河多種了幾畝,所以就做了好幾天。做好的紅糖一小部分們都賣給了鄰居和幾個客人,部分分裝真空袋上了淘寶。一半要自己留着,另一半其中的一大半賣給了程家,其他的送給了施家。

葉逢河跟葉興國商量了,如果淘寶上紅糖賣得好,就收點兒甘蔗來繼續做,盈利跟葉興國三七分,葉逢河只拿三。但是自家種的這些甘蔗,盈利雖然也是三七分,但是葉逢河是拿七。

葉興國自然高興的答應下來。平時他的這個紅糖就是賣給村民,或者挑到集市上去賣,賺的都是辛苦錢。如今如果葉逢河能夠大批量賣紅糖,就算是辛苦,賺的也比之前多不少了。

因為天氣逐漸冷下來的緣故,他們家的鹵味也好,豆沙餡玫瑰餡兒也好,都賣的特別好。葉爸爸一看這樣,幹脆又泡了不少豆種去種。否則他們家收的這些豆子都做完了,自己以後都沒豆子吃了。

至于葉媽媽的鹵味,那是一直沒停過的,原本兩口湯桶變成了六桶,每天六桶鹵味出來,仍舊一上架就賣光了。程爸都覺得葉媽媽做的鹵味好,雖然配方是一樣的,但是就是比他做出來的更香。

他懷疑是因為葉媽媽用的是山裏的泉水的緣故,畢竟泉水可比自來水或者他們喝的純淨水更加甘甜,自有一番風味。

其實是因為葉逢河往裏面加了一些靈泉水,加的不多,只要是味道能好一點兒,能好賣,就可以了。

山裏的大棚也利用上了,因為占地兩畝,所以一畝地種了草莓,一畝地種了西瓜。這兩種水果都是歐教授提供的,尤其是那些草莓,還有着什麽白雪公主粉紅姬的名字,也不知道是吃草莓還是吃人。

因為不管是西瓜還是草莓,第二年都不能在同一塊地上種。一開始葉逢河打算等果子都收的差不多了就給大棚換個地方,還是歐教授比較聰明。

他說等天氣暖了,那些收的早的草莓苗就直接種去溪邊。草莓這個東西也會各種自我繁殖,回頭能長出一大片草莓來。那種草莓因為溪水流動土質一直是變化的,生病的幾率會小一些。在大棚裏種之所以會生病,就是因為大棚裏的土質不會有變化。

至于西瓜,咱手裏有這麽多西瓜種子呢,也就是這次從大棚裏種,回頭等開春,種子就直接下地了,他們能從春天吃西瓜一直吃到夏天,簡直美滋滋。

這些西瓜種子是歐教授特地弄來的優良品種,種出來不是那種無籽西瓜,而是可以留種的。種的時候要種在坡上,因為山坡上存不下雨水,這樣不會因為雨季的原因導致西瓜糖分變少。

歐教授跟他講這些東西的時候頭頭是道,就連王棟和馮瑩瑩都受益不少。反正回頭這大棚裏的草莓西瓜基本上也是他們倆接管照顧,課本上的東西畢竟是死的,只有現場教學才是活學活用。再說了,這還是歐教授親自現場教學呢!

說道歐教授,不得不提一下陸叔。

葉逢河其實也鬧不明白這倆叔字輩兒的究竟怎麽回事。一開始陸叔各種甩臉色給歐教授看,歐教授各種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等山上的小房子建好了,倆人又一同颠颠的進了山。

葉逢河去送菜過去的時候,就看倆人一個燒火做飯,一個洗衣服,旁邊還趴着一條半大狗子。看上去吧……總之不像仇人,反而像兩口子了。

不過陸叔不說,葉家也沒人問。畢竟他們都知道陸叔這家夥脾氣不咋地,惹急了真能在山上呆幾個月不回來,到時候着急的還的是葉爸爸跟葉媽媽。畢竟他們都把陸叔當自己親弟弟了,哪能讓親弟弟自己孤零零在山上呢?

轉過天來,葉家就要殺豬了。

這次葉家要殺二十頭豬,所以不但村子裏的人來幫忙幹活,就連經常在葉家做工的人也來幫忙了。二十頭豬,那可不是個小工程啊。

這次殺的豬有幾頭是在老周叔親戚那邊買的。除了那頭老母豬和也就一年的小豬,剩下幾頭差不多養了兩年的成年豬都得殺了。還有就是自家養的豬,挑了幾頭三年豬,幾頭兩年豬,剩下的都是一年豬,湊夠了二十頭。

葉家人養豬養得好,這是衆所周知的。而且更難得的是,葉家的豬都是吃糧食長大的。

“這肉得多香啊……”

以前葉家也沒少殺豬,但是殺了豬人家是要賣出去的,或者給客棧的客人們吃。再加上葉家離村子實在遠,也很少做什麽殺豬菜請人來吃。

但是這一次葉家早早就把話放了出去,要開殺豬宴了。

因為這次要晾曬許多的臘肉,葉爸爸提前在曬谷場支了不少棚子,這個地方等吃殺豬宴的時候會有客人坐,等客人們走了,這些棚子裏就要晾曬臘肉,以及要熏肉了。

讓葉逢河沒想到的是,高鎮長帶着王秘書來了,而且那個章經理也帶着他侄女過來了。

“我侄女關注了你的微博,看你在微博發來着。我倆想着反正也合作了這麽長時間,怎麽也得來湊個熱鬧。”

葉家的鹵味,每天做出來的一半都賣給了章茹蓬,聽章茹蓬說那一樣五十斤的鹵味壓根就不夠賣,甚至還有一些小飯店跟她訂貨呢,都是原價拿,一點兒折扣都不給,照樣咔咔的賣。

只可惜,葉家畢竟不是專業做鹵味的,就這麽大的廚房,就這麽幾個人忙乎,一天能鹵出這麽多已經不錯了。而且人家網上也再賣,價格還比她店裏的高了那麽一點點兒呢。

至于高鎮長,估摸着他在山裏有眼線。

葉逢河也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上次高鎮長既然親自來道歉,就不能不給面子,不但要給面子,這條關系也得維護着。所以山裏收了什麽東西,他都會挑一些給高鎮長寄過去。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就是維護個關系而已。

不過高鎮長每次都誇,恨不得把葉逢河誇出花兒來,說他家的東西多麽多麽好吃,送來的新稻米煮飯多麽的香,送來的豆沙餡多麽的好。等葉逢河要多送,他反而婉拒了。

“你們這個是要賣錢的,我不能多收,那成什麽樣子了?而且我也有你的網店,你家上了新東西,我兒子咔咔的搶呢。”

這次他知道葉家要殺二十頭豬,于是提前給王秘書去了信兒。其實他也是想要靠葉家這個關系跟上面維護好關系,畢竟他聽說葉逢河給王秘書和那幾個領導都送了茶葉跟茶具,領導們都十分喜歡。

本以為王秘書不會願意來參加這種事,可誰知道,王秘書竟然提前到了,并且第二天一大早,就招呼着高鎮長上山。

等他們上來的時候,豬已經殺了好幾頭了。

葉家的大肥豬長得是真的好,尤其是那種三年的肥豬,光肥油就三指厚,雪白雪白的。如今城裏人吃的大白豬都是吃飼料啊瘦肉精長大的,肥肉都薄,畢竟他們不是那麽喜歡吃肥肉。但是只有農民自己才知道,這種吃糧食長大的,肥肉厚厚的豬,肉吃起來究竟有多麽的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