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前一晚,皇帝重病的消息,還是一個只在上層圈子裏流傳的秘密。第二天早晨,全建安城的人都知道,皇帝病了,而且是不治之症——腸疽。

等守在太醫院的黃芪得到消息,跑回夏家的時候,劉達就已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夏家。

昨晚剛被管家教訓過的黃芪,今天不敢再大呼小叫,跑到堂屋這邊,看到周娘子面沉如水眼泛淚光,旁邊夏蓮兒在抹眼淚,夏鵬和夏霄兩個小孩兒也在跟着哭。

黃芪還想說什麽,卻被管家一個眼神制止了。

黃芪一直守在太醫院門口,理應比劉達先得到消息,可是劉達是騎馬趕來的,所以先一步把消息告訴了夏家人。

皇帝得了腸疽,太醫院束手無策,太後勃然大怒,發懿旨昭告天下,如果不能治好皇帝的病,就把太醫院全體流放去嶺南。同時張榜招募民間醫者,誰能治好皇帝的病,賞賜黃金百兩,并賜天下第一神醫稱號。

榜單四處張貼,劉達悄悄撕了一張帶來給趙霁看,在劉達看來,趙霁就是實至名歸的天下第一神醫。

趙霁也不知道,劉達為什麽對他有這麽大的信心。反正劉達将告示遞給他的時候,悄悄說,“小神醫,這是一個出頭的好機會,你有把握嗎。”

夏家母子沒聽到劉達跟趙霁的悄悄話,當他們得知太醫院要被流放嶺南的消息後,就完全崩潰了。

流放跟直接殺,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流放作為僅次于殺頭的重刑,不只是路途遙遠的問題。

因為在流放途中,犯人必須脖子上戴迦,腳上帶鐐铐,整副刑具加起來有四十斤重,每天還要完成規定路程,如果走慢了,差役就會打人。

所以但凡流放,都是九死一生。

周娘子母子四人,聽到這樣的壞消息,仿佛天塌地陷,那有不哭的道理。

雖然夏宏開讓兩個兒子去讀書,有棄醫從文的打算,但是夏家世代行醫,怎麽會不知道,腸疽是絕症呢。

劉達把告示拿給趙霁之後,就一直殷切的望着他,希望他能說一句,有把握治好。

Advertisement

這時候劉達也沒管周娘子等人的心情,沒有對他們解釋太多,一心等待趙霁的答案。

黃芪在這個檔口跑回來,看到整個夏家都籠罩在愁雲慘霧中,作為親戚的夏老太和肖娘子,也不敢說話,連安慰的聲音都發不出來。

趙霁拿着告示,低垂着眼睫,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腸疽就是闌尾炎,看皇帝這個架勢,肯定是急性闌尾炎,要是慢性的話,中醫也能慢慢調理。

闌尾炎手術是外科的基礎,加上醫院空間的存在,對于趙霁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挑戰。

可是讓古人接受做手術的難度實在太大了。

想到當初華佗要給被曹操做手術,結果被殺的故事,趙霁就感覺頭皮發麻。

他知道,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古人對外科手術的排斥程度,卻能在這個故事中清晰的展現出來。

要是普通人得了急性闌尾炎,趙霁肯定毫不猶豫的勸他做手術,就算對方不同意,最多被罵一頓,實在不行,還可以再用鬼**義搪塞過去。

但是現在得病的人是皇帝,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博啊。

趙霁想的出神,劉達忍不住喊了一聲,“小神醫。”

他就像一家賭館的夥計,不住的勸說趙霁玩一把,簡直站着說話不腰疼。

趙霁把手裏的告示放在旁邊的茶幾上,望向劉達說,“這個病對我來說,并不難治,難的是,治好之後,會在身上留下一條三寸長的疤痕。陛下是萬金之軀,只怕因此降罪于我。”

這時候,屋裏所有人都看向趙霁。

周娘子的表情很不可置信,很想訓斥趙霁,讓他不要信口開河。但另一方面,她心裏又懷抱着一點隐蔽的希望。

如果,是說如果,趙霁真得能夠治好皇帝的腸疽,那夏宏開是不是就不會被流放了。

肖娘子和夏老太,則有點将信将疑,因為他們能夠順利來到京城,并得到王家的敬重和幫助,完全依賴于趙霁的醫術。

當初王員外的兒子,也是所有大夫都不敢接手的重病,結果趙霁輕輕松松就治好了。現在趙霁又說,能夠治好皇帝的病,只怕不是無的放矢。

至于夏家幾個小孩兒,和仆役們,早就吓傻了,腦子根本轉不起來。

唯有劉達,興奮的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帶着滿臉燦爛的笑容對趙霁說,“小神醫,說實話,你真的不是神仙下凡嗎,連腸疽都能治。”

雖然趙霁一直強調,他是用醫術治好了王小寶,但是作為王小寶的親舅舅,劉達親耳聽王小寶複述過,趙霁帶着他去了被白雲包圍的地方,到那裏去過之後,王小寶的病就好了。

所以王家人私底下,一直認為,趙霁一定是有什麽神奇的手段。

正是對趙霁充滿了信心,劉達才會拼命慫恿他去給皇帝看病,要是趙霁因此發達,不是也有他劉達的一份功勞嗎。

在劉達發表完自己的感嘆之後,周娘子終于下定了決心。

她兩步跨到趙霁面前,抿着嘴沒有說話,眼睛裏卻寫滿了哀求,她像把趙霁當成了一顆救命稻草,卻害怕空歡喜一場。

現在夏家面臨的情況,跟當初趙家破産時何其相似。

如果夏宏開被流放,夏家不僅失去了家庭支柱,為了讓夏宏開有機會活下來,肯定要想辦法上下打點,才能讓夏宏開在路上少遭罪。

趙家遭難的時候,至少趙霁已經長大了,可是夏家三個孩子都還小呢。

不用周娘子多說,趙霁自然能夠明白這些。

還有給趙老爹申冤的事情,如果他給皇帝治好病,這件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富貴險中求,他現在家底子薄,這一次的确是好機會,只要成功,就能在這個時代安生立命。

幹了。

在大事上頭,趙霁一直很有主見。

打定主意之後,只留下一句,“劉掌櫃,帶我去宮門。”就直徑往門外走去。

劉達不甘落後,馬上跟了上去。

肖娘子伸着手,“唉~”了一聲,趙霁已經繞過影壁牆了。

周娘子這才清醒過來,發現趙霁真打算揭榜,去給皇帝看病,抱着喜憂參半的心情,對黃芪吩咐道,“去,跟着表少爺,一切聽他吩咐。”

皇帝雖然病着,但是三省六部還需要照常辦理公務。

當今皇帝才十二歲,還沒到親政的時候,現在朝堂上的局勢,是太後和國師分庭抗禮。

雖然現在的小皇帝不主政,但他要是死了的話,朝堂之上,肯定會發生劇烈動蕩。所以在文華殿裏辦公的閣臣們全都密切關注着皇帝的身體狀況。

所以從趙霁拿着榜文出現在宮門口那一刻開始,他的動向,已經變成了閣臣們關注的焦點。

右相申屠喜是後黨,聽到有人揭榜進宮之後,不陰不陽的對報信的小宦官說了一句,“揭榜的人,是個少年郎嗎,真是後生可畏啊。”

丞相們都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場所,左相徐堅是國師的人,當然他自認為是帝黨。他聽到一個少年揭榜進宮之後,卻皺緊了眉頭。

先帝去世五年,當今天子,是先帝唯一的兒子。此外跟先帝血緣最親的人,就是國師燕雲開,他是先帝的親侄子。

燕雲開的父親福王,是先帝唯一的弟弟,福王戰死之後,留下燕雲開這個遺腹子。

而燕雲開的母親只是一個歌姬,當時福王妃還在世,怎能容忍一個歌妓的兒子占據福王大位,竟然隐瞞了他的存在,把他當成下人一般養在身邊。

直到燕雲開長到八歲,才終于被福王的部下發現,先帝也就發現了燕雲開的存在。

當時先帝已經快四十歲了,膝下卻只有五個公主,一個皇子也沒有。

燕雲開的名字是先帝親自取的,他把燕雲開接到宮中撫養,給他最好的教育,俨然将他當成皇子培養,可先帝畢竟生了五個女兒,還沒有完全放棄希望,所以沒有經過正規的過繼手續。

八年後,在又生了兩個女兒之後,四十六歲的先帝終于盼來了自己的兒子。

此時燕雲開的存在就顯得有些尴尬了,其實也不算太尴尬,依舊給他封王,事情就能順利解決。

可是小小的皇子能不能順利長大還是一個問題,燕雲開當時已經十六歲,開始接觸朝臣,手裏也有了很大的權力。

就在先帝為難,要拿燕雲開怎麽辦的時候,他卻私自跑去了北疆,寫信告訴先帝,他要親自為死去的父親報仇。

兩年後,燕雲開大破匈奴王庭,他太優秀了,當時小皇子連完整的話,都還說不清楚。

獲得大勝之後,燕雲開的選擇,卻是放開軍隊,獨自進京。他讓先帝給他在太啓山上修一座道觀,并封他為護國法師,自願到山中清修。

他連王爺都不要做,因為一個血緣親近的成年王爺,同樣會變成朝臣們投注的對象。

對幼小的皇子來說,還是存在威脅。

作者有話要說:

攻君的身世,明天繼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