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朱棣的第一次早朝在太上皇朱元璋的壓陣之下,十分快速的過去了。早朝的事情并不多,卻有一件十分重大的變革,猶如水入油鍋一般。只是由于朱元璋的強力壓制,以及明教在暗中的威懾作用,滿朝官員們并未公然反抗,至于私下裏醞釀了怎麽樣的風暴,卻不是這麽快可以看出來的。

宣布了決定後,早朝便沒有什麽更重要的事情,時間也縮短了不少,陸勻希拿着點心喂波斯貓和黃色的比翼鳥不長時間,朱元璋就帶着他四兒子出現了。

朱棣登基之前,朱元璋便給他已經成年的兒子們封王放出宮去建府,未成年的也做好了相應的安排。一則确保朱棣的皇位穩妥,二則也是防止兒子之間的争鬥産生。朱棣并不是嫡長子,在他上面還有三個哥哥,難免兄弟之間會産生隔閡。

“師父!”朱棣看到陸勻希,幾乎是條件反射似的眼睛一亮,快步走了過去。他還記得自己的身份,才沒有像兒時一樣,直接蹦跶過去。

“陛下。”陸勻希對着朱棣露出了一個很淺的笑容,一擡手便很熟練的揉了揉朱棣的後腦勺。其實他覺得還是頭頂摸起來最有手感,只可惜對方腦袋上套着皇冕,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他原本以為朱元璋這次叫他來,與以前也沒什麽差別,結果在看到朱元璋的時候,心情卻凝重了起來。

朱元璋快不行了。

就在前一天,朱元璋吃了藥後,和往日也沒什麽兩樣,可僅僅一個晚上,竟然已經……

陸勻希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朱元璋的血條上限一下子減少了三分之二,這是他以前是從未見到過的。

宮女太監退下後,陸勻希才開口問道:“朱大哥,你的身體……”

未等他說完,就見朱元璋擺了擺手:“我最多還可以堅持半個月,所以有些事情需要在半個月內解決掉。”

朱元璋口中的“有些事情”,指的就是丞相胡惟庸一黨。

現在朝中的官僚機構基本上沿襲了元朝,三省之中的中書省負責處理天下政務,地位最高。其長官為左、右丞相,位高權重,丞相由于權力極大,極易與皇帝發生矛盾,現在的丞相胡惟庸更甚。胡惟庸的門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個勢力集團,俨然已經威脅到了皇權。

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見識認知、所思所想自然不凡,他已經認識到了這種制度的弊端。本想着慢慢來,可是這次中毒事件卻讓他無法再等下去了。

此時明朝剛剛穩定下來沒多少年,胡惟庸勢大,而朱棣尚未及冠,朱元璋很顧慮胡惟庸會效仿漢末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即使有着陸勻希的幫襯,朱棣要鬥垮胡惟庸也很難。陸勻希始終只是明教教主,而不是丞相。所以朱元璋要在活着的時候收拾了這位胡丞相。

“勻希養了一只貓?”朱元璋仿佛漫不經心的說道,“如果這只貓要吃了那只鳥,勻希會怎麽做?”

Advertisement

陸勻希道:“球球不會。”

“這只貓……叫球球?”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驚愕,顯然是沒想到陸勻希會給貓取這麽個名字。

陸勻希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事實上朱元璋猜的沒錯,陸勻希從沒想過給跟寵取名字,“球球”這個名字本就是游戲裏的貓咪名。

朱元璋:“……”

與朱元璋無語的樣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朱棣,表現出了他強大的接受能力:“師父,那只鳥叫什麽?”

陸勻希道:“比翼鳥。”

“……”這下子連朱棣也呆住了。這麽纏綿悱恻的名字一看就和一天到晚冷着一張面癱臉的陸大教主一點也不相符好嗎!

陸勻希慢悠悠的提醒道:“朱大哥把不相幹的人都遣了出去,難道只是要讨論球球和比翼鳥?”

“當然不是。”朱元璋搖頭道,“方才的早朝上,我已宣布了廢除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共同行中書省之權利,胡惟庸的幾乎沒什麽反應,他的黨羽跳出來的被我趁機拿下了官職後,便不再動作了。”

陸勻希微微皺眉:“所以,朱大哥是覺得他們要動手了?”

朱元璋眼中浮現出詭異的笑意:“你這些天日日入宮,已經讓他們提心吊膽了。方才我又廢了胡惟庸的權位,他也該铤而走險了。”

如果不是他沒多少時間了,也不必這般急着逼他們動手。朱元璋不在乎是否會在史上留下罵名,他只是不希望明朝根基動蕩。先前已經清除了許多官吏,可胡惟庸所牽連的人太廣,貿然動作會對整個士林造成影響,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朝堂動蕩不穩。

一點點收拾已經來不及,那麽就造成他要不分青紅皂白動手的假象,讓對方有所行動,這樣的話,無論對方做什麽,都可以被扭曲成謀朝篡位。

陸勻希點頭道:“我明白了。”他在心裏默默的為胡惟庸點了一連串的蠟燭,順便略同情了下朱元璋父子。一個還是初中生的年紀,就要管理一個國家;另一個不久于世,還得繼續操心,發揮最後一點光和熱。

當皇帝真心不容易。陸勻希感嘆。

從皇宮中出來,已經快到傍晚了,陸勻希返回合芳齋的時候,玉羅剎身邊又多出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

先知道他回來的,是那只飛在玉羅剎腦袋上的白色比翼鳥。白色的小鳥飛到了黃色的小鳥旁邊,然後兩只鳥開始了完全無視人類眼光的親親我我。

“勻希,這鳥和貓是你進宮帶回來的?”玉羅剎仔細觀察了波斯貓球球和比翼鳥,“朱元璋給你的?”

“是我撿到的。”陸勻希眼皮都不眨,聲音清冷,“這是你的孩子?”

那孩子手中拿着一柄劍,目光倔強的看着他,似是一只剛離窩的狼崽。

玉羅剎立刻否認道:“這孩子是王憐花送來的,說是白飛飛與沈浪的兒子,小名阿飛。”

阿飛?陸勻希一愣,難道是日後與李尋歡在一起(……)的那個阿飛?

他轉身向那個孩子走過去,很熟練的擡手摸頭揉,一氣呵成:“乖。”

阿飛:“……”

看着掙紮的阿飛被陸勻希很輕易的鎮壓,玉羅剎表示自己已經習以為常了,自家心上人當初就是這麽摸朱棣那小子的頭的!

于是他一邊看戲一邊繼續進行解說:“白飛飛死後,這個孩子便一直跟着王憐花生活。最近王憐花打算出海,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所以他把孩子送過來,要我幫着找一個可靠的人家送去寄養。”

海外真的那麽吸引人,怎麽一個兩個的都喜歡出海?陸勻希又想到了已經走了有年頭的周芷若,不禁感慨着。

可靠的人家……陸勻希腦中靈光一閃,開口道:“不如送去尋歡那裏,如何?”

玉羅剎自然知道他說的是近些年在江湖上被傳出“例無虛發”的“小李飛刀”李尋歡,對于其中的淵源,陸勻希也簡單提過。李家雖是書香世家,但李尋歡在江湖上的名聲不小,家境又不錯,倒也是個合适的選擇。

陸勻希的考量比玉羅剎來又多出了一層。

李尋歡前幾年參加了科舉,那時候朱元璋身體尚且硬朗,記憶力尚佳,對于容貌和氣質都很出衆的李尋歡頗有印象,欽點了他為探花。

按照李尋歡的文章,往前提一提名次也無不可,但是朱元璋卻在看到李尋歡的第一眼,就覺得對方與“探花”二字天生就應該綁在一起的。因此,雖然李尋歡的待遇比起狀元來都要好上不少,名頭頂的卻是探花。

李書源得知消息後,搖頭輕嘆。他的父親,他以及他的兒子,科舉全部都是探花。

陸勻希用“西門陸”的身份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就不着痕跡的将李尋歡忽悠給朱棣了。那時候的朱棣雖然只是個未成年的皇子,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胸襟氣度、眼界能力都倜然不凡,否則也不會吸引住李尋歡與他相交。

時至今日,朱棣登基後,李尋歡自然要一躍成為朝堂新貴的。這一點倒是讓李書源放下了心,也安心的辭官回李園養老去了。漢人在元朝做官很艱難,平日裏更是勞心費神,一不注意就會禍及全家。如果不是明朝提前建立了,估計李書源不是死在亂軍之中,就是死于勞累過度。

陸勻希對此也表示喜聞樂見。他與李書源相交,李尋歡自然就是他的子侄輩。還剩下少得可憐的關于小李飛刀相關故事的記憶讓他警惕,要讓好侄子李尋歡遠離渣渣,免得把祖産都送了人,到時候書源兄就沒地方養老了。

朱棣是他從小看到大的,歷史上的明成祖又是那麽英明的一位君主,相信不會做出什麽腦殘事讓李尋歡傷心(……)離開,也不會看着李尋歡被渣渣欺負而不管。所以把李尋歡交給朱棣看着,陸勻希表示自己拍拍屁股回現代走的也很安心。

只是朱棣是皇帝,根本不可能時時刻刻的注意臣子的私生活,所以這時候把阿飛給送過去讓李尋歡養大,相信這只狼崽一定會更加重視李尋歡的。什麽林仙兒、林鬼兒的,通通都是紅粉骷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