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盛寵庶妃》作者:凝望的滄桑眼眸

內容介紹:

穿越成一名小小的庶女,秋明月既不自怨自艾,也不悲天憫人,而是悠閑的過着她的小日子。她的願望很簡單,只是保護母親和弟弟平安長壽。可為毛那些人就不那麽見不得她好呢?嫡母刻薄,處處找茬。嫡姐刁蠻,針鋒相對。嫡妹僞善,處處算計。還有各位叔叔嬸嬸,堂姐堂弟堂兄堂妹,個個不省心。終于某一天,某女怒了。

我靠,老虎不發威當老娘是病貓?

嫡母陷害欲毀清白?我李代桃僵,讓你抱着你的寶貝女兒在角落裏哭吧。

嫡姐颠倒黑白,強加罪名,欲害她失寵。我讓你打掉牙往肚子裏吞。

嫡妹笑裏藏刀,借刀殺人,我讓你自食其果。

姨娘算計、庶妹幫兇…小小宅院裏每天上演不同好戲,熱鬧非凡。

為了應付這一群三姑六婆,秋明月既費腦力又費心力,還得想盡辦法求得聖旨把母親升為平妻。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氣,天降厄運。

什麽?要她嫁人?嫁給榮親王世子?那個從六歲起就坐在輪椅上據說活不過二十歲且不舉的殘廢?

可嫁過去她才發現并不是那麽回事。

王妃面善心惡,不懷好意。太妃精明狡詐,心思狠毒。大伯心機深沉,欲奪權位。妯娌小姑小叔冷眼相對,各謀算計,處處打壓…

這些也就罷了,可…

妖孽夫君不舉?我靠,誰說的?那老娘肚子裏的孩子哪兒來的?他身中劇毒活不過二十歲?我靠,那日日夜夜抱着她在床上不眠不休運動精力旺盛永不知疲倦的人是誰?

精彩片段一:

“世子,世子妃的嫡母要對她施以家法。”

Advertisement

“來人,砍了那女人的手。”

某人滿面黑線!!!!!!!!

又一日。

“世子,世子妃不小心打碎了王妃精心培育的墨菊。”

“嗯,母親聞起來就說是我打碎的。”

“…”

“哦,對了,派人到宮中去說一聲。我記得上次蘇州太守進貢的一盆鳳凰振羽,既然世子妃喜歡,就去內務府吩咐一聲。”

某人嘴角抽搐,“可那鳳凰振羽已經被皇上賞給淑妃娘娘了…”

“告訴淑妃,那盆花本世子要了。”

某人風中淩亂了!!!!!!!!!精彩片段二:某侍衛急匆匆而來,“世子,太妃說要給你選側妃,人已經在門外了。”

“趕走。”

“可是…”

“滾!”一塊硯臺瞬間飛了出去。

侍衛堪堪躲過,擦去額頭上的汗珠。

“世子妃聽說後帶着丫鬟回娘家了…”

話還未說完,眼前一陣風閃過。眼前哪還有人影?精彩片段三:太後壽宴,琳琅滿目,觥籌交錯,酒過三巡,鄰國皇子提出和親。

“陛下仰承天恩,仁義天下,我皇敬重,願與大昭聯姻,結為秦晉之好,永不開戰。”

大昭朝臣面露喜色,皇上面色不改,眼中含笑。

“皇子千裏迢迢遠赴我朝,朕豈能不允?”他看了眼坐在下方面色含羞的幾個女兒,面色更為柔和。

“朕的長公主也有十五歲了,就…”

“陛下。”

男子卻突然打斷了他,雙眸誠摯而堅決。

“我已心有所屬,但望陛下成全。”

皇上一愣,長公主又羞又怒。

“不知皇子…心屬何人?”

男子微微一笑,如玉的手指向坐在席間溫雅沉靜的秋明月。

“她。”

一言落,滿座皆驚。精彩片段四:

紅鸾錦被,激情纏綿,恩愛情長。

翌日,當清晨一縷晨光灑在熟睡女子的面容上,她幽幽蘇醒。迷茫的看了眼四周,想要起來,卻發現自己渾身酸痛,全身上下像是被車碾過的一樣。她驚愕的擡頭,正對上男子含笑瑰麗的雙瞳。裏面點點柔情醞釀,像漫天飛舞的桃花,瞬間迷亂了她的眼。

“你不是不舉?”她看着他,一時之間竟有些回不過神來。

卻不知道,她此刻無辜純淨而帶妩媚的表情,有多魅惑。

男子眼神一暗,“我現在欲求不滿。娘子,天色還早,咱們再多睡一會兒吧。”他說罷,不容反抗,直接将她撲到。

“喂,天亮了,不要…”她驚呼着想要反抗,卻被男子堵住了唇瓣。含糊間,只聽得他在耳邊低低道:“無妨,沒人敢進來的。”

她瞪大了眼睛,所有反抗的話語在男子強勢霸道的深吻下化為斷斷續續的呻吟聲…

簡介無能,具體內容請看文。

本文女強宅鬥,寵文+陰謀+專情,一對一,男主絕對身心幹淨。若對你胃口,歡迎跳坑。若不喜,請繞道而行。

本書标簽:寵文 完結 女強 專情 庶女 公主

楔子(一)

歷史蒼穹,五百年如白駒過隙,一晃而過。開明而盛世的大傾國,也終于迎來了它的末日之終。

自開國皇帝元傾帝之後,之後的天聖帝、明瑞帝、同慶帝之後,每一代皇帝便政績平平。直到傾國末年,接連三位帝君便性情懦弱,資質平庸,由着朝中攝政王聯合幾位朝臣把持朝政,坑辱百姓,為所欲為。以至于後來各地接連有百姓揭竿而起,早已統一天下多年的大傾國在硝煙戰火之後,一分為三,而經濟繁盛程度,也大不如前。

然,禍不單行。內憂外患的打擊下,帝君一病不起,而後默默離世。在攝政王的控制下,帝君唯一的兒子,年僅五歲的太子登基。此子自小剛硬果決,聰穎靈慧,避其鋒芒,晦其羽翼。不過短短十年,便架空攝政王之朝權,穩定朝綱,并大刀闊斧的整頓攝政王黨羽,打壓叛黨。眼見大傾國又要再創輝煌,然,新帝卻戀上一個女子,一個被後世稱為禍國妖姬的女子。

《國史》曾言,長于山野,墨雲秀發,杏眼桃腮,冰肌玉膚,梨花帶雨,媚于言行。帝之專寵,夜夜笙歌。然,此女紅顏命薄,入宮僅一年便因誕下死嬰而一病不起,最終逝世。新帝大痛,怒發沖冠而斬殺宮廷,鮮血自後宮蔓延向朝廷。此後新帝絕望心死,獨坐幽宮鳳栖,任風雨飄零,淹沒整個朝堂,淹沒整個大傾。

終于,亡國的號召打響。異性王鳳翼應衆将請求,舉兵造反,打入京都。當鐵騎踏碎宮門的時候,新帝自盡在鳳栖宮。從此,大傾國滅亡。

鳳翼将之與後同葬,改國號,大昭。自立太祖天德帝。

自大昭國初立,天德帝便廢除自大傾開國以來凡帝王之家必為一夫一妻的條制,恢複古老而封建的三妻四妾。出身武将的他,認為大傾國之所以會滅,均是因五百年前睿賢皇後的那一份手劄惹的禍。如若不然,皇家也不可能因只此一後而皇嗣單薄,在皇朝歷盡飄雨之後,也不會因找不到繼承人而滅國。

所以,他為男人可以理所當然又正大光明的花心找到了很好的借口。而随着這種制度的恢複,開放的大傾國民風,也逐漸走向原始的守舊。

然,令天德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昭傳承三代以後,後宮,卻因為子嗣頗多而兄弟倪牆,鮮血,再次蔓延根基剛穩的大昭國。

楔子(二)

永順帝二十七年春,太子鳳鳴迎娶永昌侯嫡女雲心妍為太子妃,鎮國公嫡長女為側妃。半年後,兩人相繼懷孕。次年春,二皇子鳳延聯合幾位皇子發動宮廷政亂,逼宮奪位。永昌侯和鎮國公一力協助太子剿滅叛黨,永昌侯府死傷無數,從此一蹶不振,太子妃也傷心過度而流産。

彼時皇城火光沖天,凄厲厮殺聲哀嚎遍地。京都多有世家大族送老幼婦孺離京避難。

暗夜沉重,揚州西北角一個破舊的寺廟裏,不時傳來女子的低泣聲。那哭聲哀痛悲涼,令破廟外天黑趕路的馬車之人心中震動。

良久,一只手掀開厚重的車簾,走出一個婦人。她麗質天成,容貌秀麗而溫婉,舉手投足之間無一不顯露出大家風範。

破舊的寺廟已經經不起多年歲月風雨的打壓,在黑夜中如佝偻老人,垂垂茍且。

她靜靜的站了片刻,而後帶着年僅十三歲的女兒走了進去。片刻後,一個衣着狼狽卻不掩富貴的少女和兩個仆人走了出來,少女滿臉污垢,眼睛通紅,睫毛上還沾染着淚珠,此時還在不停的抽噎着。雙眸關切的看着身旁一個粗使婆子背着的同樣狼狽而富貴的婦人。直到婦人被安置在那華麗的馬車內,她才轉身款款一禮。

“仲玲多謝沈夫人大義之恩,日後當湧泉相報。”

沈夫人只是淡靜的微笑,“相遇便是有緣,談何相報。令堂體熱,還是盡快進城吧。”

“嗯。”

一個月後,揚州沈府門前。衣着貴氣的婦人緊緊握着沈夫人的手,滿臉感激之色。

“妹妹,京都事平,我兒仲卿來接我回京了。”她有些感傷,“你我本是陌生人,此次若非妹妹搭救,只怕我就在此長埋于地了。”

沈夫人微笑着反握她的手,“姐姐言重了。”

“沈妹妹。”婦人卻道:“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你我有緣,我便視汝為親妹。”她目光微微移動,見身側大兒子秋仲卿正與沈夫人的女兒沈柔佳在攀談什麽。他言語謙和,面如冠玉,又才華橫溢,謙謙君子風度讓一顆少女之心的沈柔佳怦然心動,雙頰緋紅,更見麗色。秋夫人雙目一閃,将沈夫人拉到一旁,然後從袖中取出一塊晶瑩剔透的玉佩。那玉佩質地上乘,一看就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實不相瞞,妹妹家的柔兒乖巧懂事,知書達理,我很是喜歡。我那不争氣的大兒子木讷得很,到現在親事都還沒個着落。難得他對柔兒有好感,若妹妹不嫌棄,就收下這玉佩,等到柔兒及笄,我便派人送來聘禮,八擡大轎娶柔兒做秋家的大少奶奶。”

雖然心中早已有所猜想,親耳聽到這一番話,沈夫人還是不由得渾身一震。要知道,沈家雖然也是名門,但好歹比不上百年望族的秋氏門閥。秋仲卿現在雖然不過十七歲,但已經在去年的科考當中撥的頭籌,前途無量。再加上秋老爺在太子身邊的地位,日後前途更是蒸蒸日上。沈柔佳嫁給秋仲卿為正室着實算高攀,秋夫人居然親自對沈家下聘,這着實讓沈夫人頗感意外和驚喜。

“姐姐,你…”

秋夫人一眼就看出了她心中所想,拍着她的手,有些感嘆道:“妹妹,你我有緣,實話告訴你。姐姐我雖然母族風光,在秋家卻也不得婆婆的心。姐姐我也不是那等子嫌貧愛富之人,柔兒那丫頭我看着着實喜歡得緊,所以才舔着臉來向你求親。妹妹你若是願意,日後你我便是親家。沈大人為官公正,前途無量,日後定然能遷居朝堂,到時你我兩家來往也更方便不是?再說了,我那玲兒丫頭平素一向不愛說話,難得和柔兒這般親密。我這做母親的,也不想她日後回京太過孤單。妹妹,若你肯将柔兒許給卿兒,我保證日後如親閨女般待她。”

沈夫人心中一動,她不是傻子,自然聽得來秋夫人這番話的言外之意。尤其是那一句,沈大人為官公正,前途無量,日後定然能遷居朝堂。

秋家乃百年大族,此次叛亂,永順帝病重,只怕挨不了多久了。那麽太子就會順理成章登上大寶,作為太子黨的秋老爺,在太子面前肯定說得上話。那麽日後,老爺的官途自然無量。虞氏不是那等眼皮子淺的粗鄙婦人,只懂得攀慕榮華。她看了看自己的女兒,見她雙頰緋紅,眼眸嬌羞,一幅少女情懷摸樣。又見那秋仲卿風度翩翩,如竹如玉,倒是一個好夫婿的人選。

她略一思索,便點了點頭。

“承蒙姐姐看得起,妹妹豈有不應之理?”她說着就接過了那玉佩。

秋夫人大喜過望,這下子,老夫人再也不能操控卿兒的婚事了。

故事,由此拉開序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