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村裏人也沒個消遣,沒事的時候就愛聚在一塊兒說閑話,最近他們就開始說葉程家的事了。
“诶你聽說沒,那個葉程回來了,那孩子三更半夜到的村裏,不吭不響就回自己院睡覺去了,這沒爹沒媽的孩子啊,回來嘛,連口熱飯都沒得吃,你說可憐不可憐。”
“金枝嬸也是第二天下午才知道的嘞,嗨,那倆娃娃關門睡覺,哪個曉得他們回來了。葉程帶回來的娃娃你們見過吧?就是前年冬天錢興良帶回來的那孩子,葉程這回又給帶回來了,也不知道以後要怎麽養活,錢守萬他們家估計正犯愁呢。”
“那娃娃長得倒是挺好看,就是整天板着個臉不愛跟人說話,不過那娃娃會修鞋啊,跟葉程兩個人都會,聽說是跟城裏頭的師傅學的,手藝還挺高,前幾天幫人家大強修了雙鞋子,硬生生把他那雙爛鞋修出來了。”
“我家那小子穿鞋跟吃餅似地,快得很,明兒我也過去試試他們倆手藝。”
就這樣,兩個小小修鞋匠在村裏先出名了,開始的時候大家也就是新鮮,拿兩雙破鞋過去修着玩,那破鞋修多了,就見出本事來了,處處都顯功夫。
不過葉程和陸明遠兩個人開始的時候并不知道,村裏的人們因為不相信他倆的手藝故意拿不好的破鞋過來給他們補,他倆還以為在村裏修鞋就是這個樣子呢,一雙鞋修下來,就跟翻新差不多了,只覺得在這村裏賺錢确實比跟着吳老頭的時候難多了。
你要說這農村人苦吧,其實這農村人也閑,南方大部分人家地都不多,農忙的時候就忙一下,農閑的時候有些人就做點副業,沒有副業的打打毛衣打打牌。但是大夥兒都還有一個共同愛好,那就是閑聊,院子裏屋子裏,手裏幹着活的不幹活的,同村的不同村的,幾個腦袋一碰就能說上老半天。
自然的,葉程他們的事也都被傳開了,到後來,十裏八村都知道這倆娃娃會修鞋。
不過會修鞋歸會修鞋,大家對葉程從城裏帶個孩子回來這件事,基本上還是不贊同的,就算是大人,也不是說領養就能領養的。有些人也是吃飽了撐的,拿這些事去跟錢守萬開玩笑,結果被錢守萬劈頭蓋臉一通罵。
“他要帶回來就帶回來,你跟老子來說這件事是要幹嘛?我自己家裏五張嘴還養不過來呢,還能替別人養那些阿貓阿狗?你愛管這閑事你管去,別扯到老子頭上!”
通常這個時候,蔡金枝都不吭聲,他要罵要嚷随他去。蔡金枝也不是不想把那個叫陸明遠的娃娃送走,可是這往哪裏送啊?一個大活人的,總不能丢山上去喂狼吧?要真有地方去,他們當初早就把葉程送出去了,哪能讓他一個人住在那小破院裏頭。
外頭別人怎麽說,葉程他們自然是不會知道的,他只管關門過自己的日子,最近蔡金枝來得也少,他自己如今也長大了些,不像從前那樣燒個飯都能燒焦。
趁着這會兒天氣還算暖和,葉程帶着陸明遠,把他家院子裏頭那塊菜畦又給挖出來了,又讓蔡金枝幫他弄了點菜籽蔥頭之類的,自己就把地給種上了。陸明遠那小子根本幫不上忙,除了幫着拔了幾根草,其他時候就只知道跟灰子蹲在邊上看。
錢興良倒是來了一次葉程家,拿了幾雙舊鞋給葉程他們補,補完了拿着鞋子看了看,說他倆現在出息了,那吳老頭人還真不錯。随便說了幾句閑話以後,他又說等志高和志遠開學了,他就又要出去打工了,不出去不行,待在家裏那是坐吃山空啊。
後來錢興良跟他們說,既然有手藝,就別在家裏窩着了,買上個自行車,到附近村子裏頭去跑跑,多少賺點吃飯的錢,別總靠葉程舅舅家養着。再說着說着,他就說算了,還是我帶你們去鎮上吧,你倆小破孩能知道買什麽自行車。
Advertisement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葉程跟陸明遠就跟着錢興良去了鎮上,因為兩個孩子個小,就挑了輛女式自行車,車輪子比男式的小很多,車座跟車頭之間還少了橫杠,對身高的限制就少了。
葉程他們又去了上次買手套的那個老板娘店面,她的店面大,什麽雜貨都有,葉程他們一圈找下來,除了輪胎線,其他東西都好買到。那老板娘也說了,像輪胎線那種東西,地方上的人用得少,她也沒進,估計其他店面更不會有。
不過那老板娘人挺好的,她聽說這兩個孩子要買過來修鞋用,就說葉程他們要是要的話,她下次去市裏進貨的時候幫他倆看看,能找到的話就給帶一點回來。錢興良聽她這麽說,連忙讓兩個孩子道謝了。
回到村裏,錢興良把葉程他們連人帶自行車送回院子裏頭,自己就回家了。倒是村裏人知道錢興良帶着兩個孩子買了自行車,以後讓他們跑村修鞋,頓時又熱鬧開了,有不少人還跑葉程他們院子裏頭看熱鬧來了。
“葉程啊,你知道騎車不?”有人就問了。
“不會騎,會推。”錢興良說他們會推就行了,現在大部分的村子都有土路,把工具放在自行車後頭,推着就能進去。
“這後頭要放工具啊?那得釘個架子才行。”他們村裏有個張木匠,這會兒就給葉程他們出主意了。
“你不就是木匠嗎?給人家小孩釘一個。”邊上的人連忙就接話了。
“我回家找找材料去。”張木匠也幹脆得很,說着就出了院子。
“喂,大拱子,你家上次做櫃子不是還多了兩塊杉木板子嗎?拿出來拿出來。”院子裏的人接着起哄。
“這你都知道?”那大拱子也不惱,笑嘻嘻地也出了院子。
不一會兒,張木匠拿着工具跟材料過來的時候,杉木板也到了:“還是這個好,我這個松木的,就是太重。”
張木匠叮叮哐哐一整敲打,邊上的人也都幫忙拉個鋸子什麽的,沒一會兒,兩個木箱子就做好了,還帶翻蓋的,蓋子上還帶了個鎖扣,能上挂鎖。張木匠量了量自行車後座的寬度,然後用兩根結實的木棒子把兩個木箱固定在自行車後座的兩側。張木匠的手藝相當不錯,就這一會兒工夫,做出來的木箱子也是又結實又好看。
“這箱子放放工具還行,太重了就吃不住。”張師傅一邊收拾工具一邊說。
“倆小孩還能有什麽重的東西啊?重了他們也推不動。”大拱子摸了摸那倆木箱子,不知道是不是還有點心疼自家的杉木板子。
“嘿,葉程啊,這張師傅給做的箱子好吧?”
“好。”
“那以後張師傅來修鞋,你還收錢不?”
“不收了。”葉程說。
“那大拱子以後來修鞋,你還收錢不?”
“不收了。”一塊上好的杉木板子,估計要修好多次鞋才能抵得清。
“那以後大娘來修鞋呢?”
“不收了。”葉程在菜市場待過,知道這麽說肯定沒錯。
“哎呦喂秋桂嬸,你可真會讨便宜。”邊上的人就笑了。
“去去去,我怎麽能不給葉程錢呢?葉程啊,大娘跟你開玩笑呢,晚上大娘家裏煮南瓜,一會兒給你端一碗過來,別聽那些人瞎咧咧,啊。”
“晚上秋桂嬸家裏煮南瓜,大夥兒去啊?”
“去啊。”
“都去,怎麽不去?”
“……”院子裏頭又是一陣熱鬧。
“葉程啊,你們打算啥時候開始跑村?”那個叫大強的男人問了。
“明天。”葉程把自行車推倒屋檐底下,然後把院子裏頭的工具一樣樣裝到自行車後頭的箱子裏,陸明遠種地不行,擺弄修鞋機還是很順手的,拿着扳手三兩下就把修鞋機跟三腳架拆分開了。
“呦,這娃娃幹活真溜。”大家看了都覺得挺新鮮,一般人家的小孩,七八歲哪裏能幹這精細活,能幫着打點豬草拾點柴火就算是乖巧的了。
“明兒阿清剛好要回娘家,我讓她帶你倆去她們村吧?”阿清是大強老婆,人如其名,長得相當清秀,是村裏的俊俏媳婦。
“十八嶺啊?那可夠遠的。”
“那附近有不少村子,聽說還住着客家人嘞,離鎮裏遠,他們也不常常出來,我看有生意。”張木匠也是到處跑着給人家幹活,所以對他們鎮周邊村落都熟悉得很。
“我看也行,不是有拖拉機嗎,明天坐拖拉機過去,跟阿清在十八嶺住兩天。”
大夥兒這麽七嘴八舌的,就幫着葉程和陸明遠把他們之後兩天的行程給定下來了,蔡金枝也都是後面才知道,不過他也沒意見,說去十八嶺就去十八嶺吧,灰子留在家裏,這兩天她過來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