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因為葉程他們還要上課,不能在醫院裏久留,星期天下午幾個人就坐車回去了。這一次,葉程他們僅有的一點積蓄也沒有了,卡裏就只剩下幾百塊錢,剛夠給葉萍交一個學期的學費,這還是在他們在接下來的半年省吃儉用不去動存款的前提下。

雖然說暑假還可以到市裏去賣氣球,可葉程心裏有點忐忑,如果等到了夏天,賣氣球的人突然變得好多怎麽辦?萬一出現了更好玩的玩具,小孩們都不再喜歡氣球了怎麽辦?各種各樣的不确定,讓葉程已經等不到夏天了,他現在就想出去賺錢,可是他和陸明遠又必須每天上課,想要賺錢的話,也只能在鎮上和附近的村子。

葉萍也挺愁的,最近每天晚上葉程他們回去的時候,葉萍都還沒睡覺,整天擺弄那些鴨蛋,數來數去的,但是再怎麽數,鴨蛋也不會憑空多出幾個,況且鴨蛋現在根本就不值錢。

葉程和陸明遠商量,他們得找點事情做,補鞋賣鴨蛋已經不行了,賺的錢還不夠花的,他們得想點別的行當。他們鎮不比C市,別說什麽游樂場了,就連個像樣的公園都沒有,想在他們鎮賣氣球是行不通的,除非像兒童節情人節之類的日子,也許還能做點生意,其他時候,小孩們口袋裏要有個五毛一塊的,他們更情願去買點零嘴解饞。

他們鎮的小學還是有點大的,不像葉程他們以前讀書的村小,每個級段就只有一個班,鎮上的小學每個級段都有六七個班級,而且每個班級人數都特別多,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都有五六十多個學生的樣子,也有個別班級,學生人數達到七十個以上的,走進教室一看,密密麻麻的都是小孩。那時候的小學總共是五個年級,再加上剛增加的幾個學前班,這個學校裏學生的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葉程就想做這些小孩子的生意,他們在C市的時候,也去過幾個小學的校門口,那些地方總是聚集着許多攤販,賣吃的玩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很多小孩每天都早早地出門去學校,然後一直在那些小攤前徘徊到上課的時間,下課了又在那一帶流連忘返,很晚才回家。

雖然小學生的消費能力不算很強,但是他們消費的欲望是強烈的,加上人又多,每個人掏個五毛一塊的,就夠葉程他們賺到盆滿缽滿了,可問題是怎麽讓他們掏錢呢?

葉程他們鎮上那所小學的校門口,也有幾家攤販,不過品種比較單一,都是一些小作坊做出來的一些零嘴和玩具,像城裏的那些爆米花棉花糖冰激淩的,一樣都沒見到,有人往自家門口放個冰箱,賣一些五毛一塊的冰棒,就算是挺高級的了。

冰激淩是很新鮮的東西,尤其是那種,從漂亮的冰激淩機裏現做出來的,但是想也知道,葉程他們現在根本買不起那麽貴重的機器。爆米花也不錯,只可惜跟冰激淩一樣,需要買機器,葉程和陸明遠寒假的時候,在C市新建的電影院門口,就見到一個超大超豪華的爆米花機,聽說人家是從M國進口的,那得花多少錢啊?

剩下的就是棉花糖了,他們在游樂場門口賣氣球的時候,也見過有人推着個金屬焊成的小車,帶着個煤氣罐,加一勺白糖到一個銀白色的原型容器裏,腳上一邊在底下踩着,手裏拿着跟棍子拉絲,一會兒,一個又大又白的棉花糖就做好了,白糖的成本特別低,一小勺就能做成好大一個棉花糖,穩賺的買賣。

可是那種做棉花糖的機器,葉程他們也不知道要到哪裏去買,像這種偏門的工具,不熟悉的人是很難找到門路的,尤其那時候的信息還不十分發達。

陸明遠倒是聽說有人會在網上打廣告賣東西的,可是學校的機房最多只準他們練習打字,根本就不給拉網線,于是他們兩個人只好和班上的男生一起,在星期六這天中午放學後,偷偷摸摸去了網吧,那會兒上網吧是被明令禁止的。

那一年葉程他們鎮上還沒有正規的網吧,他們所謂的網吧,就是有些頭腦精明的的人,買十幾臺二十幾臺電腦放在自己家裏,拉了網線,也像網吧一樣經營着,俗稱黑網吧。

這種黑網吧才不管你成年沒成年,葉程交了十塊錢押金,和陸明遠兩個人上一臺機,第一次上網吧,很多東西都不知道。他們學校的計算機課上了跟沒上一樣,每次都要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摸電腦,計算機老師讓他們打開桌面上“我的電腦”,然後就拿着粉筆在黑板上講半天,跟平時在教室裏上課沒啥區別,鼠标都沒摸到幾下,一節課就結束了,一群孩子聽得雲裏霧裏,啥也沒聽明白。

現在突然讓他們自己摸電腦,而且還随便摸,他倆人就犯難了,連怎麽開機都不知道,還好跟他一起來的同學都是老油條,不懂的可以問一下。

雙擊一下桌面上的Inte Explorer,跳出來的頁面一片空白,地址欄上兩個英文單詞:about:blank,葉程和陸明遠兩個人抓耳撓腮,剛剛開機的時候,他們已經問了好幾個白癡問題了,現在實在是不好意思再開口,班長的面子多少還是要保留點。

Advertisement

于是他倆默不吭聲地摸索起來,鼠标點來點去也不見那個頁面有什麽變化,半個字都沒跳出來,後來葉程直接在地址欄裏随便打了兩個字,搜索引擎才終于開始運轉了,那會兒度娘還沒怎麽開始紅,用得最普遍的還是谷歌,葉程他們也不挑,能跳出頁面來就謝天謝地了。

漸漸摸出門道以後,葉程和陸明遠在網絡上瞎逛了起來。當時還沒有淘寶網,卓越倒是有的,通過郵政網絡,在一些學校裏頗為流行,但是人家就賣書賣碟,棉花糖機大概是不會賣的。

兩個人在網上瞎逛,輸入棉花糖機,然後一個一個點開來看,找了許久,終于被他們找到了一個做小型機械的網站,說是網站,其實也就是一個頁面而已,鏈接都沒幾個,圖片也很小,看不怎麽清楚,主要的産品都是針對小生意人的,其中就有棉花糖機。

葉程他們拿出紙筆,把網頁上的一個電話號碼和打款賬號抄了下來,然後站起來把電腦退了,跟旁邊的同學打了招呼,兩個人出了網吧,正好看到對面的一家小店裏用公用電話,于是就過去了。

“喂,找誰啊?”接電話的是一個聲音粗噶的婦女。

“你好,你們這裏賣棉花糖機嗎?”葉程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打錯了。

“啥,你們要買棉花糖機啊,等一下啊。”那婦女一葉程問棉花糖機,聲音更高亢了,她把電話往邊上挪了挪,但是另一頭的葉程還是能清楚地聽到她喊話:“他爸!電話!買棉花糖機的!”

“來了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由遠及近,然後接過了電話:“你好。”

“你好,我們想買一臺棉花糖機。”

“哦,我也是第一回這麽做買賣,以前要麽是熟客要麽都是上門來買的。你把錢打到我賬戶上,等我确認了,再把機器給你發過去,你看行不?”

“一臺棉花糖機多少錢?”葉程問。

“這玩意兒不貴,三百五,不過加上運費我得收你差不多四百,對了,你們在哪兒?”

葉程說了地址,然後又問:“要怎麽發過來?”

“走物流啊,不過你們鎮上肯定不到,我一會兒去問問,看到沒到你們縣城,要不到的話,你們就只好自己到市裏去提貨了,你看這樣行嗎?”那男人有點為難地說。

“不能從郵局寄嗎?”如果走郵政的話,就能直接到他們鎮上了,這樣一來,不僅省事,還少了不少路費。

“不行啊,有幾個老客戶也經常從我這裏拿貨的,我們老早就去郵局問過了,好話說盡都沒用,人家不收這種包裹的。年輕仔你要是覺得不劃算,就再合計合計,反正從我這裏買是不會貴的,很多人從我這裏拿貨,轉一手價錢就要翻一倍。”

“好吧,我馬上就往你賬戶裏打錢,你那邊查起來方便嗎?”做生意總是要下點本錢的,要是縮手縮腳那就什麽事都幹不成了。

“方便方便,我家門口就有一臺取款機,過一會兒我去查一下,晚點咱們再通一次電話,我這離你們那兒挺遠的,運費大概是便宜不了,這樣,我先收五十塊,多了少了就不計較了,好吧?”

“嗯,好的。”葉程點點頭答應了下來,他不是不擔心被騙錢,但是從小到大,一直在不停地為生活奔波,也沒少接觸陌生人,對方是好人還是壞人,除了必要的判斷,有時候也要冒點風險去相信不認識的人。

星期六郵政局還上班的,但是葉程他們并不能去櫃臺彙款,因為他倆還沒辦身份證,好在有ATM機,插卡轉賬就可以了。

轉賬以後,葉程沒有急着打電話過去,而是和陸明遠在附近逛了一圈,他們每天忙忙碌碌的,已經很久沒有在鎮上好好逛過了,不知不覺間,原來街道上已經多了這麽多家商鋪,賣衣服的賣飾品的,那些商鋪看起來生意都還不錯。

葉程他進了一家飾品店,看了看那些發圈耳環之類的标價,不禁咂舌,他記得自己在C市的那個批發市場,看那些人整包整包地拿這些東西,價錢一點都不高,沒想到到了他們鎮上,有些東西的價錢竟然就一下子漲了十倍不止,看來這飾品的錢還挺好賺的。不過做這種生意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囤貨,而且還得定時出去進貨,就算擺個攤子也挺多事的,還是做棉花糖吧,葉程想。

過了大約一個小時,葉程再打電話過去的時候,那邊表示錢已經收到了,他現在正在給棉花糖機打木架,一會兒就蹬三輪車出去發貨,然後又問他們的聯系電話,葉程就把他們村上賣肉的二嬸子家新拉的電話給報了過去,那二嬸子是個精明的,拉了電話也不能讓別人白用,平時要有人借電話打,就按鎮上的公用電話收費,要是外面打進來的,接一個一塊錢。

這筆錢一轉出去,葉程他們的卡裏就只剩下四百來塊了,加上葉程身上的一百塊錢,總共也才五百塊,五百塊能幹什麽呢?他們過陣子可能還得去市裏提貨,這一來一回的車費都不少了。

買棉花糖機的事情葉程就先不跟蔡金枝說,讓葉萍也別說,陸明遠反正是不會多嘴的。他們家現在的情況不好,幾個小孩雖然操心,但是怎麽都沒有老人的心思重,蔡金枝年紀大了,心裏要是裝了事,就容易睡不着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