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番外《黑指印》
先帝周明旭登基前在一衆皇子裏排行第三,貴妃所出,性格爽朗,武藝超群,喜結好友,不管是在朝堂中還是江湖上都頗具聲望。
彼時的太子因忌憚他,想了個計謀讓皇帝把他調去西北戍守邊關。
剛去時,他并沒有因為皇子的身份得到特殊的待遇。但他不光身份高貴,武功高強,性格還平易近人,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也是那個時候,他結交了一個好兄弟,軍中彪悍勇猛的副将許良華。
這就麽在軍營裏呆了近五年,直到有一天,他收到自己的母弟,也是當時的寧王周明傑,從宮裏偷偷來消息,才知道皇帝年邁病危,太子及其他幾個皇子明争暗鬥,日漸激烈。
寧王恐自己與他們的母妃将有生命之虞,希望他盡快帶兵回去營救。
邊關不可一日無兵,得知此事之後,當時的定西北戍邊大将軍萬策宏決定,自己只留下一成兵力給外敵唱空城計。讓副将許良華帶三十萬大軍同周明旭一起回京争奪皇位。
周明旭武藝雖強,卻并沒有實實在在帶兵打過仗,一路上皆由許良華指揮作戰。
想他們死的人太多了,途中他們遭遇了大大小小三十二次刺殺,許良華總共替他擋過十三次刀,斬斷了一支差點将他一箭封喉的毒箭。光把他硬生生從鬼門關裏拖出來,就起碼有五次。
在他們走到一半路程時,就得知宮裏有人私通外寇,正舉兵大犯邊境,萬大将軍帶着剩下的幾萬士兵苦苦堅守。
周明旭和一衆将士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城時,三十萬将士折損了十多萬。但因有了周明傑的裏應外合,再加上皇城侍衛根本就不是成日裏刀口舔血的邊關将士的對手,他們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兇猛地殺進皇宮,最後成功地登上了皇位。
周明旭甫一登上寶座,還沒來得及安穩下來,許良華便又帶着剩下兵力的一半,回去營救萬大将軍。
當他重返邊城時,萬将軍的幾萬人馬已經和敵軍三十萬大軍糾纏了一個多月,死守城門,不求勝利,只求能守到許良華帶兵回來支援。
敵軍也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了好幾萬。
許良華帶着奔波勞累的七萬人馬在外城和敵軍鬥智鬥勇,用一比三的兵力打得敵人潰不成軍,敵軍将領落荒而逃。
至此,許良華一戰成名。
Advertisement
可當他手持寶劍,打開城門,浴血而立時,他看到的是餓殍滿地,滿目瘡痍,人間地獄!
萬将軍因重傷不治身亡,只剩下最後的十幾個頑強的戰士還堅守在城牆上,日日盼着他歸來。
那是大靖國有史以來最慘烈、最悲壯的一段時期,後戶部與兵部一起調查,光能查到的将士犧牲人數就超過五十萬。可這場仗,既不是為國家而戰,更不是為百姓而戰……
周明旭登基後改國號為天釋,說起來,此事距今快五十年了。
安定邊疆之後,許良華進京述職時,已是天釋三年春。
他戰□□聲早已傳遍大江南北,周明旭命禮部用隆重的國禮迎接他的凱旋。
宴席上,周明旭當衆宣布,許良華戰功卓著,英勇無雙,封山海侯。意指他立下的功勳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後來,周明旭喝醉了,拉着周明傑和許良華的手熱淚漣漣,說他的母妃已在三年前的皇儲之争中不幸離世,他們倆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倆人,于是賜給了他們至今為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至高榮譽——世代世襲,永不降爵。
周明傑和許良華也喝得有點多,當場還訂下了娃娃親。彼時寧親王周明傑的王妃剛誕下一子,取名春耕。
許良華一直在軍中生活,從未談過情愛之事,因當年帶着大軍離開時萬将軍托付,娶了她的女兒為妻,次年生下嫡子許則吉。之後又連連生下兩個兒子,直到天釋十年秋天,才迎來侯爺第一個女兒:許秋怡。
已經七歲的周春耕知道自己将來的媳婦終于出生了,時不時就跑到侯府看秋妹妹。
許秋怡也很喜歡這個春哥哥,喜歡他每次來都給自己帶來府外新鮮好玩的物件,還有那些她從沒吃過的特別的小吃,再不濟,他也會給自己帶來一枝花……
周春耕就這樣看着她一天天長大成人,她出落得可真美,尤其是那雙迷人的鳳眼,還有眼角那顆淚痣,一颦一笑,是那麽楚楚動人,勾人心魂。
天釋二十五年,許秋怡十五歲,再過一年,就該出閣了。周春耕時不時就夢到自己迎娶他的畫面,通常興奮得徹夜難眠。
可就是那年,皇帝周明旭病了,他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召來了自己最信任兩個兄弟——老寧王和老侯爺,讓他們保護好太子周新成,穩住朝中局勢,絕不能讓當年的悲劇再次發生。
老寧王雖是親王,在朝中卻并無官職,全然是個閑散王爺,連上朝都不用去。因此保護太子之責,最後全部落到了老侯爺的肩上。
宇戲
皇帝一病,皇子間表面風平浪靜,私底下依舊波濤洶湧。
天釋二十六年,先帝因疾而薨,朝堂風雲詭谲,老侯爺力保太子上位,卻也因此遭人暗算,身中不解之毒,身子大不如前。
周新成登基後,老侯爺主動交出兵權,卸甲歸隐。周新成多番挽留不成,終是成全了他。歸隐後沒過多久,老侯爺就去世了,由嫡子許則吉繼承了山海侯爵位。
老侯爺雖說交出兵權,可朝中幾乎所有武官都是他的部下,兵部尚書鐘本章就是當初剩下的那十幾個兄弟中的一個。
老侯爺去世後,這些老部下紛紛效忠于如今的侯爺,所以即便如今皇帝縱然對他有百般顧忌,也不敢輕易動他,甚至還願意讓太子主動去結交他。
——
話回當年,許秋怡剛年滿十六老侯爺就去世,許秋怡要為他守三年孝,她與當時還只是小王爺的周春耕的親事自然也就推遲了。
新帝二年,中秋時節,百官攜家屬齊聚宴華樓,共赴皇家盛宴。
周新成便是在那次晏會上,在衆多名門閨秀中,一眼就看中了許秋怡。他派人一查,原來她和自己的堂弟早已有了婚約。
但他對許秋怡一見生情,念念不忘,私下向年輕的侯爺提起,想讓他将自己的妹妹嫁入宮中,只要他願意,自己可以馬上冊封許秋怡為貴妃,将來,還可以是皇後。
許則吉當然不願意,還希望他能看在老侯爺的面子上,不要再提及此事。
不久,周新成就納了許秋怡最好的閨中密友,同時也是她的表妹,萬家小姐為妃。
次年開春,萬貴妃以思念姐姐為由,請許秋怡去宮中敘舊,許秋怡應旨而去。當天她們聊到很晚,萬貴妃讓她在宮裏留宿,她便答應了。
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一晚,成了她人生中最可怕的噩夢!
她不願意回憶那段往事的經過,但周新成死死地握着她雙腕的畫面深深地烙在她心裏,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事後周新成纡尊降貴,跪在她面前,向她深情款款述說着自己的愛慕之情,請她原諒自己。一邊誘導她只要肯從了他,許家在朝中的地位将更上一層;一邊又威脅她,只要她肯從了他,他就絕不動周春耕。
她既不大哭,也不大鬧,只是告訴皇帝說,此事要回家請大哥作主。
周新成聽後,只覺她終于接受了自己,喜出望外,連夜差人送她回侯府。
回去之後,她久久地躺在浴桶裏,洗淨了全身,卻怎麽也洗不掉手腕上的那兩道淤青發黑的指印。
天亮時分,她穿好衣裳,離開了家。皇帝派人來宣旨時,她已去往了寒月寺。
她沒告訴任何人那一晚發生了什麽,周春耕也是幾日後才知道她已出家為尼。周春耕跪在寺外求了她很多天,她終是沒有走出去看他一眼。
後來他只好又去求許則吉,最起碼要告訴他,這到底是為什麽。
許則吉猜到了其中的原由,卻并沒有告訴他,于是他自己去查,從買通小太監開始,一步一步的,終于查出蛛絲馬跡。
得知事情真相後,他日日夜夜沉醉在煙花柳巷,在一天又一天的醉生夢死中無盡沉淪。
直到有一天,他乘坐馬車從城中路過時,看到了一個賣包子的女人,眉眼極其熟悉。他派人一打聽,原來是包子鋪掌櫃剛娶不久的新娘。
他讓人把新娘帶到了自己的府上,拿出一張掌櫃親自簽下的賣身契說:“你夫君将你賣給了本王,從今以後,你就跟着我吧。”
他時常蒙着她的臉,深情地凝視着她的眼睛,一遍又一遍撫摸着她眼下的淚痣,不停地重複着:“我會對你好,春哥哥一輩子只對你一個人好。”
被賣掉的新娘知道他不是在對自己說這些話,她聽說過這位王爺的故事。但她是個聰明人,只要能好好活着,她願意裝一輩子。
再是幾個月,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侯府的後門被人敲響,一位身穿僧袍的尼姑打着傘出現在門口,懷裏抱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
——
許夫人的娘家是萬家的旁支,當年萬家小姐嫁給了老侯爺,如今又将家裏的姑娘嫁給現侯爺,可謂是親上加親。
可惜入侯府後許夫人多年末育,看了不少大夫,也吃了無數副湯藥。好在上天垂簾,終于在十個月前懷上了。
尼姑把嬰兒将到侯府那一晚,許夫人正好臨盆,生下一個男孩。從此,侯府一直對外宣稱許夫人生下的是雙胞胎。
但很快侯爺夫婦就發現,他們自己的孩子竟是個癡兒,看遍了天下所有名醫也治不好他的癡症。
沒有人願意承認,更沒人直接說出來過,但他們彼此內心深處都心照不宣地認為,是那個的孩子到來,搶走了自己孩子的好運。
更何況那個孩子的父親,還是許家的仇人。這讓他們在面對這個孩子時,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矛盾感來。
許夫人為此生了心病,吃了太多藥,身子越來越不好,再也沒懷上過。好在侯爺對她不離不棄,這些年來一房側室也沒納過。或許是因為侯爺深情,又或許是,他們之間共同擁有着一個天大的秘密。
——
突然有一天,周春耕深夜找到許吉則,兩人一起喝酒在書房喝酒,談論起以父輩們的往事。
到天快亮時,兩人都醉意深沉,周春耕提着酒壺邊直接往嘴裏倒,邊譏笑道:“呵,什麽世代世襲,永不降爵,在他眼中,咱們都是狗屁!”
許則吉沉默不語。
後來,周春耕問許則吉:“你說,當初坐上那位子的不是他爹,而我的爹,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許則吉嘆了口氣,依然不說話。
周春耕拉着他說:“則吉,咱們從小一起看着秋兒長大,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
“你想怎麽樣?”許則吉問他。
“我要報仇!”周春耕一臉猙獰,咬牙切齒:“我要讓他付出代價!吉則啊,咱們聯手吧。”
許則吉卻說:“王爺,您可知您的這番話,要讓有心之人聽去了,那是誅九族的大罪。”
“你什麽意思!”周春耕瞪着他:“你難道不想報仇?她可是你親妹妹!你難道就這麽忍心讓她白白受辱!”
“他是皇上,他能寵幸秋兒,是秋兒的榮幸,”許則吉又嘆了口氣:“王爺,請回吧。秋兒已經不在府裏,您以後也別常來了。”
——
被自己夫君賣掉的新娘在王府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王爺沒有騙她,自那以後,王爺只寵幸她一人。不久她便為王爺誕下了一個兒子。
她抱着孩子,一臉幸福地看着,對周春耕說:“王爺,您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周春耕淡漠地說:“你取吧,你喜歡好。”
“俺……哦不,妾,妾身不認字,怕是取不出什麽好聽的名字來。”
“沒關系,哪有孩子嫌棄母親取的名字的道理。”
“那就叫他金寶吧,”她嘴唇蒼白,虛弱地笑着:“又是金又是寶的,聽着就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
普天之下無新事,周春耕本原本只是老王爺的嫡三子,按理說這個王位輪不到他來繼承。但那件事讓他徹徹底底變了個人,為了坐上王位,不惜殺害自己的親兄弟。
十八年後,宮裏傳來消息,皇帝突然病了,病情日益加重,禦醫束手無策,仿佛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這時周春耕向許侯爺寫了一封信,信裏提到:“則吉是否還記得,咱們兩家還有一樁老一輩定下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