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清的王法

問的實在直接。明夷昨天泡茶的動作雖然好看,在淑慧長公主看來,明夷可是滿蒙的後人,可不能把滿蒙的本事丢得一幹二淨。

明夷怕是從來沒有被人這麽直接的問過,所以面對淑慧長公主的問題時,微微一頓。

“姨母想親眼見見?”對于這個問題最好用行動來證明,明夷瞧着不遠的情況,這麽問起,淑慧長公主認真的點點頭。

“可以。”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滿人都是馬背上長大的民族,大清自入關以來,很多八旗子弟慢慢的丢棄了祖宗之所以立足于這個天下的根本。淑慧長公主很希望明夷沒有丢棄。

“瞧好了。”明夷無所畏懼淑慧長公主想看看她本事的意思,瞧着馬兒越發瘋狂,就要從馬背上摔下來,旁邊的同路人驚恐的叫喚,看起來十分擔心。

明夷瞧着馬兒就要翻起的那一刻,離她最近的時,一把将馬背上的人拉下來,同時抓住缰繩,翻身上馬,本來不斷狂笑的馬兒,随着明夷翻身而上,險險沒有翻倒下。

可是換了一個人,依然讓馬兒心中不高興,不斷的長嘯,旁觀的人看到明夷竟然如此漂亮的翻身上馬,驚嘆之餘也憂心明夷會不會再次被馬兒颠下來?

随着馬兒不斷的颠簸,明夷依然牢牢的抓住缰繩,夾緊馬腹,不管它怎麽動,明夷就是紋絲不動。

折騰了半天,馬兒似乎意識到明夷是它無法戰勝的人,慢慢的變得平和下來,馬兒溫順的來回走動。

明夷騎着馬回到原來的地方,翻身而下,丢給一旁方才被她拉下馬的人,“沒這本事就別和別人一樣馴馬。”

死裏逃生的人,看到明夷英姿飒爽的回來,不禁有些看癡了,明夷的話人究竟有沒有聽進去,明夷也不在意,走向一旁的太皇太後她們。

“姨母如何?”明夷露的這一手,把身邊的人都驚得不輕,畢竟是一匹發狂的馬,明夷突然竄上去,将人拽下來。馬兒還在不斷的晃動,就為了把明夷甩下來。好在有驚無險。

這會明兒夷回來問着淑慧長公主,淑慧長公主笑贊道:“不錯,甚好!”

明夷這一手露的漂亮,淑慧長公主贊賞有加。皇太後心有餘悸的道:“就算要考驗騎術也不需要做這麽危險的事情,萬一摔下來如何是好?”

收獲淑慧長公主一記嗔怪的眼神,“身為我們滿蒙的兒女,豈有貪生怕死的?”

皇太後不再多言,就算是蒙古的出身,也不代表人人都天不怕地不怕。太皇太後一直沒有作聲,這個時候看着明夷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顯然太皇太後也認同皇太後,再要表現騎術也沒有拿自己的小命去賭的,完了更是狠狠瞪了淑慧長公主一眼。

“外祖母教訓的是,我記下了。”明夷乖巧的應着,同樣收獲淑慧長公主控訴的眼神。明夷只當作看不見,難道要和太皇太後吵?

拿小命鬧起來的事,說來說去其實是明夷膽子太大,竟然以身犯險,能怪太皇太後出言相斥?

明夷給一個,要麽你上,要是敢和外祖母吵起來,吵贏了,我肯定站在你這邊的态度,淑慧長公主…

果斷的收回所有眼神,好像方才控訴看向明夷的人并不是她。

“姑娘,多謝姑娘相救。”除了侍衛之外,四個主子都是女人,明夷在其中亦是惹眼,畢竟太皇太後年歲最長,皇太後和淑慧長公主年齡相仿,看起來又是不怒而威的,獨明夷一個妙齡女子,長得明眸皓齒,最是惹人心動。

被明夷救下的男子,長得粉雕玉琢,一看就像是不谙世事的人,面紅耳赤的走過,低頭小聲地和明夷道謝,旁邊更有兩個年紀略長的男子亦是恭敬地作一揖,“多謝姑娘相救。沒想到姑娘的騎術如此精湛。”

明夷掃過他們淡淡地道:“騎術不精,就不該在此人來人往之處馴馬,若是傷着別人,你們能擔得起旁人的一輩子?”

一席話沒有任何的溫度,明顯對他們的不滿,太皇太後不禁莞爾一笑,明夷這樣的性子,該如何的說呢?眼裏不容沙子,也見不得別人拿旁人的性命玩笑。

三個男人沒想前來道謝竟然叫明夷教訓一通,四下都是看熱鬧的人,自是讓他們面上讪讪,其中一個顯得浮躁的男子往前一步,想和明夷好好的論一論,太皇太後喚道:“明夷,走吧。”

生生把男子想脫口而出的話打斷得不得不咽回去,淑慧長公主雖然不太會說漢話,卻總是聽得懂的,知道那些人上前是同明夷道謝,明夷卻教訓起人,端是不客氣。

不過這些人确實欠教訓,香山寺這樣人來人往的地方,是他們可以縱馬玩鬧的地方?要不是明夷的騎術不錯,任這匹馬繼續的跑下去,會出什麽傷人的事可不一定,這些人确實該教訓。

“額娘你可真行。”不想和一群莽撞的人讨論明夷教訓得對或是錯,讓人不得不把滿腹的話都咽了回去,真行!淑慧長公主低頭笑着稱贊親娘一句。

太皇太後緩緩的往前走,被淑慧長公主誇贊也不見任何的變化,明夷回一句好,轉身追上太皇太後,連個眼神都懶得給這人。

“姑娘,敢問姑娘芳名。”依然是那位叫明夷救了的男子開口,雖是被明夷教訓,人家不覺得有什麽,追問明夷的姓名,只想知道明夷叫什麽,更找上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改日我定登門拜謝。”

淑慧長公主聽着回過頭,同太皇太後小聲地道:“我們明夷這是美女救郎君,郎君欲以身相許。”

太皇太後莫可奈何地道:“難為你是當長輩的,這些話也能調侃。”

“那有什麽,我們皇,不對,我們侄兒就算在眼前,我們明夷如此出衆,他能攔得了旁人喜歡我們明夷?”差點脫口而出的皇上,淑慧長公主改成了侄兒,以為就算玄烨在此,明夷救人是事實,人家為此芳心暗許,那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不對,好像成語用錯了,男人可以用芳心暗許嗎?淑慧長公主細細想了想,最後甩甩腦袋,不管那許多了。

太皇太後聽着淑慧長公主的話也不得不說,确實是這個道理,明夷這樣的人,有人喜歡很正常,要不是玄烨是皇帝,能不能留下她們明夷都不一定。

“不必,我出手不是為救你。”兩個當長輩的在那兒交頭接耳的,明夷想的就沒有那麽多,面對男子明顯搭讪的方式,明夷壓根不理會。

明夷連頭都不回的說完這話,把一旁的青年驚得不輕,想多說幾句話來着,明夷早就走上皇太後那兒,太皇太後有淑慧長公主在,她就和皇太後呆一起吧。

“姑娘,我叫王永年,我是禮部尚書之子,什麽時候姑娘若遇到麻煩,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可以随時來找我。”王永年大聲在後面喊着,明夷連個眼神都不回,禮部尚書在她們這些人眼裏算什麽?

淑慧長公主十分不厚道地同太皇太後道:“若是禮部尚書知道自己的兒子想跟皇上搶女人,那…”

說到這裏都笑了,太皇太後一巴掌拍在她的手背上,不滿地道:“還胡言亂語。”

淑慧長公主可不怕太皇太後打她,繼續樂呵呵的道:“那不是,我們明夷這樣的相貌就算不是現在的身份,放出去照樣有的是人搶。皇上就該好好的對我們明夷,否則明夷肯定要跑。”

對此,太皇太後自然不會告訴淑慧長公主,明夷早就跑過了,要不是沒辦法逃出生天,早就再接再厲的跑了。

現在,玄烨給了明夷自由,不用面對她不喜歡的一切,應該明夷打消逃跑的念頭了吧?

有些問題不管太皇太後和明夷有多親近,卻也避之不談,太皇太後并不想給明夷太大的壓力,反而适得其反。

“前面的,前面的小娘子站住,站住。”淑慧長公主笑得嘴都合不攏的想像着玄烨在明夷的面前,一但知道明夷出一趟門竟然會有人迫不及待的想占明夷的便宜,不,是想把明夷娶回家,那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結果倒好,後面傳來的叫喚聲,淑慧長公主只當作聽不見。

小娘子嘛,她都一把年紀了,自然喚的不可能是她。

她一個當姨母的人是不是忘記了,她們這一行可是有一個小娘子,明夷!

所以在被人堵住路的時候,淑慧長公主瞧着護在她們身邊的侍衛,再看前面站着的好一個公子帶着十來個家丁,看起來是人模人樣的,是不是有哪裏不太對勁?

“哪家的姑娘,長得如此好看,以前怎麽從來沒有見過?”那花裏花哨的公子伸手想要撫過明夷的臉,五谷站在明夷的面前将人的手攔下,厲聲地道:“公子請自重。”

明夷聽到這話,怎麽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五谷你是搶臺詞了吧?

太皇太後半眯着眼睛盯着這麽一些人,瞧為道的人穿着打扮,必是八旗子弟,太皇太後意識到問題不簡單,可是那位想伸手碰明夷的人算是被五谷壞了好事,不善地道:“你是個什麽東西,也敢攔我和你家小姐說話,走開!”

喊着話更是想動粗,五谷與他打了起來,雖是個纨绔,沒想到本事不錯,淑慧長公主小聲地問起太皇太後,“額娘,如今的八旗子弟變成這個樣子了?”

太皇太後的眼中盡是冷意,不難看出她的神色十分複雜,八旗的子弟,那是滿清的驕傲,也是大清立足于中原的根本,從什麽時候開始,這些人竟然如此的沒有規矩?

五谷是專門練過的,明夷自小坐不住,太皇太後最是擔心明夷會有意外,因此特意挑了五谷這個根骨奇佳的人守衛在明夷的身邊。

這些年下來,五谷護着明夷,從來沒有讓明夷受過傷,一身本事自也是練出來了。

想對明夷動手動腳的人,這是活得不耐煩了。

在這個時候,五谷一腳踢在那人的身上,将那人踢得後退數步,看着五谷透着冷意道:“好家夥,本事不小,竟然敢傷小爺。”

“你不該冒犯我家主子。”五谷板起臉,帶着幾分怒意。

“主子,敢在小爺的面前稱主子,我能看上她是她的福氣。都傻站在這兒幹什麽,快上把那小娘子捉過來。”那人長得雖然相貌平平,一雙眼睛卻滲着狠毒,下令身邊一道跟來的十幾個家丁都上去,非把明夷給他捉過來不可。

旁觀的人議論紛紛,有人不忍心地道:“作孽啊,又是哪家的姑娘要叫糟蹋了啊。”

“唉,但凡有些姿色的女兒家,叫這位看上的,就沒有不得手的。”七嘴八舌低語的話,明夷正好聽個正着,眼見男人身邊的家丁待要沖上來,出門帶了不少大內侍衛的明夷一點不着急。

太皇太後一個眼神,為首的人待要先發制人,不想一個聲音大聲地喝道:“住手,瓜爾佳成保,你果真目無王法?”

聽到瓜爾佳這個姓氏,太皇太後和明夷的眼神都一斂,瓜而佳氏,後金的開國五大臣之一瓜爾佳費英東,大清的開國功臣瓜爾佳圖賴,都是大清永不能忘卻的名臣,此人,竟是他們的後代?

被喚為瓜爾佳成保的人聽到叫喚回頭看了過去,不屑的道:“王永年,你又來這兒多管什麽閑事,我的事是你能管的?”

“瓜爾佳成保,你是想仗着你父親的勢,亦或是你兄長的勢來欺人?”不錯,前來叫喚的人正是方才明夷救下的王永年,他那麽沖進來,瓜爾佳成保瞧得一臉不屑的道:“不管我仗的誰的勢,我的事都不是你能管的。”

嚣張至極的話,王永年要沖上去吵的,還是方才同他一起來的人這個時候追上來了,急急的将人拉住,連聲同瓜爾佳成保道歉道:“成保公子恕罪,永年無意多管你的事,只是一時失言。”

“不是,我就要管,就要管。他敢仗勢欺人,敢對那麽多的女子動手,實在可氣,瓜爾佳成保,你若是敢對這位姑娘動手,我一定到皇上的面前告你。”王永年叫人拉着掙紮不開,卻沒有因此而放棄。

拉着他的人沒有辦法,聽到他的話後,急忙的捂住他的嘴,可是瓜爾佳成保已經聽清他的話,喊道:“等等。你們兩個把他給我放開,你把剛剛的話再和我說一遍。”

兩個想把王永年拉出去的人聽到瓜爾佳成保的話,心知若是不聽他的話,定是要得罪于他,得罪他的下場,太慘了!

那麽一遲疑,加之王永年一直都在掙紮,他們一松懈,王永年馬上掙開了,大聲地道:“不錯,瓜爾佳成保,我要去禦前告你,你這麽多年仗勢欺人,糟蹋多少女子,因不堪受辱而死在你手裏的女子還少嗎?大清是有王法的。”

王永年适才在明夷的面前完全是一個害羞的小少年,這個時候卻敢在四周都無人敢站出來的情況下和瓜爾佳成保僵持不下,一步不退。

“看不出來他挺有膽識的。”淑慧長公主笑贊一聲,太皇太後的眼中亦是露出贊賞。一個不畏強權的人,最是難得。

“王法,大清的王法,好!我就讓你看看大清的王法如何。”瓜爾佳成保叫人接二連三的壞了好事,心中自是不滿,這個時候再也不想忍耐,朝一旁的人大聲地下令道:“上,把他給我廢了。”

一言不合就要把人廢了,好大的膽子。

“慢着。”明夷在這個時候出聲,瓜爾佳成保本是沖明夷來的,明夷出聲了,瓜爾佳成保笑問道:“怎麽,小美人是要幫他求情?”

“瓜爾佳氏,你父親是何人?”明夷那麽地問着,瓜爾佳成保一臉自得的道:“我的祖父是大清的開國功臣瓜爾佳圖賴,再往前的說,我的曾祖父瓜爾佳費英東更是後金的五大功臣之一。所以小美人,你跟着我,保管讓你吃香喝辣的!”

炫耀着家族對大清立下的汗馬功勞,瓜爾佳成保十分自得。

明夷的眼中閃過冷意,緩緩的走下來,“瓜爾佳費英東,随其父索爾果率領本部落五百戶歸順太祖努爾哈赤,時年二十五歲,骁勇善戰,尤善射騎,忠直敢言,對太祖尤其忠心耿耿,幾次随太祖出征,平定滿州各部,立下汗馬功勞,死後由太宗追封為直義公。直義二字,你知何意?”

自家祖宗的事被明夷如數家珍的說起,瓜爾佳成保正想開口回答,明夷卻道:“至于瓜爾佳圖賴,27歲随太宗出征,屢立戰功,大淩河之戰,松錦之戰,山海關之戰,擊敗李自成部将唐通于一片石,從豫親王多铎攻陷潼關,擒獲南明弘光帝、隆武帝,戰功顯赫。先帝親政後,為他加谥號昭勳,立碑紀績。昭勳,所謂勳,如你這般強搶民女引以為勳?”

沒等瓜爾佳成保回答,明夷已經冷聲的斥責道:“拿着你祖宗拼死打下來的功績,在這耀武揚威的欺負弱女子,你就不怕你的祖宗從墳地裏爬出來打死你?”

明夷的這張嘴啊,夠毒的。淑慧長公主第一個忍不住笑出聲來。

瓜爾佳成保指向明夷,明夷喝斥道:“最好把你的手收回去,否則我敢折斷它。”

一個小姑娘長得傾國傾城,難得一見的絕色,原以為是個溫和無害的,沒想到面對嚣張的瓜爾佳成保,人家不僅不怕,對瓜爾佳成保的家世如數家珍,最後更敢站在瓜爾佳成保的面前威脅瓜爾佳成保,可把之前想來保護明夷的王永年完全驚呆了。

“你好大的膽子。”瓜爾佳成保一雙狠毒的眼睛盯着明夷,想他在京城這麽多年還從來沒有哪個女人敢這麽和他說話。

“同你一比,我這點膽子算不得什麽。”明夷寸步不讓,瓜爾佳成保再也控制不住,喝斥旁邊的下人道:“你們都是死人,如此膽大放肆的女人,将人拿下,待你落在我的手裏,且看你還怎麽嘴硬。”

要說明夷最煩的是什麽,無非就是這種仗勢欺人的東西,仗着自己手中的權勢就不管不顧強人所難,明夷就處在這個位置之下,再見着同樣的人,皇帝明夷不能動,這樣的人明夷也不能。

想到這裏,明夷箭步而上,從王永年的手裏搶過馬鞭,迎面朝瓜爾佳成保抽過去,瓜爾佳成保想都不想的就還手,明夷動手豈有容人閃過的機會,瓜爾佳的反應再快,明夷的鞭子跟着抽在他的身上,一氣之下的人,動作分外的快。

抽了一鞭不夠,明夷待要再接再厲,一旁的下人瞧着瓜爾佳成保竟然挨了明夷一鞭,自然要朝明夷沖過去,這是當五谷他們這些人是擺設嗎?

人才剛動,一直站在旁邊尚未想動手的人,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護在明夷的面前,但凡敢對明夷動手的,全都被打倒在地。

瓜爾佳成保絕想不到京城這個地方竟然會有人敢對他動手,臉上挨了一鞭不說,反應過來之後要和明夷反擊,太皇太後一個示意讓侍衛上前去,将瓜爾佳成保扣住,明夷想怎麽打都由她。

明夷也知道自己的武功确實不行,能抽中瓜爾佳成保一次已經是萬幸,真要是打起來,能自保的吧。

瓜爾佳成保和手下的人全都被大內侍衛拿下,瓜爾佳成保在這個時候竟然和明夷冷聲地道:“你給我等着,我必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陰冷的目光落在明夷的身上,恨不得将明夷除之而後快,明夷輕挑起眉頭道:“如此說來,在你動手之前,我就該讓你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否則若是坐等你出手,我就真得死無葬身之地。”

不錯,明夷本來只想給人一個教訓就好,畢竟在這個時代,女人太出頭不是什麽好事,見到瓜爾佳成保都敗在人手了,還敢對明夷放話,竟然威脅明夷,這樣的人若是不一擊而中,留着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就憑你?”瓜爾佳成保不屑的揚起眉,眼神中的輕視表現得再明顯不過,瞧不上明夷,看死明夷,亦或是對自己的身份權勢十分的自信?

都有的吧,若不是覺得自己倚仗祖先打下的功勞能夠肆意枉為,他能現在這樣的嚣張跋扈?

大清,八旗子弟,入關之前是他們幫着愛新覺羅氏打下天下的沒錯,現在這些人卻成了大清的蛀蟲。

行啊,她就幫人一個忙,順便打一打某位和眼前的瓜爾佳成保如出一轍的皇帝的臉。

明夷心中既打定主意,自無不做的道理,居高臨下的瞥過瓜爾佳成保,“瞧你這一臉誰也不敢,也動不了你的模樣,真是叫人不高興。如此,不如我們就試試。”

太皇太後最是了解明夷,心知明夷有了主意,有些擔憂地一喚道:“明夷。”

“外祖母,若是明知傷口發膿卻不肯挑破傷口,将膿擠出來,長此以往,人會死。大清,打天下不容易,坐天下更不容易,你就不想看看這京城,天子腳下都成什麽樣了嗎?若是連京城都是這個樣子,這個天下又成什麽樣了?江山未穩,卻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的享受先人打下的一切。千裏之堤潰于蟻穴,前朝之鑒,我等不當避之?”

明夷的道理丢出來,說中的是太皇太後的心坎,大清的問題,不看,在那平靜之下所有人都覺得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實則瞧瞧眼下都是什麽樣子?

八旗的子弟,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在香山寺下強搶民女,從一旁的百姓的反應中不難看出來,這樣的事不是第一次,卻無人敢管。

就算不畏強權想管的人,卻也是叫人生生的攔着,這不足以看出問題?

“王朝之興在于君明臣賢,以天下為督察,共證天下;王朝之亡,在于醉生夢死,掩耳盜鈴,明知有錯,卻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置之不理。無規不成方圓,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拿祖宗的功勞來任意揮霍,目無王法。大清管漢人,也得制滿人。”

大清以滿人身份入關,治理這個偌大的漢人王朝,對待滿人和漢人的區別,天下人誰不看在眼裏,看在眼裏卻無人敢指出其中的不公。

封建王朝的頂端,在大清真是沒有人權,就連婚姻大事,各家的婚姻大事都叫朝廷牢牢的握在手裏,滿朝的臣子,都成了大清皇帝的奴才,奴才,只需要聽話,不需要提出反對的意見,是這個意思嗎?

太皇太後的目光看向明夷,自小太皇太後就覺得明夷沒有身為蒙古和滿人血脈的自傲感,和從前的所有皇室子弟都不一樣。尤其明夷對漢人的文化非常喜歡,反倒是對大清的許多規矩不滿。

彼時太皇太後以為或許是錯覺,今日再聽明夷的一番言論,只怕不是錯覺。

“你想怎麽做?”太皇太後思來想去,明夷出手了,又是事鬧到明夷手裏的,要是想讓明夷往後積極些的辦事,确實得讓明夷出出胸口的惡氣,八旗子弟,該敲打敲打了。

明夷把話說出來,本不覺得太皇太後一定會支持,聽着太皇太後的一問,雖不知太皇太後是怎麽想開的,對她是好事。

“尋常人碰到這樣的事怎麽辦的,我們就怎麽辦。外祖母你不想看看大清究竟有沒有王法?”明夷回頭同太皇太後笑着說,太皇太後…

若是感受不到明夷深深的惡意,太皇太後枉活那麽多年了。

然而明夷提出的主意并沒有要求行使特權,反而想像一個普通人一樣,一步一步的按照普通人最正常的反應去做。

“好。”太皇太後也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兒,竟然附和明夷的話。

淑慧長公主雖然覺得一開始的戲看得不錯,越看怎麽越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的呢?事情不該這樣啊,按明夷說的意思是想做什麽來着?

淑慧長公主側頭想了想,想不出來平常人要是遇上明夷這樣的事要怎麽辦,因此果斷的提問道:“額娘,明夷是什麽意思?”

此話落下,太皇太後回頭看了淑慧長公主一眼,一時間不知該感嘆淑慧長公主一個都當祖母的人竟然不如明夷一個外甥女,還是應該為明夷的聰明和對大清的了解而高興。

“見官。”無可奈何,太皇太後回答淑慧長公主,将明夷說的正常人的做法告訴淑慧長公主,淑慧長公主微微一頓,“把他們送到順天府嗎?”

淑慧長公主第一反應就是用太皇太後的名號把人送到順天府去,餘下的事就不是她們應該管的。

太皇太後知道,淑慧長公主說的才是正常人會做出的反應,明夷才是不正常的那一個,然而正如明夷所說的,她是真想看看大清現在有沒有王法了?

若是天下法度形同虛設,對于天下人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太皇太後同淑慧長公主道:“是去順天府不假,卻不是送過去,附上我們的名帖,而是要去告官。”

告官這兩個字,淑慧長公主知道的,知道是知道,不代表認同的好吧,“額娘,何必多此一舉,将你的名帖送過去,順天府必會嚴懲此人。”

得,淑慧長公主的想法,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這也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可是不該是這樣的。

“你不懂。”明夷的意思太皇太後聞弦而知雅意,淑慧長公主不懂,此時并不是解釋的好時候,太皇太後放棄同淑慧長公主在這個時候解釋。

“今日的香山寺是去不了,你們若是想去逛逛或是回靜宜園去,回吧。”淑慧長公主一臉的不明,皇太後更是由始至終都沒有作聲,太皇太後不想同她們多做解釋,先把她們打發了吧。

可是淑慧長公主捉住太皇太後的手道:“別,額娘,我要跟你一起。”

聽出太皇太後有事要去辦的意思,淑慧長公主總覺得要不一道跟過去,怕是要錯過許多,當機立斷的要一道去。

皇太後不管是想跟上或是不想跟上,淑慧長公主都要一道去,她能不跟着一起去?

“額娘,我也一起。”聲音說得小,也就太皇太後她們能聽得見,太皇太後一開始嫌她們麻煩想把人打發,一聽她們竟然要跟着一起去,頗是無奈,有言在先地道:“跟着一起去可以,有言在先,你們不許多問。”

許看不許問的,若是她們兩個做得到,自然一切好說。

“好,保證不問,我們就跟着額娘和明夷,看你們到底要做什麽。”真是好奇,淑慧長公主對于太皇太後說的見官,見官同見官有什麽不一樣的嗎?

“怎麽,想捉我去見官?也不想想順天府敢不敢受理你這個案子。”明夷和太皇太後說的話,大抵只有她們各自最是清楚。

除此之外,确實要考慮另一個問題,明夷想如何處置瓜爾佳成保。瓜爾佳成保顯然是有腦子的,想一下子明白明夷想如何的處置他,雖說不屑之,何嘗不等着明夷将他送到順天府去。

明夷露出一抹笑容道:“是啊,我和你最大的不同大抵是,在你的眼裏,大清的律法形同虛設,我卻遵紀守法。”

“哈哈哈,看來你也不過如此。”在權貴的心裏,律法形同虛設,那是用來管制平常百姓的,絕對管不了他們。

如果說一開始太皇太後未必同意明夷的做法,看到瓜爾佳成保的反應後,太皇太後的臉沉了下來。

律法,約束的是天下人,當然也包括權貴。

權貴雖然有一些特權,卻不代表他們能夠目無王法。

八旗子弟,如眼前的瓜爾佳成保一樣有着同樣想法的究竟有多少?大清入關才多少年?如今天下未定,曾經作為大清支柱的八旗子弟,卻開始揮霍打下的江山。

大元的前車之鑒,身為蒙古人,太皇太後比任何人都有更深的體會。

“帶上他們,去順天府。”太皇太後越想越是心驚,當機立斷,讓他們把人押到順天府去。

也在這個時候,大家才想起來,明夷可不是一個人出門的,人家有長輩跟着,長輩發話,更帶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瓜爾佳成保待要再說出些挑釁的話來,不知怎麽的,同太皇太後的目光相觸,心下竟覺從未有過的恐懼。

太皇太後的眼神似在無聲地警告着瓜爾佳成保,若敢再大放厥詞,定不輕饒。

從小到大,瓜爾佳成保怕過誰,他誰都不怕,竟然被一個老太婆唬住了,這可是奇恥大辱啊!

“說話之前過過腦子子,若是你敢對我的外祖母不敬,信不信我讓他們把你的舌頭割下來?”明夷一眼看破瓜爾佳成保想做的事,有言在先的警告,她可以容瓜爾佳成保對她出言不遜,但絕不允許瓜爾佳成保對太皇太後有半點的不敬,若是不信邪的盡可一試。

明夷警告完人,朝一旁的人相請道:“敢問諸位可有願意同我一道前往順天府做證的?若有如我一般的受害者,可以随我一道狀告。狀紙之類的東西我會準備,告狀所需要之銀兩,也由我來承擔。”

旁邊的人聽到明夷的話,不少人都動了心思,王永年第一個積極的站出來,“姑娘,我可以作為人證,今天發生的事,到順天府我一定一五一十的告訴府尹大人。”

一開始對于王永年一個騎術不精的人竟然敢在這人來人往的地方縱馬明夷無半點好感,之後想搭讪的手法,明夷見得多了,壓根沒有當回事,可是那麽多的人見着瓜爾佳成保欺負人,卻無一人出面幫明夷說一句話,王永年雖然叫人攔着,卻一丁點都沒有後退的意思,不畏強權,人品不錯。

“如此,多謝。”旁的人自有衡量,不見得願意出面,明夷不強求,有證人就行,且看看順天府怎麽樣。

作者有話要說:王永年:姑娘,我可以為你出生入死!

淑慧長公主:不錯,很好!

加更繼續上,求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