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當初苗小鳳對她的敵意,她不是沒看見,恨不得把她踢得遠遠的,再也不能從葉博文跟前出現。
再加上苗小鳳暗地裏的小動作,又是跟蹤,又是在大隊裏敗壞她的名聲。
總之,程瑤對苗小鳳的印象并不好。
說實在的,程瑤并不想去救這個苗小鳳,尤其苗小鳳被抓可一點都沒受冤枉。
雖說好多所謂的有顏色禁書還不如什麽《赤腳醫生手冊》尺度來大。
但在這個年代,一點都不冤。
誰讓她明知故犯藏這種有問題的書籍,完全是自作自受。
哪怕在信中苗小鳳痛哭流涕,凄慘無比,但程瑤還是沒有升起同情心。
她覺得,真要就苗小鳳這樣的人,還不如去就那些快餓死,或者遭了大難的。
簡而言之,苗小鳳不值得她救,她早已經了解整件事的內情,苗小鳳可是陷害了葉博文,雖然她對葉博文這個人不感冒,可不得不說苗小鳳這個人挺毒的。
她就是簽個主仆契約或者奴隸契約,也會找一個品性好一點的。
收了苗小鳳這種人,她還要擔心對方反水,為禍一方。
因此,救不得。
甚至,程瑤去革委會一趟的想法都沒有。
至于紅小兵那兒,估計看見她先前的态度,就能明白她的額意思。
縣城革委會。
紅小兵們好不容易趕在天黑前回到了革委會,立馬就想張哥彙報了程知青的反應。
“你沒聽錯程知青說的是跟那苗小鳳不熟關系還不好?”張哥掏了掏自己的耳朵,還以為耳屎太多,堵住了耳朵。
年紀大點的那個點頭哈腰,“是的是的,張哥,我們沒聽錯,程知青确實親口說跟這個苗小鳳不熟。她接了信也沒當場打開看,很不在意。我們被那娘們甩了一道兒。”
還說什麽程知青很要好,很熟呢。
想必就是為了能出去,胡亂說的。
要人程知青真跟苗小鳳是好朋友,苗小鳳都關在這兒這麽些天了,以程知青的能耐,會一次都不來?
明顯就是關系不好,沒把這個人放在心上。
他們也就是被吓住了,所以才會着了苗小鳳的道兒。
“行了,這事兒我知道了。”張哥咂摸咂摸嘴巴說道。
“哎,那姓苗的哪裏咱們怎麽處置?”被耍了這麽一道,任誰都會心裏不舒坦,要是往常直接到小黑屋裏收拾一頓就成。
可這次,對象是個娘們,還跟程知青認識,他們覺得還是悠着點。
別程知青看完了信,改變了注意,又上革委會來了。
到時候裏外不是人的,還是他們。
“這倒是不用了。上頭的裁定馬上就下來,不用找麻煩。過不了幾天,那娘們就蹦跶不起來了,不用沾了自己的手。”
張哥磨了磨牙,冷冷地說道。反正這娘讨不了好去。何必給自己找事兒幹,閑着不好嗎。
“去去去,都一邊兒去,別當着我曬太陽。”大冬天的,天氣晴朗,最适合曬太陽了好麽。
聞言,兩個紅小兵裏面往邊上退,直到退到了一定距離,這才轉身離開。
紅星生産大隊。
夜裏,黃家。
黃世義深更半夜又找了鐵春蘭商量事兒。
“你姐說明天讓我去接你媽,順便讓你媽把你領回家。”黃世義說了鐵冬梅的打算。
春蘭一聽就急了,“這可不行,我媽可有一雙利眼。當初……”說到這裏,春蘭立馬停下。
當初她年紀小,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問題,還是她媽看出來的。
而她現在整個人都胖了一圈,但凡是有雙厲眼,又愛琢磨的人,就能知道這其中有問題。
所以,她絕對不能見到她媽。
至少不能讓她媽看見她。
“黃大哥,要不我明天就去縣城吧,這要是被我媽看見,她怕是就得懷疑。”鐵春蘭神色緊張,顯然很害怕。
黃世義摟緊鐵春蘭,“別害怕,有我在呢。明天你媽來的那個時間點,你上山拾柴,或者幹點什麽不在家就成,等你媽走了,你再回來。到時候你就跟着你媽後頭,直接到縣城那邊就成。”
黃世義又把縣城租來的房子,細細地說了一遍,又怕鐵春蘭記錯,趕緊寫了紙條,讓鐵春蘭背下來,順便還把鑰匙交給了對方。
“記住了,明天上午就出去,等下去再回來。可千萬別回來早了。”黃世義鄭重囑咐。
鐵春蘭點頭應下。
然後一頭紮進了黃世義的懷裏。
只要上了縣城,他們就再也不用這般偷偷摸摸的。
未來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這兩人互訴衷腸的時候,外頭想起了咳嗽聲。
頓時把兩人吓得險些從床上跌落下來。
“黃大哥。”
黃世義趕緊伸手堵住鐵春蘭的嘴巴,不讓其發出一點聲音。
鐵春蘭明白黃世義的意思,沒有再出聲。
兩個人豎起耳朵,仔細聽外頭的動靜。
“咳咳,咳咳。”外頭又連續響起了兩聲咳嗽。
鐵春蘭吓得臉色蒼白,心說外頭站着的到底是誰,是人是鬼?
有沒有發現她屋子裏的端倪之類的。
黃世義就沒有鐵春蘭這般緊張,等這咳嗽聲漸漸遠去。
過了好久,黃世義這才松開捂着春蘭嘴巴的手。
“別害怕,剛才那個應該是媽。媽說昨天晚上有些着涼來着,估計是嗓子不舒服。正好明天你上山弄點治咳嗽的草藥來,也算是有正經由頭。我媽知道了也會高興。”
黃世義這是教春蘭讨好老太太。
只要老太太支持他們,在後方給他們兩個打掩護。
他們這事兒,就不成什麽問題。
鐵春蘭聽說是老太太,懸在高空中的那顆心,總算是落到了實處。
“方才真是吓死我的。黃大哥,你出來好一會兒了,趕緊回去吧,可別我姐醒了又沒找到你。到時候我姐起疑可就麻煩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最怕發生的,就是意外。
黃世義摟着鐵春蘭好好吸了一口氣,這才放開鐵春蘭,悄悄開門出去。
鐵春蘭見人已經看不見,便關了自己的門。
真是期待,好戲馬上就要開場了呢。
她的未來,馬上也要變得完全不一樣。
霸占自己姐夫什麽的,也是真帶感。
轉眼就是第二天。
鐵春蘭掐着時間點出去,沒過多久鐵媽就上了門。
黃老太熱情地招呼親家。
不多時,兩人聊完,鐵媽就往女兒屋子去。
母女兩個相見,說了好一番知心話,又哭了一場,鐵冬梅這才說起正經事兒。
“媽,黃家為了給我治病,欠了一屁股的債,現在家裏啥都不剩了,媽,您能先借我一點嗎?等家裏有了錢,我就還您。”
鐵冬梅雖然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但內心卻很自信自己能夠借到錢。
果然,鐵媽立馬就從自己內衣裏面縫制的兜裏,掏出了一個小布包。
鐵媽一邊打開小布包,一邊跟女兒說道,“媽知道你們現在手裏肯定不湊手,你這好不同意好點兒,可絕對不能因為沒錢買藥病又重了。媽這回來就是來送錢的。”
“家裏的情況,你也知道,錢不多。但媽也不能不管其他人,所以只給你拿了這麽一些。你點點看,夠不夠用?”
說句實在的,鐵媽這就是夠疼女兒的。
女兒說要妹妹做續弦,就讓妹妹過來,還沒等說要錢,自動就拿着錢送來。
可惜鐵媽掏心掏肺的對象只有一人,那就是大女兒鐵冬梅。
而小女兒鐵春蘭就是一個不值錢的草,在寒風中飄搖。
鐵冬梅很感動,“謝謝媽。媽對我真是太好了。”她就知道,只要她一說出口,她媽絕對不會拒絕。
“這還用說,媽不對你好,還對誰好?”除了兒子跟孫子之外,鐵媽最疼愛的就是這個出嫁的閨女。
甚至有時候兒子跟孫子都靠邊站。
兩人相視一笑,倒是想忘記了還有一個鐵春蘭似的。
“對了,媽,這陣子你女婿說要找份工作來着,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若是他真的找到了工作,那以後這錢很快就能換上。”
她的病現在是越來越輕,估計最多再吃幾個月的藥也就差不多了。
屆時發的工資,全都用來還債,日子也能過得不錯。
鐵媽聽女婿要上進,當然高興。
“哎喲,那感情好,到時候我這丈母娘也能沾上光。我就等着享女兒女婿的福啦。”
見到女兒病已經去了大半,不得不說鐵媽是真心高興。
就是這會兒,無論鐵冬梅說什麽,鐵媽都會高興,都會同意。
“媽,你看我現在病好得差不多了,那春蘭,是不是該回去了?春蘭也老大不小了,一直住在黃家也不方便。”
這是最近鐵冬梅出了錢之外最大的煩惱,現在錢的問題暫時解決了,當然就該解決剩下的問題。
“這是當然,你都要好了,先前的打算當然不作數。媽這次來一是為了看你給你送錢,二就是領你妹妹回去。前陣子我聽大隊裏說遠方親戚家要說親來着,雖然條件一般,但好歹是清表人家。”
鐵媽沒說的是,對方是個殘疾人。并不在意是不是結過婚或者帶着孩子。
只要手腳俱全,沒什麽毛病的。
同時還會給上一筆彩禮,鐵媽都打算好了,那了彩禮錢,留一小部分給春蘭作嫁妝。
兩外一部分成兩半,一半自己留着,一半給大女兒吃藥。
這樣一來,嫁不出去的女兒算是有了着落,自家也能回點錢,女兒更是有了錢吃藥。
沒什麽比這更好的。對三方都有利。
“哦?真的嗎?那可真是太好了。媽,要是對方真的不錯,那趕緊把春蘭嫁過去吧,再不出嫁,以後耽擱了生育可怎麽辦,這女人吶就得有孩子才能站住腳……”
鐵冬梅發表了自己作為女人的肺腑之言。
鐵媽連連點頭。
轉頭就問起春蘭怎麽不在。
鐵冬梅有些奇怪,“怎麽媽沒在黃家看到春蘭?早上春蘭還做了早飯,端給我吃來着。可能是去河邊洗碗了吧。媽,您別着急,晚點春蘭就回來了,今天午飯就在家吃。”
她媽送了錢,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鐵冬梅想留她媽在家吃飯。
“別,家裏還有那老多事兒呢。這會兒還早,要是快點回去,還能上半天的工。”
鐵媽舍不得那半天的公分。
“我等春蘭回來了,就領着春蘭回家去。你是不知道,以前春蘭在家裏幹家務還不覺得有啥,這次春蘭上你家來,可把媽給累壞了。正好把春蘭帶回家去幹活,媽也好松松筋骨。”
起先鐵媽并沒有覺得少了春蘭會怎麽樣,也是後來吃知道,家裏少了一個幹家務的,能多多少活計。
這家裏家外一把抓,她有上了年紀,可不就是累得夠嗆。
這還是有兒媳婦幫忙的情況下,真要只有一個人,還也不用上工了,直接在家裏忙活就夠一天幹的。
所以,鐵媽是真心想把鐵春蘭帶回家。
鐵冬梅見挽留不得,便也沒有勉強,因為她知道她媽的性格,既然說了不會留,那八成是不會留。
“那媽等會兒帶些東西回去,這了千萬不能不要。”趁着她媽沒說,鐵冬梅就把話先說了。
這個鐵媽倒是沒拒絕,親媽到女兒家來看女兒,帶着錢來,連頓飯都每次,還空着手回去。
絕對是要讓人說道的。
說她女兒不會來事兒,就是她兒媳婦見了也會生氣。
所以,這個不能拒絕。
“那你少給點兒,意思意思就成了。”有東西拎回家就成了呗,這事兒就是一個心意。
心意到了就成。
不在乎多少。
“媽,我這也不花錢,是別人送的,一包紅糖。”鐵冬梅這個口中的別人,就是程瑤。
程瑤昨天剛上家來看過她,可不就是拎着東西過來的。
那東西她打開看了,足足一斤的紅糖。
紅糖可是好東西,無論是老人小孩還是婦女都很好。
這個玩意兒還要票,尋常買不到。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回禮。
鐵媽聽了還挺奇怪,“你什麽時候有這麽大方的朋友了,我怎麽不知道?”
通常來說,一包紅糖就是一斤。
半包就是半斤。
一出手就是一斤,可不就是大方得很。
“媽,對方也不能算我朋友吧,跟我婆婆關系還不錯來着。對了,給我治病的那位大夫,就是對方介紹的。人心腸還挺好,是個下鄉的知青,可惜人是昨天來的,媽沒看見。她長得可漂亮了……”
鐵冬梅對于程瑤這個好人,當然是一通誇贊。
鐵媽聽了連連稱贊程知青是個有善心的姑娘。
“媽這次是看不見了,等下次媽的了空,你身體又好了,你領着媽上程知青家道謝去。要不是人家程知青好心,你現在還不知道咋樣呢,合該好好謝謝人家。”
“媽,這我都知道的。我每次見她,都有感謝。”
鐵冬梅又不是三歲的小孩,人情世故方面,她還是懂得的。
至少她留給程瑤的印象,不算太差。
母女兩個說和知心話,過了好一會兒卻不見鐵春蘭回來。
鐵媽出門看了看天色,“春蘭不是洗衣服去了嗎?怎麽還沒回來?”
鐵冬梅也不清楚狀況,“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做什麽別的事情去了吧。要不媽留家吃頓飯,也就耽擱一會兒的功夫,春蘭又不傻,總是要回家吃飯的。”
鐵冬梅這話倒是沒說錯,可她媽确實等不住了。
“這還有好一會兒的功夫,我還趕着回去上工。媽就先不多留了,下次再來看你,至于你妹妹,等你妹回來,你讓她直接收拾東西回家來。今天就回來。家裏還有那許多事情等着她呢。”
早點說親,早點把姑娘嫁出去,早點放心。
“成,媽,我知道了,您路上多注意安全。”
母女兩個依依惜別,在廚房忙活午飯的黃老太聽見動靜,趕緊出來。
“親家母,怎麽才這麽點兒功夫就要走了,好歹留下來吃頓飯再走。”黃老太适時挽留。
鐵媽擺擺手,“不了,家裏還有事兒呢。我下回再來看冬梅,到時候您可千萬別嫌我煩。”
“那哪會,您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轉頭,黃老太就想起春蘭,“唉,春蘭這孩子也真是的,平日裏都在家,偏生這會兒不再……”
“這有什麽關系,不要緊的,等春蘭回來,讓她自己回家就是。就說我說的。”
兩老太太又說了幾句,鐵媽就趕緊提出告辭。
黃老太見親家母一臉焦急,便也沒多做挽留。
再說她心裏倒是真心想讓親家母早點走來着,追上說的挽留,才不是真心的。
鐵媽這邊剛走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春蘭就拎這洗衣服的籃子,背上還備了一捆幹柴回來了。
“我還以為你洗衣服掉進河裏去了呢,原來你是山上撿柴火去了。對了,忘了告訴你,媽剛才來過了,她挺想你的,讓你收拾收拾東西,趕緊家去來着。”
鐵冬梅趕緊把關鍵的事情說了一遍。
“要是你走快點,說不定還能追上咱們,而且還能趕回家裏吃午飯。媽還說了,她相中了一門親事,就等着你回家相看呢,恭喜妹妹,你總算是能嫁出去了……”
鐵春蘭聽了,臉色卻很是不好看。
在她的耳中,姐姐的這些話,都異常刺耳。
什麽叫做走快點還能追上她媽,趕上家裏的中午飯。
她姐現在這麽說,可不就是變着法兒的趕她走。
她這可才幹完活計回來,連口水都沒喝。
結果一進門卻聽見她姐陰陽怪氣話語,任誰聽了都會不高興。
當然,其中最讓人心驚肉跳的,就是後面那一部分。
家裏竟然給她相看了人家,現在似乎就等着她回家等着人相看。
這明顯就是只要對方看上了她,婚事就板上釘釘,無論她願意還是不願意,家裏都不會聽從她的意見。
瞬間,鐵春蘭覺得心涼不已。
為啥在她家,姐姐是一個寶,而她就是一根草。
沒人疼愛不說,還什麽都要讓着姐姐,顧着姐姐。
甚至連自己婚姻大事,都要受姐姐的制衡。
她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是鐵家人,看了是她也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就是鐵家人。
因為她跟爸媽還有哥姐長得都有幾分相似,大隊裏也沒有流傳她家孩子不是親生的流言。
有時候她特別絕望。
說實話,從小長到這麽大,她都快習慣了這個絕望來着。
是以,鐵春蘭的面色僅僅是僵了片刻,很快就回過了神來。
“我進屋喝口水,就收拾東西回家去,姐,你在家裏要好好照顧自己,別想太多,你還有孩子們要照顧呢,一定要早點好起來。”
不早點好起來,孩子們可沒人照顧。
哪怕黃世義的心在她身上,但她姐生的都是他親孩子,她姐有個萬一,黃世義絕對不會撇下孩子不管。
到時候又是一通亂。
反正鐵春蘭心裏,她姐最好活得好好的。
鐵冬梅見妹妹一口應下,滿意地點點頭。
“去吧。別趕不上吃飯。媽可不會特意給你做一頓。”
見狀,春蘭沒說話,只是放下籃子還有背上的柴火,轉身去了自己那屋。
喝了口水之後,她就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裝在了包袱裏頭。
說是所有的東西,但其實也沒多少,只一個包袱就已經盡夠。
其他的東西都是黃家的,她自然不能帶走。
不過黃世義給她的錢財還有鑰匙紙條,她收得好好的。
完事兒就跟黃老太打了個招呼,背着包袱走了。
春蘭去的方向,當然不是她家大隊那個方向,而是紅星生産大隊去往縣城的方向。
這條路她先前已經走過幾次,倒也不陌生。
趁着這會兒日頭正好,春蘭腳步不行,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就走出老遠。
現在雖然還豔陽高照,可縣城路遠,即便是她緊趕慢趕,估計到了縣城太陽也快要落山。
所以,她必須得快點兒。
今兒個程瑤又去了一趟縣城,沒想到回來的時候,卻發現了鐵春蘭背着包袱,往縣城的方向走。
坐在飛舟上的程瑤納悶,這鐵春蘭不是住在黃家嗎?怎麽忽然背着包袱往縣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孩子又生病發燒了。
今天只有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