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項目

第二天,在會議上,大家圍繞着方案A展開了論述。

韓師修鼓足了勇氣,堅持表态道:“關于第一部分的方法……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因為教授當初決定的是方案B,這樣較為可行,可以使我們的研究進展更快……”

“噗。”

“哈哈。”

說出這句話之後,所有人都笑了。

韓師修茫然不解。

但是他卻堅定地看向自己這組的教授,以為,教授會因為自己方才的話而想起來之前的思路,告訴大家,對不起,韓師修說的很對,方案A有較大的問題,确實應該是方案B。

他一直這麽相信着。

然而……

教授十指交叉,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師修,你弄錯了。”

在座的人又都偷偷地樂了。

韓師修知道,這是因為,在那些博士看來,自己是一個傻瓜,一個在兩位老板同時贊同方案A的情況下,仍然不停地念叨着方案B方案B的傻瓜。

他們認為,一定是這個叫韓師修的人自己記混了,不知怎麽出現了應該是方案B的幻覺,并且還固執地認為,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自己最正确不過,肯定是教授出了岔子。

而自從這次會議之後,韓師修就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被邊緣化了。

沒有人想與韓師修讨論項目,因為其他人都覺得韓師修挺笨的。

其實他們大概也不是故意這樣做,但就是會有意避開與韓師修的合作。教授本來帶着三個學生一起做,現在,全是另外兩個在弄,而教授本身,好像也對韓師修愛搭不理的,甚至還專門問過韓師修,是不是對這個項目已經不再感興趣了,如果是,可以選擇退出。

Advertisement

本來非常喜歡的一個課題,才沒過幾天,就變得只能幫着弄些邊角料,不像是一個研究人員,倒像是一個打雜人員。

韓師修覺得窩火極了。

為什麽……什麽都不讓自己碰呢。

……

“鄒思久,”有一天,韓師修在網上看見鄒思久的時候,忍不住将整件事向鄒思久描述了一遍,有些不解地問:“教授……怎麽突然就忘記了最開始的決定呢?”

“應該不是忘記了。”鄒思久說:“他故意的。”

“……啊?”韓師修這回可愕然了:“為什麽?”

“合作方的老板,應該更有名氣吧?”

“嗯……”

“你們的教授看對方似乎對方案A更感興趣,不想與其起沖突,所以便順着說。”

“……”

“合作方的老板對第一部分的熟悉程度肯定不如你們,所以才會覺得方案A靠譜。而你們的教授呢,不願出示證據駁他面子,所以只好讓你當犧牲品了。”

“……”

韓師修有點沮喪:“那……那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鄒思久說:“開會的時候争取能搶到一些東西做。平時也多想想,有什麽可以補充的,然後提出來,如果被認為是個好的想法,就說你可以負責這一塊兒。”

“……”

“韓師修,”過了一會兒,鄒思久又說:“我知道你難受,又受到這種莫名其妙的冷落。”

“……”

“當作一次教訓吧。”鄒思久說:“你……之前一直在各種考試中度過。但是這個階段遲早都會來,咬緊牙過去了,就會收獲很多。可以說,每回成長都是一次抽筋扒皮。”

每回成長都是一次抽筋扒皮……

“那……”韓師修問:“鄒思久,你有過……這種被孤立的情況嗎?”

“有。”

“咦?”韓師修可有點奇了:“比如說呢?”

“說個近點兒的吧。”鄒思久說:“就是前兩年的事。”

“嗯?”

“剛創業的時候,沒有什麽人能幫忙,我付不起正式員工的工資,于是就招了幾個實習生。”

“嗯……”

“也沒有辦公室,就讓他們在家裏工作。”

“嗯……”

“後來有一天,所有實習生一起走了。”

“……為什麽?”

“他們走的時候對我說,鄒思久,你自己是個完美主義者,但你不能要求別人也都像你這樣。”

“……”

“我當時要求所有人每天早上8點開始電話會議,商量問題,布置任務,他們都感到不能接受,說沒有一個公司會這麽早開始上班。”

“……”

“還有一句話,我也記得。是,鄒思久,你自己辦公司,你為自己做事。可我們只是實習生,拿着一個月一千八的死工資,只做短期,三個月就結束,什麽都得不到,我們那麽努力圖什麽啊?”

“……”

“所以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

“所以你現在這滋味兒,我想我還是明白一些。他們其實是并不相幹的人,不用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重要的是這個項目,想辦法盡量去完成它。當完成的那一天,再回頭看看,真也沒什麽大不了,對着組員,不管合作是愉快還是不愉快,最後都只有一句再見。但是你,卻會得到一些成長。”

“……”韓師修說:“謝謝你鄒思久。我現在好多了。”

“客氣了。”鄒思久敲過來一句:“我們不是唯一的支持者麽。”

唯一的支持者……韓師修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洪黎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

當時,韓師修再一次表達了“夢想就是寫一輩子論文”這個意思。

洪黎玩笑似的問:“有沒有搞錯?”

然後還說:“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韓師修僵着脖子說:“我不想回頭!”

就算是苦海,韓師修也喜歡。

當時洪黎嘆了一口氣,說:“那我希望你能在這苦海裏找到一個風雨同舟的人。”

……

當時韓師修并不覺得需要這什麽“風雨同舟的人”。

他認為,只要自己文章寫得好,就一定會有大批崇拜者,對韓師修來說,有大批崇拜者就足夠了……

可惜,一直都沒有。

——實在是努力得太辛苦了。

後來,鄒思久與韓師修互相成為了唯一的支持者。

韓師修是很高興的。

終于有一個人,堅定地擁護着自己。

但卻從來沒想過更深一層的東西。

雖然不通世事,可是韓師修也知道,每個人,在自己選擇的路上,都沒有什麽別的人可以相伴着一同前行。高興的時候不太能感覺得到這一點,但遇到挫折的時候卻尤其明顯。對着同事,對着朋友講述自己遭遇的種種不公的時候,他們其實是感受不到你的哀傷的,所以也很難說出讓真正讓人覺得好受一些的言語。所以到了最後,一個人的情緒,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能夠承擔。

大部分人都會說“我不會安慰人”。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個真正能夠能讓自己覺得好受些的人,會是一種難得的福氣,這說明,他真的很懂你,也在關心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