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弱肉強食

近年來,北方糧食收成都不大好,多地旱災蝗災,青城、通城與福城三地災荒最為嚴重,四年來顆粒無收,祁郡主與夷未侯将自己的老底已經掏了個空,再也沒能力發放糧食赈災,這才上折求朝廷撥款的,可太後态度讓人心涼。

其實我覺得太後倒不是鐵石心腸,為了錢這樣的作踐百姓,反正錢也不是她的,都是民間征收納稅得來的,所以如果國庫有錢,她不會硬壓着不發的!

這也就說明,國庫裏的銀子已經是寥寥無幾了,太後父親劉丞相在時,國庫的出納一直是由劉丞相管理的,劉家被抄後,國庫的管理自然而然的落在太後手中。若說國庫中真有些銀子,那朝臣們也不會将國庫交給太後一個女人管理的,我看他們是誰也不敢接這爛攤子!

劉家在時,生活就好不奢侈,足可以說是揮金如土,在民間都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劉家宅帝王宮。想必劉家的這樣的奢侈做派自然不可能是出他們自家的收入,我想大多都是出自國庫與商家供奉。

再加上,那時還有個吸血鬼昌文侯,能到達國庫,又能不被挪用的錢財肯定還不如一個一品大官的宅子。

由此完全可以說明,太後如今是落得個兩難的境地,她想發錢赈災,可又沒有銀子,不發放赈災的銀子,遲早激起民憤,面臨民間起義,付國建朝不過三十年,各地諸侯不少都是從前朝過來的,京中大臣中也有些前朝老臣,這本就是極不安定的!再加上先皇早逝,皇帝年幼,付朝的江山岌岌可危。

如果這時,問朝中百官募集銀子赈災,是極不現實的事情。貪的,沒有利益的事情他們不幹,也犯不着讨好太後;清的,手裏又能拿多少銀子?

若是問京中商家讨,也是沒着落的,大商家在朝中多有依傍的大臣,小商家又沒個什麽錢!

我想,這個時候,太後應該愁得頭發都發白了。但說實話,就算是她琢磨死,也不一定能琢磨出什麽好主意來!

父親回來時,我與他說起這件事,父親摸了摸胡子,說他上朝的路上也看見那些難民了,有的難民甚至都在京中攔截官轎,請求朝廷赈災。

我見這些災民可憐,于是跟父親說道“爹,不如趁這次機會,我們也搏一搏好名聲!”

“這……”父親說道,“我倒是想過,只是僅憑我們一家之力也做不出什麽來,只能暫時施粥幾天,等幾天後,我們不開放粥鋪了,反而會惹得那些災民的埋怨!”

“也不能這麽說。”我說道:“爹,你有沒有想過,只要我們先開鋪施粥,再以爹你的威望,聚集百官說服他們募捐銀子赈災,我相信到時候一大半的官員都會拿出錢來赈災。那時,沐家也不會幹看着我們朝家做好人博好名聲,自然也會號令百官捐款,更何況他們還有一家很有錢的親家呢!這時,就算我們不再施粥,百姓首先記得也是我們朝家的功德!”

“這話說的也是,只是……”父親頓了頓說。

“只是父親懶得管?”我接上父親的話。

父親淡淡一笑,表示正确。

我搖搖他的手臂,撒嬌道:“爹,我雖不懂得什麽大道理,可我卻知道這天下最不能失的就是民心,更何況他們真的很可憐,爹就這樣見死不救嗎?”

我心裏其實清楚,父親和沐家之所以遲遲不動,是因為想逼太後,想逼百姓造反,倒時天下大亂,百姓怨君昏庸,怨太後把持朝政、殘忍無道,父親和沐家也就有借口、機會造反。

父親拍拍我的頭,說:“不是爹心狠,只是爹也無能為力。”

聽了父親的話,我明白他現在必定是不會出手的,我就算再怎麽求他,他也不會答應我的請求,便放下了他的手,慢慢離去。

回去的時候,我在想,到底如何才能幫助到那些難民?想要尋求父親的幫助是不可能了!那還有什麽辦法呢?

有時,我真是在想,為了政治目的而去傷害無辜的人,這到底是一種無奈還是為了一己私利?我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政治鬥争了。

身為父親的女兒,我自然是希望朝家好好的,可身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又覺得那些難民太過可憐了吧!讓他們成為政治鬥争的犧牲品,就是他們作為弱者的無奈。

對付太後,我想會有千百種方法,只是利用災民這個方法的結果是最名正言順的,所以父親才不肯伸一把手的!

弱者需要依附強者,強者需要弱者的擁戴和供給,所以古老時代,會有部落與部落首領,而後漸漸衍變成一個國家和一個君主,若是君主和首領沒有能力去保護民衆,自然而然會被推下寶座,這就是現實的殘忍,只要你一旦處于弱勢,就沒有任何優勢。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