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但凡能吃的,農家都舍不得扔。送走殺豬匠後,張婆子便帶着幾個媳婦處理剩下那半邊豬肉以及各種豬下水。

自打方天林買了兩次鹽後,兩老便阻止他繼續往裏貼錢。自此後,沈家用鹽比以往要稍微多一些,至少不會讓方天林覺得寡淡無味。眼下又是年節前,大家都舍得花錢,這頓殺豬飯連他都吃得挺歡。

不過,在吃了一口肥腸後,方天林實在沒忍住,跑出去吐了個稀裏嘩啦。

見媳婦飯吃到一半跑掉,沈家河有些擔心,也跟着跑了出去,一邊拍着方天林的背,一邊擔憂地問道:“媳婦,沒事吧?”

“沒事。”方天林接過沈家河手中的清水,連漱好幾口,才将那股子惡心勁給壓下去。那肥腸洗得挺幹淨,這他之前就看過。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去動那盤子菜。讓他沒想到的是,那臭烘烘的味道并沒消下去,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估摸着,一是洗法不當,二是加的辛辣料不足,沒能将異味壓下去。

方天林在後頭吐得暢快,殊不知,客人那邊早就因他這個舉動聊得熱火朝天,甚至還有幾個嬸子到張婆子跟前去小聲嘀咕,就差沒直接祝賀上了。

只有張婆子自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偏偏她還得憋着,無法說出口,這個難受勁,她在三媳婦身上嘗到了不止一次,瞧着似乎這回也不是最後一次。這還不算,張婆子還得笑臉相迎,為此,一張臉都有些微扭曲,好在大家也沒湊近了看,倒也能糊弄過去。

看着客人異樣的目光,方天林一臉莫名。直到他落座後,柳橙跟他說了幾句,他才反應過來,嘴角不由抽了幾下。他還得打着哈哈,這頓飯吃得略有些心塞。

被惡心到後,那盤子肥腸方天林再沒動過。他以為沒多少人吃,結果比他猜測的要好上許多,雖沒吃完,至少下去了近半。估計最多再吃上個兩餐,便能見底。

方天林實在是佩服不已。他自問能吃苦,可同村民一比,差了老遠。他終究是沒吃過大苦之人,部隊裏訓練實在算不上什麽,退伍後他的生活更是滋潤,就更沒法比了。只有真正苦過的人,方才會珍惜一切能入口之物,這是方天林如何也及不上的。

為了不讓自己最終也淪落到這等地步,方天林決定年後就想個賺錢的營生,靠種田給人做短工只能維持現在的生活,發不了財。

年就在熱熱鬧鬧中度過。

過了正月初一,便是走親訪友的日子。各家規矩都大不相同,不過一般來說,大年初二是年輕媳婦帶着夫婿孩子回娘家的日子。

沈家一貫的做法便是,初二出嫁的閨女上門做客,兒媳婦們靠後,初三以後才歸家。

這天一大早,沈家門戶就大開。張婆子四個兒媳婦,除了三媳婦能頂個壯勞力,沒怎麽安排他輪流做家務之外,其餘三個兒媳婦都早早起床,在竈間裏忙活。

大小姑子回娘家,這可不是小事。

Advertisement

方天林和沈家河一人負責一個,将三個兒子都包得紅彤彤的,一會客人來了,估計會過來看他們,可得拾掇整齊。

孩子越大越好養,現在除了餓了尿了哭幾聲之外,再沒像剛出生那會那樣,不分白天黑夜的哭鬧。方天林越看越歡喜,沒事就愛去逗他們,被婆婆看到後,說了他好大一通,說小孩子不能戳臉蛋,會流口水。

方天林哪知道這些,挨個查看,确定沒出問題後,才放下心來。要是真被他整出事情,孩子長大知道後,還不埋怨死他?

沈家河在邊上笑笑,他雖然不會老這樣,但看着自家媳婦逗弄孩子,他偶爾也會手癢,摸摸孩子們的小臉蛋。看着大兒子勉為其難睜開眼睛瞅他幾眼,再緩緩阖上雙目,二兒子“咯咯”笑得歡暢,三兒子被他吸引了視線,那一刻,心都脹得滿滿的。

“孩子這裏我一個人看顧就夠了,你去堂屋上坐着,這個點估計大姐他們應該快到了。”方天林先是翻出一套新衣裳,想了想又拿出一套七八成新的,“這兩套,你要穿哪套?”

果不其然,沈家河選了後者。方天林也沒意見,農家置辦新衣裳不容易。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是常态,可沒有過年穿新衣服的說法。這等待遇,怕是連長房長孫都沒有。

沈家的家境,雖沒窘迫到這等地步,但三五年購置一身新衣裳也極為正常。這次只是招待大姐他們,還用不着刻意穿得那麽體面。

沈家大姐名沈杜娟,過了年正好進入而立之年,在靖朝,這個年歲也不算小了,她名下最大的孩子今年十二歲,已經到了初步相看媳婦的年紀。

大姐夫伍東平家和沈家家境相當,都是土裏刨食的人家,不出意外,估計一輩子就這樣。

方天林是在和沈家河洞房時才來到這個世界,只能調閱原身的記憶,對他們印象都不深,也不了解他們的脾性,私下裏問了沈家河,才知道個大概。

據說大姐大姐夫兩人都很好相處,至于二姐二姐夫,沈家河說的不多,說他說不清楚,讓他自己看。

方天林也不好亂下定論,瞧沈家河确實一言難盡的樣子,也就沒再追着他要答案。

大姐家離廣延村不算多遠,不過走路也要小半個時辰。他們一早出發,到沈家時還不到辰正。

“大妹來了,快,去堂屋坐去,爹娘在那等着。”姚大嫂擦幹淨手,很是熱情地招呼大姑子,“吃了沒?一會就上餃子。”

“大嫂,不用這麽客氣,早飯我們都用過了。”沈杜娟忙拒絕。

“行,那你們趕快進屋。”姚大嫂說是這麽說,和着陳二嫂給客人上了蜜棗茶後,不到一炷香工夫,又給每人端了一碗餃子。

大姐大姐夫推拒了幾次,也就不再推辭。見父母先後開動,他們的三個孩子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夾餃子吃。

“娘,真好吃。”大姐家最小的兒子伍斌吃得滿嘴都是。

“好吃就多吃點,竈房裏還有。”張婆子看着不知怎的就有些心酸。按理兩家情況差不多,年節裏孩子們不該這麽貪嘴。若只單獨一人如此也就罷了,問題是,不光三個孩子都是這般,連大女兒大女婿按捺着性子,也露出那麽一絲苗頭,這樣只能說明他們最近都吃不好。大閨女說出門前用過早飯,這點應該不會騙她,那就更有問題了,回頭得好好問問才行。

“娘,我去看看三弟家那三個娃。”沈杜娟放下碗。之前她還會搶着收拾,這麽多年也習慣了,家裏嫂子弟妹都在呢,輪不到她這個上門做客的女兒動手。

方天林作為兒媳婦,剛才也去堂屋見過大姐一家,也是回房沒多久。聽到外邊的動靜,他趕忙上前開門。

外邊天冷又有風,怕吹着孩子們,方天林只把門拉開了一小半。

“三弟妹,這是給三個侄子的。”沈杜娟将手中的紅紙包遞出,略有些局促。

方天林一摸就清楚,每個紅紙包只包了兩枚銅錢。想起沈家河的說辭,再看大姑子一家人都面泛菜色,日子怕是不好過,哪會介意這些。

其實,農家孩子能有兩枚銅錢作為壓歲錢,已經不錯。只是三胞胎這是第一回過年,一般都會再往上加些。

“外面天冷,大姐快進來,可別凍着孩子。”見大姑姐後頭跟着三個外甥,方天林忙招呼,“桌子上有點心,小文,你最大,照顧好弟妹。”

見進門不到一年的三弟妹挺好相處,沈杜娟也放開了,急走幾步來到炕邊上。

三個孩子已經被方天林挪到炕沿,頭上襁褓也掀開,沈杜娟一眼就瞧了個清楚,真心實意地贊道:“三弟妹,孩子長得真俊,你呀這回可成了家裏的大功丞。”

方天林聞言,明白大姑姐的意思,嘴角動了好幾下,才扯出一臉笑容。開始還有些僵硬,後來就熟練了,将那點難以言說的心态給徹底壓了下去。沈家河都為他生了三個孩子,他擔個名頭而已,哪有自個媳婦付出的多?

“這是老大?”沈杜娟将左邊的娃抱在手上,她帶着孩子們進來已經有一會,這娃子竟然半點沒被吵到,依舊睡得香甜。

“嗯。按順序放的,中間那個是老二,右邊那個是老三。”

“娘,我也要看弟弟。”伍棗兒吃完手上那塊點心,跑到床前,趴在邊上頭直往裏探。最小的伍斌也颠颠跟在自家二姐身後。伍文見狀,也不再矜持,仗着身形比弟妹高,沒費神就看清楚了三個小表弟的面容,臉上不自覺帶起笑意。心裏想着,表弟們長得真可愛,他長這麽大,都沒見過這麽好看的小娃娃。

孩子們知道分寸,一個個踮着腳尖努力拔高身形,就是沒叫着要上床。

方天林笑着将沈璋沈璜掉了個方向,從并排橫躺,變成頭腳相抵豎趟。這下子,連個子有些不夠的伍棗兒和伍斌都看得清清楚楚。

“三舅媽,我可以跟表弟們玩嗎?”伍斌将手在衣襟邊蹭了蹭,眼裏滿是渴望。

“可以,不過手上力道輕點,弟弟們還小,容易傷着。”方天林将襁褓打開,為兩個孩子套上小衣服,“好了,來,璋兒、璜兒,小手給哥哥姐姐們握握。”

沒了襁褓的束縛,沈璋立刻手舞足蹈起來,這活潑勁真不像是才兩個多月大的孩子能有的,手被伍斌握住後,更是對着他漾開一個大大的笑容。

“三舅媽,弟弟在笑呢!”伍斌也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

見璋表弟笑得這般歡樂,伍棗兒也開始抓着沈璜的手。一會後,她皺着眉不解地問道:“三舅媽,璜表弟為何不笑?”

“他有笑啊。”方天林知道自家兒子們的習慣,他指着老三微微翹起的唇角說道,“他喜歡你呢,你看這裏。”

伍棗兒湊近仔細看了看,确實如此,但這個笑容也太淺了,她不注意看壓根就沒法察覺,還是璋表弟比較好玩。伍棗兒今年才九歲,在農家雖已是個懂事的年紀,到底還是個小孩兒,這裏又是外婆家,不會太拘着他們,她又和沈璜玩了會,便湊到沈璋面前。

“大姐,孩子沉,別老抱着他,放床上吧。”

沈杜娟都多少年沒這麽抱過娃,這回也覺得手有些泛酸,便就勢将沈璧放回床上。

見到又一個小表弟,伍斌小孩子心性,很快便把興趣轉到沈璧身上。可任他怎麽搖沈璧的小手,他都很不給面子的依舊呼呼大睡。伍斌年歲不大,可也知道好歹,不敢用力晃動,兩人就這麽僵持住。

“三舅媽,表弟不理我。”伍斌有點小委屈,耷拉着嘴向方天林告了一狀。

“哈,璧兒愛睡覺,他就這副性子,不是不理你。”方天林笑得樂不可支,“你跟璋兒玩,他最喜歡有人陪他。”

方天林話落,沈璋像是配合他一般,沖着伍斌“啊啊”叫了幾聲。很快,兩人又玩到了一處。雙方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溝通的,房間裏笑聲不斷。

這邊正熱鬧着,外頭又傳來響動。這次的動靜可比沈杜娟一家上門要大上許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