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沉吟半晌,安三老爺開口打破了有些凝滞的氣氛:“兩千兩,再加上安家船隊優先使用權,以及安家的庇佑。”

“好。”沈家河沒有讨價還價,“不過得加一個條件,安三老爺要的優質羊肉,等什麽時候內子想養了再給。”

“成交。”安三老爺爽快應下。

羊肉雖好,但制冰方子同樣能達到安家想要的效果。況且,又不是不能再得到羊肉,只是時間不定而已,安三老爺等得起。他就不信,在有條件的基礎上,方天林會不出手。那樣鮮美的羊肉,嘗過後他至今回味起來,仍覺得唇齒留香,沒道理動動手就能吃到美味,順帶還能驅散經年積累寒氣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方天林會不幹。

不是什麽交易都要立契約,沈家跟安三老爺達成的協議,就是如此。

本來該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安三老爺卻不懼于此,在他的地盤上,諒他們也不敢糊弄他。

沈家河接過銀票之後,瞟了一眼陳管事,意思不要太明顯。

“無妨。”安三老爺語氣很是篤定,顯然陳管事是他真正的心腹,連方子也不忌諱。

沈家河對此并無異議,他們只負責售前,售後那是安三老爺的事,不歸他管,不管安三老爺打算如何處理制冰方子,沈家都沒有置喙的餘地。

很快,陳管事就按照沈家河的意思,準備好筆墨。

“我只會一手狗爬字,兩位誰來執筆?”沈家河面帶一絲羞赧之色。其實這不是他不肯動筆的主要原因,他之所以如此做,不過是為了不想留下任何一點痕跡罷了。既然以後制冰一事跟沈家再無瓜葛,那自然是不能落下絲毫把柄,免得被有心人瞧在眼中,以至哪天遭來無妄之災。

陳管事将目光轉向安三老爺,得到同意後,方坐下将沈家河口述的制冰方子記錄下來。

這座宅子似乎沒什麽人氣,方天林在進來的時候就感覺到了,恐怕這裏是安三老爺處理密事的地方,譬如跟沈家這樣的交易。

懷揣着大筆錢,沈家河心裏止不住為自家媳婦驕傲,奈何附近還有安家人陪同,只能板着一張臉,免得洩露心聲。直到上了馬車,他才喜滋滋地舉着銀票跟媳婦邀功。今天可都是他拿的主意,盡管這裏頭大半提議都是方天林所提供,那也足夠他樂上半天。

看着沈家河如此神采飛揚,方天林嘴角彎起的弧度也越發明顯。

兩人是真心高興。別以為制冰是項暴利生意,就覺得兩千兩銀子給得少了,恰恰相反,要不是安三老爺想交好沈家,恐怕會随便拿個幾百兩意思意思,更有甚者,甚至會吝啬到極點,只給幾兩幾十兩銀子像打發叫花子那樣随意打發他們。

Advertisement

就算如此,沈家又能怎麽辦?碰到這樣的黑心奸商,若沒有倚仗,那就只能認了。氣性大一點的,就忍個十年八年,或經商,或培養子孫出将入仕,努力讓自家發達起來,成功了就幹翻他們,不成,那只能繼續忍着。除此之外,沒有什麽更加有效的辦法。

方天林不了解其他世界是否也這樣,至少在他記憶中,沒有哪能逃脫這個規律。縱使現代,也是資本權勢為王,各種專利賺錢的往往不是專利登記者,而是買走專利的公司。即便更進一步,以技術入股,同樣所占比例都很低微。放在靖朝,安三老爺能出這個價,他完全能接受。

其實沈記作坊跟食坊都還挺賺錢,只是受困于交通不夠便利,又缺乏遠距離傳播手段,無法進行大範圍推廣,導致沒能第一時間就鋪展開來,從而被同行快速趕上,致使最後只能細水長流。要不然,光憑這兩樣沈家就能賺個盆滿缽滿,哪裏還需要再謀劃別的?

薯片極容易被人仿制,魚片要好上一些,但也難不倒技藝高超的各路廚師,在沈記吃了一個多月獨食後,同類商品也陸續出現在市面上。

對此,方天林并沒表現出任何不忿的情緒。能有這樣的成果已然不錯,若非恰好趕在為先皇守制期間,沈家連魚片生意都未必保得住。這東西價格比薯片更高,也更上檔次。薯片雖說成年人也能吃,終究大多都集中在年輕人身上,魚片這玩意是真正老少鹹宜,還能作為下酒菜,不說別的,光原料就比薯片高出一等。

每每想起這點,方天林都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先帝駕崩竟然使沈記魚片逃過一劫,沒有遭受被人瓜分的命運,至今,魚片生意都完全掌握在沈家手中,一個份子都沒有給出去。

同時,方天林也很慶幸,雲州城雖然不利于他以後的行動,但做生意真是沒有比這個城市更好的地方了,至少在靖朝無出其右。在這裏沒有哪個商家能獨自坐大,不分軒轾的勢力倒是有好幾個。

這興許就是雲州城一直能保持這麽強大生命力的緣故,要知道這可是在交通極為不便的靖朝,能把全國各地商家都吸引過來,這可不是一般的城市所能辦到。

有了錢,方天林就沒打算藏着掖着。反正作坊跟食坊到底賺了多少銀子,除了他跟沈家河以外,沒人清楚,只要不把錢不管不顧全撒出去,別人也不會懷疑這些。

薯片生意沈家人有分紅,魚片生意卻沒有,再加上作坊跟食坊是分開的,并沒有把帳歸攏到一起,誰都只能猜測,得不到具體數目。

自那日之後,方天林跟沈家河就開始物色合适的房子。這方面上,沈家河一貫都是聽方天林的,這次也不例外。方天林對房子的要求不高,唯有一點,那就是地方要大,最好是在主院後面有足夠多的空地,省得他推倒房子用來種地養牲畜,而被人當瘋子傻子看。當然,這是說笑,方天林不會真幹這樣出格的事。

大宅子在東區南區北區都有不少,奈何價格高,千兩以內的房子還真不是說有就有,得看運氣。西區房子倒是便宜許多,偏偏這裏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小院子星羅棋布,大宅子卻難找一個。

方天林也不急,在相熟的中人那挂名之後,便不管了,耐心等,總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再說,等的時間越長,他能花在買房上的銀子就越多,房源也就更廣,買到讓他中意的大宅子的幾率也更大。

其他生意都可以等,制冰生意卻等不得。再拖下去,夏天都過去了,到時候制出的冰賣給誰去?

安三老爺自然知道事情輕重,他在拿到制冰方子後,立刻找到他爹安老太爺商議。不出半日,安家就拿出了方案。

具體如何,方天林不得而知,他只知道沒過幾天,雲州城就多了幾家賣冰鋪子,價格要比之前低,但也沒低太多,畢竟現在已經臨近夏末,要大幅度降價也得等到明年。而原先那些鋪子也跟着降價,他估摸着這幾家應該是同安家有合作,否則這幾個直接競争對手之間,不會這麽平靜,半點火藥味都沒有。

安家不愧是連在雲州城都能排得上號的富商,到手的銀子竟然都能舍得分出去,這可不是一般商家所能做到。

為了不讓人追本溯源,查到沈家頭上,方天林跟沈家河兩人自那之後,就隔個十天半月去找一次陳管事,其中以沈家河出面時間較多,倒也不純粹閑聊,偶爾也說一下安家船只租賃一事。如此一來二去,三人倒也混熟了。

人脈便是這麽一點點拓寬,平時可能不覺得有多重要,遇上事時就顯出來。這不,沈家河第一時間便收到了陳管事傳過來的消息,說是雲州港那邊有番貨到港,讓他最晚明天過去看一看,沒準能淘到好東西。等貨進了鋪子,那價格就高了,遠不如在碼頭上挑選來得劃算,要是眼光利,說不定還能慧眼識珠,那就不僅僅是挑到物美價廉的好東西,而是跟古董撿漏沒什麽區別,價格翻上幾十上千番都有可能。

番貨沈家河知道,阜陽縣那邊極少見到,雲州城這邊就多了。不過那也是相對而言,總體來說,番貨鋪子還是很少的,而且經營這生意的多數都是大商人,鋪子都開在繁華的地段,平民百姓就是想買上一樣小物件,也得攢上幾個月銀子。而且這還不是錢不錢的問題,底層百姓怕是連進這些鋪子的勇氣都未必有。

這點就算方天林也得承認,在現代那會,你去檔次稍微高一點的商場就能發現,出現在裏面的人生活層次跟逛普通商場的顧客不一樣。現代尚且如此,靖朝這邊這種階層分化就更為明顯。

沈家河盡管對番貨不大了解,但也清楚,這是承了陳管事安三老爺的情。番商除了第一次遠航來到靖朝,沒有固定合作商,會出現大量無主的貨之外,其他時候可都是有主的,壓根就不會出現零賣的情況。陳管事的意思明顯是後者,那是給予一些親友的福利。當然只限定在一定範圍內,東西先被各大掌櫃過了一遍,明面上能看到的好物件都被選走,剩下那些就各憑本事。

即便如此,沈家河也很開心,就算沒挑到合心意的,去開開眼界也好。是以,一得到這個消息,他就颠颠跑去告訴方天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