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035(修) 聽聞李海柱的雙腿廢了……
楊平安知道了她們的所在的位置, 趕緊和楊保安慢慢的搬開了壓在木桌上的橫梁,把她們救回了自己家。
柳天佑騎着騾子剛進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後面的大山像是被人削了一塊似的.....村裏大部分的房子都塌了, 更有一小部分人家的房子直接被埋在了泥石裏。村裏五六十戶人家, 只有少少的十幾家的院子還頑強的挺立着。
他愣了片刻,醒過神來就趕緊夾了一下騾肚子, 催促着騾子往自家跑去, 一邊跑一邊喊:“娘....蘭兒.....”
當他看到自家那塌得不成樣子的房子,當下就涼了半截,趕緊梭下騾子,跌跌撞撞的沖進院子.....
“娘....蘭兒......娘....蘭兒......”
他在院子裏喊了半天,見沒人應自己, 沖進那兩間殘壁裏去翻找馬桂花和柳蘭.....翻了半天也沒找到兩人的身影。
這時, 楊平安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天佑你回來了?嬸子和小侄女在我家, 都沒事, 你別擔心了.....”
“什麽?平安你剛剛說了什麽,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他一翻身爬起來, 抓着楊平安的手臂激動的大喊道。
“天佑, 我說嬸子和小侄女都沒事,這會兒都在我家......”
他聽到孩子和老娘都在楊平安家, 後面的話都沒聽完,就爬起來往楊平安家跑去....
楊平安見他連騾子都沒牽就跑了,走過去牽着騾子往自家走去。
......
當他看到馬桂花和柳蘭都好好的在楊平安家,沖過去就一把抱起柳蘭,着急的問道:“娘, 蘭兒,你們有沒有事?可有受傷?”
馬桂花:“兒啊!我們都沒事......”
柳蘭看到自家爹爹回來,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爹爹,爹爹.....蘭兒害怕.....”
Advertisement
柳天佑心有餘悸的輕輕拍着她的背安撫道:“沒事了沒事了....爹爹回來了,蘭兒別怕.....”
接着就發現這小丫頭有些發熱,對一旁的馬桂花說道:“娘,蘭兒有些發熱了,我們趕緊到縣城去給她看診。”
“發燒了?”然後看着外面的大雨,“兒啊,這麽大的雨,我們怎麽走啊?”
“娘,你和蘭兒戴上鬥笠和蓑衣坐騾子上,我牽着騾子走。娘,我們這就趕緊走,再耽擱下去萬一更嚴重了怎麽辦?”
楊平安走在後面牽着騾子剛進院子,就聽見柳天佑說要帶着孩子去縣城,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了。這孩子不就受了涼發個燒嘛,喝碗姜湯發發汗就完事了,怎麽還要專門跑到縣城去看診這麽麻煩。
他就勸道:“天佑,這麽大的雨就別折騰孩子了,我讓我婆娘給小侄女熬碗姜湯喝下去,發發汗,就沒事了。”
柳天佑想到自己進村看到的情形,哪裏還敢待在村裏,這萬一後面又跨了呢!還是趕緊把人接到縣城裏去安全一些。
“平安,我們家現在連個住的地兒都要沒有了,你這裏也收留了這麽多村民,我怎能再麻煩你?平安,謝謝你救了我娘和孩子,改天再來謝你,今日我就先帶着我娘和孩子先走了。”
楊平安見他執意要走,一臉的不贊同,“那你們再急,也該等雨停了再走...這麽大雨趕路,太不安全了.....”
可我覺得這裏更不全安,還是早點離開的好。
于是說道:“不用了平安,我這就走,其他幾個孩子還在縣城,我也不放心放把她們單獨留在縣城裏......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那好吧,天佑,你們路上小心一些。”
“我知道的,平安。”
柳天佑扶着馬桂花上了騾子,又把柳蘭抱上去放她懷裏坐好,這才把鬥笠和蓑衣給馬桂花讓她穿戴好。
“娘,蘭兒,你們坐穩了,我們這就出發了。”
臨走前又提醒了一句,“平安,你們還是去你婆娘娘家待一段時間,等雨停了再回來。這雨還不知道要下到什麽時候去,萬一這山又跨了,跑都沒地兒跑.....”
村裏的其他人聽到這話,都有些心虛,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之前自己是逃了一劫,萬一後面又來一次呢!自己還能那麽幸運再逃過一劫?
那些人想到這裏,就有人跟柳天佑一樣,顧不得大雨,帶着家裏人去投奔住得離山遠的親戚。
楊平安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聽了柳天佑的話,冒着雨把婆娘孩子送到了老丈人家,然後回到村裏繼續救人。
.........
柳天佑幾人趕回縣城,柳蓮看到幾人進來了,忐忑不安的心也穩了,趕緊迎過來說道:“爹,婆婆,小妹,你們可算是回來了。我熬了姜湯,也燒了熱水備着,你們先喝一碗姜湯,然後再泡個熱水澡去去寒。”
柳天佑對着一旁的柳蓉說道:“蓉兒,你去請個大夫回來了,你小妹發燒了。”
柳蓉一聽小妹發燒了,趕緊出門去請大夫回來。
柳蓮:“爹,家裏的房子怎麽樣了?小妹發燒可是因為昨夜受涼了?”
“應該是,家裏的房子已經塌了。”
“塌了?真的跨山了?”
他想到自己看到的情形,心裏一陣後怕,“嗯!塌了,不僅是我們家的房子塌了,村裏大部分人的房子都塌了,還有很多人家的房子被埋了.....我們家的地,估計也被埋了.....”
“爹,外婆家沒事吧?還有娘....娘她沒事吧?”
“我不太清楚這事......”
自己壓根就沒關注過楊小梅家如何了。
一旁的馬桂花說道:“我聽平安說你娘昨晚住你外婆家,躲過了一劫,但那個李海柱被埋家裏了。楊家和保安他們在挖,不知道這會兒挖出來了沒有。”
她說完心裏一陣唏噓,這個李海柱要是死了,楊小梅以後的日子估計就不好過了。
這寡婦帶孩子過日子,那是那麽容易的。
就像隔壁的劉寡婦一樣,有一門刺繡手藝傍身,過得還是艱難無比。平時就賣刺繡的時候出去,都被人污蔑成啥樣了?
柳蓮聽到楊小梅沒事,在心裏暗暗松了一口氣,‘娘和外婆家沒事就好。’至于李海柱,就不在她的關心名單裏了。
柳蓉的速度很快,沒多久就請回來了一位大夫。這大夫進門也不廢話,簡單的打個招呼就開始給柳蘭看診。
片刻,這大夫便對柳家人說道:“這孩子除了受涼,還受到了驚吓,我先給她開幾貼藥吃,三天後我再來複診。”
“多謝大夫。”
“客氣了,你們來個人跟我到藥鋪裏去抓藥。”
“好的好的。”
夜裏,柳天佑見柳蘭沒再發燒了,還吃了一碗菜粥,懸着的心這才落了地。
.......
這場大雨連着下了兩天,雨勢才終于轉小,到第三天才徹底停了。雨停了,太陽也羞答答的露出了頭。
太陽一出來,柳天佑就騎着騾子回了榆壩村,他想回村去看看村裏的情況如何了。
剛一進村,就聽到了好多人家在哭,看到好多人都在清理自己塌了的院子,想把被埋的衣物、錢財、糧食什麽的挖出來。
他繞到自家地的大概位置,果然如他想的那樣,全被埋了,還是挖都挖不出來的那種。
這次村裏受了這麽大的災,村裏已經把災情報到了縣衙,也不知道官府接下來是個什麽樣的章程,對受災的人家可有補貼。
他牽着騾子在村了轉了一圈,回到自己院子時,看見馬榔頭也在清理自家的院子。
走過去問道:“榔頭,你家的地情況如何?”
“天佑你回來了?我短時間之內,估計都沒時間跟蓉侄女出去收雞了.....”
他不在意的擺擺手,“這事不急,縣城裏好多鋪子都關門了,在我手裏訂貨的那幾家小飯館都關門了,什麽時候再開也沒說。剩下的兩家酒樓要的貨也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我想着蓉兒她們每日收貨送貨的也挺辛苦的,就把這兩家推了。以後就不給他們送雞送菜了,只送豆豉就好.......”
馬榔頭聽到這話,手裏的動作一頓,心裏遺憾無比,自家要是沒有這一份工錢,什麽時候才能存夠修磚瓦房的銀錢。
以前的他對轉瓦房也沒有這麽執着,經過這次大雨,讓他明白,這磚瓦房的院子有多結實。
無論如何他都要修一座磚瓦房出來。
看見馬榔頭手上的動作有一瞬間的停頓,自是知道他擔憂的是什麽,又誠懇的說道:“榔頭,你也知道我那個豆豉的生意挺好的,就是人手不夠,出貨量跟不上去.....我打算把官道邊進村的那塊荒地買下來建成作坊,大量的做這個豆豉來賣。你和平安他們要是有意,都可以投一份銀錢進來占一份股,以後每個月就按股份的比例分銀錢。”
馬榔頭跟着收了一個多月的雞,眼界見識自是跟以前不同,聽見柳天佑這麽說,驚訝的問道:“你說真的?我們投銀子就能占一份股?”
“自然是真的,我以前就說過,要帶着兄弟們一起賺錢,這事我一直擱心裏沒忘。”
“好,我跟你幹了,這入股的銀子我就是去借,也要去借來跟着你一起幹。只是這入股最少要多少銀子,我好準備銀錢.....”
這豆豉的生意,在縣城裏有多火爆他可是知道的,現在柳天佑願意帶着他一起做,傻子才拒絕呢!
“嗯,這最少怎麽也得準備個一二十兩的樣子,不過這事暫時不急,等大家安頓好了之後再說。”說着從身上摸出了一個五兩的銀餅子遞給馬榔頭,“榔頭,這銀子你拿着,早點把你家的房子蓋起來,以後什麽時候有了再還。”
馬榔頭心裏一暖,嗓子眼像是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樣,哽咽着說道:“謝了兄弟。”
“謝啥!想當初我要做生意時,你們不也是二話不說就把銀錢借了我,讓我有本錢做生意。以後村子裏的作坊建起來了,還得靠你和平安他們幾個幫忙呢!”
馬榔頭聽到他提這事,心裏就有些虛,自己當時給的那些銅板,跟這實打實的銀子比起來完全不夠看,更別說還要帶着他們一起做生意賺錢了。
想到這裏,他就拍着自己的胸口說道:“天佑,你放心,我以後一定守好作坊,不讓任何人來搗亂。”
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好,我們兄弟一起努力,一起賺錢過好日子。”
“天佑,你知道李海柱被挖出來了不?”馬榔頭說完便看了一眼柳天佑的臉色。
柳天佑搖搖頭,冷淡的說道:“不知道,之前聽我娘提了一嘴他被埋了,挖出來人還活着麽?”
“活着,就是一雙腿廢了,以後只能在榻上待着,這會兒在楊家待着呢!天佑,你以後有何打算?不想再娶個婆娘回來生個兒子?”
“先把孩子們拉扯大了再說.....”
柳天佑聽到李海柱雙腿被廢了,心裏說不出的暗爽,覺得這是惡人有惡報。雖說這楊小梅背叛的不是自己,但作為接收原身爛攤子的自己來說,聽到這個消息還是覺得相當的解氣。
忽地就想起那句話:報複背叛自己的前任最好的方法,就是潇灑的轉身,然後努力的讓自己過得比他好,冷眼看着他過得不好。
兩人在一處說了一會兒話,他又去找楊平安和楊保安他們幾人。跟馬榔頭一樣,每家都借了些銀子給他們周轉,家裏房子跨了的,就借五兩,沒跨的就借二兩。
又跟他們說了一遍自己的計劃,直到天快黑了,才騎着騾子往縣城趕。
他原本想把作坊建在縣城的,但自己家人單力薄的,他怕有人來故意搗亂,就選擇建在了村裏,又拉着楊平安他們幾人入夥。這樣一來,不僅有人幫他守作坊,還不用擔心有人來作坊裏搗亂,又能還了當初欠下的人情,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