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036(修) 少将軍上門來
接下來的幾天, 柳天佑都在村裏幫忙埋人。
那些被泥石流埋了的村民,陸陸續續的被其他人挖了出來,又是夏天, 不能多放, 家裏又受了災,連口薄棺材都沒有, 一床竹席一裹, 就這樣草草葬了。
這次榆壩村受災的事,官府倒是就很快就拿出了赈災的章程。
村裏房子塌了的,每家補貼五兩建房,地被埋了清理不出來的,一畝地直接補兩畝荒地, 另外, 全村人還免兩年地稅。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兩年內, 榆壩村的人只需要交人口稅就行了, 地稅就不用交了。
柳天佑聽到這個消息,在心裏贊嘆這松陽縣令還真是個好官,做事速度也快, 雨停後才五天就出了赈災方案。
村裏已經沒有能分的荒地, 就在村外官道的對面劃了一大塊荒地歸榆壩村。
柳家被埋的兩畝薄地能換四畝荒地,并且劃給自家的那四畝地, 就在柳天佑之前看中的那塊地的對面,就隔了一條官道。
這可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自家剛好想買地建作坊,這就有四畝地送上門了。
榆壩村的人有了地有了銀錢,也沒有繼續沉浸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 開始忙忙碌碌的建新房子,畢竟活着的人還要繼續生活下去。
官府補償的這五兩銀子雖說建不了磚瓦房,可建茅草房還是夠的,甚至還能餘點。村裏建房這房梁不用買,花些力氣上山去砍就行,就連打土胚的泥,和蓋房頂的茅草/稻草都能就地取材。
唯一花錢的就是添置屋裏的家具、被砸爛了的鍋碗瓢盆、油鹽和請人來建房的吃食花費這些。
柳天佑看着村裏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建房子,想了想,又把自己之前看中的村口那塊荒地買了下來,打算建個院子自家偶爾回來歇腳住。那塊地不算太大,丈量了下來有一畝二分地,買地加上辦手續一共花了一兩銀子。
這塊地一買下來,他就到鎮上請了給人專門建院子羅老頭兒,連作坊帶院子一起直接全都包給他,只等三個月後收房就行了。
柳蓮柳蓉在家幫着煮了幾天豆子,覺得這活計不如收雞賣雞來得自在,就跟柳天佑出主意,“爹,我看最近上門來買豆豉的人挺多的,我們也可以租個鋪子專門來賣豆豉啊!”
柳蓉接着說道:“是啊爹,不僅是賣豆豉,也可以搭着雞和雞蛋一起賣。”
Advertisement
正在拌料的馬桂花聽到這話,擡頭掃了她們一眼,“我看是你們在外面跑野了,現在不習慣蹲在家裏幹活,就慫恿你們爹去開鋪子吧!我看你們也該跟小四一樣,跟着隔壁的劉寡婦學學刺繡,好歹有一門手藝傍身,将來嫁人了,也能靠自己的手藝吃飯。”
姐妹倆見自己的小心思被揭穿,有些不好意思,又道:“婆婆,這單獨租個鋪子賣豆豉多好,家裏也不用人來人往的,看着雜亂得很。”
“蓮兒蓉兒你們倆別急,鋪子要開的,但不是現在。等村裏的作坊建好,有穩定的豆豉出産之後,我就在縣城裏租個鋪子批發豆豉。”
柳蓉:“爹的意思是我們家以後不零賣了?”
“對啊!我想着這銀子是賺不完的,我們家的人手又不夠,不如讓利一部分出去。不管是小商販,還是大商人,只要他們也想做這個生意,我們就按一定的價格批給他們。至于他們能賣多少文一斤,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柳蓮:“那爹打算多少銅板一斤批發出去?”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現在零賣是七文一斤,如果他們一次性拿一百斤,我就按照六文一斤批出去;一次性如果拿五百斤,就按一斤五文的價格批出去;要是一次性一千斤,就按四文的價格批。”
“爹,一斤四文的價格批出去,我們還有的賺嗎?”
“有,賺得不多。我們的豆子買成兩文一斤,加上調料什麽的,成本要三文半左右,還能賺半文。這一斤看着賺少了,可是量一上去,一樣能賺不少。最重要的是,我們不用到處跑就能把銀子賺了。”
柳蓮:“爹,我們直接到村民手裏去收豆子,是不是就能降低成本了?”
柳天佑想了一下,回道:“能是能,就是要花大量的人力去收,這無形中增加的成本,其實跟直接到糧食鋪子裏買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糧食這一塊兒的餅子太大,我們家人單力薄的,還是不要參與的好。不過,我聽說北方有一大片一大片肥沃的荒地無人耕種,我其實更想把這個豆豉作坊搬到北方去。豆子種出來直接加工成豆豉,賺得就更多了。”
馬桂花插了一句,“北方?北方的冬天可比這裏冷,冬天好幾個月都是大雪,哪裏也去不了,只能貓在家裏。”
“娘你去過北方?”他詫異的問了一句。
“兒子你不記得了?我們老家就是在北方。”
“我不記得了。”
“你不記得也很正常,我們逃難到這裏安家時你才四歲,哪裏還記得這些。”
“婆婆,給我們說說北方的事,那裏的冬天雪有多厚?”柳蓉好奇的問道。
馬桂花指着一旁的柳蘭道:“像小五這樣高的出門,肯定會被直接埋在雪裏找不到人。”
“這麽厚?天啊!這雪也太厚了,冬天不會冷死人嗎?”
馬桂花點點頭,“會,我記得以前的村裏,每年冬天都要冷死好多人,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我和你們爺爺在這裏安家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這裏的冬天再冷,都沒有聽說過冷死人的。”
“娘,老家還有親戚在嗎?”柳天佑問了一句。
“不知道,你爹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堂兄弟這些就更多了。當年家鄉鬧旱災,我們出來逃荒,路上失散了,這麽多年我們也沒有回去過,也不知道他們還活着沒有。”
“娘,你想回去看看嗎?你娘家還有人在嗎?”柳天佑又問。
“不想,回去幹啥?看誰啊!我娘家也沒什麽人了,你姥姥姥爺也不可能還活着,你舅舅小姨他們也不知道在那裏,回去幹啥啊?”
就在他們一家一邊閑聊一邊幹活的時候,突然聽見門外有人敲門。
柳蓮聽見敲門聲,站起來說道:“爹,我去開門。”
他們都以為是上門來買豆豉的人,結果一個意想不到的人上門了。
“爹,你快出來,少将軍來了。”
屋裏的人聽到柳連在喊少将軍來了,都愣了一下,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這少将軍突然上門來有何事。
“娘,我先出去招待一下,你整理整理也帶着孩子們出來吧!”
馬桂花點點頭,“好。”
柳天佑走到竈屋,把手洗了洗,又整理一番自己的儀容,覺得沒問題了這才去堂屋裏見人。
走進堂屋,就熱情的招呼起來,“見過少将軍,少将軍光臨小的寒舍,真是蓬荜生輝!”看到他身邊還站着另外一大一小,試探的問道:“這兩位是?”
少将軍灑脫的笑道:“給柳老板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朋友和他的令郎。我們聽說你家出了一種很是下飯又能保存長久的豆豉,就想問你買下這豆豉的方子。”
“這.....”
這就讓他有些為難了。
這豆豉的方子,你說賣吧!自己才剛剛開始建作坊,準備大幹一場;這不賣吧!可對方是随便擡擡手,就能搞得自家的生意做不下去的大佬。
他思來想去,試探的問道:“少将軍,我這豆豉方子賣給你們之後,我還能再做這豆豉生意嗎?”
“能啊!為什麽不能,我之所以直接找你買方子,是因為你們目前還沒有能力提供我要的數量,買方子回去也只是想做出來供給我軍營裏的将士吃,你們完全還是可以繼續賣的。原來柳老板你糾結了半天,就是擔心我們買了你的方子後不讓你繼續賣了啊!”
聽到他說自己還能繼續做這個生意,心裏松了一口氣,道:“行,這豆豉的方子我賣了,價格嘛,少将軍您随便給多少都成.....”
堂屋裏的其他人聽到他這話一出,全都笑了起來,那個少年還說道:“你這人真狡猾,明明是你膽小不敢開價,就把鍋甩給張少将軍,還做出一副吃了大虧的表情,活像我們是仗勢欺人的混蛋一樣。”
轉頭又對他身邊的男子小聲說道:“爹,這人真是我舅舅,不會調查有誤吧?”
那個看着很是威嚴的男子沉緩的說道:“你看看你的臉,再看看他的臉,就該知道這事八九不離十是真的了。”
由于他們說得小聲,緊張的柳天佑就沒有聽見,可離得近的張少将軍是聽到了的。
柳天佑見自己的小心思被一個小孩拆穿,也頗有些不好意思,立即道歉道:“少将軍,是我小人之心了,對不住。”
“無妨,也是我們太唐突了,突然就上門要買你賺錢的方子,柳老板你不跟我們計較就好。”
柳天佑聽他這樣一說,就更不好意思了,謙虛道:“沒有沒有,也不是多值錢的東西.....”
“柳老板,這豆豉的方子要多少銀錢,你開個價。”
柳天佑聽到讓自己開價,這猛的一下,讓他腦子裏一片空白,過了片刻,試探的說道:“兩百兩?”見對面的人微微皺了皺眉,又趕緊改口,“一百五十兩。”
“噗呲!真是又慫又膽小,我還以為怎麽也要個千八兩的銀子才能買下來,結果就二百兩。爹....你真的沒搞錯?”
男子聞言低聲呵道:“閉嘴!”
張少将軍:“柳老板,我們真是誠心找你買方子的,你不用如此害怕。”
你說不害怕就不害怕哦!在這權利至上的古代,萬一我賣了你高價,你要報複我怎麽辦?我一小老百姓能鬥得過你一個當官的,自己做生意的這段時間,可是見過不少仗勢欺人的事。
“少将軍,我也不知道賣多少合适,要不,你看着給些就成.....”
“那好,一千兩,一手交銀子一手交方子。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你不僅得給方子,還得教會我帶來的人做,等他做出來的東西跟你賣的味道一樣才行。”
這是怕自己藏一手?
“沒問題,我保證傾囊相授,一點兒不藏私。”
“我相信柳老板的為人。另外,我這位朋友還有一件私事要找柳老板。”
“沒問題,少将軍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有事盡管吩咐,只要是我幫得上忙的,我絕不推脫。”
那男子問道:“柳老板的名字可是叫柳天佑,今年二十九歲,老家是封城郡大成縣上柳村,二十五年前逃荒到寧安郡松陽縣蚌清鎮榆壩村落戶,爹叫柳湖,今年四十九,娘叫馬桂花,今年四十八,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大姐叫柳小娥,二姐叫柳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