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宣和九年的大選,入宮的世家女子比起蕭因她們那一年多了不少。只是現在的情況和那個時候可不同了,那時蕭因她們可以登封高位,一來是當時世家勢大,二來是後宮也需要出身世家的高位妃嫔,而如今入宮的世家女子初入宮,位分恐怕是高不到哪裏去。

這一點所有人都是清楚的,但是也有人根本不在乎。例如崔四娘,她就不在乎,她入宮不是為了當一介普通妃嫔的,而是沖着皇後的位置來的。

此前以崔氏為首的幾大世家一直和陛下作對,如今世家落敗,崔氏不得不向皇帝俯首稱臣,而她便是崔氏投誠的問路石。

只是崔四娘想到宮裏的形勢便忍不住皺眉,如今宮裏的形勢複雜,蕭氏女寵冠後宮,蕭貴妃有一子,乃是二皇子李佑,蕭淑妃誕下一子一女,大皇子李澤,三公主李知願,另外蕭淑妃還有一養子也就是三皇子。

當今陛下現在有三子三女,但是蕭氏女就占據了三子一女。

賢妃與韋順華自成一派,這兩年來經常與蕭氏女別苗頭,韋氏和裴氏兩人在宮裏的勢力不可小觑。再加上許充容和陳婕妤,這兩位自潛邸便跟在陛下的老人,這兩人身邊收攏了潛邸時期的一衆妃嫔。

這宮裏的妃嫔也不是一條心的,在閱選大封後只要自己小心行事,不愁不能得償所願。

只是蕭氏女勢大,崔氏和蕭氏兩族矛盾重重。此番自己定要小心行事才行,不然讓蕭氏女抓到把柄,肯定會對付自己。

只是想到自己要在蕭氏女面前示弱,崔四娘臉色就很難看。她一點也不想在蕭氏女面前低頭,但是想到父親警告自己的話,崔四娘又知道自己不得不低頭。

幸好這宮裏自己也不是孤軍奮戰,博陵崔氏的堂姐也在這宮裏,早在幾年前便被封為修儀。自己和她同為崔氏女,若是有什麽事情找她求助,看在同是崔氏女的面上,她應該不會袖手旁觀的。

崔四娘在這裏胡思亂想,另一邊的崔修儀在閱選秀女之前卻是找到了蕭淑妃,蕭因知道崔修儀居然想要見自己一面的時候,還有些詫異。

這幾年崔修儀在後宮就跟個隐形人似的,若不是身後還有博陵崔氏,在這宮裏早就被那些看人下碟的宮人給欺負了。只是蕭因深谙崔修儀的性子,當年那個敢找記憶做交易的崔修儀,不管有沒有崔氏做後盾,在這宮裏,都不會過得太差的。

崔修儀并不像她表現出來的那樣與世無争,若是她真的如她表現出來的那般與世無争,為人愚鈍,當年就不會借着自己的手除掉嫡母派進宮來監視她的侍女了。

“崔修儀你這次來找本宮又想做什麽交易。”蕭因站在湖邊,手上拿着魚食,随手便往水裏扔。

那湖裏的錦鯉争先恐後的開始搶食,看得蕭因眼底泛起笑意。

“娘娘怎麽知道我想要和您做交易?”雖然崔修儀主動找到了蕭淑妃,可是她卻不想讓蕭淑妃掌控她們之間的談話。

Advertisement

“崔修儀,你和我們姐妹兩從來都不是一路人,你來找本宮不談交易,難不成還是聯絡感情的?”

蕭因将裝着魚食的盒子交給侯在身側的白露後,一臉平靜的看着自己面前的崔修儀。

“妾确實要和娘娘您做一筆交易。此番清河崔氏送嫡女入宮,博陵崔氏也有些意動。崔氏入宮所圖不小,矛頭首當其沖便是針對您和貴妃娘娘,妾願意幫娘娘探聽崔四娘的動向,而娘娘您幫妾阻博陵崔氏女入宮。”

崔修儀也是走投無路了,不然她也不會來找蕭淑妃。她和蕭淑妃做交易,實際上便是把自己的把柄親自交給了蕭淑妃。

只是這幾年在宮裏她不受寵,又不能為家族從陛下那裏探聽消息,眼看着她不中用了,博陵崔氏便動了再送一個女孩入宮的心思。

若是清河崔氏女順利入宮,這宮裏就有兩個崔氏出身的妃嫔了,以陛下的性子,無論如何也不會再讓崔氏女或者和博陵崔氏血緣關系的女孩入宮的。

而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按照博陵崔氏一貫的做法,那當然是讓擋路的人消失了。

崔修儀本就是庶女,在博陵崔氏時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也不受重視。要不然當年崔氏需要女孩入宮,也不會輪到她了。當年為了讓自己生母在嫡母手下的日子好過一些,她這才自告奮勇進宮了。

這些年看在自己的面上,崔氏沒有人去苛待自己的生母,可是一旦自己出了什麽事,以崔氏的無情肯定馬上就會處理掉自己的生母。

所以崔修儀這些年來崔修儀一步也不敢踏錯,因為她身上背負的不僅僅是她自己一個人的命,還有她生母的命運。

“這筆交易對本宮來說并不劃算,本宮是皇長子和三公主的生母,是三皇子的養母,是三夫人之首的淑妃,出自杜陵蕭氏,地位穩固。就算崔氏想要針對本宮,那也是癡人說夢罷了。崔氏進宮與否和本宮無太大關系。再說了,這後宮就算少了一個崔氏,那還不是有數不盡的世家女子進宮,本宮又何必去髒了自己的手。”

蕭因本以為崔修儀有什麽好籌碼,結果只是這樣,這點籌碼可不值得自己髒了手。

蕭因轉過身,眼神繼續盯着湖裏過分活潑的魚。

蕭因一向對當今陛下當年殺兄奪位,甚至牽連無辜之事很是不恥。更因顧氏覆滅對陛下有怨,但是入宮這麽多年她也算是看清楚這位陛下的為人了,雖說得位不正,但是不得不說有明君之相。

自己是皇長子和三公主的生母,又是三皇子的養母,這一生只要自己不作死去犯什麽抄家滅族的大罪,那自己這一輩子都是高高在上的蕭淑妃,在這後宮裏僅屈居于貴妃之下。

至于崔氏想要圖謀後位,這崔氏女就算等到下輩子,這皇後之位也不可能落到她頭上,更不可能落到這後宮裏任何一個人頭上,很可能他們這位陛下有生之年都不會立皇後了。

更何況陛下對世家如鲠在喉,如今世家雖然在和陛下的鬥争中敗相已顯,但卻沒有徹底覆滅世家,那是因為他們這位陛下明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道理。

至于出自帶頭領着各大世家處處給陛下難看的崔氏的女子這輩子都不要想登臨後位。

此番選秀,蕭因還真沒把崔氏女給放在心上。她很早就想好了,崔氏女進宮了,只要不冒犯到自己頭上,蕭因只會當她不存在。

至于蕭氏和崔氏之間的恩怨,那是兩個家族之間的恩怨,蕭因還從沒有想過算到崔氏女的頭上去。

“崔修儀如此聰慧,當年能借本宮的手除掉眼線,想來如今也能借別人的手鏟除潛在威脅了。”蕭因從白露手裏接過裝魚食的盒子,一下子将魚食全撒出去,轉過頭笑吟吟的看着崔修儀。

如今宮裏盯着自己的人可不少,蕭因可不願意去為了崔修儀惹人非議。若是崔修儀給出來的條件能讓她動心,她也不是不能順了她的心,只是她給出來的條件并不值得蕭因拿自己去冒險。

“崔修儀還是回去好好想想吧,這宮裏又不是本宮一人能助你。”

蕭因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崔修儀聽了蕭因的話似有所悟。

閱選秀女的地方在桐華臺,此次閱選的秀女大部分是要進宮的,所以這所謂的閱選也不過是走個過程而已。蕭因和鄭德妃還有裴賢妃前後腳到桐華臺,三人落座後互不搭理。

賢妃到是暗搓搓的打量着蕭因,而蕭因自然也是發覺賢妃打量自己的目光了,只是蕭因不想搭理賢妃,故作不知罷了。

近些時日賢妃的父兄還有韋順華的族人都備受陛下重用,這兩人在後宮裏那是一日比一日張揚了。蕭因不在乎,因為這兩人沒有犯到自己手裏來。

“貴妃娘娘怎麽還不曾來?”賢妃坐在那裏喝了一盞茶,喝完後還沒見貴妃來,就忍不住開口了。

“姐姐事務繁多,許是被耽擱了,賢妃還是耐心等等吧。”

“勞煩賢妃妹妹惦記了,本宮方才順道去見了桐華臺的管事,這才來遲一步。”賢妃的聲音不小,蕭蘭遠遠的就聽到了。

“見過貴妃姐姐。”

“各位妹妹不用多禮,既然人都到了,那便開始閱選吧!”蕭貴妃落座後便吩咐一旁的管事開始閱選。

管事聽了蕭貴妃的話便開始高唱秀女的名單,蕭因百無聊奈的把玩着手腕上的镯子,看都沒有看下面的秀女一眼。

只是每一個進來閱選的秀女卻沒辦法忽視那個穿着藍色雲錦襦裙的女子,進來的每一個秀女都忍不住悄悄打量她。

她們都知道那就是當今陛下的蕭淑妃,這些年家裏決定送她們入宮之後,就專門請了人教導她們。在家時她們就聽身邊教導的人說過許多關于蕭淑妃的事跡,如今在好奇之心的驅動下,忍不住悄悄打量。

“哪位秀女是清河崔氏四娘?”蕭因在這一次的名單中聽到了清河崔氏女的名字,擡起頭看着高臺下的秀女問道。

“小女清河崔氏崔四娘見過各位娘娘。”秀女中一人在蕭因話落後趕緊上前一步行禮。

“起來吧,擡起頭來讓本宮看看。”

蕭蘭并沒有阻止蕭因,正好她也想看看這崔氏女。這位可是沖着皇後之位來的,也是沖着她們姐妹二人來的。

崔四娘聽到淑妃讓自己擡起頭來,心中很是忐忑。難道淑妃就這麽容不下自己,現在就要對自己動手嗎?

只是現在宮裏的幾位高位妃嫔都在看着,自己只是一介秀女,只能按着淑妃說的做。

崔氏女緩緩擡起頭,蕭因打量了一番,崔氏女确實是個明媚皓齒的美人。

若不是陛下忌憚崔氏,根本不可能讓崔氏女上位,她還真的要忌憚崔氏女幾分。

清河崔氏嫡女,崔氏精心培養的女兒,再有崔氏作為後盾,這宮裏又有幾人不會會忌憚幾分,但是誰讓她是崔氏女呢。

自宣和四年以來,崔氏多次讓他們這位陛下丢臉,陛下自然是恨極了崔氏,這崔氏嫡女入宮之後又如何能獲寵。

整個閱選的秀女中,能讓蕭因關注幾分的就只有崔氏女了,其他秀女連讓蕭因關注幾分的資本都沒有。

閱選結束後蕭貴妃将入選的秀女安排到各宮,在德妃和賢妃離開後,蕭因才和貴妃一起往尚賢館的方向走。

“新人入宮,宮裏大概會熱鬧一段時間。我已經禀告陛下,暫時停了兩位皇子的課程。”

“姐姐是怕有人趁亂動手,只是澤兒和佑兒正是好動的年歲,暫時不去尚賢館恐怕反倒待不住。”

“這幾日我把佑兒也送到你那裏去,你看着他們,別讓他們出事。”

蕭蘭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現在新人入宮,她要盯緊六宮的動向,所以孩子就只能拜托給阿因了。

“既然如此,我會看住他們的。”

蕭貴妃和蕭淑妃并肩而行,一路上宮人避讓行禮,遠遠就能注意到。新近入宮的一名秀女看着兩人遠去的背影眼底全是羨慕,還有一種名叫野心的東西在她心底滋生。

作者有話要說: 修改修改*^O^*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