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念奴嬌(2)
這個夢一做好長,早上耽擱了鬧鐘,抓起一包牛奶,便向學校跑去,一上午的時間都是魂不守舍。
天吶!我的夢做得太離奇,那歷史上的陳阿嬌,又怎會去愛上劉榮?既然愛着劉榮,又為何會去嫁給劉徹?
課間,死黨小棠來到我的身邊,手持一本書神秘兮兮的問我:“阿嬌,你相信前生來世嗎?”
剛剛從桌洞拿出的歷史書沒有拿穩,掉到地上,發出一聲脆響。
還好小棠沒有注意到,徑自說下去,“阿嬌,你說我前世會是什麽呢?”她把書“嘩嘩”翻到某一頁,指給我看,“我希望我前世有着閉月羞花的容貌,身世複雜,是衆多男人追捧的對象,青樓頭牌也行,賣藝不賣身、一曲值千金的那種。你呢,阿嬌?”
小棠喜歡叫我阿嬌,她常說叫我阿嬌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既親切,又尊敬。她驚異于我父母為何會給我起這個名字。我很想告訴她,這是一位長者替我取的。爸爸媽媽自從生下哥哥後便很想要個女兒,後來抱着我去廟裏還願,遇到一位高人。他問我可取了名字,母親回答說還沒有。高人即刻在桌案上揮毫,宣紙上只有一個字:“嬌”。
高人不再說話,對着尚在襁褓之中的我深深一拜,離開寺廟。
從此,我有了名字,叫做陳嬌。
“喂!阿嬌,”小棠替我把歷史書從地上拾起,“你叫陳嬌,與陳阿嬌僅一字之差。你說,她會不會是你的前世呢?”
一字之差?呵呵,我上網搜過,館陶公主生有一女,名嬌。所以,準确來說,陳阿嬌,劉徹的皇後,應該叫做陳嬌。至于阿嬌,或許是個小名罷了。
“不要亂說。”我的頭迅速的低下去,用有些過長的劉海掩蓋住我發白的小臉,“言情玄幻小說看多了吧,哪有那麽狗血的劇情?”
“好好,我不亂說。”小棠擡手作屈服狀,“這本書留下你看。書上還說,前世有遺願未了的人,舊靈魂會與新靈魂結合,而且靈魂中殘缺的部分記憶也會被帶到來世人的腦中,随着年紀的長大,漸漸還原。”
我有一瞬的發怔。
我想起了那些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記憶,難道……這是一個征兆麽?
那麽,我的前世,真的是她麽?
“阿嬌妹妹,天涼了,外面風大,我們進屋吧。”他為我披上他的外衣,外衣上是獨屬于他的氣息,溫柔之至。圖案是專屬于太子的盤蟒,從未有人待我像他這般體貼,事事都會被他考慮的周到無比。我喜歡劉榮,真的。
Advertisement
喜歡,卻不能在一起。想到這裏,我痛苦的閉上眼睛,他對我的好歷歷在目,可是……我咬咬嘴唇:“榮哥哥,栗娘娘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她不要我嫁給你, 。她和母親本來就有着嫌隙,話已至此,你還要我怎樣?要母親怎樣呢?”
“阿嬌!”劉榮堅定而固執的望向我,換上便服的他平添了幾分英氣,不像是平日高高在上的太子,倒像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哥哥。“我不管別人如何,我喜歡的那個人是你。太子妃之位,除了你也不可能是別人。就算讓我用皇位來換你,我也願意。”
榮哥哥,失去了皇位,你又還剩下什麽?我嗎?我們不能在一起,這是天意。
我搖頭:“榮哥哥,不要亂說,你擁有的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太子之位,你是未來的皇帝,将來什麽樣的女子不能擁有?我不值得你這樣做。”
“阿嬌,你才是我夢寐以求的。”劉榮握住我的手,“我不明白,皇位到底又多麽重要。可是我知道,皇位之于我,遠不及你重要。”
我承認,我被他感動了。正欲開口,身旁離殇尴尬咳嗽一聲:“小姐,太子,膠東王來了。”
我和劉榮急忙松開,劉徹怕是早已看到,他大步走上亭子,把劉榮的外衣扔還給她,将我拉至身旁,大聲道:“阿嬌,走,我們賞花去。”
“徹兒來了。”我沖他笑得勉強,“今天姐姐累了,不愛走動,我們和榮哥哥一起就在這花園裏逛逛可好?”
“阿嬌很喜歡這裏?”徹兒的視線停在門前“長門園”三字上若有所思。
“是啊,你看,這裏的花多美。”我胡亂搪塞過去,被劉榮一攪,其實早已沒有了賞花的心思,只是希望能和他多呆一會。
這長門園,只是母親位于郊外的一處園子,雖說風景不錯,但我對此并無多大喜愛。這幾天來得勤了些,無非是想把滿腹的心事遺忘在這滿園□□裏。未曾想過,若幹年後,這裏竟會成為自己的久栖之地,在此孤獨終老。只是因為自己曾對劉徹說過,這裏的花好看,自己喜歡這裏。
那時,這裏已經成了劉徹的長門宮。
“既然阿嬌喜歡,那麽我們就在這裏賞花吧。”劉徹對我笑笑,卻轉頭指着劉榮,眼神凜冽,“我不允許任何人和我搶阿嬌,劉榮,從今往後,我們不再是兄弟。”
“徹兒!”我無法理解。
劉榮沖我毫不介意的一笑:“阿嬌,晚些父皇還要檢查功課,我先回去了。”
劉徹意味深長的看着劉榮遠去的背影,轉過頭來,在我額上一吻:“阿嬌,你是我的。”
阿嬌,你是我的。
你是我的。
我還是打開了小棠帶給我的書。或許陳阿嬌真的是我的前生?我是陳阿嬌的來世?
“書上還說,前世有遺願未了的人,舊靈魂會與新靈魂結合,而且靈魂中殘缺的部分記憶也會被帶到來世人的腦中,随着年紀的長大,漸漸還原。”小棠的話再次在耳畔浮現。
大概小棠是前世無憂無慮,了無牽挂的女子,所以上天注定了今世的她也同樣快樂。
如果真像她說的那樣,那麽,阿嬌的未了遺願又是什麽呢?
詩三百上的詩衆多,我卻獨愛一首《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撻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在館陶府花園彈唱,不知徹兒何時出現在我身邊。
他站在我的身旁,說:“阿嬌,這曲子雖然好聽,但太過深情,你的愛意盡顯,可你想的那個人不是我。”
我起身瞪他道:“你一個小孩子,說什麽愛不愛的。徹兒,你太小,根本不懂愛情。”
“你懂嗎?我只知你比我大不了多少,劉榮不過是待你比待其他妹妹好上一些,你便愛上他了?”他不甘示弱,回瞪我,“阿嬌,總有一天,你的喜怒哀樂全是因我而起。”
“徹兒!”我受不了他眼神中的淩厲,在氣勢上已然輸了三分,“你還小。”
“阿嬌,不要總是拿我當小孩子。”明明是嬉鬧的語氣,卻見他屏住了笑臉,“你是我的,誰敢跟我劉徹搶女人,那我就絕不會要他善終。”
“徹兒,你還未過八歲生日,這些話是誰教給你的?”上一次,我可以把他的話當做兒童戲言,但這一次,我絕對不會。
“沒人教我,阿嬌,之子于歸,言秣其馬,言秣其駒。”
他說……之子于歸。可是,他還只是一個未滿八歲的孩子。
徹兒,承諾不能如此輕易的許下,何況你說得對,我的愛意盡顯,我心裏想的那個人他是劉榮,不是你。
“徹兒,你還小!”
“不要總是拿我當小孩子。”他看着我,又是一首詩三百,“之子于歸,百兩禦之。之子于歸,百兩将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阿嬌,百兩黃金,也比不上你的一個笑容。我今生要定了你。”
素聞徹兒功課很好,天資聰穎,今日他一出口便是兩首詩經,我這才明白傳說中他過目不忘的本領名不虛傳。
我裝作不懂他話中的意思,喚離殇道:“外面的風有些涼了,去拿一件披風給膠東王。”離殇很快把披風拿來,我替徹兒系上,對徹兒道,“我乏了,徹兒,先回去好不好?”
他的手握住我的:“阿嬌,不急,你還有一段時間可以給我答複。但不管你是否願意,你都是我的。”
我,能給你什麽答複呢,徹兒?
既然陳阿嬌愛的是劉榮,那她最後為什麽做了劉徹的皇後?
許過的誓言再怎麽的地老天荒,最後還不是随風而逝?
劉徹給了阿嬌最為盛大的婚禮,同樣最後也給了她最為致命的打擊。
不過,我是喜歡類似劉徹那樣的皇帝的,盡管他窮兵黩武,寵信方士,但他趕跑匈奴,獨尊儒術,雄才大略,開疆拓土,知錯能改,在無論何時都深谙帝王之術,這些已足夠。在他的時代,出了太多的賢臣名将,這是大漢王朝最為鼎盛的輝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的缺點,可以被後人原諒。這話說得又太過冠冕堂皇了些,他并不需要後人原諒。只是像他那樣的皇帝,會有真正的愛情嗎?他愛的人是陳阿嬌嗎?那個流傳了上千年的“金屋藏嬌”的故事,又是真實的嗎?
我如此愛劉徹,亦如此心疼阿嬌。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