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贛州

榮王為承裕求得了很多恩典,比如說願為國家奉獻兒子去西南做宣撫使,比如為他求得了賜婚孟大人之女孟氏,比如殷切的派去了老溫和溫三兒給承裕在西南贛州新建府邸,并使他們留在那兒好好服侍四少爺,比如,給了很多分家的財物。不過,這都伴随着一句,絕不可再與男人尋歡。若有下次,榮王會扒了承裕的皮的,不會手軟,他一向不是一個多麽有深厚親情的人。

另建新府邸,搬家也并不是多大難事兒。他們一群人收拾得當上路的那天,榮王,王妃,承宗,一幹下人全都充滿了悲傷的氣氛,送別的活動也搞得浩浩蕩蕩,但是貌似除了王妃拉着承裕說了會兒體己話兒,其他人反而都盡量避開承裕,這個真正要離開的人。三兒也早感覺到這微妙的氛圍,這樣的情況讓他壓抑,肚中的苦水甚至比承裕還要苦的多,他不為別的,只為承裕不值。

承裕平日雖然人冷了點,但對待下人們還都算溫厚,沒有過多為難過誰。要知道這在公子王孫之間中,已是罕見,都是嬌生慣養出來的,哪個沒有什麽脾氣,再加上平時的怨鬥,官場的争勢奪利,每個人多少都有那麽點壓力,都有那麽些苦水,那麽如果不能立即的回報給給他不痛快的人,那麽要麽就發洩到妓院青樓那些女子和酒上,要麽就只能發洩在這些下人身上。下人下人,便是等級低的人,而在社會階級下層的人,那又和豬啊牛啊有什麽區別,反正他們沒法反抗,性命還是活路都在主子手裏,所以今兒個受頓辱罵,明個兒挨頓鞭笞,那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承裕卻從來沒有過,他還太小,沒入過官場,父母哥哥又都寵着他,一直被寶貝着的人,就算有點挑剔,但是被三兒護着的那麽周全,別說有怨氣,煩心事除了和承宗的那件,估計就真的沒什麽了。而承裕這個嬌氣的公子哥,就是因為這點,被三兒當個寶貝一樣,或許少年眼中,愛啊就是那麽簡單,戀人的溫和就是天下最純粹的善良,戀人的笑容就是全天下最明媚的陽光。

承裕對待承宗應該是真心的。三兒平時不說,不代表他不了解承裕。承裕那個人啊,自小就依賴承宗,每次看到承宗臉上的笑意都像花花草草看到春雨一樣,只是三兒沒有想到,更沒有往那個方向上深究。長大後雖然他學會了把情緒收斂起來,可是三兒和他呆在一起的時間太久了,就算承裕在那裏發呆,三兒都能聞着空氣裏的味道知道他心情是好是壞。承裕大概一早喜歡承宗吧,自己守孝的時候,不知是什麽原因,讓承裕終于敢抛開束縛,走到承宗的身邊。雖然三兒覺得這個原因,多半是承宗主動去勾搭的承裕,因為他婚後才發現和女人同房寂寞?鬼才會相信。他大概只是想除掉這個弟弟,畢竟,皇權的繼承人,只能有一個,而他與承裕之間的優劣顯而易見,就算二人出了這樣的事,榮王一定會決定保承宗棄承裕。而且,最重要的是承裕那個人的乖巧,他乖巧到膽小,如果沒有承宗的話,他這段感情估計一輩子都會爛在肚子裏。可是,現在說這個有什麽用呢?三兒無奈的抽了抽嘴角。

老溫和三兒要去贛州的話,那麽小五和小六也只能帶去了。之前娘親過世後,守孝滿時,三兒也曾想過把弟弟妹妹都帶到榮府做奴才,不為說日子多好過,就算是兄弟姐妹之間有個照應,那也是極好的。可是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被老溫拒絕了,原因什麽的老溫沒多說,只是說如果他願意小兒子小女兒進榮府的話,早在三兒進府後就把家搬進榮府了。這事兒為什麽沒辦三兒許多年後才清楚,不是他問過老溫,而是他理解了爹,這讓他不禁覺得更幸運,他爹,不但好運,而且還很明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