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成婚
那日是先生算好的吉日,榮府風風光光的給承裕大辦了婚禮。婚後三日,沒來得及省親,他們一行人就出發了。
要說這一行人都有誰?其實真的沒什麽人,除了兩位主子,承裕和孟氏,剩下的就管家,小厮,十幾個使喚丫頭,粗使婆子,幾十個家奴家丁,還有一個不甚重要的人,不知是否被大家遺忘,就是珠兒。他們各自的家人親眷,則自行結隊,不與大隊伍同行,浩浩蕩蕩搬去贛州。
三兒最初以為承裕可能會很委屈,會有怨恨,但是卻從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出任何的痕跡來。他只是平平淡淡的行路,和平日裏過的每一天,心情似乎沒有區別。三兒這才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有些事情發生在承裕身上時,可能會大大改變他的性情。而孟氏是個溫柔女子,相貌雖說不出衆,但是端端行走坐立,卻都能透出一股大家閨秀的範兒來。珠兒則相比原來長大了許多,多少也是個玲珑的美麗女孩了,可是三兒卻感覺,她的話卻越來越少,三兒甚至懷疑,會不會有一天她會失語。
折折騰騰小半年的時間耗在路上,他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三兒首先在贛州遇到的問題,沒別的,就是語言不通,用一個詞形容那簡直就是雞同鴨講。他們另辟的新府邸,很大,園子裏有許多三兒從未見過的樹,從未嗅過的花,再加上南部本就濕潤多霧,更使這府邸看起來有如仙境。他們改名宣撫使府,招了很多當地人來府做下人家奴,而也就是這個時候,三兒才發現此地的貧窮,別的不說,就是那原來家奴一半的工錢,來競聘家奴的當地人也都搶破了頭,而且還多得是那種十七大八的小夥子。三兒就很奇怪,難道他們家中都沒有田地需要耕種,牲畜需要喂養的嗎,這樣的壯勞力不是正應該服務家中麽?而後來事實證明,三兒當時确實還太年輕,那贛州多是茂密生長着樹木的山地,哪來那麽多田地?而也就是和這群當地小夥子公事,讓三兒覺得頭疼,每次他和他們有什麽吩咐去說的時候,都要用最最土的大白話來講,而他們卻也未必猜得到是什麽意思,而當他們對三兒說話時,及時是一個人在說話,三兒也會感覺自己的腦筋被一大堆牛蠅在咬,那個情況就只能這樣形容,就是腦子嗡嗡的。
好歹算是折騰了一個月,安頓下來的宣撫使府中,三兒終于能輕松的休息一下了。三兒這個人呢,別看是屁民一個,還真有些那嬌貴的病,那就是擇床,這小半年都是在行旅之中,三兒十天是有八天睡不好的,其中還至少有三天是徹夜失眠的,這麽折騰下來,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雖然他就是一個中等偏上的個子,可是瘦了那麽多,整個人卻看起來更加的像個杆子了。
轉眼,他們到贛州已經三個月了,官憑文牒早已交換過,承裕現在也是有着大大的官號的宣撫使大人了。你說宣撫使是個啥官呢?說官階吧,不高,賺的俸祿呢,也就那樣,權利呢,不大但卻直中要害。為啥這麽說呢?宣撫使,說白了,那就是個在省府,州,縣間互通消息的傳話人,這可是個活兒少錢多的美差啊,你個縣令要想好好混,不想巴結好知州大人麽,想的話那你總得給點兒下酒錢讓我美言兩句吧。而在朝廷中央那裏呢,宣撫使還頂着個高風亮節的帽子,因為一般派遣宣撫使的地方,要麽荒涼要麽戰亂要麽貧窮,要麽既荒涼又戰亂貧窮,那時候啊這幾個詞總像是植物莖葉一般,互相勾連,分不開的。這樣的地方,哪個官員願意去呢?所以呢,承裕得了這麽個雞肋一樣的官兒,三兒有時候想想,這對承裕來說未見得就是件壞事兒。
而三兒呢,終于算是憑借自己的勤勞聰慧,跟當地人學會了基本的語言,雖說說的還不怎麽溜不怎麽地道,但是好歹現在他們那些家奴說話就算說的快些他也能完全跟上了,能聽懂了。(家奴們表示很欣慰,恰噶,嫩們終于會說人話了。)當然,這群來到贛州的北方人,在這個環境裏生存幾個月,或多或少學會了這的語言也是再正常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