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轉眼到了太後宣召入宮的日子,俞錦年一早起來,由着正院送來的丫鬟将她打扮得富麗堂皇。但她不習慣,減了幾樣釵環,去了外面的罩衫。
丫鬟連忙道:“二小姐,今日是入宮,便得要打扮些方顯得隆重重視。”
“現下這樣的穿戴,不合宮中禮儀?”俞錦年擡眸正視她。
丫鬟一頓,明明二小姐是鄉下來的,可她眼中的沉靜魄力,讓自己不敢直視。她張張嘴,當然不敢說是夫人大小姐命她這麽替二小姐打扮的。
俞錦年已經起身:“既然沒有不合規矩禮儀,便就這樣吧,我不喜歡太過繁複的裝束。”
到了垂花門,陳氏與俞錦清已經候在這裏,俞錦清的頭上戴着幕籬,還特意讓丫鬟拿了一個,要給俞錦年戴上。
俞錦年從前沒有戴過幕籬,還有些抗拒:“我從前沒有戴過這個,便不戴吧,前幾日出去,瞧見街市上并沒有什麽人戴。”
“貴女的面容精貴,自是不一樣的……”俞錦清在幕籬下的臉微微蹙起,很快又舒展開,親自拿過丫鬟手中的幕籬,替俞錦年戴好,“你初來乍到很多東西不知道……”
倉皇之中,卻不知如何跟俞錦年解釋。她二人的臉一模一樣,因着成長的地方不同,有些許差別,但總體大同小異。她自十歲起就帶着幕籬,尋常不以真容示人,又有一腔才名在身,所有人對她既崇拜又好奇
可俞錦年回來,頂着一張一模一樣的臉到處行走,豈不是叫所有人都一眼就能知道,她是什麽樣子的嗎?
京中貴人自是無妨,但她不願凡夫俗子也知道她的模樣。
好在俞錦年沒有多問,屈膝彎腰,讓俞錦清能好生将幕籬給她戴上。這時候,俞錦清才驚覺,這個雙胞妹妹,竟然高了她一小截。
“妹妹身量高。”俞錦清聲音極盡溫柔,還撫了撫俞錦年肩上莫須有的塵,“瞧着比我略略胖些,不過京中以瘦為美,妹妹往後少食些即可。”
是一心一意為妹妹着想的好姐姐。
俞錦年垂眸微笑:“在邾城時不甚約束,二嬸極喜歡孩兒們吃得多,說是身子康健才最要緊。”
“各地不同。”俞錦清牽着俞錦年的手上了馬車,握着她的手對比,發現她的手沒有自己的細膩柔滑,而且明顯黑一些。
Advertisement
她心下微松,展眉笑道,“妹妹從前在邾城,平日都做些什麽呢?”
“天氣好的時候,堂妹的小舅便喜歡帶我們去郊野踏青,去山間采藥。二嬸也喜歡帶我們去莊子上泡湯釣魚,天氣不好,也要我們每日在院子裏,最少玩半個時辰。”
俞錦清微微一愣:“每日都得要出去嗎?夏日冬日呢?”
“若是夏日,只在晨起傍晚出去納涼即可,若是冬日只要不是暴雨暴雪天,也都是要出門。”俞錦年說着問道,“姐姐在京城,不曾這樣嗎?”
俞錦清搖搖頭:“自是不曾,京城貴女需得安靜內斂,我們自幼修習琴棋書畫,日日的課業繁重,得空了還得跟着母親學管家操持事務。不過偶爾得空,與友人相邀出去玩,也是有的。”
“姐姐的童年竟然這樣辛苦啊。”
俞錦年說起來,還有些惋惜,旋即反手拍拍俞錦清的手:“不要緊,我回來了,往後姐姐想玩什麽,與我說,我帶姐姐一起玩。”
“倒也……”俞錦清本來覺得也不必,可看着妹妹掀開的幕籬下,那張誠摯的臉,到底也沒有說出來。
還是陳氏皺皺眉,端正的說:“錦年,你二嬸是鄉野女子,教養上難免有所欠缺,怎的你祖母也不約束你嗎?”
“教養?”俞錦年收斂了笑意,淡淡看向陳氏,回頭又看了看俞錦清,“母親,二嬸娘家雖不是京城的,但也算是邾城世家,母親怎可背着人如此說她?”
“你……”陳氏惱怒,這個女兒簡直與她犯沖,果真不是自己養大的,就一點都不貼心。
俞錦清見狀,連忙安撫的拍着俞錦年:“錦年,母親哪裏是說二嬸不好?只是各地不同,祖母原是京城女子,應當知道京城的規矩。你是侯府女郎,既然回了京城,自是要遵循京城的禮儀教養。”
俞錦年默默将幕籬戴好,雙手交疊做端正了。到了現在,她自是明白,今日長姐溫柔關切,并不是真的想要知道她從前過得好不好,那些在她看來的無憂無慮,對于母親與長姐來說,都是沒有教養的表現。
只是,她從前的日子是極其快活的,祖母也好,二嬸也罷,她并不覺得她們做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而她雖然好玩樂,該學的規矩禮儀,一樣也沒有落下。
這些話,俞錦年沒有與她們争辯,或許在她們眼中,京城的一切都是高高在上的。就像在陳玉琪心中,俞錦清與她雖是同胞姐妹,卻有雲泥之別。
一直到入宮,俞錦年都沒有再說話。而俞錦清則在一旁,将這幾日耳提面命的宮儀又說了一遍,複又看着她的衣裳,微微蹙眉。
“我給你置辦的衣裳,你不喜歡嗎?”
俞錦年擡眉看過去,她們的裝束打扮不盡相同,俞錦清素雅端莊,而她則是明豔繁複。若非今日她不肯這樣繁雜,非得将那層層疊疊豔麗的衣裳除去一件,頭上的釵環也拆減許多,與俞錦清一道,只怕是更顯得俗不可耐。
不知怎的,俞錦年便想起陳玉琪的模樣。陳玉琪雖模樣不如俞錦清,卻也是個清秀佳人,偏偏每日穿得富麗堂皇,乍一看倒是好看,可與俞錦清站在一起,便高下立見了。
“沒有不喜,只是穿得太多嫌麻煩罷了。”
俞錦清微笑點頭:“喜歡什麽樣式款式,都可以直接說,你好不容易才回來,母親恨不得将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留給你呢。”
下了馬車,早有宮裏的大姑姑迎上來,與陳氏寒暄之後,便看向後面兩個帶着幕籬的少女,只瞧看衣衫便能認出哪一個是俞錦清。
姑姑的眼神更溫和了幾分:“奴婢認得大小姐,這位便是二小姐吧?娘娘一早惦念着,着奴婢趕緊過來宮門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