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俞錦年一愣,起身看着她:“為什麽?”

“小姐,奴婢只是覺得,太後娘娘雖然是您的姑祖母,但畢竟是太後,君臣有別,自不好太過親密。”

“才不信,嬷嬷,你是看着我長大的,最了解我了。我并非莽撞之人,但我習慣了未雨綢缪,若嬷嬷藏着掖着,往後當真遇到什麽,可能會讓我措手不及。”

青嬷嬷想一想,點點頭:“是,奴婢也覺得小姐長大了,馬上要及笄。有些事情早早的告訴小姐,讓小姐有所準備才好。”

“太後娘娘在閨中時與老侯爺的關系不錯,只是後來入宮為妃,常年不得見,慢慢生疏了許多。再後來是先帝的子嗣奪嫡一事産生分歧,侯爺想要從龍之功,老侯爺乃純臣,所以才致仕歸鄉,不肯回來京城的。”

原來是這樣,俞錦年側頭想一想,難怪小時候每每父親給祖父去信,祖父都是不看的。有沒有宮裏的信,她倒不記得。

只是有一次,她在書房隔間練字,聽得二叔來尋祖父時的對話。大概是說什麽一家人平平順順才是要緊的,但祖父反倒因此生了氣,将三叔趕出去,半個月都不肯見他。

而後十歲那年,父親派人去接她時,根本沒有提前告訴祖父母,當時祖父也是生了大氣。最後還是二嬸勸說,說是她這樣大了,快有六年未曾見着親生父母,祖父這才同意讓她歸京。

歸京也只有半個月,年都沒過完,便傳來祖父過世的噩耗,她顧不得傷心,父親便提出要她替父守孝的話。

俞錦年想着,祖父與父親雖為親父子,但二人的脾性相差太遠。大概這也是為什麽,她回來這麽多天,父親對她都不甚熱情的原因。

今日大概是最熱情的,卻不是因她是他的女兒,而是她得了太後的歡心。

所以,父親與太後娘娘一心,卻并不與祖父一條心。

很快,寧姑姑拿着禮單進來,與俞錦年說着裏頭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太後娘娘賞的多半是女郎的頭面首飾,瞧着樣式也還不錯,是小姐平日喜歡的。”

俞錦年并不喜招搖,回來侯府給她置辦的衣裳都太華麗了,太後倒是貼心。

“有幾匹料子我挺喜歡,姑姑幫我拿出來給裁制新衣吧。”

寧姑姑點點頭,又道:“要不要送一點給那兩個院子?”

Advertisement

太後賜的料子首飾都适合女兒家,年長的陳氏不需要,但侯府還有兩個差不多的女郎,俞錦清與陳玉琪。

俞錦年想一想,點點頭:“挑幾匹花樣豔麗的送去弄玉小築,汀蘭水榭那邊就不用了。”

“這不好吧?”

“有什麽不好的?我歸府之後,父母和姐姐都送了禮,她仗着自己年幼,拿了方帕子打發。我不愛搞那些虛的,你若覺得不好,叫祿兒繡雙鞋墊送過去。”

端着飯食進來的祿兒恰好聽到這句話,一雙眼瞪圓了:“奴婢?”

俞錦年身邊三個丫鬟,春雲秋雨兩個,是老夫人親自挑選,讓青嬷嬷調.教好才留在她身邊一起長大的,春雲沉穩秋雨活潑,卻都是能辦事的一把好手。但祿兒是俞錦年八歲那年在外面撿回來的,着實有些粗笨不伶俐,女工更是一竅不通。

讓她繡鞋墊子,可莫要将人的腳給咯了。

寧姑姑讓她擺膳,繼續說:“表小姐那兒奴婢看着辦,但是大小姐平日不喜花哨,送去豔麗的料子,她也用不上啊。”

“她用不用得上是她的事情,我要送便送最好的。最好的那幾匹顏色最為豔麗,便送那幾匹。”

俞錦年執意如此,寧姑姑也不好再說什麽,依言退下了。

第二日俞錦年再去請晨安的時候,陳氏與俞錦清兩個又像無事人一樣,拉着她溫言細語。倒是陳玉琪的眼睛紅紅,像是受了什麽委屈,看着她的樣子,更是敢怒不敢言。

陳氏說了些半個月後及笄禮的事情:“一應的事務都得備起來,我請的是永樂侯府嚴家的老夫人過來,替你們二人主持大禮。”

俞錦年對京中世家有個大概的了解,具體卻不太清楚,自是母親怎麽安排,她怎麽聽了。

“及笄的衣裳首飾可挑好了?”

俞錦清道:“衣裳已經安排好,讓府上的繡娘趕制。首飾暫且還未曾挑好,這幾日忙碌,也不得空讓首飾行的人過來。”

這時陳玉琪方擡頭:“大姐姐何必這樣麻煩,我瞧着昨日太後賜賞的裏面,有一套羊脂白玉,并赤金鳳尾瑪瑙流蘇頭面,十分合大姐姐的氣質。”

那套頭面的确不錯,清貴典雅又不繁複,的确适合俞錦清一貫的清冷氣質。幾人的目光便落在俞錦年身上,畢竟太後的賞賜是賜給俞錦年的,首飾自然也是她的。

“嗯,我也覺得。”俞錦年從善如流,“姐姐若是喜歡,便及笄那日,将那套頭面借給姐姐。”

借?

俞錦清臉上的笑便僵硬起來,她乃淮安侯府的大小姐,及笄禮的頭面也需要借嗎?

偏偏俞錦年擡起頭笑眯眯的:“可惜只有一套,不然我與姐姐一起戴上,便可一模一樣,那才好。”

俞錦清心中不悅,壓着氣勉強說:“我們長大了,又不是小孩子,自不好再穿戴一樣的。”

“噢,好吧。”

俞錦年垂眸不再說話,也不去看陳玉琪氣惱的模樣,和陳氏拼命壓着不許她說話的手。只心中打定主意,要是旁人敢真的打她那套頭面的主意,她敢借,也敢在禮成之後,當着衆人的面,問俞錦清将那頭面要回來。

恰在這時,芳嬷嬷進來回話:“夫人,門房上有人過來遞帖子,請小姐出門踏青。”

陳玉琪像是找到了主場一般,臉色好多了,立刻問:“說起來自二表姐回來,姐姐一直不得空,估摸着那些閨中好友,都想念得緊。這不,姐姐昨日入宮,今日邀着出去玩的帖子,便下過來了。”

她得意洋洋,看了看俞錦年又道:“正好了,今日也可讓二表姐見見那些與我們交好的姐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