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怡親王平靜的走過來,看了眼驚慌失措的二人,打量俞錦年一番,目光變得溫和:“你叫俞錦年。”

先禮後兵?

俞錦年不敢大意,退後兩步躬身行禮:“怡親王萬安,臣女俞錦年。”

“你與你姐姐生得十分相似。”怡親王狀似随意,可又認真打量,旋即搖頭,“也不相似,她眉目婉轉溫和,你卻更要淩厲些。”

像是閑話家常,俞錦年只覺得他是故意想要讓她放下戒備,但那是不可能的。即便不能脫身,她也一定要鬧到魚死網破。

沒想到怡親王直接走到一旁的石凳上坐下,又道:“武英郡主年輕時風姿綽約,你是她養大的,身上自有一股你姐姐沒有的氣勢。”

武英郡主,便是祖母。祖母也的确頗有氣勢,只不過那些氣勢,早在她成婚生子後,慢慢被消磨,如今的祖母,與平常內宅老夫人,沒什麽兩樣。

俞錦年頓了頓,既然怡親王知道祖母,聽他的語氣,似乎二人曾有過交集,如此,她是否可以借此脫身?

“王爺認識我祖母?”

“認識。”怡親王眉目更溫和幾分,“大概是三十年前吧,那時候你祖母也還年輕。你與你姐姐的眼睛,都像她,不過仔細看來,你的更像。”

所以怡親王喜歡姐姐,是因為祖母?如此說來,她不僅容貌類似,恐怕一舉一動,都比姐姐更肖似祖母些。可也不對,差了輩分,也差了歲數,祖母起碼比怡親王年長二十餘歲,怡親王這是……

“你父親糊塗,可孤不糊塗,孤的長女同你也小不了多少。”怡親王站起來,伸手拍了拍手掌,他來的方向便出現兩個妖妖調調的女人。

女人雖然妖妖調調,但見了俞錦年也是規規矩矩行禮。

怡親王道:“這是孤新納的妾,孤十分寵愛她們,她們都是邾城人,思念家鄉成疾,孤不忍佳人受苦,只好厚着臉皮,請二小姐過來作陪。”

兩個女人便一左一右,與俞錦年站在一處,還指着書房院子門:“不知二小姐,可能陪妾們去院子裏一聚?”

俞錦年有些恍惚,雖說與妾室們為伍,也遭人诟病。但這時是怡親王親自求的父親,就算丢人,那也是父親丢人,與她無關。而且,如今的結局,可比她以為的要好很多。

Advertisement

她回頭去看還在石凳上坐着的怡親王,見怡親王和藹的沖她點點頭。

比她想象中的怡親王,似乎好了太多太多,而且,光看着兩位妾室嬌嗔的模樣,就覺得怡親王也不是傳聞那樣兇神惡煞。

俞錦年跟着兩位妾室到了書房前面不遠的涼亭當中,亭子裏擺着棋,兩位妾室一邊與她下棋,一邊說起邾城的事情,倒是有些相談甚歡。

不多時,聽得後面騷動聲,俞錦年還沒反應,便有一位妾室按住她的手:“二小姐莫急,可将方才您說的,邾城關了門的滿香樓的事情,再同妾說一說嗎?”

知道她們是特意安撫,俞錦年笑了笑,微微擡高聲調道:“滿香樓倒是可惜,我幼年好吃,二叔得了空便帶着我與堂妹一起,過去買點心。只是兩年前關閉了,再也吃不到那樣好的點心了。”

“妾在邾城時最喜好滿月樓的點心,後來來了京城再也沒有吃過。前幾日同王爺說起,王爺還答應讓人去邾城采買呢,原來已經沒了,便是過去,也吃不到……”

她們在這裏談天,卻聽到後面驚慌的步履,幾人一起回望過去,就見着淮安侯帶着陳氏匆匆過來。除了他們,還有不少大人夫人,還有幾個膽子大的小姐也跟着呢。

見着俞錦年坐在這裏,淮安侯顯然沒反應過來:“你……你怎麽在這裏?”

俞錦年的目光有點冷,站起來道:“父親覺得女兒應該在哪裏?”

淮安侯面色一緊,心虛的移開眼睛,輕咳一聲。陳氏則連忙出聲:“你這孩子真是的,好端端怎能亂跑,可把我們着急壞了。”

“是嗎?”俞錦年一派天真模樣,只眼神裏的冰涼藏也藏不住,“可是母親,是父親差人傳話,說是讓我來一趟父親的書房,不然女兒怎會放着閨中密友,跑到外院來?”

“胡說什麽?我何曾讓你到這裏來?”淮安侯大抵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帆風順的樣子。

若是過來,抓着怡親王與俞錦年在一處,俞錦年勢必驚慌,哪裏還能思考是誰将她弄到這裏來的?

只是剛才下人去傳二小姐丢了,所以今日在侯府的所有人,都知道是俞錦年自己跑的。現下俞錦年這般說,豈不是生生打了侯府的臉?

淮安侯也不多說,回頭往書房裏看過去:“若是如此,你為何不在書房,怎會在這裏?”

“父親不知道是為什麽?”俞錦年目光更冷了幾分,雖說她認定是父親所為,但總抱着一絲兩絲希望,懷疑是否弄錯了?

可是現在還有什麽可以希望的?父親那裏是弄錯了,甚至看到她無恙的時候,不是安慰欣喜,而是質疑。

淮安侯則狠狠的瞪過去,沒想到女兒在大庭廣衆之下,一點面子都不給?既然如此,也別怪他做父親的心狠了。

“怡親王呢?”

俞錦年回望過去,直接問:“父親讓我來外院書房尋您時,可沒有說過您不在,而怡親王殿下在。”

只差沒直接說,淮安侯是打算将親生女兒送上怡親王的床了。果不其然,周圍那些大人夫人,面上都露出不屑來,更有清流一派的老大人,直接甩了袖子站遠一點,是不想與淮安侯為伍的樣子。

淮安侯當然想不到,等待他的不是哭哭啼啼求他做主的女兒,而是這個渾身帶刺,一點都不受教的女兒。但現下不是分辯這個的時候,他可不能讓自己的名聲有污點。

“俞錦年,你雖然不是在我身邊長大的,但也是我的親生女兒,怎麽能自己做錯了事情,就怪到爹爹身上?你自小散漫,便是混玩亂跑,既然無事,爹爹又怎會責備你,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為了逃避拒不認錯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