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章節
些錯愕,只是說:“可是,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麽寶藏啊?”
莊主聽了這話,也有些奇怪,聽唐穎又說:“難道,那些人就是為了寶藏,才血洗古堡,連丫鬟都不放過?!”
莊主說:“應該說,是為了藏寶圖,這個藏寶的地方只有堡主才能知道,而這一代堡主膝下無子,只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女兒!”
唐穎眉頭緊鎖,似乎已明白了什麽。
莊主說:“那仇家深知堡主不可能說出寶藏的所在,但是,沒有理由不傳給自己唯一的女兒!因此,他們在屠殺的時候故意放走堡主,就是想看看堡主到底會帶誰逃走!因為,那個被帶走的女孩,必定是他的女兒,無疑!”
唐穎緊緊抓着椅子的扶手,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起身說:“這好像也只是判斷,你和堡主是朋友,他有親口告訴過你……我是他的女兒?!”
“唐姑娘,”莊主也起身道:“他不會對任何人透露他的女兒是誰,因為他要保護這個孩子!”
“可是,可是我有父母,我只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女兒,我怎麽會有這樣的父親!”唐穎越說越激動。
莊主安慰道:“姑娘,你冷靜一下,關于你的身世,有兩個辦法可以弄清楚!”
“什麽辦法?”唐穎問。
“一個是找到你現在的父母,當面問清楚,另一個,就是找到寶藏的所在!”莊主想了下說:“因為,很多年前,上官堡主曾經對我說過,虧欠那個孩子太多,如果有一天他出事,希望我能幫他照顧那孩子!當時,我問他,假如他不在,如何确認孩子的身份,他說,……”
“說什麽?”唐穎又問。
“他說那孩子會親自來找我,”莊主說:“并且說,會留下些東西證明孩子的身份!”
“東西?什麽東西?”唐穎說。
“他沒有提,我不知道他有沒有留給你什麽,”莊主說:“或者在古堡,或者,在那些寶藏裏!”
唐穎躊躇着沒有絲毫頭緒,說:“如果是真的,那些人為什麽要殺他?我根本就不知道什麽寶藏,殺了堡主,他們怎麽能知道寶藏在哪兒?另外,這跟書怡的事有什麽關系?”
Advertisement
莊主說:“你可知道上官堡主的仇家是誰?”
“聽堡主說,好像是什麽‘玉閻王’,”唐穎道:“還提到過一個妖婦!”
莊主說:“他說的妖婦應該是沙州吉祥客棧的老板玉羅剎,也就是上官堡主曾經的原配妻子!”
莊主繼續道:“玉羅剎本名元氏,是西夏貴族之女,與上官堡主婚後感情一直不合,沒有子嗣。後來不知怎的,兩人徹底決裂,元氏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并揚言說堡主負心薄幸,在外面有私生女。之後元氏和西夏的賊首玉閻王勾結起來,發展成現在西域一帶談之色變的馬幫‘閻羅門’!”
莊主說:“據我所知,這元氏之所以要聯合玉閻王,就是為了報複上官堡主,或者是為了堡主的財富。今天來的這個廖崇峰是聽命于典家镖局的少主典方餘,而典方餘現在或多或少已經跟閻羅門有所勾結。也就是說,如果我拒絕他,他很可能借玉閻王之手來對付我,最後跟他典家沒有一點關系!”
莊主踱了兩步,說:“現在你明白為什麽叫你來,告訴你這些!因為,我們很可能有着共同的敵人!”
唐穎聽了這些,不知道該說什麽,早上的時候還平平淡淡的,雖然看到書怡傷心,畢竟自己也無能為力,可轉眼間,竟好像一切都變了,變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莊主說:“之所以說你是堡主的女兒,還有一層原因,就是你剛才問的,為什麽仇家要殺死他!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玉羅剎一定是知道了什麽!堡主對他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堡主帶出來的那個女孩!必定和寶藏有關!否則,他們不可能殺死堡主!而跟寶藏有關的這個女孩,也一定是堡主的女兒!”
莊主的這番話讓唐穎黯然松了口氣,因為他說的很在理,按這樣推斷,自己的身份就毫無疑問了……
唐穎低沉地扶住椅背,渾身像是打了一場惡仗,沒有力氣,淩亂得無法去想。她十三歲進入古堡,每天除了做雜務、練習武藝,沒有任何感覺特別的地方,堡主?父親?如果說是,他更像是所有仆人的父親,公正,随和,對每一個人都很親切,難道,不是為了凝聚大家嗎,不是嗎?
她怕自己過于失态,便定了定神,松開椅背,傷神地說:“莊主能否允許我回家探望下父母!”
“唐姑娘,”莊主道:“你現在回去只會給他們帶來危險!如果他們現在平安無事,那我建議你過個一年半載再回,你覺得呢?”
“可是……我”唐穎想到家裏的父母,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
莊主讓唐穎坐下,嘆了口氣說:“我理解你的心情,我現在也是左右為難,所以找你來商量一下,不論堡主是不是你的父親,也不說今天書怡的事,就說他是我多年的好友,也是你曾經的主人,我想,這個仇我們應該要報!你說呢?”
唐穎點了點頭,這話是一點沒錯,那些殺手不但殺了堡主,連堡裏唐穎所有的好友都殺死了,那個夜晚她不可能忘記,如果有機會替他們替堡主報仇,唐穎當然不會拒絕!
唐穎說:“堡主教我們武功,每年還送錢給我們家中的父母,這份恩情唐穎已無法報答,但是他的仇、堡中兄弟姐妹的仇,如果能報,我一定會報!”
莊主點頭說:“但是以我們現在的力量,不用說報仇,連玉閻王是誰都搞不清楚!所以我考慮,用我山莊的力量和你所知道的,我們一起找到那個寶藏,然後才有能力對抗閻羅門為堡主報仇,并且,如果找到寶藏,你的身份應該會水落石出!”
觸劫
這是一個偏僻山谷的清晨,濕潤的霧氣漫過竹葉,形成滴滴珍貴的露水。不知是誰拿着小瓶在林中葉下采着甘露,枝上的鳥兒好奇地看着,不飛走,也不驚叫,因為那不是獵人,似乎是一個道人,頭帶純陽冠,身着卷雲藍紋素底服,腰前束帶上一個小小的太極圖說明他确實是與道有關。
那人采滿甘露,尋徑而上,來到一處山崗,坐在石邊望着山下騰起的炊煙和幾頂軍帳,不由地輕聲感慨道:“片雲自孤遠,叢筱亦清深,無事猶來此,方知物外心!”
這樣美好的清晨應該是萬物蘇醒,再次充滿希望的一天,只是他卻微微嘆了口氣,心想:“成敗之機,就像這竹葉清露,近在咫尺,卻難以把握。師父,弟子盡力了,或成或敗,請您原宥!……大宋重文輕武,狄青之命與文人有着密切的關系,在其初露鋒芒時,遇範仲淹相助,因而熟讀兵法名蓋朝野,正應了那乾卦九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可是,君以此始,必以此終,狄青日後的劫數必然也和文人有關。所以,入太學授業,以求結識其相害之人,既能化災于無形,也能避免直接幹擾武曲星而帶來的反噬。可是,天意難料,自從……弟子始終無法算出那個文人身在何處,甚至連殺手這樣的危險都沒有絲毫察覺……眼看狄青劫難将至,若再不插手,一旦他回到開封,劫數難逃,到時受苦的還是無辜百姓,……唉,所以弟子只能冒險一試,希望師父能知我心聲!”
想過,他站起身來,朝山下的軍營中走去……
話說狄青率部回朝,因為兵力大多留在了邊關,只帶少數人馬秘密回京,所以回京的路線也比較隐秘,會經過一些山地溝谷。
此時,狄青剛剛巡視過部署,本該命令各隊拔營起程,可是不知怎的,休息了一夜之後,許多士兵還是無精打采,好像是病了,有嚴重的身上還起了疹子。
由于沒有醫官,衆人都紛紛猜測是不是瘟疫,狄青也犯愁如果是瘟疫,這冒然回京又要引起麻煩,正在猶豫的時候,有士兵來報說:“将軍,營外有一道人,說是,能解無妄之災!”
狄青一聽,來的正是時候,便親自前往寨門迎看。
只見那道人儀表不凡,頗有仙風道骨,關鍵是他來的這個時候讓人不禁稱奇,不是神仙也有三分像了!
狄青看他見到自己卻不說話,只好開口問道:“足下何人,來此何事?”
道人這才拱手說:“小可方外之人,不足挂齒,特來為将軍解困!”
“哦?敢問足下,能解何困?”狄青道。
“呵呵,”道人笑了笑說:“若再耽擱,這瓶中的竹葉露恐怕要無效了!”
大家一聽,好像明白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