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薛珠玉怒罵着蒼天不公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再醒來時,她發現自己竟然回到了桃花村蘇家,回到了她十三歲這一年。

她将自己前世的悲慘命運全部歸咎于薛晚玉,認為是她才害的自己落到最後那樣凄慘的下場。

幸好老天爺聽到了她的祈求,給了她一次重新再來的機會。

這一世,她不僅要把屬于自己的東西全部奪回來,還要讓薛晚玉受盡苦楚,下場比前世的自己還要悲慘百倍千倍!

所以發現自己重生後,她立刻離開了蘇家,一路上或靠兩條腿走,或搭乘好心人的騾車,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到了京郊的香檀寺。

她知道自己生母的一個秘密。

當年她和薛晚玉抱錯,并非是下人的疏忽,而是吳氏故意調包的。

當初叛軍攻城,景隆帝遷都,舊都的百姓都倉皇出逃,懷有身孕的吳氏在下人的保護下也前往新都望京。

誰知半路上吳氏突然發動,恰好途徑蘇家所在的村落,便借宿在蘇家生産。

當時前鎮遠侯薛煜戰死的消息才傳到薛家不久,朝堂上竟出現了一種聲音,有人說是因為薛煜指揮不當,贻誤戰機,才導致大軍戰敗,叛軍勢如破竹直攻京城。

陛下忙着遷都望京,派遣新帥迎擊叛軍,穩住大局,所以一時還沒工夫去問罪薛家,等到戰事平息後,定要治薛家的罪!

薛家人聽說後,心中惶恐不安。

吳氏心中害怕,生下女兒後,擔心女兒也會受連累喪命,恰好蘇家的媳婦當天也生了一個女嬰,吳氏便讓心腹嬷嬷來了出偷梁換柱。

如此即便薛家被問罪,也有這賤民之女替自己的女兒去死,而自己的女兒則能在鄉野間留得性命,平安長大。

誰知薛家二爺薛炎竟立下救駕之功,陛下查清戰事失利并非前鎮遠侯之過後,不僅讓薛炎承襲了爵位,還對薛家一番厚賞。

吳氏欣喜之餘,頓時想起了被自己留在蘇家的親生女兒,頓時遣了心腹去尋。

誰知蘇家所在的村落不久前遇到洪澇,入目所見皆是滔滔洪水,農田屋舍盡數被淹沒。

吳氏得知後,哭個半死,恨自己當時怎麽就想了那麽一個蠢主意。

她有心想将此事告知侯爺和老夫人,讓他們派人去找回女兒,可是心裏又清楚調包之計說出去畢竟不好聽,若是叫侯爺和老夫人知道了,會怎麽想她?會不會覺得她心思太過歹毒,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活,竟狠心讓別人的女兒去死。

尤其老夫人向來不大喜歡自己,三不五時的就敲打她,若是此事叫老夫人知道了,只怕要更厭惡她了。

如果将此事隐瞞下來,只說是女兒不小心抱錯了,以老夫人的精明,恐怕難以令她相信,且不說她身邊一群丫環婆子,怎麽就能把孩子抱錯了?而且這都大半年了,才發現孩子弄錯了,誰會相信?日日照看孩子的奶娘嬷嬷們是幹什麽吃的,盡失職到這種地步?

吳氏思來想去,只好将消息瞞下來,私底下偷偷派人去尋找蘇家人的蹤跡。

這一找,就找了十三年,卻沒有半點消息。

吳氏眼看着希望越來越渺茫,只能寄希望于神佛,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去香檀寺燒香拜佛,希望佛祖能夠保佑她的親生女兒還活着。

哪怕是在哪個鄉村旮旯裏過苦日子,只要活着,就有母女重逢的那一天,到時候她再好好補償女兒!

薛珠玉之所以會知道這個秘密,還是前世有一次吳氏不小心說漏了嘴,她追問之下,吳氏才告訴她的。

所以她便守在香檀寺中,等到吳氏來上香時,撲上去抱着她的腿就喊“母親”。

丢失的女兒本就是吳氏的一塊心病,又見薛珠玉與她長的有幾分相似,頓時将人帶去了禪房中。

薛珠玉深知母親的心事,所以編了一套菩薩托夢,說自己并非蘇家的女兒,并且指引自己來香檀寺尋找親生母親的說辭來。

吳氏确認過胎記,這些年來又一直求神拜佛,頓時相信了薛珠玉的說法,真的認為是自己的誠心感動了佛祖,所以才讓菩薩顯靈,讓她們母女重逢。

薛珠玉回到侯府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薛晚玉趕出侯府,讓假鳳凰變回真麻雀。

她先是向吳氏一通哭訴,訴說自己這些年過的有多麽悲慘,在蘇家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還要幹許多活,然後又一通挑撥,憑什麽薛晚玉占了自己的千金身份過富貴日子,自己卻要替她在蘇家吃苦受累,自己一看到她,便覺得心裏難受。

哭的吳氏心中酸軟,想到這些年薛晚玉代替女兒在侯府過着錦衣玉食的日子,如今女兒既已回來滢了,那個冒牌貨自然該哪來的回哪兒去!

薛珠玉計謀得逞,正在高興着以後再也不會在侯府看到薛晚玉,啊不,應該是蘇晚玉才對,誰知薛老夫人收到消息趕回來後,不僅對她這個親孫女連正眼都不看一眼,還把吳氏訓斥了一頓,并且派了心腹嬷嬷去桃花村把蘇晚玉接回來。

薛珠玉心中大恨,這個死老太婆,上輩子就偏心蘇晚玉,這輩子人都送回蘇家了,她竟還要再接回來,一個沒血緣關系的冒牌貨,竟成了她的心尖子?

然而她再恨,也攔不住老夫人。

這一天,薛珠玉都心煩氣躁,一想到蘇晚玉回到侯府,繼續過前世那樣風光的日子,她心裏就怄的不行,哪怕母親再三跟她保證,即便是蘇晚玉回來了,也越不過她去,她也接受不了。

這侯府裏有她就沒蘇晚玉,有蘇晚玉就沒她,她絕不能容忍蘇晚玉再回侯府!

所以她特意讓小丫環去側門守着,一看到蘇晚玉跟着李嬷嬷回來,就立刻來禀報她。

她決定如果蘇晚玉真的回來了,定要趕在她去見老夫人之前,狠狠地羞辱她一番,讓她自己沒臉繼續呆在侯府。

反正她能把蘇晚玉趕出侯府一次,就能再趕第二次。

誰知守到入夜,小丫環來回禀,說只有李嬷嬷一個人回來了,并未看到蘇晚玉。

蘇晚玉竟沒跟着李嬷嬷一起回來?

薛珠玉心中疑惑,雖不清楚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但是蘇晚玉不回來于她而言卻是件好事。

心情變好的她美美的睡了一覺。

誰知翌日晨起後到榮安堂來請安,才發現老夫人竟将一大家子都召集到了榮安堂,而且一開口就提起了蘇晚玉。

薛珠玉心中惱恨,面上卻不露分毫,只配合着母親做戲,讓衆人明白蘇晚玉再好,也不是薛家的血脈,而她薛珠玉才是真正的薛家人,更何況她那些年在鄉下吃了那麽多苦,侯府欠她的,理應補償她!

薛老夫人見這對母女一唱一和的,懶得理會他們,徑自道:“珠姐兒既回來了,便排在六丫頭之後,行七,以後就是咱們鎮遠侯府的七姑娘。”

此話一出,旁邊衆人的臉色都不禁微微一變。

老夫人這話的意思,顯然是還想着蘇晚玉回到侯府,所以這侯府六姑娘的身份仍舊為她留着。

薛珠玉緊緊攥着帕子,好不容易才克制住心底翻湧的怒意,沒有在面上顯露出來。

這個死老太婆,真是天生就和她不對盤,前世也是這樣,老太婆一句話就定了雙生子的說法,而且讓她排在蘇晚玉之後,行七。

薛老夫人不管其他人怎麽想,繼續道:“珠姐兒自有你們這當親爹親娘的去操心,我年紀大了,沒精力管不了那麽多,也只能管管養在我膝下的六丫頭,如今養在我跟前的寶貝孫女不見了,我派人去尋,也尋不回來,老二,你說這事怎麽辦?”

鎮遠侯賠笑道:“母親,可是沒找到地方,那桃花村在哪兒,珠姐兒最清楚,讓她細細說清楚,再派人去尋,将晚姐兒接回來便是。”

二夫人将人趕出侯府那日,鎮遠侯正在軍營裏練兵,還是回來後才得知此事。

他當即大發雷霆,将二夫人那個蠢婦狠狠罵了一通。

即便是抱錯了女兒,将親生女兒找了回來,也沒必要将養女送回蘇家,一來養了這麽些年,他對養女也是真心疼愛過,有父女感情的,二來侯府還沒窮到連多養一個人都養不起的地步。

即便是要送回蘇家,低調點送回去就是了。

偏偏要在侯府門口大鬧一場,又是摘首飾扒衣服,又是言語羞辱的,鬧的人盡皆知。

後面幾日鎮遠侯去上朝,同僚們紛紛來與他打聽,言語之間不乏調侃譏諷,簡直是看足了鎮遠侯府的笑話。

這事辦的讓鎮遠侯府失了體面,也丢了大臉,鎮遠侯焉能不氣?

更讓他頭疼的還是老夫人那頭,蘇晚玉自小養在老夫人膝下,那是她的心頭肉,二夫人連招呼都不和她打一聲,就把人送走了,老夫人豈能罷休?

鎮遠侯本以為老夫人派人将蘇晚玉接回來就沒事了,誰知人竟沒接回來,他不知內情,還只當蘇家住的地方偏僻難尋,去的人能找到呢。

薛老夫人聞言“呸”了他一聲,将手裏的拐杖往地上重重一敲,罵道:“還不是你的好媳婦做下的好事?”

二夫人心中不忿,但是見老夫人指責,只能往地上一跪,低眉順目道:“母親息怒,都是媳婦的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