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是朋友嗎
四中傳統上每年秋天舉行運動會,但是新操場要明年才能投入使用,本學年的運動會自然挪到下個學期。學校把原本第二學期準備進行的合唱比賽提到了年底。
學業測試之外,校級活動同樣是各班争取榮譽的擂臺,何況他們已升入高二,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參加這種與升學無關的文藝活動。
羅茗钰天性好強,不會對任何展示集體風貌的機會視而不見,周五下午臨近放學,她占用自習課,與學生一起商量合唱比賽的曲目。
“我們要選難度适中、适合進行合唱的歌,當然歌曲內容呢,必須傳達積極向上的思想,應該不用我多說,”她的視線從講臺前方掃下來,“大家讨論一下,哪首比較合适?”
“孫燕姿的《綠光》!”後排一個男生肆無忌憚地喊道。
剛開始只有他旁邊幾個人低笑,慢慢全班都開始笑,忌憚羅茗钰,又不敢太放肆。
羅茗钰今天心情不錯,沒計較學生不适宜的題名,繼續大聲問:“別的同學還有想法嗎?”
見她沒發火,大家的膽子也大了。
“老師,《盛夏的果實》吧?”這次是個女生。
臺下又是一片哄笑。
“我說過了啊,要适合合唱的形式,主題積極,別再找些情啊愛的,你們才多大?”羅茗钰一字一頓,雖保持着耐性,語氣卻嚴肅不少,“周馨,你提個名吧?”
周馨是他們班長,剛要站起來,羅茗钰說:“就坐着吧,咱們随意一點。”
“嗯……”周馨想了想,“要不《黃河大合唱》?”
“太老了吧!”馬上有人抗議。
“安靜,”羅茗钰說,“有意見舉手說!”
大家靜下來一會兒,羅茗钰從講臺一邊,繞到另一側:“好像是有點老,主題是好的,咱們最好找一首更能體現時代感的。每一個時代其實都不缺少這種令人奮發、充滿希望的歌曲。”
Advertisement
“老師,”聞昊舉手,“劉德華的《笨小孩》呢?”
“我看你還是想故意搗亂!”羅茗钰的嘴角微微耷拉,好在沒有大發脾氣,“你覺得這是合唱歌曲嗎?”
樓道裏不知哪班的男生在哼歌,唱得頗有激情,氣勢磅礴:“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着你的夢……”可惜嗓子裏像撒了把沙子,音質粗糙,調也快跑天上去了。
唱歌的男生大概有其他同伴,嘻嘻哈哈的笑聲跟着一并傳來。三班的人也被逗笑,礙着羅茗钰在場,沒好意思出聲。
“梁赫,你說呢?”
梁赫的心思根本不在選歌上,他才無所謂班裏唱什麽歌,猛然被羅茗钰叫到,一個歌名都想不起來,正好聽見樓道裏男生唱歪了的調子,就順嘴說了那首:“《明天會更好》吧。”
“沒勁……”其他同學低低議論。
這次羅茗钰沒有立刻否決,捏着下巴考慮片刻,眼神竟然亮了:“我覺得梁赫的建議不錯,咱們就唱《明天會更好》。”
“不是吧,”周馨主動舉手,“老師,這首說不定別的班也會唱,會不會重了啊?”
“我們不知道別的班準備什麽,沖撞是有可能的,這也說明它适合,我們要做的是比別的班唱得更好,哪怕是同一首歌,”羅茗钰以不容反駁的語氣說,“我找下帶子,讓音樂老師帶大家排練,今天先到這裏,大家放學。”
“這哪叫讨論啊,還不是她自己拍板,”聞昊看了眼同路一臉不在狀态的梁赫,“你說啥歌不好,非說她感興趣的?”
“不然你願意繼續留着?”
“……也對。”
唱什麽不一樣呢?反正都是渾水摸魚。他們各自回家後,梁赫一點也沒把唱歌的事放心上。
羅茗钰的動作很快,第二天就找來歌詞,為了讓大家印象深刻,叫沈喆抄黑板上,全班人記下來背。
音樂課排練的時候,老師選出兩男兩女四個領唱,都是歌唱得不錯的,男生就是沈喆和梁赫,他倆的聲音一高一低,較有層次感。
于是這段時間,他們不僅要應付功課,還要抽時間練歌,編排一些簡單的動作。這歌不複雜,唱了一個多禮拜,誰都能記住,梁赫甚至一閉眼耳邊就出現幻聽,循環着歌曲內容。
那天剛下了一節自習課,不知怎麽,他嘴裏就哼哼出來:“春風不解風情,吹動少年的心……”他完全沒察覺到自己的歌聲,自我沉浸似的哼唱,半晌反應過來,立刻合上嘴。
梁赫的臉騰地一熱,雖然在自己屋裏他也經常無意識地唱歌,但現下還在教室,且沈喆就在旁邊,一定聽了個清楚。
“怎麽不唱了?挺好的啊,”沈喆發覺他停下,笑着說,“我們要領唱,是該多練練。”
“我沒有在練,随便哼的。”
沈喆收起寫字用的水筆,伸了個懶腰:“我沒唱過這種類型的歌,一開始也有點羞恥。”
“你會覺得羞恥?”梁赫的話一出,發覺用詞不太合适,仿佛說沈喆臉皮厚似的。
“嗯,”沈喆倒不在意,又笑了一下,“當然會。”
梁赫懷疑他是緩解剛才自己的尴尬,故意這麽說。臉上的溫度降下去,他不太別扭了,只是談到歌曲,突然想起暑假音像店的偶遇。
“你是不是愛聽張雨生的歌?”
“嗯,”沈喆點頭,眼神微微黯淡 “我從初中就喜歡,好幾年了。”
好幾年了……這個歌手去世也就在他們剛上初中那年,怪不得他會傷感。
“我爸也喜歡,我在他車上聽過,”梁赫又問,“其他的呢?”
“別的啊,就比較随意了,一般的流行歌曲都可以聽。那你呢?”上次在音像店,梁赫看到了沈喆買的東西,沈喆卻沒注意到他的,“最喜歡聽誰的?”
梁赫原本沒想說。
他一般不和同學聊自己的愛好,彼此間能毫無顧忌交流的也就是初中幾個鐵哥們了,包括現在同班的聞昊。
他以為自己和沈喆還沒有那麽熟,但是發現沈喆一直看着他,很認真地在等待答複。
“樸樹。”他将心裏的扭捏情緒一點一點地釋放出去,也不是那麽難以啓齒。
“我沒聽過。”沈喆坦承。
“你如果感興趣我可以借你帶子。”
“好啊,”沈喆自然地附和,“我宿舍有随身聽。”
他同桌這個人,收作業或帶早讀的時候表情跟被凍結了一樣,一板一眼,是一臺無情的人形機器;追着自己探問喜好的時候,似乎又恢複成個熱衷與朋友交流的普通少年。
梁赫默默地思索,他與沈喆兩個人——算是朋友嗎?
作者有話說:
歌詞出自《明天會更好》(羅大佑等)
回首不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