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倒V
景神醫飄然出塵,一點兒都不像個活人。
這年頭,有才的恃才傲物,有錢的一擲千金,總要用不在乎什麽來顯示自己有什麽,這個規律用到景異身上,從某種角度上來也算合适。
當世聖手,醫術無雙,生死人而肉白骨,偏偏身上沒有什麽“人性”,真真正正的視生命如糞土。
世子爺對景異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只覺得這人怪異。
紅塵俗世,有真本事的人,都是神神叨叨的……
神神叨叨的景神醫扮鬼卻沒有如願以償的吓死人,十分的不滿。
雖然李明遠一時也分辨不出來,景異的不滿究竟是來源于秦風要綁他老婆,還是來源于其他,總而言之,世子爺覺得自己真的是進益了,竟然能從這樣一張缺乏表情的面皮中看出景異的“不高興”。
這難度,堪比從黑夜裏挑出烏鴉。
被挑出來的烏鴉神醫面如霜雪,從身上摸出一只火折子,點亮了一盞随身帶來的燈。
燈火清閑,這紅塵中最炙熱的東西在他手中都是冷的。
景異掌燈,走的一言不發。
秦風識趣,難得沒有繼續招貓逗狗地讨人嫌,只是含笑挑了挑眉眼,示意李明遠一起跟上。
皇宮內院竟然也有此夜這般的夜深人靜。
李明遠一時有些夜盲,天明時候還算熟悉的皇宮在夜晚裏突然換成了另外的模樣,世子爺左右看看,竟然分辨不出此地到底是皇宮何處,直到跟着景異三轉兩拐地走到燈火漸明的地方,李明遠才恍然認出,此地竟然是上書房的後門,太清宮的西側。
太清宮無疑是晉朝皇宮內室中最特殊的一個,自世宗皇帝移住奉天殿後,都是在太清宮讀書學習批折子,後來,為了皇子的教養,将上書房也挪到了這太清宮的偏殿,方便皇帝就近考察兒子們的課業。
太清宮內燈火通明,比白天還要亮上三分。
今夜尤其特殊,如果秦風說皇上遇刺之事并非戲言,那麽,李明遠已經可以想象正殿外裏三層外三層的大內侍衛戒備森嚴的情景了。
然而這無甚幹系的後殿,人影稀少得多。
景異在這皇宮內院之中全無自己乃是一介草民之自覺,飛檐走壁上房翻牆走的行雲流水旁若無人;秦風是個中高手,這等偷雞摸狗之事做的比唱戲還多了三分肆意風流。
世子爺跟這兩人相比,硬生生被比成了一位正人君子,翻牆翻的負罪感突破天際,實在汗顏。
景異身形飄忽,手中的燈火之芯竟然像靜止了一樣,一絲不亂。
一路狂奔之後,他終于回歸正常的曲徑,推開了最後一扇暗門。
他誰也不請,誰也不讓,超脫物外的自己一腳踏了進去,頗有一種“愛跟就跟,愛走就走”的醫者風骨。
倒是秦風十分客氣,揚了揚下巴:“世子爺請。”
李明遠頓時有一種要赴鴻門宴的錯覺。
其實也真的沒比鴻門宴好多少,自從一腳踏進這個局,他早就沒有辦法不聲不響的全身而退。
世子爺想了想,一咬牙,一跺腳,滿腔悲壯地入了宮門。
李明遠本以為會在此見到正襟危坐地皇帝,卻不料,這扇門裏只是一間空屋子,別說不像富麗堂皇的內宮,比尋常人家還要簡單幾分,家具擺件兒一概沒有,一張桌子一張床,就是全部陳設了。
世子爺的滿腔悲壯用錯了地方,仿佛想去澡堂卻走進了學堂,不僅沒得了身心舒緩的舒服,渾身上下還是光着的,實在有辱斯文。
世子爺不由怔了一怔。
秦風跟了進來,随手掩上了門,直奔屋內唯一的床榻走去。
景異站在床頭,眉目如冰封,見秦風進來,伸手用力掐了些什麽東西,轉頭道:“醒了。”
什麽醒了?李明遠正在納悶,就見床榻上的被褥動了動,原來床上居然有人,随着這緩慢的動作,露出一張圓胖的臉,因為失去血色,有點兒像還沒下鍋烤的白面餅。
“哎喲……”那人被掐的尖着嗓子叫了一聲兒,聽着還算精神,那人影見到外面來人,仿佛定了一定,突然拔高了調門兒,“哎喲我的……九爺,怎麽是您?”
景神醫叫醒病人的方式真是簡單粗暴……
這白面餅李明遠熟悉的很,正是皇上身邊兒的大太監、據說中了毒的高才。
李明遠本來聽說他中毒,還在琢磨這太監會不會一命嗚呼,然而現在看來,以他這一驚一乍比唱戲還誇張的勁兒,少說還能再活二十年。
秦風含笑坐在床邊桌子旁的條凳上:“高公公,不用起來了。”
高才一副不敢失禮的樣子,試了試,實在是有心無力,只好兒半欠着身攤在原處,将就着行禮:“九爺……奴才的命是您救的,請受奴才一拜。”
秦風這才一攔,笑道:“我幾曾有這樣的本事,都是景神醫的能耐,公公謝他就夠了。”
景異根本不搭腔,沒等高才厚着臉皮去謝,這位神醫不知犯了什麽脾氣,臉色一沉,身如鬼魅的飄然而去,走了。
高才:“……”
秦風懶懶道:“公公莫怪,此人害羞。”
李明遠頓時想喊景神醫回來,看這滿嘴跑舌頭的戲子怎麽胡說八道。
高才倒是會給自己找退路,順着秦風的話說道:“……世外高人,總有些不同之處,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他一邊說,一邊兒忍着不舒服,調整了個姿勢,這一側身,一擡頭,方才瞧見遠遠站在暗門口的李明遠,立刻驚了一驚。
“世子爺?”高才稱呼道,“怎麽是您?”
高才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縱然是個太監,在宮中也是只手遮天的,下至雜役宮人,上至嫔妃皇子滿朝文武,沒人會輕易得罪他。
李明遠深知其中緣故,自然從流不能免俗,此刻也只好打起精神,笑着點點頭算作客氣招呼:“公公,許久不見了。”
高才自知身份,謹慎小心,嘴裏連稱“不敢勞世子爺挂念”,心裏卻飛快地轉了起來。
先前那一場滔天的亂子讓他心有餘悸,背後的事情必然錯綜複雜,前朝的事兒他不敢妄言,卻在心裏有一本兒明白賬,誰與誰的恩怨誰和誰的仇,沒有人比他這在皇帝跟前伺候了幾十年的人更看得明白。
他對李煦無疑是忠誠的,所以作為帝王的回報,李煦十分信任他。
可這信任是一把雙刃劍,若是有人對自己不利,這帝王的信任就是保護;可若出了其他的變故,這信任就是把置他于死地的刀。
高才偷偷打量着李明遠和秦風,暗暗琢磨着什麽樣的事情能把這兩個人聯系在一起。
李明遠不必說了,肅親王的嫡長子,未來板上釘釘的肅王爺。可是,肅親王李熹和皇上不和,他都清楚的很。
至于秦風……這位公子爺的來龍去脈,塵世間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可是高才卻是知道的。
其中利害關系,若是走向了那個生出變故的方向……高才暗暗打了個激靈,仿佛虛空中懸着的無形的利刃已經逼在了他的脖頸上。
怎麽辦……
秦風将高才的表情一一看在眼裏,姿态慵懶,笑容優雅含蓄。
“高公公。”秦風輕聲喚道,“您可認得方才那位出去的大夫是誰?”
高才聞聲像是突然被喚醒一樣,反應迅速地應道:“景神醫為皇上診治過多次,如今竟勞煩他為老奴操心,罪過罪過……”
“稱呼聲神醫也是擡舉他了。“秦風笑笑,“不過景家是醫術世家,究根底,也不過是太/祖皇帝年間出身鄉野的赤腳大夫罷了,後來偶然給太/祖診過幾次脈,得了太/祖一塊兒‘懸壺濟世’的牌匾在家裏挂着充門面,又幾輩幾代隐居在蜀中那鳥都不愛飛的山谷裏……公公可知道,他家祖上是誰?”
高才一怔。
秦風沒有難為他的必要,直接告訴他了答案:“昔年□□問鼎中原,逐鹿天下,終究打下了晉朝江山,稱帝之後,遍封功臣,造丹書鐵券四份,頒于功臣,傳于無窮。以丹書鐵券為信,封四大異姓王公,準其子子孫孫世襲罔替。只不過這四大鐵帽子王造反被諸者一,後繼無人者一,還有一位,家中倒是為朝廷鞠躬盡瘁,只可惜,最終只剩下一位遺孤,就是昔年平陽公主的親生母親,因此,這一支的丹書鐵券最後落在了平陽公主手裏……還有一家,就是景家。”
高才聞言怔了一怔。
他伺候皇帝多年,伴君如伴虎,有的是心眼兒,不然墳頭草都已經三丈高了。
秦風只這麽一點,他就明白秦風想說什麽了。
秦風不是無緣無故提起丹書鐵券,他是在施恩。
怪不得景家處江湖之遠,竟能如此風生水起名滿天下,原來是這樣的門第與出身。
手握丹書鐵券就是免死的金牌,不參政不奪/權,今上敢念他家先祖的功勞,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抹殺開國功臣的後裔,因此,天下沒有什麽人是景家不能得罪的。
而景異是景家這任的家主,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請來的。
想要殺死皇帝的毒,不會是什麽輕易就能解的毒/藥,若非秦風搬來景異,高才這條小命怕事要交代了。
高才這太監也許不是個善人,但他是個聰明人,聰明人知道識時務,更懂知恩圖報,當即真真正正地行了個大禮:“高才謝九爺救命之恩。”
秦風一勾唇,再不推辭:“公公客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比起給老和尚造那勞什子塔,救公公的命就實在多了”
高才立刻聽出了弦外之音:“九爺,如有吩咐,奴才在所不辭。”
“哪敢勞動公公做事。”秦風笑容淡淡:“公公,我此番來,只是想問您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