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綿帛易燃,只是幾個呼吸的功夫,就迎風灼燒了起來。

身心痛苦,卻依舊還沒有死去的貴族們惡狠狠的看向了為首的那個男人,“不是說好能讓我們死的輕松點麽,為什麽你還要放火?”

“我家數百年的積累,應當随着我的故去而一同陪葬。”男人口中咳着黑血道。

他清楚,自己做下的事情死後估計連全屍都不能留下,陪葬品自然也無從說起,如今自然要趁着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帶走一些東西。

綿帛、竹簡、房梁,火勢一步步的蔓延,謀士沉默的看着一個個貴族在他面前咽氣,耳邊仿佛聽到了來自春秋時期的編鐘奏鳴,似乎是在為這些最後的貴族們所送行。

“你不死麽?”男人勉強睜着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心腹謀士,在他的身上,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畢生的知己。

無論是思想還是野心,他們都是那麽的契合,契合到他舍不得把這位朋友獨自留在人世間,想要把他也一同帶走。

“原本的計劃應該是這樣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這個計劃天衣無縫,也能讓這所有的陰暗一同伴随着這場大火湮滅。”謀士開口道,身後的火勢不由變得越來越大,看着自己的謀士正背對着光看着自己,男人眸子微睜,好像明白了什麽。

“你是……間諜。”間諜是活躍春秋時期的一個名稱,直到秦統一,這個名字才慢慢的被人遺忘。

“……算是吧,我的确是主動來到家主身邊的。”

“也是我一步一步挑起家主心中執念,讓家主走到這一步的人。”謀士語氣平淡道。

“原來是你。”男人有想過洩露了秘密的人是誰,卻從未想過會是他身邊最近親的謀士,無他,因為這個主意就是他們兩人共同出的,他沒有理由去出賣。

“為什麽?我待你可不薄啊。”

“要說為什麽,可能是家主的眼界所看到的東西太少了,和陛下無法相提并論吧。”

秦、秦四世。

“鑒于在下不能陪同家主一同赴死,就告訴家主一些消息吧,家主放心,你們死後,你們的家族并不會被株連九族,那些有才華的家族子弟還要給陛下效忠呢。”

Advertisement

“要不是為了那些人,陛下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的先把你們給擺平。”

“反倒是家主把那些人送走,倒是讓他們自誤了,至于那些被埋藏起來的錢財,則會充入國庫。”也就是說,那些流落在外的家族子嗣将不會再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男人口中嗚哇吐出一大口黑血來,“那當初你出主意,和那些山賊強盜聯系,也是算計好了的了?”

“……那些山林,畢竟是在大秦境內,陛下一直都想肅清。”

“好、好個一石三鳥,我輸的不冤。”既拔除了貴族這個眼中釘,又誅滅了天下的山賊強盜收複山林在手,最最重要的是,秦四世在民間的聲望大漲,皇位徹底穩固,誰也不能再動搖。

他們辛辛苦苦一場,卻反為別人做了嫁衣。

想到此,男人又吐了一口黑血,身體萎靡下去,能堅持到現在,不是他的毒酒比別人的淺,而是他的意志力比那些人強,畢竟不是見血封喉的毒酒,會有一個緩沖的過程。

剛才男人一直都在強撐着,現在知道了所有的真相,那顆一直跳動的心髒瞬間變得蒼老無比。

眼看着在場所有的貴族都咽氣,謀士才輕嘆一聲,自火海中抽身而退。

外面,早就因為大火而徹底的亂了起來,聽見秦兵破門而入的聲音,救火聲,逃竄聲,謀士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待不短時間的府邸,身形徹底沒入密道中離開。

按照他的本意,他本應該身死在這場大火中,只有這樣,這個秘密才能被永久封存,只有這樣,他的間諜生涯才能達到最完美。

可是就在他已經為自己想好了所有落幕劇本時,是四世陛下說他需要他們的輔佐,讓他們必須保重自己,告訴他們,他們最大的價值并不是慷慨赴死,而是背負沉重的陰影繼續活下去。

突然的,他那一刻就不想死了。

眼看着大秦變得越來越精彩,他的食樓會員卡還沒用,家中妻兒的胭脂水粉和筆墨紙硯還沒有給他們買,他們一家人還沒有去吃食樓的“全家樂”,最最重要的是,那些間諜前輩們都還活蹦亂跳着,他這個後生幹嘛想不開的結束自己的生命啊!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趙燕歌動用了自己登基以來沒有用過的“特赦”,赦免了那些沒有參與進去人員的性命。

只是特赦的條件是他們今後永遠都不能背叛大秦,要終生為大秦盡忠。

被秦兵放出來,不少家族子弟看見外面刺眼的太陽都覺得恍如隔世。

他們真的活下來了,株連九族的罪行只誅首惡,陛下動用“特赦令”赦免了他們。

這下別說這些被救的人動容,就是那些為他們感到兔死狐悲的同窗們也不禁激動不已。

他們都沒有想到那些昔日的友人們能真的存活下來。

而在天下人面前誅殺了那些首惡,把那些死去的貴族們挫骨揚灰,也算是給了天下百姓們一個交代。

那些家族的九成財富被充入國庫,家族子弟們今後也會被天下人注視着他們的一舉一動,可是這不妨礙他們對放了他們一條活路的趙燕歌打從心裏的感激涕零。

畢竟,自從株連罪出,他們還是第一個被赦免,成功活下來的人。

活命之恩,無異于再生父母。

“陛下,您是否對那些人太過仁慈了?”說話的人并不是兵家出身的太尉,也不是法家的右相,而是一向以“仁”為本,儒家出身的左相。

別看左相平時比右相太尉都柔和,可是在大秦為現在正統,儒家可是會遵守秦律律法的,起碼這個株連罪,就連儒家的“仁心”都無法邁過去。

公孫太尉和右相也目光灼灼的看着趙燕歌,讓趙燕歌身上稍有壓力,帶三公去後殿開一場小型會議,趙燕歌手中捧着茶杯道,“如果真的要株連九族,這次被牽連進去的人數有多少?”

貴族直系子嗣、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仆從雇農,都是被算在內的。

“不下萬衆。”右相道。

沒錯,就只是幾個貴族而已,可是他們卻牽連到了數萬人的生機,那些貴族子嗣先不說,代價是應該付出的,別的呢,家族同樣也跑不掉,還有那些簽了賣身契,賣身給貴族家的仆人們,給貴族們良田裏面幹活的雇農們,也是需要仔細篩查的。

貴族的産業何其多,土地、豪宅、礦藏,這些都是需要人手的,一家幾千口那都是最基本的。

就算他們不會跟着株連九族,也會被打入大牢,從而成為犯人去帶去邊關修長城。

“邊關現在人手夠用,再多暫時也消化不了,把他們關進牢裏還要管吃管喝,我們現在哪有那麽多功夫關心這些小事情。”

“而被赦免的那些人呢,他們大都身俱才華,大秦培育一個人才不容易,本來就只有兩千萬這麽點人數,已經經不起內耗了。”趙燕歌不由唏噓道,人才本來就少,再這麽殺一波,大秦何時才能崛起啊。

當然,真正犯了事的人才,趙燕歌也不會手下留情,而是那些人是真的無辜,能不連坐就不連坐了。

趙燕歌感慨的口氣讓人眉眼微跳,互相對視一眼,問道,“那陛下,您覺得人口得有多少才能算多呢?”

兩千萬還少麽?春秋那會人口數量在1000萬左右,他們這會可還翻倍了呢。

“起碼得用億打底吧。”趙燕歌口一張,把數量翻了五倍。

一億人口,也就是十千萬,這個數字說的三公們心口不由一頓。

他們做夢都不敢想大秦能擁有那麽多的人口數量。

別的不說,他們能養的了麽?

“右相,如果還不想放過那些人的話,就讓他們活着贖罪吧,人只有活着才能持續的發光發熱,死了就一點都不值錢了。”趙燕歌道。

“其實這事只要陛下心裏有數就行。”右相道,他們怕就怕趙燕歌因為人數衆多而心生仁慈。

身為一個帝王,他可以擁有仁心,但是他絕不能用“仁”來做帝王準則。

趙燕歌真要這樣,別說右相和公孫太尉不答應,就連左相這個儒家人都能心生惴惴。

知道趙燕歌并不是因為“仁善”而放那些人一馬,他們就放心了。

送走三公後,趙燕歌松了一口氣。

“陛下,名家鄭循,前來複命。”鄭循,也就是那個從貴族們家中離開的謀士。

“感覺怎麽樣?”趙燕歌問他這次任務的感想。

“實不相瞞陛下,屬下感到很累。”鄭循苦笑道,那些貴族并不是那麽好算計的,尤其是他跟的那位,可以說是有枭雄之姿,光是接近他就費了他好大的功夫,更別說揣摩一個枭雄的內心。

就是他沒有間諜這層身份,被那位引為知己,最後估計也活不了。

要不是他有龍衛探路,估計也不能這麽順利就脫身。

“這次你做的很好,至于下一個任務,還是在家裏歇上一段時間再去做吧。”趙燕歌對名家的這位老人道。

鄭循心中不由一松,“是,那屬下就先行告退了。”

走出鹹陽宮,鄭循沒想到會有人在等他,遂拱手行禮,“代左相。”

“鄭循,好久不見。”代左相輕笑着看着這位名家的名辯,“我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見你。”

“我也沒有想到代左相會專門等我。”鄭循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