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如果說每次的赈災銀都能花費到百姓們的身上,那以前民間也不會有那麽多餓死的流民了。
而趙燕歌手中這份赈災銀的數量對比以前一下子多出了兩倍。
要知道,蝗災現在可沒個影呢,開了這個口子,後面出問題了是不是還要繼續填錢進去。
是看國庫現在有錢了,準備把他當成冤大頭宰麽?
右相幾人看到這個數量同樣眉頭緊皺,“不對,這次赈災銀的數量太過了。”
赈災銀比以前多出兩倍,可是流民卻還沒影呢。
“也許是朕大手大腳的支出讓他們以為支取國庫的錢財很容易吧。”趙燕歌冷笑道,眸中寒光熠熠。
“陛下,那群蛀蟲該如何處置?”右相率先問道,秦朝有貪污的相關律法,貪污數額巨大者,會處以極刑。
“先把證據找出來,然後把他們通通一網打盡。”趙燕歌道。
代左相當場就被吓的不輕,連忙道,“陛下,那些人的數量肯定不會少,一下子全殺了朝廷該如何運轉?不如我們慢慢殺吧。”他生怕帝王只是一時之氣,那些人是該死不錯,可是不能一下子全都死了,這樣于朝堂有害無利。
右相和公孫太尉也勸,雖然他們也恨不得誅盡那些蛀蟲,可是不能為了那些人而動搖了國之根本。
就像代左相提議的那樣,他們慢慢殺。
“既然這樣,就煩請三公們先悄悄的收集證據,此事等秋試過後我們再清算,這樣行麽?”趙燕歌道。
“可是科舉上來的那些孩子們肯定一時半會無法上手。”右相皺眉道。
“把他們送到稷下學宮緊急培訓一段時間,讓左相先分分心,把人教導出來再忙事情。”趙燕歌道。
左相儒家出身,平時最思教育,讓他教導他肯定樂意,想了想,三公們紛紛點頭同意,只要他們陛下不這個時候把那些人全都宰了就行。
“時間留出來了,那三公們可要仔細的探查,我們争取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漏網之魚。”
“對了,那些沒有貪污,一身清廉,導致家庭困難的官員也上報一下,朕要看看他們缺少什麽,這才能造成貪污的現象。”趙燕歌補充了一下道。
還能是什麽,還不是心中的貪欲作祟,權利往往伴随着腐敗的滋生,這是任何時代都無法避免的一件事。
趙燕歌對此心知肚明。
他現在就像一個園丁,在修剪大秦這顆巨樹,附着在樹上面的蛀蟲和已經壞死的樹幹,他身為主人有責任把他們剪掉,讓下面營養不良卻正直的樹幹能夠見到更多的太陽。
“喏,陛下,我們這就去辦。”三公告退道。
出了殿門,三公們之間的氣氛變得沉默。
右相率先打破這份寧靜道,“能把心思動到赈災銀上,我知道那些貪污的人會牽連甚廣,如果一個不小心會牽連到我們這些人,我不會手下留情。”
“我贊同,右相你不用顧及我們的面子,我們也沒那麽大的面子包庇他們。”公孫太尉道。
見到他們兩個這麽說,其餘人也紛紛表态。
衆人出了宮門各自散開,心裏都清楚一件事。
大秦的天就要變了。
秦四世上位是安穩過度的,之後一系列憂國憂民的政策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心懷仁義,可是是從什麽時候呢,那些人以為帝王不發威,就把他當成無害的少年對待。
難道是那次赦免?連株連罪都被放過,恐怕讓某些人以為陛下只是一個單純的“仁”君吧。
那份明目張膽的數據讓他們明白,帝王該露出他的鋒芒了。
“該死,我居然忘了那件事。”代左相愣在原地,而後快速的往鹹陽宮跑去。
他還沒到門口,就看到其餘人也紛紛返回,衆人相視一笑,而後再次拜見趙燕歌。
趙燕歌疑惑,問他們為何去而複返。
右相道,“陛下,那份是赈災銀的名單,我們剛才只顧着讨論貪污這個問題,卻忘記赈災銀的數量了。”
“幹旱之後就是蝗災,盡管他們預算超出很多,可是蝗災這個明目卻是真的。”
“這個問題你們不用太擔心,蝗蟲是蟲子的一種,是可以被人食用的,正好,那些幹旱的地方不是缺糧食麽,就讓他們先拿蝗蟲墊墊肚子吧。”
“除此之外,雞、鴨等家禽也是吃蟲子的,只可惜我國養殖規模不大,這次滅蝗行動還得靠人來做主力。”趙燕歌道。
“吃,吃蝗蟲?”三公們不禁眉眼跳動抽搐。
那種東西,真的能吃麽?
“自然,它們也是吃糧食谷物等長大的,再小也是塊肉,它們既然能吃莊稼,我們自然也能吃了它們。”
“難道,你們以為蝗蟲是有毒的?”
“毒,這倒沒有,只是以前沒有人會去吃蝗蟲,蝗蟲一般都遮天蔽日的飛過,人老遠見了就心慌,哪還會有心思去想別的。”
現在想來,每只蝗蟲的個頭都不大,戰鬥力也弱,人們只是恐懼于它們的數量和能吃。
可是比起吃來,它們能和大秦相提并論麽?不能!
“這麽說來,蝗蟲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可怕。”
人因為無知而感到恐懼,因為了解而自信。
蝗蟲身上那層恐怖的面紗被摘下,三公心頭對蝗災的恐懼悄然散去。
“蝗蟲這種蟲子用油炸才最好吃。”
“所以我們這次需要支出的并不是所謂的赈災糧,而是一些油錢就足夠了。”趙燕歌道。
他輕描淡寫的态度讓三公回想起趙燕歌頒下帝王诏令,讓天下打井人去幹旱區域打井那次,國庫所支出的也就是打井人們的來回車費,食宿全包,還有豐厚的工錢,還有一些材料費用。
可是比起一次次大災所花費出去的赈災銀、糧,那些錢連赈災的一個零頭都比不上。
可偏偏的,國庫就是花了那麽點錢,把幹旱給止住了。
而現在,蝗災來臨,他們國庫更是只給一批油錢,這樣就行了?
三公們恍惚着離開鹹陽宮,只覺得他們的三觀在今天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趙燕歌不知道他的舉動給造成的三觀毀滅,對他來說,不管是幹旱還是蝗災,能用最少的錢把事情辦好就行,并不需要面子工程做的多好看。
想到以後的大工程,趙燕歌只想快點攢錢。
你說銀行已經把天下財富給聚集的七七八八了?那不是還有地下的礦藏麽,大海中更有無盡的財富等待着去探索。
後宮,公孫起聽到以後趴到趙燕歌懷裏,問道,“蝗蟲的味道好吃麽?”
“好吃,吃起來很酥脆,等蝗蟲來了,我們一起吃。”
公孫起聽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道,“到時候我要撒上辣椒和孜然。”
那些蝗蟲還不知道它們的命運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處于幹旱區域的聶糧盡管對那些蝗蟲感到頭皮發麻卻沒有後退半步,讓人盡力的去田裏捉那些蟲卵碾碎,另一邊加快了挖井的速度,還有負責安撫人心,“大家別怕,蝗蟲是沒辦法吃人的,朝廷肯定不會對我們的事情坐視不管,一定會派人來解決蝗蟲的。”
“蝗蟲是不吃人,但是它們會把我們的莊稼都吃掉,沒有吃的,人會餓死,和被蝗蟲吃掉沒有什麽區別。”百姓們悲觀道,心中悲憤不已。
好不容易,朝廷派人來給他們挖井,讓他們眼前看到了度過災難的希望,卻沒想到後面還會有蝗災這個更大的絕望。
他們地裏面的糧食其實早就做好了顆粒無收的準備,可是那是蝗蟲啊,它們有翅膀會飛,它們會飛到那些長勢良好的莊稼裏面啃食,一旦大秦的糧食大面積的減産,就算是陛下給他們調控糧價估計也沒糧食賣。
因為地裏面發現蟲卵,周邊百姓們夜以繼日的在地裏面彎腰忙碌着,就為了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把那些蝗蟲們給扼殺在蟲卵裏。
與此同時,趙燕歌在朝堂上面批下來的資金讓文武百官們摸不着頭腦。
那批資金數額太少,讓某些人看都不看一眼,他們現在只憂心那批赈災銀為何還沒發下來,難道是陛下不想赈災了?
應該不會,就算帝王心中真的不顧百姓們的死活,也不會一點面子都不做。
那就只有一個原因了他們要的錢太多了。
早知道他們就寫少點了。
他們心裏不是想着,銀行現在連接着國庫,此時大秦的國庫內肯定豐盈無比,錢多的沒地方花,到時候他們手上留一點,一層層下去,到底下的錢也足夠那些百姓們得到救助。
到時候既能得了利,又有了功績,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他們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陛下會把他們的奏章給晾在一旁不做理會。
“陛下,聽說那些幹旱地區已經出現了蟲卵,想必蝗蟲也就這幾天事,赈災銀和糧是不是要馬上撥下去?”那名官員在朝堂上把舊事重提道。
他話音一落,就見前排的三公們齊刷刷的回頭看了他一眼,那一眼好似要把他牢牢的給記在心裏一般,直看的那名官員頭皮發麻,大氣都不敢再喘一下。
他為官多年,哪裏受到過這樣隆重的矚目,汗水不自覺的從臉上流下,駭的他以為自己的算計已經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可是仔細一想,赈災銀、糧還沒有被批下來呢。
“此次赈災一事,你們誰适合前去?”趙燕歌開口道。
話音落,不少後方官員紛紛毛遂自薦,有的是心中有鬼的,也有的是真心憂國憂民的,都盯上了那個位置。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