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比起高高在上,以前沒怎麽接觸,只在最近才有些眼熟的嚴晏來,底層的百姓們顯然更願意親近相處已久的街坊鄰居們,沒一會那些幫忙的大嬸大娘們就和百姓們打成一片,口中談天說地,嘴就沒停下來過。
看到這,嚴晏不由抽空匆忙吃幾口填一下肚子。
剛吃完飯,還沒回歸崗位一會,就見一群大嬸大娘們帶着一群人來交田契,“不好意思啊大人,還是老姐姐給我說了一下什麽叫做王田,我這反應過來,不會來晚了吧?”
“不會不會,一點都不晚,您這邊請。”嚴晏連忙招待道。
有一群自願幫忙給百姓們科普的大嬸大娘們,今天回收的王田幾乎是前幾天回收的總和。
要不是天色已晚,只怕那些大嬸大娘們能帶來更多的人。
嚴晏渾身疲憊透露着驚喜,“如果今後一直都像今天這樣就好了。”
“大家都休息夠了沒有?我們現在來開小會。”
忙碌了一天的衆人随手拉了一個板凳就圍了過來,紛紛說出他們今天的發現。
“在和百姓們的聊天中,陛下出現的次數很多,盡管我們陛下和他們沒有見過面,可是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卻極高。”有人說出自己今天的發現道。
“這是自然的,我為此特地打聽了一下,發現大半個鹹陽城家家戶戶都有牲畜,比如那些雞鴨們,每天都可以下蛋,不管是賣還是自己吃,他們的生活比起以前來都有所改善,而那些大型的羊驢豬,盡管還沒有到宰殺的時候,可是百姓們每天光是看着它們就能笑出來,眼中開始有了光,這些都是我們陛下直接帶來的,和他們現在的日子息息相關,陛下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自然高。”王生道。
他是外地人,信息沒有本地人了解的全面,可是卻也能看出鹹陽城的百姓和其餘郡縣百姓的不同,那就是他們的眼中有着別的郡縣百姓眼中少有的光亮。
“咳咳,你們都說完了?那就該我來說了。”一名少年咳嗽道,正是今天拉嚴晏去公廁商量事情的那一位。
“諸位可知道我們王田變法為什麽會有一個好的開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麽?”齊廖問道。
嚴晏閉上眼睛細細回想了一下,腦海中的那些線索被串聯成線,他道,“是陛下,是因為陛下在百姓們心目中的地位,這才能讓他們也對我們信任有加。”
可別以為百姓就是傻的,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壞,他們心裏可都是門清着呢。
“百姓們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着陛下給予的全新生活啊。”王生不由唏噓道。
齊廖贊同的點頭道,“沒錯,我們這是變法,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受冷眼的準備,現在形式大好一片,我們需要緊緊的抓住這個機會早日拿下更多的田地。”
“我們可以動員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的幫我們把那些人帶過來,以後我們變法的路線也出來了,那就是沿着水泥大路的村莊和縣城去宣傳,那些人對陛下有好感,有很大幾率不會排斥我們。”少年道。
他們在借勢,在趙燕歌打下的良好基礎上,借助趙燕歌的名聲,來為這次的王田變法做推進。
其餘人聽了也全都贊同。
王生不禁呢喃道,“民心嘛?我好像看到了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
接下來,不需要嚴晏等人細說,那些百姓們就會自發的過來排隊,聽到百姓們念念不忘的感激聲,一少年不禁感到動容,主動站出來道,“諸位,我這裏有很多好看的有關于陛下的小秘密,你們想聽麽?”
“想聽。”百姓們感興趣道。
見人們看過來,少年口中立馬就講起了有關于秦四世的一些小道消息。
有消息稱,我們當今的陛下喜歡華服美飾,鹹陽城中古今最受女子歡迎的玉研閣就是陛下初登基之時開的,還有後來的墨齋和食樓。
那裏面的東西可不得了,胭脂水粉讓女子面上增色,墨齋讓天下文人學子常流連忘返,而食樓,味道更是承包了一條街的生意。
只是平常最常見,又有不少人親身經歷過的人皆滋滋有味的聽着少年的故事。
比如玉研閣內那最神秘的一層,非女子不能進,還有食樓那推陳出新,永遠走在鹹陽前沿的各種美食,說的是妙趣橫生,讓人聽了不由心向往之。
見到越來越多的人聚集過來,嚴晏等人都被擠到了邊上,直想出面打斷少年,卻見少年在暗中對他們擠眉弄眼。
衆人立定,少年這次終于夾帶私貨,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說出了所謂的王田制度,百姓們從一開始的迷糊到後面的懂得,不少人都回家去拿田契。
“齊廖不愧是家的人,把官方言語稍加修飾,就能變成一個個精彩紛呈的小故事讓人聽進去。”其餘人不由說道,心裏羨慕,張了張嘴,他們同樣想用這個方法,卻無奈嘴皮子不利索。
就這樣,以鹹陽城為中心,雖然不乏有磕磕絆絆,王田就這樣被一點點的買斷。
只要有用,趙燕歌并不介意成為別人嘴中的談資。
把心思從王田變法上收回來,趙燕歌看到一份有些讓人在意的奏折。
有些地方直到裝糧入倉,這才發現裝糧的糧倉不知何時混進來幾只老鼠,老鼠們用牙齒把盛放糧食的容器地步破開了一個洞,讓裏面的糧食嘩啦啦的撒開一大片。
對于這個問題,趙燕歌非常的重視。
無他,要知道老鼠可是從古至今的四害之一,哪怕是未來也無法全部滅絕掉。
隔壁更是出現過多次鼠疫,造成各種疾病肆虐,盡管東方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鼠疫,可是每家鑽上幾只,也夠那些百姓們頭疼和心疼的。
對付那種災害,自然得用它們的克星來治理。
“讓民間開始養貓養狗,一為驅逐鼠害,二來可以保衛家園。”趙燕歌道。
為了以身作則,他特地讓人去民間帶回幾只田園犬和田園喵來,它們被分別裝在兩個籃子裏,一籃子是肉乎乎圓滾滾的小奶狗們,另一籃子則是聲音軟糯的小奶貓們,此時吃飽了在籃子中睡覺。
“怎麽突然想起在宮裏養貓養狗了?”公孫起過來道,一見到兩個籃子的萌物,眼睛幾乎黏在上面拔不出來。
看到就連公孫起都逃不過對萌物的抵抗力,趙燕歌道,“最近民間發現很多老鼠,它們偷盜糧食,我想着,若是百姓們家家戶戶都養貓養狗,以後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少一些。”
不管貓喜不喜歡吃老鼠,它的确愛玩老鼠就是了。
一旦家家戶戶都養貓,那老鼠從今以後将不會再是問題。
身為帝王,趙燕歌的每個舉動都會被人摸索猜測,如今一看鹹陽宮內多出了數只貓貓狗狗,沒多久文武百官們的家中也把貓狗的數量給補齊。
于是,整個鹹陽城都刮起了一股“貓犬之風”,所謂上行下效就是如此。
後面趙燕歌更是出了诏令,讓民間開始大量飼養家貓家犬,以防止出現大量老鼠災害。
“聽說了麽,貓能解決鼠患。”
“真的假的?我家的狗也會抓耗子,貓有狗的能耐麽?”
“那你可就孤陋寡聞了不是,要說抓老鼠,貓才是最在行的,你所說的狗拿耗子,只是一時興趣罷了。”
希望自己家裏能少被偷走點糧食,百姓們還是除了家犬以外,從附近人家中抱回一只小貓養着。
而那些小貓們,還不待長大就在百姓們的家中履行起了自己的職責,一些人沒有注意到的犄角旮旯,小貓胡子一探,都能把老鼠給弄出來,老鼠屬群居動物,一連帶出多個,小貓們在玩過過後就把它們全都咬死,而後叼到主人家的面前去邀功。
“是老鼠,真是偷我們糧食的那群老鼠。”女主人激動的把已經死去的老鼠一踩再踩,個頭肥碩的老鼠也不知偷吃了他們多少糧食,越想越讓人生氣。
那些被老鼠們偷走的糧食也被找到了,生性節儉的百姓們準備把那些糧食洗洗重新放回糧食內,結果被人給及時勸阻。
“別,就當那些糧食沒了,被老鼠嘴裏叼過的糧食已經不能再吃了。”有經驗的老人阻止道。
“那麽多的糧食,這些該死的老鼠。”主人家看着被活生生糟蹋的糧食心裏滴血道。
“還好我們跟着一起養了貓,要不然這些老鼠還在角落裏吃着我們的糧食,壯大它的子孫後代,那樣我們只會損失更多。”男主人不禁心生慶幸道。
他一個大男人一直都不怎麽看得上嬌弱的小貓,可是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小東西,卻把他們百姓的心腹大患——老鼠全都給解決掉,真是貓不可貌相啊。
經此一事,大秦增加了無數田園貓,一貓一犬幾乎成為農家人的标準配置。
自然的,此長彼消,老鼠這個大隐患也被消滅在萌芽裏,就算還剩下老鼠,也造不成以往的那種破壞力,不會再讓百姓們一提起老鼠就談之色變。
鹹陽宮內,公孫起的身上被一連挂了好幾只小奶貓,可能是同為貓科的緣故,幾只小奶貓們對公孫起分外的黏糊,公孫起抱着小家夥們也願意寵它們。
幾只圓滾滾的小奶汪在宮階上競相追逐打鬧着,“啪叽”一聲,一只顏色花白的小奶汪從階梯上滾下去一階,之後兩只小短腿不管再怎麽扒拉,也沒能成功上去。